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探視權的起訴狀
① 離婚協議書沒有寫子女探視權,現在也不讓看孩子,如果現在起訴,可以
離婚協議書沒有寫子女探視權,不讓看孩子,可以向法院起訴處理。根據內《婚姻法》的規定,容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可以先和對方協商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協議不成時,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判決。
《婚姻法》
第三十七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② 離婚了孩子爺爺奶奶有沒有探視權
爺爺奶奶不具有探視權。現行《婚姻法》第38條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回或母,有探望答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因此,「父或母對子女的探視權」是基於父母子女關系這種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權利,只能由父母本人實施,其他人不享有此項權利,也不能代替行使。
③ 婚姻法是如何規定探視權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八條規定,「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根據此規定,享有探望權的主體是離婚後未直接撫養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也就是即使父母對子女的探望有不利因素,也不能變更探望權主體。並且將子女規定為探望的對象,只能被動的接受探望。這在司法實際中出現了很多矛盾和沖突。
第四十八條規定:「對拒不執行有關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3)婚姻法探視權的起訴狀擴展閱讀:
離婚後孩子的探視權:
1.探視權是指夫妻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按照離婚協議或法院判決,遵循一定的方式和時間,探望子女的權利。
2.探視權屬於身份權的范疇,是基於父母子女關系而享有的身份權。也是有子女的父或母,基於夫妻離婚而產生的一種身份權。它是一項獨立的民事權利。
3.離婚後對不直接與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來說,只是變更行使探視權的方式。
4.離婚後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教育是父母雙方應盡的法定義務,同時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對子女的探視也是應有的法定權利,這種權利和義務不能因離婚而消除。
參考資料:網路-《婚姻法》
④ 新婚姻法子女探視權是怎樣規定的呢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規定: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版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權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⑤ 離婚後孩子的探視權,一般法院如何判
1.婚姻法第抄36條規定:父母與子女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2.婚姻法第38條第1款規定: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視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3.婚姻法第38條第2款規定:行使探視權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4.婚姻法第38條第3款規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利。
5.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25條規定:當事人在履行生效判決、裁定或調解書的過程中,請求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人民法院在征詢雙方當事人意見後,認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權的,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後,人民法院應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通知其恢復探望權的行使。
⑥ 新婚姻法孩子探視權規定有哪些,我沒有要孩子
探視權在執行方面存在巨大的甚至不可逾越的障礙,只要對方有意添堵,內你會發現簡直無法容順利進行。一般會有兩種結果,一個是你不理不睬,認栽然後重新尋找伴侶,開始另一段人生里程。另外就是你和對方繼續糾纏,很可能是大半輩子都要搭進去。無休止的申請強制執行。當然對方不添堵給你探視孩子再好不過。
⑦ 我國婚姻法關於離婚探望權的內容
您說的應該是探視權吧?
這個更多的是在於雙方的約定,法律並沒有很明確的寫得很清楚要怎麼做,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