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一百二十五
Ⅰ 勞動爭議賠工資時《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和《河北省工資支付規定》第二十八條產生沖突,哪個法律適用
適用《勞動合同法》。河北省的規章不得與國家法律相抵觸,如有抵觸,則抵觸的規定無效。
河北省工資支付規定,是地方行政規章。勞動合同法,是國家法律。
Ⅱ 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了哪一類法律現象的處理原則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了哪一類法律現象的處理原則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該條款規定了下列哪一類法律現象的處理原則
A.法律位階的沖突
B.法律責任的免除
C.法律價值的沖突
D.法律責任的競合
【答案】D
【考點】法律責任的競合
【解析】
選項A錯誤。法律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級。下位階的法律必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法律位階的沖突指不同位階的法之間產生沖突,通常按照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原則來處理。本題沒有提及不同位階的法的沖突,故選項A不符合題意。
選項B錯誤。法律責任的免除,也稱免責,是指法律責任由於出現法定條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主要包括時效免責、不訴及協議免責、自首、立功免責和履行不能免責等。本題只描述了法律責任的競合,並沒有提及免責的情況,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
選項C錯誤。法的價值沖突指法的價值之間的抵觸與沖突,主要包括:(1)個體之間法律所承認的價值發生沖突,例如行使個人自由可能導致他人利益的損失;(2)共同體之間價值發生沖突,例如國際人權與一國主權之間可能導致的矛盾;(3)個體與共同體之間的價值沖突,如個人自由與社會秩序的沖突。處理法的價值沖突的方法包括價值位階原則,個案平衡原則和比例原則。本題只提及法律責任的競合,沒有提及法的價值問題,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
選項D正確。法律責任的競合,是指由於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導致兩種或兩種以上法律責任的產生,而這些責任之間相互沖突的現象。本題屬於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既侵害了對方人身權,也侵犯了對方的財產權,出現了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的競合,當事人可以就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任選其一進行索賠。
【擴展閱讀】
法律責任的競合:
法律責任的競合,是指由於某種法律事實的出現,導致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法律責任產生,而這些責任之間相互沖突的現象。比如出賣人交付的物品有瑕疵,致使買受人的合法權益遭受侵害,買受人向出賣人既可主張侵權責任,又可主張違約責任,但這兩種責任不能同時追究,只能追究其一,這種情況即是法律責任的競合。
競合,從語義上講,是競相符合或同時該當之意,即同一行為同時符合不同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從而導致了不同法律責任間的沖突。法律責任競合是法律上競合的一種,它既可發生在同一法律部門內部,如民法上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的競合,也可發生在不同的法律部門之間,如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等之間的竟合。
Ⅲ 合同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法律並沒有明確規定合同中約定的違約金的上限,只是當合同中約定的違內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容三十的,違約方可以請求予以適當減少。
法律依據: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四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九條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實際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等綜合因素,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並作出裁決。
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定的「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
Ⅳ 合同糾紛追訴期多長時間
由知道或應當知道利益被侵犯的那天起算兩年內,由利益實際被侵犯那天起算十年內,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沒有超過追訴期
Ⅳ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確切證據包括哪些
您好!只要是准確、復真實、具有證明制力的證據即可看做確切證據。
《合同法》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二條 買受人有確切證據證明第三人可能就標的物主張權利的,可以中止支付相應的價款,但出賣人提供適當擔保的除外。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Ⅵ 合同法一百四十五條規定 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二款第一項的
第一百四十五條 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二款第一項的規定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後,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
【釋義】本條是關於出賣人依法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即為履行交付義務的情況下,標的物風險轉移的規定。本條規定是要解決標的物在運輸中的風險由誰承擔的問題。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當事人未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又不能確定時,如果是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應當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以運交給買受人。
這項規定實際上確定了在這種情況下,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就是履行了合同的交付義務。而本法規定標的物的風險,交付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後由買受人承擔。所以規定這種情況下在出賣人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後,標的物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就是符合邏輯的。
(6)合同法一百二十五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四十一條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的地點交付標的物。
當事人沒有約定交付地點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標的物需要運輸的,出賣人應當將標的物交付給第一承運人以運交給買受人;
(二)標的物不需要運輸,出賣人和買受人訂立合同時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出賣人應當在該地點交付標的物;不知道標的物在某一地點的,應當在出賣人訂立合同時的營業地交付標的物。
第一百四十二條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Ⅶ 關於合同法的理解
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的一種。
…………………………………………
諾成合同是意思表示一致即可成立的合同。
相對應的是實踐合同(要物合同),是指除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須交付標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
贈與合同為意思表示一致即成立的諾成合同。
…………………………………………
資料參考:
《合同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第一百八十六條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諾成合同,是指當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一旦經對方同意即能產生法律效果的合同,即「一諾即成」的合同。特點在於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即告成立。 實踐合同,是指除當事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須交付標的物才能成立的合同。在這種合同中,除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之外,還必須有一方實際交付標的物的行為,才能產生法律效果。實踐合同則必須有法律特別規定,比如定金合同,保管合同等。
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的區別並不在於一方是否應交付標的物,而在於二者成立的時間不同。諾成合同自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達成合意時起合同成立;實踐合同則在當事人達成合意之後,還必須由當事人交付標的物以後,才能成立。
《合同法》186條中規定了贈與人的任意撤消權:贈與人在贈與財產轉移前可以撤消贈與,但是,贈與合同的成立、生效是不同的。只要當事人雙方有贈與財產和接受贈與財產的合意。那麼贈與合同就宣告成立,轉移財產只是該合同的生效要件。
因此,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
Ⅷ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二十九條的規定,和合同法,未成年人
欠賬不換可以執行一套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