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339條和341條的區別

合同法339條和341條的區別

發布時間: 2021-01-26 02:40:16

1. 合同法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合同法案例集及答案:
案例一、供電局是否應賠償因停電給冷凍廠造成的損失?
案情介紹:某冷凍廠與當地供電局簽訂了供電合同,雙方就供電方式、質量、時間、用電容量、性質、計量方式、電價的結算方式、違約責任都做了規定,但對合同履行地點缺乏規定。2004年5月,由於供電設施受大風襲擊,需要及時搶修,因此供電局在沒有通知冷凍廠的情況下,便切斷了供電,急忙投入維修供電設施之中。事後,冷凍廠聲稱由於沒有接到任何通知,致使其食品大面積腐爛變質。2004年9月,冷凍廠因為供電局一直未就上次斷電作出賠償而故意拖欠電費,供電局通知冷凍廠,上次斷電因為自然災害所致,屬於不可抗力,供電局無需承擔責任,並聲稱如果冷凍廠在一個月內仍不支付電費,將中止對冷凍廠的供電。結果一個月後,冷凍廠仍未支付電費,供電局再次斷電,造成冷凍廠再次損失。試分析:
1.雙方未約定合同的履行地點,則如何確定合同的履行地點?
2.對於第一次斷電,供電局的抗辯有無法律依據?供電局是否應賠償冷凍廠的損失?
3.對於第二次斷電,供電局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評析:
1.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供用電合同的履行地點,按照當事人約定;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為履行地點。
2.沒有法律依據,應當賠償。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供電人因供電設施計劃檢修、臨時檢修、依法限電或者用電人違法用電等原因,需要中斷供電時,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事先通知用電人,未事先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本案中供電設施因自然災害受損需要檢修,屬於臨時檢修的情況,供電局需要履行通知義務方可斷電,否則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3.不應承擔賠償責任。用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及時交付電費,用電人逾期不交付電費的,應當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經催告用電人在合理期限內仍不交付電費和違約金的,供電人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中止供電。本案中,冷凍廠不能因為供電局未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就拖欠電費,而只能通過合法手段請求供電局承擔相應責任。
案例二、贈與合同的撤銷
案情介紹:江某在外地工作,將兒子送入北京一學校上學,並托北京的同學孫某抽空去照顧兒子的生活,孫某非常盡心,常去照顧江某的兒子的生活,江某在感動之餘,就決定將自己的一台八成新的數碼相機送給對方。根據上述情況,用所學的《合同法》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數碼相機在答應送給孫某但尚未履行前由於雙方關系變壞,江某是否可以撤銷贈與?為什麼?
2.如果已經將數碼相機交付給孫某,江某是否可以撤銷贈與?為什麼?
3.如果孫某沒有按照約定照顧江某的兒子,江某在交付數碼相機後是否可以撤銷贈與?為什麼?
評析:
1.江某可以撤銷贈與。《合同法》第186條規定,贈與人在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2.不可以撤銷贈與。《合同法》第186條規定,贈與人在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因此,權利已經轉移的情況下不可以撤銷。
3.由於江某在贈與孫某數碼相機時,並未聲明孫某在接受贈與的同時必須對江某的兒子盡到照顧義務,孫某照顧江某的兒子是基於此前的委託合同,故本贈與合同並非附義務的贈與合同,在贈與物權利移轉後,江某無法定事由,不得撤銷贈與合同。
案例三、擔保人在借款糾紛中應承擔什麼責任?
