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第一年報會計和經濟法

第一年報會計和經濟法

發布時間: 2021-01-24 04:20:58

『壹』 注會考試!!!第一年,最好哪幾門搭配!!!我想的是'會計,審計,經濟法',不知道如何求大神指

你是什麼功抄底呢,還有襲你是什麼全職還是在職,每天學習時間是怎麼樣子呢,要根據這些綜合考慮。你如果是零基礎,並且是在職,我的建議是你報考三門,但是先積極准備兩門。就直接進攻會計和審計吧。會計難度比較大點。但是審計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審計部分你不要像劉聖妮說的那樣子刻意的去背誦。審計主抓框架。然後把范永亮和劉聖妮的習題班看個兩遍,做兩套題目就差不多

『貳』 求高人建議:第一次考CPA。是會計+稅法+經濟法,還是財管+稅法+經濟法呢

cpa初次報考要選擇先考什麼科目是一件很重要又很糾結的事。

初次報考,那就跟綜合考試沒什麼關系了,要先通過六科專業考試,分別是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稅法。那麼問題來了,六科專業考試要一起考嗎?還是先考哪幾科呢?

首先,注會專業六科一起考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當然,除非你是學霸,你有很多的時間來復習這六科科目,你對注會專業知識已經學習得差不多了,而且基本都能弄懂。另外,一次考一科也是不明智的選擇,既費時間又不容易把知識點串聯起來。因此,沒有優先條件的情況下,先易後難再易,是比較好的安排。

1、會計一定要先考。這相當於是基礎學科,涉及到很多的知識點,也為後面幾科的備考打好基石。

2、稅法和經濟法可以選擇和會計一起考。法律的東西,無非就是背背背,理解上也是不難的,既涉及到會計的內容,又不是完全承接會計的知識。而且在復習稅法和經濟法的時候,還可以鞏固一下會計的基礎知識。

3、審計建議單獨一次考。審計是注會考試中比較難的一科,有過審計工作經驗的考生相對來說還比較好把握,對於沒有接觸過審計工作的考生們來說,簡直就是天方夜譚,要花費很多很多的時間去消化掌握。並且審計是基於會計基礎上的,所以審計和會計一起備考並不現實,最好就是先復習考完會計,再去考審計。

4、財務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可以一起考。這兩科都是管理范疇的,財務主要是計算,各種計算,記好公式是關鍵,把公式理解透了記熟了其實也不是很難。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主要就是背,和上面稅法經濟法一樣,就是靠的記憶力,因此難度不大。

  • 綜上所述,最佳報考順序為:

一、會計、稅法、經濟法(基礎且比較簡單,給自己點信心)

二、審計(較難,獨立復習增加通過幾率)

三、財務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稍微簡單,讓自己最後能輕松一點)

當然如果覺得分三次報考時間跨度太長的話,可以把最後兩科往上挪,財務管理放到第一批,公司管理和審計一起。

  • 這是一般人的安排,具體的話,如果你已經學過了中級財管和會計基礎,那麼,會計和財管當然要放在第一次考,尤其是會計,是後面審計科目的基礎,一定要第一次考。因此可參考「會計+稅法+經濟法」,或者「會計+稅法+經濟法+財管」。

『叄』 注會第一年考會計、經濟法、審計是否合適

只要有恆心,先考哪門都合適.考注會時一定要博覽群書,因為會計考試時說不定裡面含有經濟法的內容,考審計時有時會含有會計的內容.所以要細心點.

『肆』 第一年考注會能不能經濟法,會計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一起考

如果打算兩年通過注會專業考試這樣的安排還是合理的。

1、注會的難度很大相信大家版都有所耳聞。權其中會計、審計、財務管理屬於最難的三門。第一年你安排一門難的科目搭配兩門相對簡單的科目還是合理的。

2、注會報名目前已經開始,在網上搜索就可以找到報名信息匯總。趕緊報名,抓緊時間復習。9月就考試了,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復習三門課程時間還是挺緊張的。

3、注會不能考一味的自學,效率會很低,市面上有很多輔導資料可以輔助學些。另外網校的一些課程也對學習很有幫助,你可以配合教材一起學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伍』 注會考試咨詢:請問第一年是報考會計+審計好還是會計+稅法+經濟法好

