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調查測量法
1. 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社會測量有什麼特點
社抄會調查研究的基本理論是襲指社會調查研究的指導思想和有關社會調查研究對象、目的、方法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基本原則和公式等。這些基本理論貫穿於任何一個具體的社會調查研究全過程之中。它們的基礎有二,即哲學原理和具體科學原理。
根據不同的要素(目的、時序、范圍、性質等),社會調查研究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按照目的來劃分,可分為描述型和解釋型研究;依時序可分為橫剖研究與縱貫研究;依調查的性質,可分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依調查對象的范圍可分為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兩大類。不同類型的社會調查研究在調查方式、方法、適用范圍上具有不同的特點。
2. 社會經濟調查方法與實務 社會測量是什麼意思
社會測量:
社會研究中,對研究對象的屬性在數量上賦值的過程。包括:社會態度及個性、品格的測量;社會行為、社會地位的測量;社會行為的預測;群體結構的測量;社會環境的測量等。
3. 社會資本的主要測量方法包括哪些
目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社會資本測量方法是同伴提名法、職位生成法、資源生成法版
同伴提名法是一種社會測量權法。社會測量法是由美國社會學家、心理學家莫雷諾(Moren,1934)提出的,它有許多種不同的形式,同伴提名法是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一種。同伴提名法的基本實施方法是:讓被試根據某種心理品質或行為特徵的描述,從同伴團體中找出最符合這些描述特徵的人來。
職位生成法:林南和杜敏於1986 CLin & Dumin} 1986)年首次提出,後來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該方法的基本假設是:社會資源不是均勻地分布在社會之中,而是按照社會地位高低呈現金字塔分布的,每一個網路成員所擁有的社會資源數量主要取決於其所處的社會地位。在這里社會地位是以職業來代表。
資源生成法(Snijders} 1999; Vander Gaag &Snijders, 2005)是測量社會資本的最新方法。這種測量方法在某種程度上克服了提名法/詮釋法和職位生成法的缺點,同時又綜合兩者的優點,既具有職位生成法的經濟性,又具有提名法/詮釋法的內容效度。它與職位生成法的問卷結構相似,但是它詢問的是被調查者在其社會網路中所能獲得的具體資源。
4.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這門課程第三章 測量與操作化的知識點有哪些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這門課第三章 測量與操作化的知識點包含章節導引,第一節 測量,第二節 概念化和操作化,第三節 信度與效度。
5. 農村社會調查方法 農村社會測量有哪幾種層次
農村社會經濟調查(簡稱農調)隊是運用抽樣調查、典型調查、重點調查和其他一次性調查等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農村社會經濟情況的非全面調查統計。農村抽樣調查內容包括農村住戶(家計)調查、農產量調查和農村經濟基本情況調查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省農村統計調查工作幾經興衰,農村統計調查也多次變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省一級的農調工作,由省統計局農業科(農業處)兼管。1961年成立省農經隊,之後又組建福建省農產量調查分隊,直屬國家總隊。「文化大革命」期間,撤銷,工作停頓。1982年,恢復為農產量抽樣調查隊。1984年,成立由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直屬的省農村抽樣調查隊。市、縣級農調隊同年成立。1989年,農村抽樣調查隊統一更名為農村社會經濟調查隊(簡稱農調隊)。
(一)省農調隊
1955年春,根據國家統計局統一部署,省統計局農業科兼管農調工作,在全省范圍內進行農家收支抽樣調查。全省定編調查專職幹部35名(部分幹部編制在抽中調查縣,任調查輔導員)。1957年4月,按照全國統一制定的《1957年農家收支調查抽樣總體的調整辦法》,省統計局向省人民委員會上報《關於進行1957年農家收支調查工作的意見》。之後,全省調整部分調查點,增加對調查戶所在農業社農產量、經濟收入等情況的經常性調查,將全省農家收支調查幹部編制收歸省統計局,指定專人負責。1961年,成立省農經調查隊,隸屬省統計局農業處,編制30人,負責全省農家收支、農產量和農村經濟情況抽樣調查。
