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前勞動合同法
① 1,加班工資和中夜班補貼不能算是加班費是嗎 2,我公司安保人員,5名,02年進公司,勞動合同法出來之後
原來的按照原來的計算,新法施行後按照新法的規定算。具體金額是多少,要根據你合同的具體規定,然後才能計算。
② 99年被單位裁員02年合同到期,是否違反了勞動合同法我86年參加工作,90開始簽勞動合同,單位沒
1、99年的行為抄不適用於襲勞動合同法
2、如果這期間你沒有通過勞動爭議仲裁,已經超過了仲裁時效,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3、如果是國有單位,你的人事檔案還在正規單位可以查詢,那麼在86~96年之間的工齡可以視為繳費年限。
③ 問,新勞動法對辭退補償,是不是從2008年才開始算。我2002年至今一直在某公司上班,現在被辭退,怎麼算
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對於補償的規定,是從用工之日起進行經濟補償,內因為勞動合同容法雖無溯及力,但在此之前的法律比如說勞動部的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辦法等規定對於經濟補償問題同樣進行了規定。可以肯定的是你的補償的計算年限應當自你工作之日起進行計算。用人單位只補償你三個月的工資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④ 事業單位解除聘用合同適用2002年頒發的《關於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還是勞動合同法。
事業單位一般採用的是聘用制,雙方是勞務關系,非勞動關系;
勞務關系不適用《勞動合同法》的規定。
⑤ 勞動合同未到期,辭職需要繳納違約金嗎
辭職提前一個月申請就可以,如果公司沒有提供專業培訓,要求違約金是不合法的。
⑥ 2002年的勞動法中關於工傷七級傷殘的賠償
看看是不是這個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何種待遇?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的有關規定,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 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2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0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8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6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三十一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在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自2002年4月5日之後,按《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准(試行)》(勞社部發[2002]8號)執行)。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中止勞動關系,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醫療期內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自2002年4月5日之後,按《職工非因工傷殘或因病喪失勞動能力程度鑒定標准(試行)》(勞社部發[2002]8號)執行)。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 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醫療期滿尚未痊癒者,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問題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⑦ 退役軍人2002年因曠工,被法院依法解除勞動合同關系,之前的軍齡是否享受退休金
可以,但是你的軍齡和礦上的工齡加到一起滿十五年才可以享受老保待遇,如果不夠十五年到了法定退休年齡可以一次補交,然後在辦退休手續。
⑧ 五險一金辭職後怎麼辦 如果半年內不找工作的話 是自己交么公積金可以取出來么
1、職工辭職後,如果自身經濟條件允許可以繼續繳納;如果不交,以前的個人賬戶封存,重新就業繼續繳納後,可以和以前的個人賬戶累積計算。
2、公積金不能提取,公積金提取需要單位證明。根據《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的,所在單位應當予以核實,並出具提取證明。
職工應當持提取證明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提取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3日內作出准予提取或者不準提取的決定,並通知申請人;准予提取的,由受委託銀行辦理支付手續。
(8)2002年前勞動合同法擴展閱讀
住房公積金提取和使用
第二十四條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
(一)購買、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離休、退休的;
(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二)、(三)、(四)項規定,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的,應當同時注銷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
職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職工的繼承人、受遺贈人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無繼承人也無受遺贈人的,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納入住房公積金的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