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法亞投行
『壹』 試述亞投行對國際經濟法的影響。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簡稱亞投行,AIIB)是一個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總部設在北京。亞投行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2013年10月2日,主席提出籌建倡議,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21個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簽約,共同決定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2015年3月12日,英國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成為首個申請加入亞投行的主要西方國家。
截止2015年4月15日,法國、德國、義大利、韓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挪威、南非、波蘭等國先後已同意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有57個國家正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涵蓋了除美國之外的主要西方國家 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東方國家。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不僅將夯實經濟增長動力引擎的基礎設施建設,還將提高亞洲資本的利用效率及對區域發展的貢獻水平。基礎設施投資是經濟增長的基礎,在各類商業投資中潛力巨大,增長帶動力強。
「研究如何將亞洲的高儲蓄變成高投資」將是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任務之一。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簽約儀式
中國提倡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一方面能繼續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B)的進一步改革,另一方面也是補充當前亞洲開發銀行(ADB)在亞太地區的投融資與國際援助職能。[3]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建立,將彌補亞洲發展中國家在基礎設施投資領域存在的巨大缺口,減少亞洲區內資金外流,投資於亞洲的「活力與增長」。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是繼提出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NDB)、上合組織開發銀行之後,中國試圖入主國際金融體系的又一舉措#。這也體現出中國嘗試在外交戰略中發揮資本在國際金融中的力量。更值得期待的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可能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制度保障,方便人民幣「出海」。
2014年4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參加博鰲論壇時透露,在亞投行的機制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將推動建立一個投資基礎設施的信託基金,充分接納社會資本。樓繼偉表示,投資基礎設施在當前經濟較低迷的情況下具有特別的現實意義。「美國現在的基礎設施投資需要2兆美元,歐洲和亞洲也差不多。」他認為,推動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缺乏動員能力,因此,「我們正在籌備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目前已建立機制並且召開了兩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