案情介紹:甲市鋼材公司與本市中國工商銀行簽訂合同。合同規定,由工商銀行向鋼材公司提供150萬元貸款,借款期限為三年,屆時鋼材公司還清借款,另付利息30萬元。合同簽訂後,銀行經調查,發現鋼材公司經營不善,便提出終止合同,後市某物資總公司出面說情,達成一致意見:原合同繼續有效,另外三方簽訂補充協議,物資公司簽署保證:保證鋼材公司到期將全部貸款及利息還給工商銀行,並對資金監督使用。借款期限屆至,工商銀行前來催款,鋼材公司只返還100萬元,並請求工商銀行將余額50萬元及利息30萬元於兩個月後返還,工商銀行考慮到鋼材公司的實際困難和與物資公司的長期良好關系,遂同意了鋼材公司的請求,並簽署了協議,但此事並未通知物資公司。到應還款之日,銀行發現鋼材公司賬戶資金所剩無幾。此時,銀行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物資公司與鋼材公司負連帶責任,償還50萬元及利息30萬元。試分析:物資公司對50萬元余額和30萬元利息是否應承擔責任?
評析:
本案三方簽訂的保證合同中,沒有約定物資公司的保證方式。按照《擔保法》第19條的規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承擔責任。」物資公司對該借款負有連帶責任。借款期滿後,銀行與鋼材公司就延期支付餘款與利息達成協議,且此事並未告知物資公司。《擔保法》第24條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協議變更主合同的,應當取得保證人書面同意,未經保證人書面同意的,保證人不再承擔保證責任。保證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據此,物資公司在銀行與鋼鐵公司簽訂延期支付餘款與利息協議時就免除了其連帶責任。故在銀行起訴之時,本案就變成了銀行與鋼材公司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銀行只能要求鋼材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案例四、租房合同的法律適用
案情介紹:趙某與陳某簽訂一房屋租賃合同。根據所學的《合同法》的知識和相關法律規定,回答下列問題:
1.假如房屋租賃合同的期限為30年,合同是否有效?為什麼?
2.假如租賃期間房屋需要維修,承租人也要求維修,但由於沒有維修,致使房屋側牆倒塌,造成承租人財產損失,責任應當由誰承擔?為什麼?
3.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自己對房屋進行了裝修,要求出租人按照裝修費用的一半支付是否合理?為什麼?
4.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房屋轉租,承租人和出租人之間的關系是否解除?為什麼?
5.在承租期間,出租人將房屋出售,是否需要承租人的同意?為什麼?
評析:
1.合同部分有效,部分無效。《合同法》第214條規定,租賃期限不得超過20年。超過20年的,超過部分無效。
2.責任應當由出租人承擔。《合同法》第216條規定,出租人應當按照約定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並在租賃期間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的用途。《合同法》第220條規定,出租人應當履行租賃物的維修義務,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3.不合理。《合同法》第223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該承租人沒有得到出租人的同意自己進行裝修,違反法律的規定,因此要求出租人支付一半的費用是不合理的。
4.沒有解除。《合同法》第224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和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
5.不需要承租人的同意,但應當提前通知承租人。《合同法》第230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案例五、這筆罰款應由誰負擔?
案情介紹:某年4月,甲租賃公司與乙機械廠簽訂了融資租賃合同,合同約定由租賃公司按照乙方的要求,從國外購買設備3台,租給乙機械廠使用,租期2年。同年6月設備抵達大連港,但由於購買人是甲租賃公司,所以運單上載明的收貨人是甲租賃公司。設備到後,甲租賃公司通知乙機械廠前去提貨。當乙機械廠到港口提貨時被拒絕,理由是收貨人是甲租賃公司。乙機械廠急忙電告甲租賃公司派人解決,但甲租賃公司以承租人為租賃物的接受人為由未及時派人前往港口提貨,後來乙機械廠通過別的辦法提取了設備,但由於耽誤了提貨期限被港口罰款2萬元。乙機械廠認為是甲租賃公司延誤了提貨期限,向甲租賃公司索賠罰款2萬元無果,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試分析:這筆罰款應由誰負擔?為什麼?
評析:
根據《合同法》第245條的規定:「出租人應當保證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佔有和使用。」本案中造成乙機械廠被罰款的主要責任在甲租賃公司。應由甲租賃公司承擔責任。盡管按照融資租賃合同的約定,乙機械廠是使用設備的人,應該前去提貨,但由於運單上寫明收貨人是甲租賃公司,故乙機械廠無法提出設備,而甲租賃公司在知道情況後未及時派人前去處理導致延期提貨,甲租賃公司未保證承租人乙機械廠及時提取租賃物,乙機械廠未能按合同約定及時享有對租賃物的佔有和使用權,所以過錯在甲租賃公司,應由甲租賃公司承擔責任,即向乙機械廠賠償2萬元。
案例六、承攬合同的承攬人能任意轉讓合同嗎?