看你從事的工作跟會計有沒有關系啊,如果有關系,那麼建議先報會計和審計,因為你對這塊比較熟悉,稅法和經濟法都需要背的,如果你工作跟會計沒有關系,那就報稅法經濟法吧

『陸』 注會考試第一年該報哪兩門比較合適

關於搭配的問題:
1.會計審計(+稅法):這樣搭配無可厚非,有人說先考這個,考了這個等於注冊會計師考了一半,這種說法本身沒什麼錯誤,但是這么搭配是因人而異的,本身會計的難度最大,審計花費的時間比會計還要長,所以這樣的搭配適合底子非常好,並且有時間比較,愛鑽研大題的那種。如果你現在准備的話,可以試試,建議最好試聽網校的輔導班,有10節免費的,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聽不懂的,建議不要准備。
2.會計稅法(+經濟法/+風險管理):這樣搭配比第1種搭配要少花3個月的適合,這種報法適合大三的學生,專業課即將學完,並且沒有其他考試,只考注冊會計師的,這樣如果考上,對畢業找工作相對好點。
3.稅法經濟法(+風險管理):這種適合考試經驗不足的,歸納能力不強的,適合先從這個考起。
4.財管經濟法(+風險管理/+稅法):這個搭配是最省時間的,但特別針對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學的不錯,並且學過金融的朋友,因為財管的期權股價是最難的章節,其次是企業整體價值評估,數學學得好,有金融底子的,會省時省力。害怕數學的不適合這一條。
注意:這個《會計》與注冊會計師的每一門都有聯系,其中與審計稅法聯系最大。這個《會計》並不是基礎,更不是《會計基礎》,很多學會計的,考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題一個不會的很多。所以最好有點心理准備,這個《會計》需要財管,成本會計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資產中,就涉及年金(資金時間價值)的知識。
《經濟法》《稅法》需要有《會計基礎》知識,經濟法的公司法,證券法,就要判斷現金流量,凈利率問題,一點會計基礎都沒有,肯定不行的。另外票據問題,如果是非會計專業,也不好理解,肯定要多費時間。《稅法》更加需要有《會計基礎》知識,企業所得稅,財務報表,各項費用,固定資產折舊,增值稅,這樣的基本知識都沒有,可以不用去考。

下面是如何學習的問題,風險管理我沒有考過,也不需要考了,所以我不好回答,審計我也是沒掌握方法,所以也不回答,其他4科我來告訴你:
其實很多人說考經濟法,稅法不需要會計基礎,是個錯誤。
首先是財管:並不像別人說的掌握公式就很容易考過,財管加客觀題,要計算的是80分以上,學財管的底子是財務報表分析,成本會計,管理會計。其中成本計算肯定是年年都有的,這個是屬於容易的題目,所以一定要會算。其次,通過歷年的試卷看,財管的計算類型這么幾個,容易的是財務報表分析,可持續增長率計算,最佳存貨,最佳現金持有量,銷售預算,風險計算,屬於難的有期權股價,這個也是年年考,二叉樹,斯科爾斯模型,肯定要知道,然後融資租賃,企業整體價值評估。10種類型的計算都要會,最基礎的章節是年金,凡事考慮年限的,無非肯定是用到年金和風險的,其中數學最好是學過概率,你像風險計算中的標准差,方差,相關系數,全部是概率到財管的具體運用。
經濟法:
經濟法有點雜,歸納的東西多,歸納完之後,還有其他零散的.
1.歸納時間,這個是第一章,訴訟期限,肯定會考。還有比如多少日登記,多少日見報,多少日發出公告,等等,破產法,公司法合並分立會提及。
2.歸納表決方式,合夥企業法,公司法,破產法,物權法,都會有。
3.歸納組織形式,比如董事會,監事會,股東會的,這些合夥企業法,外商法,公司法,破產法,物權法都會有。
4.歸納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獨立董事,比如破產法管理人,都會有。
5.歸納能否對抗善意第三人,這個物權法有。
6.歸納其他數字,這個很重要的。
重點章節往往是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破產法,物權法。這些章節也容易結合。
稅法:
而稅法不同.
因為你看稅法,出題就有很對性,計算題都是出稅種,叫你算多少稅,分值比例較高,所以你如果計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這么告訴你幾點,你回去好好看看稅法.
稅法從增值稅,除了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外,書上黑體字,都是按照這么一個順序.
1.各個稅的概念
2.征稅對象,納稅義務人.
3.計稅基礎,這個是計算的關鍵,哪些要計稅,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組價,你列一張表.
4.納稅時間,地點,稅收優惠.
你按照這4樣,再歸納第5個.
5.與房子有關的稅,你看歷年試卷,年年都會考到.
你這么一歸納,稅法頂多歸納出30頁4A的紙,肯定能過了.
會計:會計我一直頭疼,把最難得看了,但是今年放水,考些不看的地方,但是會計也要有財管的基礎,第二章金融資產就需要財管,未確認融資收益,所以學會計必須有底子,有中級財務會計的底子,有財務報表分析,稅務的知識。
學會計我的歸納不到家,但是還是必須說,各個章節的聯系,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長期股權投資都是有著聯系,所以這幾章要學好。
然後財務報表,合並財務報表,所得稅會計是難點。
歸納有以下這么幾點:
因為會計其實是考你的會計准則問題,很詳細的,所以首先要
1.歸納會計科目核算內容
2.歸納以什麼價值核算,你比如歷史成本,公允價值,到底是什麼價值。
3.歸納相同點,比如哪些要提減值准備,哪些可以沖回,哪些不可以沖回。
4.對比,資產對比負債,對比所有者權益。
5.共性,資產裡面的,比如金融資產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的資產,共同與差異,金融資產與投資性房地產的共性。
審計我沒學好。

