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脅迫勞動者離職
㈠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被脅迫的情況怎麼證明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解除勞動合同,但過程中,單位脅迫勞動者離職,而且不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那麼反映到勞動局解決。
㈡ 員工如何應對公司惡意調崗逼迫員工自動離職
用人單位調整崗位不合法的,勞動者可以拒絕。
工作內容是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一般而言,調整崗位應當協商一致並變更合同,但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二)項和各地司法實踐,屬於以下兩種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調整勞動者崗位,屬於用工自主權,勞動者應當服從:
一、有證據證明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崗位的;
二、調整崗位是用人單位生產經營需要,且調整後勞動條件與原崗位基本相當,不具有侮辱性和懲罰性和其它違法情形的。
用人單位調整崗位不符合法律規定,勞動者可以拒絕,強行調整崗位的,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維權,也可以按照《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一)項規定以「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立馬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用人單位應當立即辦理解除合同手續,一次性結清工資,並按勞動者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十七條 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變更勞動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變更後的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第四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 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
關於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座談會紀要
2012年6月21日
22.用人單位調整勞動者工作崗位,同時符合以下情形的,視為用人單位合法行使用工自主權,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擅自調整其工作崗位為由要求解除勞動合同並請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不予支持:
(一)調整勞動者工作崗位是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的需要;
(二)調整工作崗位後勞動者的工資水平與原崗位基本相當;
(三)不具有侮辱性和懲罰性;
(四)無其他違反法律法規的情形。
用人單位調整勞動者的工作崗位且不具有上款規定的情形,勞動者超過一年未明確提出異議,後又以《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要求解除勞動合同並請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不予支持。
㈢ 被迫離職已經簽字還可以索要賠償金嗎
抄1、員工本人在辭職申請上簽字襲,那麼證明員工是本人意願離職,是沒有賠償金的。
2、如果單位有脅迫員工辭職的行為,員工有證據證明此行為,那麼就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賠償,如果無證明表明是被脅迫辭職的,那麼只能按照本人離職計算。
3、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㈣ 因不接受公司強制加班,被脅迫離職,該怎麼辦
如果用人抄單位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不給員工一份,單位都是違反我國勞動合同法的,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本法規定的勞動合同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以上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或者沒有一式兩份、其中一份給員工的違法後果。
㈤ 勞動合同法關於辭職規定有哪些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專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屬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三)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四)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五)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七)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八)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九)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十)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十一)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十二)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十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㈥ 關於新勞動合同法中離職的規定
如果來您能舉證:
1、企源業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
2、企業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3、企業單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你報酬;
4、企業單位未依法為你繳納社會保險費;
5、企業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
6、企業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
7、企業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你勞動;
8、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你的人身安全;
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你只要能舉證上述的其中一條,在你提出離職時,企業將按你在企業工作的年限進行賠償,按你的情況08年後的工作時間可獲半個月的經濟補償,因為新法實施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08年以後的自新法施行之日起計算。08年前的按勞部發[1994]481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執行。
如果企業不存在上述提及的情況,則在你離職時,企業不用支付補償金,而且你應提前30天以書面形式通知企業。
㈦ 公司已各種手段(降低薪酬,外派)逼迫勞動者主動離職時候有賠償標準是怎麼樣的
公司以這種方式逼迫勞動者主動離職的初衷,就是不想賠償的。
所謂的標准,和勞動合同法規定是一樣的,看是否屬於單方面改變了勞動合同。
㈧ 用人單位用只發一半工資的方法,脅迫讓主動辭職的,勞動者需要這樣做才能保證自己的合法權益
用人單位用降底績效工資的方法,脅迫讓主動辭職的,勞動者是可以拒絕寫辭內職書的,勞動者可以以容用人單位無故降低工資為由被迫辭職,並且可以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其經濟補償金。
《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