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贈與的撤銷
① 如何理解《合同法》規定的贈與合同法定撤銷中「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贈與合同復在出現《合同法》規定的製法定撤銷事由時,贈與人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內行使撤銷權,撤銷贈與合同。《合同法》規定的法定事由中,第一種情況,即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構成這一事由,須具備三個條件:
(1)須受贈人有故意的侵害行為。受贈人因過失實施侵害行為的,則不能包括在內。
(2)須受贈人的侵害行為達到嚴重程度。受贈人雖有故意的侵害行為,但其行為僅為一般的侵權行為,而未達到嚴重程度的,不發生贈與人的撤銷權。受贈人的侵害行為是否達到嚴重程度,應依法律的規定確定。但只要受贈人的侵害行為達到嚴重程度,不問受贈人是否受刑事處分,均可發生贈與的撤銷。
(3)須受害人為贈與人或其近親屬。如受害人並非贈與人或其近親屬,則不在此限。
②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在受贈人( )的情況下,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A,B
答案解析:來[解析]
贈與人自可以撤銷贈與的情形:(1)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2)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3)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4)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故選AB。
[相關考點]
不得撤銷贈與的情形。
③ 我國《合同法》的規定,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的情形包括____
我國《合同法》規定,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的情形包括:(一)受贈人嚴重侵回害贈與答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受贈人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受贈人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另外,根據《合同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的規定,如果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合同法》
第一百九十二條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第一百九十五條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④ 合同法關於撤銷贈與協議的相關規定。
合同法》第192條第1款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內撤銷贈與容:(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撫養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第193條第1款規定:「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
⑤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下列選項中,贈與人不得撤銷贈與合同的有( )。
A,B,C,D
答案解析:
[解析]
本題考核點是贈與的撤銷。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⑥ 《合同法》對贈與的任意撤銷有何限制
對贈與的任意撤銷,《合同法》規定,「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得撤銷贈與。」根據該規定,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1)贈與的財產已轉移其權利的,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贈與。根據《合同法》規定,任意撤銷,是指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如果贈與的財產一部分已交付並已轉移其權利,任意撤銷贈與僅限於未交付並且未轉移其權利的部分,以維護贈與合同當事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穩定。
(2)贈與合同訂立後經公證證明的,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也就是說,可以任意撤銷的贈與合同限於未經公證的贈與合同。而贈與合同訂立後,當事人交由公證部門公證,表明其贈與意願的表達已十分慎重,因此經過公證證明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
(3)具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不論當事人以何種形式訂立,不論是否經過公證,也不論贈與的財產是否已轉移其權利,贈與人均不得任意撤銷。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贈與,主要是指為了救災、扶貧、助學等目的或為了資助公共設施建設、環境保護等公共事業所為的贈與。此類贈與的公益性質,決定了贈與人不得任意撤銷贈與。履行道德義務的贈與,由於當事人之間有著道義上的因素,如果允許贈與人任意撤銷,則與道義不符。因此,此類的贈與也不得由贈與人任意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