備考中注意這么幾點:
1.不能因為沒有2010年的教材而不預習,用09年的教材預習,最好不要買輔導,報個班比較穩妥,因為你如果面輔導,有以下兩個方面不好,如果你考得多,會感到預習時間不夠,再就是萬一教材改變大,做成了一個印象反倒不好。還不如報個班,把習題班學會就好了。等新書一下來,就趕緊做題。
2.心態放穩,不是很難的考試,只是到了那裡,會有兩個想法,一是題目不難,但是不會,二是感覺一整本書都是重點。
3.最怕的是高估自己,低估注冊會計師,很多考過初級,中級,盲目覺得自己的自學能力不錯。
4.要堅持做大題,最怕的就是看到大題,就腦袋裡面思考一下,不動筆,而直接去看答案。

如果你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網路搜索一下「會計考友論壇」或者加我網路HI,或者語音聊聊。
最後祝你考試順利,工作順利。

『柒』 考中級會計師第一年過了經濟法,第二年過了會計,第三年考是全部科目都要報,還是只要報經濟法和財務管理

中級會計師考試兩年考過三科算是通過,如果說你兩年都沒有考過三科,第三年報名時,之前的成績全部作廢

『捌』 我准備考CPA,第一年先考《會計》,另外想再考一兩門,請問《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和《經濟法》這兩門行嗎

可以的。
一般第一年報考的話,都是推薦會計+經濟法的,因為會計是其他科目的版基礎,而經濟法相對來權說簡單,對於沒有基礎或者基礎不是很好的考生,這兩門搭檔來學習是比較好的。至於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建議往後邊排,因為後邊這一門顧名思義是將戰略和風險的,雖然不難,但也需要有一定的基礎。
推薦:會計+經濟法

『玖』 第一年到底是選擇稅法和會計還是稅法和經濟法

初級職稱的經濟法基礎中包含經濟法和稅法兩部分內容,而cpa的經濟法專內容僅僅是經濟法屬,但要比前者里經濟法的內容豐富完整的多。這兩個我考過,所以很把握地告訴你。
這里和你說一下初中級職稱和cpa的不同。他們是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職稱,後者注冊會計師是一種職業,從事的是審計工作。就像在大學里,一位老師的職稱是教授,而職業是老師一樣。
不知道我的例子你懂了沒~~o(∩_∩)o~
中級沒考過,不亂說。但是cpa的稅法我考過,考試內容是圍繞注冊會計審計工作的需要而設的,自然,它的內容一定會比中級的稅法難和全。

『拾』 第一次考cpa在網上查了半天,到底是報會計和經濟法,還是會計和審計好呢 求指教~

經濟法和審計都是背,但是審計和會計的相關性比較大。

熱點內容
教師職業道德的內涵 發布:2025-08-28 17:19:56 瀏覽:554
人民法院庭審直播 發布:2025-08-28 17:18:00 瀏覽:739
行政訴訟法第49條詳情解釋 發布:2025-08-28 16:46:57 瀏覽:223
繪畫隊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8 16:44:23 瀏覽:255
多媒體會議廳規章制度 發布:2025-08-28 16:43:07 瀏覽:373
詩歌中的道德 發布:2025-08-28 16:42:15 瀏覽:101
訴前聯調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8 16:38:02 瀏覽:307
民法典宣傳報 發布:2025-08-28 16:28:57 瀏覽:296
雙方簽訂的探視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8-28 16:15:48 瀏覽:675
勞動法每日上班時間 發布:2025-08-28 15:41:25 瀏覽: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