案情介紹:某商場(以下簡稱甲方)與某服裝廠(以下簡稱乙方)於4月初簽訂了便式西服定作合同。合同規定:甲方提供樣品,由乙方購料製作便式西服500套。每套布料180元,加工費90元,所用布料與甲方所提供的樣品相同,以所封存的樣品為檢驗產品質量的依據。乙方分3次交貨,4月底交200套,5月底交200套,6月初交100套。每次交貨後甲方在6天內付款。4月底,甲乙雙方如期履行了合同。但5月底,乙方交付的第二批便式西服,經甲方檢驗,發現存在同一規格的西服領頭大小不一,口袋上下左右偏位等質量問題,與樣品完全不相符。於是,甲方要求乙方停止工作,雙方解除合同,乙方賠償甲方錯過銷售旺季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乙方則提出,該批西服已轉給某個體裁縫加工,質量問題也應由個體裁縫獨立承擔責任。雙方協商不成,甲方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乙方賠償損失。法院受理此案後,進行了調查取證,發現乙方於5月初與某大公司簽訂了出口服裝加工合同,乙方全部設備與勞動力都投入加工出口服裝中,故將製作便式西服的任務在未與甲方協商的情況下,擅自轉給個體裁縫。試分析:
1.在此糾紛中誰負有違約責任?法律依據是什麼?
2.定作合同轉讓中要注意什麼問題?
3.此案如何處理?
評析:
1.此案中乙方負有違約責任。其法律依據是《合同法》第253條。因為甲方與乙方簽訂的是便式西服定作合同。從甲方的角度來看,它是基於對乙方的技術條件、工作能力和信譽的信任,才與其訂立合同的;而乙方未同甲方協商,就擅自轉讓定作合同,私自讓某個體裁縫獨立完成加工西服的大部分工作任務,影響了西服的質量,使甲方利益受損。
2.定作合同是一種以行為為標的的合同。在合同履行的過程中,承攬方可能有需要將合同中規定的主要工作轉讓給第三人的情形。在轉讓之前,承攬方應認識到轉讓一事不僅與己相關,而且也與定作人的權益緊密相連,故應與定作人商量,在徵得其同意後,方可將其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否則定作人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承攬人賠償損失。3.本案應如下處理:解除定作合同。第二批西服由乙方收回,其損失乙方自行承擔或與加工者共同承擔。對甲方的間接經濟損失可適當補償。
案例七、客運合同各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案情介紹:某年8月5日上午,某客運公司的長途客車上的檢票員發現甲、乙、丙3人沒有買票,於是讓其補票。三人未補,司機說:「你們沒有買票,我們就可以把你們趕下車。」三人聽後害怕,甲、乙馬上就補了票,但丙由於身上沒帶錢,央求汽車把他帶到某某站。檢票員不同意,把丙趕下車,當日下午1點,售票員發現客人太多,已經超員5人,於是便拒載後來的客人。丁由於有急事,央求上車,售票員說:「客車運輸不能超載,出了問題,我們要負責任的。」丁說:「出了問題,我負責。不管什麼問題,我都一人負責。」售票員無奈便讓其上了車,還說:「出了問題可由你一個全部負責!」下午3點,售票員發現戊某攜帶危險品,便隨之把危險品拿到車下銷毀。戊堅決反對。售票員說:「要麼你拿著危險品下車,要麼讓我銷毀。」後來,由於擁擠,王某把孕婦趙某擠得流產了。根據上述案情,回答下列問題:
1.乘車人甲、乙、丙3人沒買票,售票員可否把其趕下車?
2.由於丙身上沒帶錢,售票員最終還是把他趕下車?是否合法?為什麼?
3.售票員是否有權銷毀旅客攜帶的危險品?為什麼?
