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經濟法訴訟中止
1. 經濟法中,「最長訴訟時效可以適用訴訟時效的延長,但不適用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中止等規定」。但在訴訟
這二段話是復從二方面表制達在「訴訟時效期間出現中止情況,實際的訴訟時效允許超過最長訴訟時效,」並不矛盾.
1「最長訴訟時效可以適用訴訟時效的延長,但不適用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中止等規定」中「最長訴訟時效不適用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斷、中止」,說明在訴訟時效期間出現中斷、中止情況,實際的訴訟時效允許超過最長訴訟時效。
2「在民法規定的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內,訴訟時效中止的持續時間沒有限制」表示在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內,出現中止情況,訴訟時效就延續到中止情況結束後,補足規定的訴訟時效為止。也就是表示在訴訟時效期間出現中止情況,實際的訴訟時效允許超過最長訴訟時效。
2. 經濟法中經濟補償有七類,終止有三類的詮釋
經濟補償,是指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解除或終止勞動合版同時,應當向勞動者支付權經濟補償。
《勞動合同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3. [CPA經濟法 破產法]破產受理後,為什麼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或者仲裁要中止
破產抄申請受理後到管理人襲接管這段時間里,債務人的財產處於凍結狀態,所以相應涉及債務人的民事訴訟或者仲裁必須中止,以防止法院或者仲裁委搶先作出裁判破壞對已經凍結的債務人財產的完整性,損害其他債權人的利益。這是立法目的。
但是正如你所說的,破產法不涉及解決實體權利義務爭議的功能,實體爭議必須在法院或者仲裁委才能解決。所以「在破產程序之外」是指實體權利義務爭議應當在管理人接手債務人財產後,恢復進行之前被中止的民事訴訟或仲裁並得出明確的結果,再參與到破產分配程序中來。
4. 注會經濟法書中:在民法規定的最長訴訟時效期間內,訴訟時效中止的持續期間沒有限制
民法中最長訴訟時效的時間是20年,但是它不適用中止。一般訴訟時效(2年)以及特別訴訟時效是適用中止的,而且中止是在最後六個月之內才適用的。
5. 年《經濟法》備考知識點:訴訟時效的終止和中斷的區別
您好,
1、訴訟時效的中斷
訴訟時效的中斷是指在訴訟時效期間進行中,因發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經經過的時效期間統歸無效,待時效中斷的事由消除後,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起算。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有以下三種1.權利人提起訴訟2.權利人在訴訟外向義務人提出權利要3.義務人向權利人表示同意履行義務。
2、訴訟時效的中止
訴訟時效的中止是指在訴訟時效進行中,因一定的法定事由產生而使權利人無法行使請求權,暫停計算訴訟時效期間。《民法通則》139條規定:「在訴訟時效進行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因不可抗拒力或其它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訴訟時效中止有以下條件:1.訴訟時效的中止必須是因法定事由而發生。這些法定事由包括兩大類: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都是當事人無法預見和克服的客觀情況;二是其他阻礙權利人行使請求權的情況。2.法定事由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6個月內,始產生中止訴訟時效的效力。3.訴訟時效中止之前已經經過的期間與中止時效的事由消失之後繼續進行的期間合並計算。而中止的時間過程則不計入時效期間,為此,民法把時效中止視為訴訟時效完成的暫時性阻礙。
3.訴訟時效中斷與中止的區別
(1) 發生訴訟時效中止的事由是由於當事人主觀意志以外的情況,而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則取決於當事人的主觀意志即當事人行使權利或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或行為。
(2) 訴訟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而訴訟時效中斷則可發生在時效進行的整個期間。
(3) 訴訟時效中止是時效完成的暫時障礙,中止前已進行的時效期間仍然有效,待中止事由消除後時效繼續進行;而訴訟時效中斷則是時效完成的根本性障礙,中斷以前已進行的時效期間歸於無效,中斷以後重新起算,故中斷前後實際上是兩個訴訟時效。
6. 《經濟法基礎》中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問題 謝謝解答 要是正確的!
即用人單位提高或者維持原來的約定條件與員工續簽勞動合同的,而員工不願意續簽的情況下,版單位可以權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除了這種情況之外的情形終止勞動合同的,不管是單位提出也好,還是員工不願簽也好,單位都要支付經濟補償金。
終止勞動合同,只有一種情況(單位以原合同條件願意與員工續簽勞動合同,或者單位在原合同的基礎上提高了工資啊、福利啊等的情況下希望以與員工續簽勞動合同,但是員工自已不願做了,也就不想再續簽合同了,要終止合同了)是單位不用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這也是新的勞動合同法對員工合同終止的一個保護。
7. 經濟法簡答題訴訟時效的中斷和中止的區別有哪些
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六個月內,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礙不能行使請求權的,訴訟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訴訟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8. 經濟法概述 國有土地使用權終止的情形有哪些
《土地管理法》復規定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1)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2)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3)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而未獲批準的;
(4)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5)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准報廢的。
其中因上述(1)、(2)項情形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應當對土地使用權人給予適當補償。
9. 職稱《經濟法》知識點:訴訟時效的終止和中斷的區別
(來1)發生的時間不同自。訴訟時效中斷可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任何階段;而訴訟時效中止只能發生在訴訟時效期間的最後6個月內。
(2)法定事由不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的事實,如當事人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等;訴訟時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當事人主觀意志不能左右的事實,如不可抗力、債務人失蹤等。
(3)法律後果不同。訴訟時效中斷的法定事由發生前已經經過的訴訟時效期間不再計算,從法定事由發生後重新開始計算訴訟時效期間;訴訟時效中止是訴訟時效期間暫停計算,待法定中止事由消除後,繼續計算訴訟時效期間
10. 經濟法概論
1. 不合法。
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即乙廠必須有確切證據證內明甲中學有喪失履行合同的容能力。乙廠只是聽說甲中學信譽不好,就通知甲中學終止交貨並要求先付款是不能成立的。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不安抗辯權)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2. 乙廠中止交貨應承擔違約責任。
《合同法》第六十八條第二款: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3. 甲中學有權解除合同。
《合同法》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