1963年,根據周恩來「農產量調查單靠報表從下到上逐級上報還不夠,也要搞抽查」的指示,國家統計局成立全國農產量調查總隊及其駐各省、自治區的分隊,並制定農作物產量抽樣調查方案。福建省農產量調查分隊於同年3月成立,副廳級,定編30人,原省農經調查隊的農產量調查工作劃歸福建省農產量調查分隊負責,農家收支調查與農村經濟情況抽樣調查仍由省農經調查隊負責。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抽樣調查方法被否定,全國農產量調查、農家收支調查和農村經濟情況抽樣調查都被迫停止,福建省農產量調查分隊、省農經調查隊均被撤銷。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國家統計局制定全國統一的農家收支抽樣調查方案,全面恢復農家收支和農村經濟抽樣調查。全省農調工作暫由省統計局農業處負責。
1982年4月,根據國家有關部門文件精神,省編制委員會、省財政廳、省人事局、省統計局聯合下發《關於統計部門新增編制分配的通知》,決定成立福建省農產量抽樣調查隊,人員編制50名,屬省統計局領導。7月,省農調隊首批28名幹部到位,正式對牌辦公。
1984年2月,國家計委、財政部、勞動人事部、國家統計局聯合下達《關於農村和城市兩支抽樣調查隊組建工作的通知》。當月,國家統計局又下發《關於農村抽樣調查隊組建方案》。6月,省計劃委員會、省編制委員會、省財政廳、省人事局、省勞動局、省統計局聯合下發《關於農村、城市兩支抽樣調查隊組建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農村抽樣調查隊的任務、建制、管理體制、領導配備、人員編制、人員來源和經費財產管理辦法等。通知指出,農村抽樣調查隊作為省二級,受國家農調總隊和省統計局雙重領導,按省二級局配備幹部,正隊長為副廳(局)級幹部,副隊長為正處級幹部。省農調隊編制53人,設農村住戶調查、農產量調查、農經調查等3個處。
1992年7月,經省編制委員會批准,省農調隊由原綜合、住戶、農產量3個處擴展為辦公室、綜合處、農產量處、農經處和住戶處等5個處室。
(二)市、縣農調隊
1983年8月,辦公廳轉發國家統計局《關於加強農村統計工作等問題的報告》。9月,中共福建省委、省人民作出《關於加強統計工作的決定》,決定擴建省農村、城市兩支抽樣調查隊,各市、縣統計部門也成立抽樣調查隊。
1984年6月,省計劃委員會、省編制委員會、省財政廳、省人事局、省勞動局、省統計局聯合下發《關於農村、城市兩支抽樣調查隊組建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全省每個市、縣都建立農調隊,市、縣隊人員總編制390人,其中國家編制186人,省編制204人。又規定,其中26個國家調查市縣各定編6人,42個省擴大調查市縣各定編4人;地(市)一級不建隊,除廈門、莆田兩市分別配4人外,其餘各地(市)定編2人,負責農調工作。市、縣農調隊配備科級隊長或專職副隊長。7月,國家統計局下達《農村抽樣調查網點抽選方案(試行)》,根據方案規定的抽選方法和抽樣誤差范圍,本省應用電子計算機抽選50多套網點,最後確定誤差較小、分布較合理的一套點——26個市、縣、區為國家調查點。經國家統計局農調總隊批准後,各國家調查點市、縣農調隊迅即成立。與此同時,全省其他沒有被抽中為國家調查點的42個市、縣、區,也於年底前分別組建農調隊。
1986年10月,國家計委、財政部、勞動人事部、國家統計局聯合下達《關於國家統計部門新增人員編制分配的通知》,加強城鄉抽樣調查工作和充實計算機應用與管理人員,全省農調系統增編68人,重點用於充實縣(市)級農調隊。國家調查點的26個市、縣中有13個市縣每市、縣增編3人,編制達9人;有13個縣(市)每縣增編2人,編制達8人。同時,省農調隊人員編制增加3名,定編53名。省擴大的42個調查市縣和地市的農調人員編制保持不變。
6. 社會調查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調查方法有問卷法(合理設計問卷,採用開放式,封閉式或混合式問回卷收答集信息),文獻法(通過書面材料,統計數據等文獻對研究對象進行間接調查),訪問法(通過交談獲得資料),觀察法(現場觀察,憑借感覺的印象搜集數據資料)。
社會調查是社會「調查」和「研究」的簡稱。社會調查是指人們為達到一定目的,有意識地通過對社會現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來了解社會真實情況的一種自覺認識活動。
(6)社會調查測量法擴展閱讀:
社會調查據其分析單位的不同,可分為宏觀調查(如對國家,省,縣或人口普查等大范圍或大規模的調查)和微觀調查(一般包括兩三人或數人的小群體的查)。
據其調查內容和功能的不同,可分為研究性的調查(為解決理論性或政策性的問題而進行)和工作性的調查(為解決當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而進行)兩類。
7. 調查的基本方法四種是指哪些
調查的基本方法是問卷法、訪談法、個案法與教育經驗總結法四種。