4.對於趙某的流產,丁是否應負責?為什麼?
5.對於趙某的流產,售票員和其運輸公司是否應承擔責任?
6.對於趙某的流產,王某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7.設檢票員未把丙趕下車,在趕往某某站的途中,由於司機突然剎車致丙倒地重傷,誰應對丙的損失負責?
評析:
1.乘車人沒買票,售票員不能直接把人趕下車,應先讓其補票。
2.合法。因其享受坐車的權利,就應承擔付款買票的義務。
3.有權。因其攜帶的危險品已危及所有旅客的安全。
4.丁某對於趙某的流產應負主要責任之一,因其明知超載運輸,而強行上車,對造成並加劇引發趙某流產的擁擠狀態負有一定責任。
5.對於趙某的流產,客運公司負違約損害賠償責任。
6.對於趙某的流產,如果王某沒有過錯,王某將不承擔任何責任,其責任主要由運輸公司承擔。
7.客運公司應對丙的人身傷害負責。
案例八、委託開發技術合同的技術成果歸屬
案情介紹:某廠(以下簡稱甲方)與某科研所(以下簡稱乙方)於1999年10月15日簽訂了一份技術開發合同。合同約定,甲方委託乙方研究開發某太陽能發電裝置。雙方約定,研製費由甲方支付,研製出的成果歸甲方使用。4個月後,乙方研製成功,甲方按約定支付研製費,同時依約定享有成果使用權。2000年4月乙方將該技術成果向專利局申請發明創造專利權。甲方得知後也向專利局申請該技術的發明創造專利權。試分析:
(1)我國《合同法》對此有無規定?若有規定,請回答其主要內容。
(2)本案是否適用新《合同法》?
(3)依我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該技術成果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哪方所有?為什麼?(4)若一方取得專利權,另一方可以享有什麼權利?
評析:
1.我國於1999年3月15日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該法的第339條對此做了明確規定。「委託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研究開發人。研究開發人取得專利權的,委託人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研究開發人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委託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
2.本案適用新《合同法》。因為《合同法》的施行日期是1999年10月1日,本案當事人簽訂委託技術開發合同的時間是1999年10月15日。
3.依《合同法》的規定,該技術成果的專利申請權歸乙方所有。因為,合同法第339條規定委託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研究開發人。
4.若乙方取得該項技術的專利權,依合同法的規定,委託方可以免費實施該項專利;研究開發方就其發明創造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委託方可以優先受讓專利申請權。因此,甲方可以免費使用該太陽能發電裝置,並可優先受讓該技術的專利申請權。
案例九、趙某能少付保管費嗎?
案情介紹:某個體戶趙某在某倉庫寄存彩電一批100台,價值共計100萬元。雙方商定:倉庫自1月15日至2月15日期間保管,趙某分三批取走;2月15日趙某取走最後一批彩電時,支付保管費2000元。2月15日,趙某前來取最後一批彩電時,雙方為保管費的多少發生爭議。趙某認為自己的彩電實際是在1月25日晚上才入倉庫,應當少付保管費250元。該倉庫拒絕減少保管費,理由是倉庫早已為趙某的彩電的到來准備了地方,至於趙某是不是准時進庫是趙某自己的事情,與倉庫無關。趙某認為該倉庫位於江邊碼頭,自己又通知了彩電到站的准確時間,該倉庫不可能空著貨位。只同意支付1750元保管費。該倉庫於是拒絕趙某提取所剩下的彩電。試分析:
1.趙某要求減少保管費是否合理?為什麼?
2.該倉庫在趙某拒絕足額支付保管費的情況下是否可以拒絕其提取貨物?為什麼?
3.該倉庫留置所有貨物的做法是否正確?
