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雙倍返還定金法條

合同法雙倍返還定金法條

發布時間: 2021-01-24 01:14:43

合同法雙倍返還定金條款仍然起作用嗎

合同法雙倍返還定金條款仍然起作用。
《合同法》
一、 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一般認為,該條採用了無過錯原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不符合約定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除法定免責的以外。因此,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就可適用定金罰則。但由於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是否適用定金罰則,存在著分歧。有人認為,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適用定金罰則。我們認為,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違約方仍應承擔定金責任。理由是:
1、定金罰則的目的旨在對違約行為予以制裁,從而擔保合同債的履行,若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不能履行合同而免除適用定金罰則,則使相對方在無任何過錯情形下處於不利地位,且極易給違約方提供「借口」,也容易造成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濫用。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法函(1995) 76號《關於因第三人的過錯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應如何適用定金罰則問題的復函》中指出:「凡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預付定金的,在實際交付定金後,如一方不履行合同除有法定免責的情況外,即應對其適用定金罰則。因該合同關系以外第三人的過錯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除該合同另有約定的以外,仍應對違約方適用定金罰則。合同當事人一方在接受定金處罰後可依法向第三人追償。」該復函為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違約方仍應承擔定金責任提供了法律依據,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參照執行,並根據此復函辯駁違約方以此理由所進行的抗辯。
二、第116條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Ⅱ 是否適用合同法雙倍返還定金條款

可以要求雙倍返還定金。

Ⅲ 合同法哪條規定定金不能超過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了定金金額按照擔保法執行,專而中華人民屬共和國擔保法第九十一條規定了,定金不能超過合同金額的20%。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3)合同法雙倍返還定金法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八十九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九十條 定金應當以書面形式約定。當事人在定金合同中應當約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第九十一條 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

Ⅳ 准備起訴,關於消費者保護法三倍返還定金和合同法雙倍返還定金問題求助

即使簽訂了協議,就應該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履行雙方協議。如果你一定要違約,那就按約定雙倍返還既可。

Ⅳ 合同法哪條規定定金不能超過20

1、合同法沒抄有明確規定。但是根據襲115條准用《擔保法》關於定金的規定。
2、法律依據:
《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五條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擔保法》
第八十九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第九十條定金應當以書面形式約定。當事人在定金合同中應當約定交付定金的期限。定金合同從實際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第九十一條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

Ⅵ 要求雙倍返還定金條款有哪些

(一)依照擔保法第89條之規定,定金的法律效力表現在兩方面:
1、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此乃為主合同得以履行情況下所表現的效力。
2、在發生違約的情況下,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此乃主合同不能履行情況下的定金罰則。
在司法實踐中,支付定金的一方雖以貨款、預付款、保證金、留置金、擔保金、押金、訂金等名義支付,但支付的數額、時間與定金合同約定的權利和義務一致的,不影響定金合同的效力。(二)我國新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一般認為,該條採用了無過錯原則,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不符合約定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除法定免責的以外。因此,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就可適用定金罰則。但由於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合同不能履行的,是否適用定金罰則,存在著分歧。有人認為,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不適用定金罰則。我們認為,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違約方仍應承擔定金責任。理由是:
1、定金罰則的目的旨在對違約行為予以制裁,從而擔保合同債的履行,若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不能履行合同而免除適用定金罰則,則使相對方在無任何過錯情形下處於不利地位,且極易給違約方提供「借口」,也容易造成法官自由裁量權的濫用。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法函(1995) 76號《關於因第三人的過錯導致合同不能履行應如何適用定金罰則問題的復函》中指出:「凡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預付定金的,在實際交付定金後,如一方不履行合同除有法定免責的情況外,即應對其適用定金罰則。因該合同關系以外第三人的過錯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除該合同另有約定的以外,仍應對違約方適用定金罰則。合同當事人一方在接受定金處罰後可依法向第三人追償。」該復函為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違約方仍應承擔定金責任提供了法律依據,在司法實踐中應當參照執行,並根據此復函辯駁違約方以此理由所進行的抗辯。(三)根據我國新合同法第116條之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本條的規定,違約金和定金不能同時適用,即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條款或者定金條款,不能既請求支付違約金又請求執行定金罰則。亦有人認為,違約金和定金能否並罰,取決於定金的種類和性質,也取決於違約金的性質和完全賠償原則,並認為違約定金與違約金不能並罰,而證約定金、成約定金、解約定金和違約金可以並罰。該約定於法無據,即在借款合同中不適用定金擔保,其約定定金擔保條款無效。理由是:
1、根據我國合同法第196 條之規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該法第200條規定,應當按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並計算利息。因此,若在借款合同中借款人向貸款人支付一定數額的定金,等於減少使用借款數額,定金沒有利息,借款按貸款利率計息,顯然對借款人有失公平,所以說,借款合同中不適用定金,應按實際借款數額返本付息。
2、根據《貸款通則》第9條之規定,借款合同只能適用保證、抵押、質押三種擔保方式,定金擔保方式(也包括留置)不適用於借款合同。基於上述理由,借款合同中不適用定金擔保。

