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要約撤回與撤銷規定

合同法要約撤回與撤銷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1-26 02:08:18

⑴ 我國《合同法》中規定 要約可以撤銷 有什麼依據或原因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十七條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內的通容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八條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
(一)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
(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第二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失效:
(一)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
(二)要約人依法撤銷要約;
(三)承諾期限屆滿,受要約人未作出承諾;
(四)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⑵ 在合同法中,要約可以撤銷也可以撤回,但是承諾除了可以撤回是不是也同樣可以撤銷啊為什麼

1、承諾只有撤回,承諾是不能撤銷的。
根據《合同法》第回二十七條規定,承諾可以撤答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
承諾無法撤銷。因為我國法律規定,承諾是採取到達主義。承諾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2、相關法條如下:《合同法》
第二十五條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
第二十六條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
採用數據電文形式訂立合同的,承諾到達的時間適用本法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
第二十七條承諾可以撤回。撤回承諾的通知應當在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之前或者與承諾通知同時到達要約人。

⑶ 在合同法中,要約的撤銷和撤回有什麼區別

邀約撤銷發生在邀約生效後,而邀約撤回發生在邀約生效前。
要約撤銷是一項使生效的要約歸於無效的重要的單方法律行為,要約一旦被撤銷,已經生效的要約將歸於無效,要約人將不再受要約內容的約束。不同於要約撤回的是,要約撤銷發生於要約生效之後,其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也就是說要約撤銷的通知到達受要約人的期間應是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後,受要約人發出承諾之前。
合同法規定,要約可以撤回。要約撤回,是指在要約生效前,要約人使其不發生法律效力的意思的表示。要約一旦送達受要約人或被受要約人了解,即發生法律效力。所以,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因此,要約的撤回只發生在書面形式的要約,而且,撤回通知一般應採取比要約更迅速的通知方式。
要約,是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發出的希望與對方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發出要約的一方稱要約人,接受要約的一方稱受要約人。
邀約成立條件:
1.要約人應是具有締約能力的特定人
2.要約的內容須具體、確定
3.要約具有締結合同的目的,並表示要約人受其約束
4.要約必須發給要約人希望與其訂立合同的受要約人
5.要約應以明示方式發出
6.要約必須送達於受要約人

⑷ 邀約的撤銷與撤回有什麼區別 如何區分

邀約的撤銷與撤回有什麼區別如下:

1、概念不同

撤銷是指由於行為具有瑕版疵,因而權需要予以糾正,以使法律關系恢復原來狀態。

撤回就是收回、取消原決定的意思。

2、內涵不同

撤銷重在「銷」字這一狀態的描述之上,即銷掉效力、取消權利等。

撤回的內涵重在「回」字這一動作的行為上,如撤回軍隊、代表,收回發出去文件等。

3、法律運用不同

撤銷在我國法律和行政法規之中,出現的頻次相對於「撤回」而言較多,相關法律條文舉例如下:

(1)《合同法》第十八條規定,要約可以撤銷;

(2)《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規定,被撤銷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無效;

(3)《立法法》第八十八條規定,撤銷法律、行政法規等法規的許可權;

(4)《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規定,撤銷判決等。

撤回用在我國法律和行政法規之處不多見,關於其在相關法律條文中的運用。如下舉例:

(1)《招標投標法》第二十九條規定,投標人可在提交投標文件的截止時間前撤回已提交的投標文件。

(2)《合同法》第十七條規定,要約可以撤回;第二十七條規定承諾可以撤回。

(3)《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六條規定,上訴人可以申請撤回上訴等。

⑸ 《合同法》規定,屬於不得撤銷要約的情況有( )。

A,C,D
答案解析: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要約不得撤銷:第一,要約人確定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第二,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並已經為履行合同做了准備工作。可以認為,要約的撤銷是一種特殊的情況,且必須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⑹ 在合同法中,要約的撤銷和撤回有什麼區別

要約的撤回,指在要約發生法律效力之前,要約人使其不發生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約的行為。《合同法》第17條規定:「要約可以撤回。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要約的撤銷,指在要約發生法律效力之後,要約人使其喪失法律效力而取消要約的行為。《合同法》第18條規定:「要約可以撤銷。撤銷要約的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為了保護當事人的利益,《合同法》第19條同時規定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約不得撤銷:(1)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銷;(2)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是不可撤銷的,並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
要約的撤回與要約的撤銷的區別在於:
1.從表現形式上看,要約撤回發生在要約到達(或剛剛到達)受要約人之前,而要約撤銷則發生在要約已經到達受要約人,受要約人尚未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兩者的實質,區別在於:前者是在要約尚未生效(或剛剛生效)時發生的,而後者則是在要約生效後,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前。
2.對於要約不得撤銷的兩類情形,應當准確記憶。特別是要求受要約人不僅得「有理由認為要約不可撤銷」,而且要求「已經為履行合同作了准備工作」。兩個並列條件缺一不可。

⑺ 合同法中的要約與承諾的撤銷和撤回有什麼實質的區別

你這個問題問的有矛盾承諾不存在撤消的問題,承諾一經作出生效,合同即成立,不能夠撤消.要約可以撤回也可以撤消,但撤消要約的通知必須先與要約到達或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

⑻ 我國《合同法》中規定 要約可以撤銷 有什麼依據或原因

請參看《證券法抄》第91條,這一條的撤回其實也就是撤銷。
要約可以撤銷,但撤銷的意思表示必須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後,受要約人作出承諾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有三種情況不能撤銷:
1、要約人明確了承諾期限。
2、要約人以其他形式表示不可撤銷。
3、受要約人有理由認為要約不可撤銷,並作了覆行合同准備的。
除此以外,要約可以撤銷。

熱點內容
食品行業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02 14:38:44 瀏覽:498
新婚姻法無證同居 發布:2025-09-02 14:33:43 瀏覽:479
2013年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真題 發布:2025-09-02 14:28:39 瀏覽:74
會計違反職業道德案例 發布:2025-09-02 14:26:19 瀏覽:412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 發布:2025-09-02 14:26:12 瀏覽:599
鑒保江法院 發布:2025-09-02 14:26:09 瀏覽:885
行政法學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9-02 14:22:30 瀏覽:607
19年中級經濟法調整章節 發布:2025-09-02 14:22:27 瀏覽:33
昆明道路交通安全條例 發布:2025-09-02 14:10:52 瀏覽:174
司法的程序性 發布:2025-09-02 14:06:35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