評析:
1.不合理。本案當事人簽訂的是倉儲合同,我國《合同法》第382條規定:「倉儲合同自成立時生效。」這就意味著倉儲合同是諾成性合同,而諾成性合同,其成立不以交付標的物為要件,雙方當事人就合同主要條款達成一致,合同即成立。若合同簽訂後,因存貨人原因貨物不能按約定入庫,依然要交付倉儲費。
2.可以拒絕。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對倉儲合同沒有規定時,適用法律對保管合同的規定。《合同法》第380條規定:「寄存人未按照約定支付保管費以及其他費用的,保管人對保管物享有留置權,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所以本案雖為倉儲合同,但在寄存人不支付倉儲費,而雙方對留置無相反約定的情況下,保管人可以留置倉儲物,拒絕其提取倉儲物。
3.但本案保管人某倉庫明顯過多留置了趙某的貨物,是不妥的。因為在倉儲物是可分物時,保管人在留置時僅可留置價值相當於倉儲費部分的倉儲物。而本案的倉儲物恰恰是可分物。所以某倉庫沒有理由留置所剩下的彩電,而只能留置相當於250元的貨物。
案例十、該委託合同糾紛中的合同關系如何?
案情介紹:A橡膠集團公司委託B進出口公司從美國C公司進口一套橡膠拉延機生產線。B進出口公司根據A橡膠集團公司提供的產品質量要求與技術要求與C公司簽訂了合同,合同約定:C公司於2002年5月25日交貨。5月20日C公司將設備交到A橡膠集團公司指定的廠房,並派人到A橡膠集團公司指導安裝。設備安裝完畢,於6月1日試運行,經過再三調試,至8月中旬設備運轉仍不正常,不能拉延出合格的橡膠製品,無法達到合同的技術標准要求。後經專家鑒定,該設備在生產和設計中出現缺陷,不可能用中國原料生產出合格產品。為此,A橡膠集團公司向公司所在地法院起訴,要求C公司賠償其損失。C公司辯稱:合同的主體是B進出口公司,A橡膠集團公司無權起訴。另外合同簽訂地是在香港,中國法院無管轄權。試分析:
1.試分析該案件中的合同關系。
2.C公司的主張是否有法律依據?
3.法院應如何處理此案?
評析:
1.本案中A橡膠集團公司是委託人,B進出口公司是受託人,美國C公司是第三人。《合同法》403條規定:「受託人以自己的名義與第三人訂立合同時……委託人因此可以行使受託人對第三人的權利……。」因第三人履行合同不符合與受託人之間的合同約定,委託人A橡膠集團公司可直接向第三人即美國C公司行使索賠權。
2.C公司的主張沒有法律依據。C公司將合同標的運抵委託人A橡膠集團公司廠房,並指導設備安裝,就已經知道受託人與委託人之間的代理關系。該合同履行地在中國,中國法院有管轄權。
3.中國法院可以運用中國《合同法》對C公司因生產和設計上的缺陷過錯,判處C公司賠償A橡膠集團公司損失。

2. 台灣法律詐騙罪會如何判決

意圖為自已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以詐術使人將本人或第三人之物交付者,處五內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容役或科或並科一千元以下罰金。

3. 誰知道軟體出口合同一般都如何擬定的,有沒有樣本

(一)技術開發合同的寫作格式
技術合同的寫作格式已經規范化、表格化了,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制定並公布了技術合同示範文本(包括技術開發合同、技術轉讓合同、技術咨詢和技術服務合同),見本章所附技術合同示範文本[範例一、二、三、四]。
(二)技術開發合同主要條款的寫法
1.項目名稱
項目名稱是指技術開發合同的具體分類名稱,如××技術委託開發合同,××產品合作開發合同。要用簡明、准確的語言反映合同的技術特徵和法律特徵,名稱與內容必須相符。
2.標的的內容、形式和要求
標的內容是指當事人通過履行合同所要完成的科學技術成果。當事人必須明確約定技術開發合同標的的技術成果形式,當事人可以約定採用的技術成果形式見示範文本的說明。還應註明開發成果的科技水平以及衡量和評定的主要技術指標和經濟指標。經濟指標是指量化的經濟效益。技術指標是指所研究開發的技術在該技術領域內所要達到或應完成的某種技術標准和參數。技術指標應具體寫明是國際標准,還是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應用具體數據寫明具體設計要求,技術先進程度。
