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社會優待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社會優待

發布時間: 2021-01-25 23:58:59

1. 如何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老年人權益保障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除了《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這部專門性的法律外,在《憲法》、《民法通則》、《婚姻法》、《刑法》及相關的司法解釋中均有關於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規定。
《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地位,其他一切法律、法規均不得通《憲法》相抵觸。《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5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第49條第四款規定:「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憲法》的這些規定為老年人的權益保障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除了《憲法》外,其他法律也有很多關於老年人權益的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04條第一款規定:「婚姻、家庭、老人、母親和兒童受法律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1條第一款及第三款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付諸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第30條規定:「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57條第一款規定:「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處以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260條規定第一款規定:「虐待家庭成員,情節惡略的處以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261條第一款固定:「對於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撫養義務而拒絕撫養的,情節惡略的,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此外公安部2006年發布的《公安機關管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131條規定,對70周歲以上的違法行為人不適用行政拘捕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也對老年人家庭贍養與扶養、社會保障、社會服務、社會優待、宜居環境、參與社會發展、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修訂內容

一是集中規定了老年人享有的基本權利,主要是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等權利,這些權利大都體現了老年人的特殊要求。二是規定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這一規定從法律上明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定位,對於從國家戰略層面謀劃和推進老齡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三是對老年人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以及老年優待作出原則規定。四是從經費保障、規劃制定和老齡工作機構職責三個層面進一步明確政府發展老齡事業、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的職責(第六條)。五是強化了老齡宣傳教育,以進一步增強全社會老齡意識,營造敬老、養老、助老的良好氛圍。六是增加了有關老齡科研和老年人狀況統計調查和發布制度的規定。七是增加了對參與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老年人給予表彰獎勵的規定,以鼓勵老年人繼續為國家建設作貢獻。八是規定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新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這也被媒體解讀為「常回家看看寫入法律」,不常看望老人將屬違法。該法同時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

3.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的老年人享有的權利有哪些

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 第十條 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員應當關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一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贍養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負有贍養義務的人。 贍養人的配偶應當協助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

第十二條 贍養人對患病的老年人應當提供醫療費用和護理。 第十三條 贍養人應當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強迫老年人遷居條件低劣的房屋。 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侵佔,不得擅自改變產權關系或者租賃關系。

老年人自有的住房,贍養人有維修的義務。 第十四條 贍養人有義務耕種老年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等,收益歸老年人所有。 第十五條 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贍養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擔力不能及的勞動。第十九條 老年人有權依法處分個人的財產,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不得強行索取老年人的財物。

老年人有依法繼承父母、配偶、子女或者其他親屬遺產的權利,有接受贈予的權利。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和有關部門,對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的申訴、控告和檢舉,應當依法及時受理,不得推諉、拖延。

第四十四條 不履行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職責的部門或者組織,其上級主管部門應當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 國家工作人員違法失職,致使老年人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其所在組織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或者給予行政處分;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五條 老年人與家庭成員因贍養、扶養或者住房、財產發生糾紛,可以要求家庭成員所在組織或者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調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調解前款糾紛時,對有過錯的家庭成員,應當給予批評教育,責令改正。 人民法院對老年人追索贍養費或者扶養費的申請,可以依法裁定先予執行。 第四十六條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老年人、捏造事實誹謗老年人或者虐待老年人,情節較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七條 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或者對老年人負有贍養義務、扶養義務而拒絕贍養、扶養,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家庭成員有盜竊、詐騙、搶奪、勒索、故意毀壞老年人財物,情節較輕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拓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1]它是以中國的根本大法《憲法》為依據的,是中國第一部保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和發展老齡事業相結合的專門法律。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法共分為五部分內容:一是立法宗旨部分,重點闡述了立法目的、年齡界定和保障內容三方面的法律規定及其依據;二是家庭養老部分,重點闡述了堅持以家庭養老為主要形式的「三種根據」、老年人需要特別保護的「六種權益」、贍養人需要履行的「六項義務」,禁止贍養人對老年人的「六種侵權行為」等有關法律規定;

三是社會保障部分,重點闡述了建立老年社會保險制度、保障「三無老人」的助養辦法、興辦老年社會福利設施和制定屬地敬老優老政策等方面的有關規定;四是積極養老部分,重點闡述了要「養為結合」和要「以為促養」的有關法律制度;

五是法律援助部分,重點闡述了老年人訴狀優先受理、訴訟費用可緩、減、免,可以獲得法律援助和依法裁定先於執行等四項援助內容的規定。

4.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第一條 為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年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的美德,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
第三條 國家和社會應當採取措施,健全對老年人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
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第四條 國家保護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權益。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發展成果的權利;禁止歧視、
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老年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逐步增加對老年事業的投入,並鼓勵社會各方面投入,使
老年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務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採取組織措施,協調有關部門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具
體機構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第六條 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老年人權益保
障工作。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和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應當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為老年人服務。
第七條 全社會應當廣泛開展敬老、養老宣傳教育活動,樹立尊重、關心、幫助老年人的社會風尚。青少年組織、學校和幼兒園應
當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敬老、養老的道德教育和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制教育,提倡義務為老年人服務。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對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和敬老、養老成績顯著的組織、家庭或者個人給予表揚和獎勵。
第九條 老年人應當遵紀守法、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抄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經1996年8月29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1次會議通過;根據2009年8月27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0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2012年1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0次會議修訂,2012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72號公布。《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分總則、家庭贍養與扶養、社會保障、社會服務、社會優待、宜居環境、參與社會發展、法律責任、附則9章85條,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不常看望老人將違法,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6.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是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而制定的法律。該法律是為了老年人的權益,制定的法律,其中明確了說明了老年人的劃分,為老年人的社會福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一條 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

第三條 國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權益。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有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

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

(6)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社會優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五條 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倡導全社會優待老年人。

第七條 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依法設立的老年人組織應當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為老年人服務。提倡、鼓勵義務為老年人服務。

第十二條 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7. 對《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予以修正有什麼意義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修訂,進一步完善了養老法律制度,是我國老齡事業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增強全社會的責任意識,改善維護老年人權益的各種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必將產生巨大的促進和保障作用。

8.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律有哪些規定

‍‍

從老年人的權利解讀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1、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老年法》第三條第一款的第一句話就講: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這里包括國家幫助和社會幫助兩個方面。

國家的幫助:

五是33條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實際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會福利,如政府發放公交車IC卡、對60 周歲老年人發80元/人的基礎養老金;對80周歲、90周歲、10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分別發放110元、140元、500元的高齡補貼;對實行計劃生育後的老人發放計劃生育扶助金等。如獨生子女父母到60周歲後,生男的補貼老年全年960元、生女的補1200元。34條還規定,隨著經濟的發展、物價上漲等情況,適時提高養老保障水平。

社會的幫助:

一是35條規定:國家鼓勵慈善組織以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老年人提供物質幫助,如各級慈善總會發放困難補助金等;

二是36條第二款規定:負有撫養義務的組織或者個人,按照遺贈扶養協議享受遺贈後,應該承擔該老年人生養死葬的義務。

2、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新《老年法》第四章、第五章兩章自37條至59條共23條都講這個權利。這兩章是新《老年法》新增的內容。其主要精神是:

第一,各級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採取措施,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醫療護理、精神慰藉、心理咨詢等多種形式服務(37條)。

第二,地方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委會)應當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如老人協會活動室、日照站、康復中心等服務設施納入配套設施規劃,政府要逐步加大投入,鼓勵單位和個人增加投入,省里決定要建立6000個農村養老服務中心。

‍‍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