Ⅶ 雙倍返還定金是否還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該合同約定房屋的成交價格為50萬元,在簽訂合同當時,乙方支付與甲方2萬元定金,並約定余額待過戶手續辦理完畢後付清。簽訂合同時,因為甲方表示需出差兩月,所以雙方在合同中約定待甲方回來後再辦理過戶手續。兩個月後,甲方回來,乙方立即催促甲方辦理過戶手續,但此時房價瘋漲,該房屋現市場價已漲到60萬元。甲方即向乙方表示需加價5萬元,否則解除合同並雙倍返還2萬元定金。乙方認為如果這么賠償顯然是不合理的,而且現在即使拿了他賠償的定金也無法買到同樣地段同檔次和品質的房子。 處理這類案件有一種意見認為,既然定金是履約的擔保,那麼收受定金的一方當然可以選擇雙倍返還定金來解除合同,而繳納定金的一方則可以選擇放棄定金來解除合同。因此,上述案件中,作為賣方的甲方可以選擇放棄定金來解除合同。我認為,這種理解是欠妥當的。這等於在鼓勵合同的買賣雙方違約,我們現在假設,如果房價跌了,比如變成40萬了,那麼現在買方就可以以放棄2萬元定金為代價解除合同了。這不但不利於保護商品交易的正常秩序,而且還鼓勵訂立合同的雙方不誠信的行為。 我認為,如果發生上述案件,作為守約方,不僅可以提出依據定金罰則索賠,同時在定金之外還可以提出損失賠償。主要分析如下: 首先,法律不禁止定金和損失賠償同時適用。我法律涉及定金和損失賠償金的規定,主要見於我國《合同法》。我國《合同法》對於違約發生的金錢性質的賠償規定有三種:定金、違約金和損失賠償金。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也就是說,按該條規定,定金和違約金條款不能同時適用,但並未禁止定金和損失賠償不能同時適用。 其次,除非當事人有特別約定,否則根據《擔保法》規定的立法精神,我國的交易習慣以及司法實踐的普遍認可,我國定金的一般性質應當為違約定金。也就是說定金具有違約金的性質。而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也就是說違約金的數額,是可以依據損失的數額進行調整的。以此,那麼定金既然具有違約金的性質,當定金與實際損失差距較大時,當事人也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調整。 最後,《擔保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明確規定將依據定金罰則解除合同和解除合同後的處理方式是分開的。依據《擔保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定金交付後,交付定金的一方可以按照合同的約定以喪失定金為代價而解除主合同,收受定金的一方可以雙倍返還定金為代價而解除主合同。對解除主合同後責任的處理,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定。」依據該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以喪失定金為代價或雙倍返還定金為代價解除合同,但是解除合同後責任的處理需依據《合同法》。按《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合同解除後,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有權要求賠償損失。」,當事人在解除合同後有損失的還可以要求賠償。

Ⅷ 合同法第一佰一十五條規定雙倍返還是否虛假訴訟

雙方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出租方收取租金定金後,不按時交付房屋給承租方回,合同約答定如違約,按照合同法第115條規定雙倍返還定金,屬於合法訴訟,不是虛假訴訟。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債務人履行債務後,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熱點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 發布:2025-08-28 17:19:56 瀏覽:554
人民法院庭審直播 發布:2025-08-28 17:18:00 瀏覽:739
行政訴訟法第49條詳情解釋 發布:2025-08-28 16:46:57 瀏覽:223
繪畫隊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8 16:44:23 瀏覽:255
多媒體會議廳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8 16:43:07 瀏覽:373
詩歌中的道德 發布:2025-08-28 16:42:15 瀏覽:101
訴前聯調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8 16:38:02 瀏覽:307
民法典宣傳報 發布:2025-08-28 16:28:57 瀏覽:296
雙方簽訂的探視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8 16:15:48 瀏覽:675
勞動法每日上班時間 發布:2025-08-28 15:41:25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