指標和參數包括所需開發的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要求達到的消耗原材料、能源指標,以及開發技術項目的質量要求等內容。如果所開發的技術項目的指標和參數涉及到國際標准,應註明國際標準的項目名稱、標准號及發布日期,以便在合同驗收、鑒定時查閱參考。
3.研究開發計劃
當事人雙方應約定一個周密、合理的工作計劃,包括實施研究開發工作的總體計劃、年度計劃、半年度計劃等,各種計劃應明確約定每一階段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完成的研究內容,達到的目標及完成的期限。
4.研究開發經費、報酬及其支付或結算方式
當事人雙方應當明確寫明合同研究開發經費的總金額,以及研究開發經費和報酬的來源,如果是合作開發,應明確雙方分擔經費的數額並在合同中分別寫明。技術開發合同經費結算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經費包干,實行經費包干使用,研究開發方的報酬應包含在結余的研究開發經費中,委託方不另行支付報酬;二是實報實銷,實行該結算方式,雙方當事人應在合同中約定,當研究開發經費不足時,委託方應補充支付;當經費出現剩餘時,研究開發方應如數返還;同時還應明確約定,研究開發的報酬數額,支付的形式和時限等。合同價款支付方式,當事人可以協商議定採取一次總算、一次總付或一次總算、分期支付;也可以採取提成支付或者提成支付附加預付入門費的方式。約定提成支付的,可按照產品價格、實施技術後的新增的產值、利潤或者產品銷售額的一定比例提成,也可按照約定的其它方式計算。
5.利用研究開發經費購置的設備、器材、資料的財產權屬
雙方當事人應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合理劃分設備、器材、資料的權屬並在合同中明確約定,當事人應分別列出屬於單方或共有的設備、器材、資料的清單。
6.履行的期限、地點和方式
合同中應寫明合同開始履行到履行完畢的起止期限,並約定合同履行的具體地點。實踐中對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推定在研究開發方所在地履行。合同的履行方式一般通過新材料、新產品、新工藝的研製、開發,樣品、樣機的試制等各種方式來完成。
7.技術情報和資料的保密
約定此條款,應注意以下幾點:
合同內容涉及國家安全和重大利益需要保密,必須在合同中載明國家秘密事項的范圍;
對合同中所涉及的僅為少數專家掌握並使擁有者在競爭中獲得優勢的技術情報、資料、數據、信息和其他技術秘密,當事人雙方要約定承擔保密義務;
當事人根據合同所涉及的技術進步程度、生命周期以及其在競爭中的優勢等因素,商定技術保密的范圍、時間以及各方應承擔的保密責任;
 當事人雙方可以約定,不管合同是否變更、解除或終止,合同保密條款繼續有效,各方均應繼續承擔約定的保密義務;
 保密條款不得與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相抵觸。
8.技術協作和技術指導的內容
雙方可以約定技術協作和指導的具體內容以及協作和指導中各方所應承擔的義務和責任。
9.風險責任約定
對合同的風險責任作合理的約定,約定風險責任承擔主體、風險責任承擔原則、比例及方式。
10.技術成果的歸屬和分享條款
當事人在合同中對包括著作權、專利權、非專利技術使用權、轉讓權如何使用,歸誰所有以及利益如何分配應當作出約定。確認技術成果權屬應當遵循兩個原則:一是精神權利不可侵犯的原則,精神權利是指與技術成果完成者人身和創造性勞動不可分割的榮譽權和身份權。應按合同法第328條執行。二是經濟權利合理分享的原則。經濟權利是指通過使用、轉讓技術成果取得物質利益的財產權利。當事人應當根據平等互利的原則,依照合同法第339條、第340條、第341條的規定,在合同中約定技術成果合理的分享辦法。
11.驗收的標准和方式
應該按合同第二條所約定的具體的技術標准來驗收。驗收方法可採用技術鑒定會、專家技術評估等方式,委託方單方認可也可視為驗收通過,最後由驗收方出具驗收證明及文件,作為合同驗收通過的依據。
12.違約金或者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本條款應約定雙方對等的違約責任及違約金、損失賠償額的具體計算方法。
委託方的違約責任
(1)委託方違反合同造成研究開發工作停滯、延誤或者失敗的,應當支付違約金或賠償損失。