1、問卷法:問卷是研究者按照一定目的編制的,對於被調查的回答,研究者可以不提供任何答案,也可以提供備選的答案,還可以對答案的選擇規定某種要求。研究者根據被調查者對問題的回答進行統計分析,就可以作出某種心理學的結論。問卷法廣泛應用於青年研究、教育心理學研究等領域。
2、訪談法:研究人員通過與被調查者直接交談,來探索被調查者的心理狀態的研究方法。訪談調查時,研究者與被調查對象面對面的交流,針對性強,靈活真實可靠,便於深入了解人或事件的多種因素結合內部原因,但訪談法比較花費人力和時間,調查范圍比較窄。
3、個案法:是指對某一個體或群體組織在較長時間內幾個 月、幾年乃至更長時間]連續進行調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資料,從而研究其心理發展變化的全過程的方法。個案研究的對象是個別的,但不是完全孤立的個別而是與其他個體相聯系的,是某一個整體中的個別。
4、教育經驗總結法:是指在教育實踐中依據心理學理論有目的地整理、抽取和提煉教育過程中所包含的心理規律的方法。教育經驗本身具有普遍性、實踐性和多樣性的特點,其內容豐富多采,因而教育經驗總結法一般具有選擇研究對象、收集資料、計劃與實施、經驗概括和總結等步驟。
(7)社會調查測量法擴展閱讀
一、使用調查方法的作用
1、為研究人員提供既定研究課題的第一手材料和數據,揭露現實存在的問題,暴露矛盾,通過不斷解決內外部的各種矛盾促進發展。
2、為各部門制定政策、規則、改革提供事實依據,為實現不同層次要求的管理和教育預測服務。
3、明了所研究問題的現狀,發現新的研究課題、先進的經驗或存在的問題,並提出解決問題的新見解、新理論。
二、調查方法主要特點
1、調查法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時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如實記錄,對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還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常用的調查方法有普查法和抽樣法等。
2、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3、調查法能夠同時收集到大量的資料,使用方便,並且效率高。
8. 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中測量的有性度稱為什麼
文獻法也稱歷史文獻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種現存的有關文獻資料,從中選回取信息答,以達到某種調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之所以說它在社會調查研究中有特殊的地位,是因為:
首先,它是最基礎和用途最廣泛的搜集資料的方法。任何社會調查研究前期的課題的選擇、確定和探索性研究以及方案設計,都必須先從文獻調查入手,以使調查目 的更為明確和有意義,使調查內容更為系統、全面和新穎。即使進入了具體調查階段,也往往仍然需要進行文獻調查。利用它可以收集到其他方法難以收集到或者沒 必要用其他方法收集的資料。
其次,文獻法並不僅僅是一種重要的搜集資料的方法,它還是一種獨特的和專門的研究方法,這是它與其他調查方法之間最顯著的區別。諸如問卷法、測量法、訪談 法、觀察法、實驗法等,主要功能就是搜集資料,對它們搜集到的資料的整理、分析和研究則是用一些通用的專門方法來完成的。文獻法卻不然,它可以獨立完成某 些課題從搜集資料到分析研究的全過程。那些旨在再現或分析歷史現象的課題,以及時間跨度大的縱貫性課題,就是也只能是主要依靠文獻法來完成的。
9. 調查方法有哪些
1、訪問復調查法:訪問者通過口頭交談制等方式直接向被訪問者了解社會情況或探討社會問題的調查方法。
2、問卷調查法:運用統一的問卷向被調查者了解情況或征詢意見。是標准化的、書面的、抽樣的。分為自填式問卷和代填式問卷。
3、問卷調查法:范圍大一些的調查,常採用問卷的方式進行。問卷即是書面提問的方式。問卷調查通過收集資料,然後作定量和定性的研究分析,歸納出調查結論。
(9)社會調查測量法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調查法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時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如實記錄,對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還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常用的調查方法有普查法和抽樣法等。
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調查法能夠同時收集到大量的資料,使用方便,並且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