(2)委託方拖延支付研究開發經費,造成研究開發工作停滯、延誤的,承擔相應的責任;委託方逾期兩個月不支付研究開發經費或者報酬的,研究開發方有權解除合同,委託方應當返還技術資料,補交應付的報酬,賠償因此給受託方造成的損失。
(3)委託方未按照合同約定提供技術資料、原始數據和協作事項有重大缺陷,導致研究開發工作停滯、延誤、失敗的,委託方應當承擔責任;委託方逾期兩個月不提供技術資料、原始數據和協作事項的,研究開發方有權解除合同,委託方應當賠償因此給研究開發方所造成的損失。
(4)委託方逾期六個月不接受研究開發成果的,研究開發方有權處理研究開發成果;所獲得的收益在扣除約定的報酬、違約金和保管費後,退還委託方;所得收益不足以抵償有關報酬、違約金和保管費的,研究開發方有權請求委託方賠償損失。
研究開發方的違約責任。
(1)研究開發方違反合同造成研究開發工作停滯、延誤的,除應當採取補救措施繼續履行合同外,應當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造成研究開發工作失敗的,應當返還全部或者部分研究開發經費和報酬,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
(2)研究開發方未按計劃實施研究開發工作的,委託方有權要求其實施研究開發計劃並採取補救措施。研究開發逾期兩個月不實施研究開發計劃的,委託方有權解除合同。研究開發方應當返還研究開發經費,賠償因此給委託方所造成的損失。
(3)研究開發方將研究開發經費用於開發合同以外目的的,委託方有權要求其退還相應的經費。因此造成研究開發工作停滯、延誤或者失敗的,研究開發方應當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經委託方催告後,研究開發方逾期兩個月未退還經費用於研究開發工作的,委託方有權解除合同。研究開發方應當返還研究開發經費,賠償因此給委託方造成的損失。
(4)由於研究開發方的過錯,造成研究開發成果不符合合同約定條件的,研究開發方應當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造成研究開發工作失敗的,研究開發方應當返還部分或者全部研究開發經費,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損失。
13.爭議的解決方法
雙方當事人可以約定選擇採用協商解決、調解解決、仲裁解決或者訴訟解決四種解決方法中的一種或多種,但仲裁和訴訟不能同時選擇。同時應寫明仲裁委員會的具體名稱,或約定具體的管轄法院。
14.名詞和術語的解釋
為了避免因關鍵名詞和術語在理解、認識上發生誤解而影響合同履行,當事人必須對合同中出現的一些特定名詞和術語做必要的說明和注釋。
15.附件
列入國家計劃的科技項目訂立的合同,應當附項目計劃書、任務書及主管機關的批准文件。涉及專利的,應註明發明創造的名稱、專利申請人和專利權人、申請日期、申請號、專利號及專利權的有效期限。

4. 《合同法》341條的但書規定。

你好,合同會因為違反法律規定而無效。

熱點內容
海絲條例報內容 發布:2025-09-02 15:10:43 瀏覽:495
食品行業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02 14:38:44 瀏覽:498
新婚姻法無證同居 發布:2025-09-02 14:33:43 瀏覽:479
2013年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真題 發布:2025-09-02 14:28:39 瀏覽:74
會計違反職業道德案例 發布:2025-09-02 14:26:19 瀏覽:412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教學計劃 發布:2025-09-02 14:26:12 瀏覽:599
鑒保江法院 發布:2025-09-02 14:26:09 瀏覽:885
行政法學的基本原則 發布:2025-09-02 14:22:30 瀏覽:607
19年中級經濟法調整章節 發布:2025-09-02 14:22:27 瀏覽:33
昆明道路交通安全條例 發布:2025-09-02 14:10:52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