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環境法與社會

環境法與社會

發布時間: 2021-01-27 19:41:55

①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有哪些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用哪些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環境資源的保護法對於環境的保護和社會使用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② 環境資源保護法的特點是什麼啊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的特徵有:1 調整對象的特殊性 2 綜合性 3 科學技術性 4 公益性(1)調整對象的特殊性 法律都是為了保護統治階級的利益,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環境、社會秩序而建立的,而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不僅保護統治階級的利益,而且保護社會公眾的共同利益;不僅維護有利於統治階級的社會環境、社會秩序,而且也維護有利於社會公共利益的自然環境、自然秩序。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更注重協調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確保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2)綜合性 由於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並與保護環境資源的各種社會行為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決定了我們要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對有關環境資源保護的行為進行綜合性的調整。(3)科學技術性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具有科學技術性,這是廣大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家門一致認同的環境資源法與其他法律部門的重要差別,環境資源法的科學技術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環境與資源保護法是建立在自然科學基礎之上的法律部門,所以它的法律規范必然體現對於自然規律的遵守。② 環境資源法的科學技術性還體現在它是通過調整一定領域的社會關系來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所以他必須體現自然規律尤其是生態學規律的要求。把大量的有關技術規范、環境標准、操作規程、控制污染的各種工藝技術等御用於環境立法之中。④公益性 目前,臭氧層破壞、氣候變暖、生物物種銳減、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環境污染和資源危機已經嚴重威脅到整個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保護環境與資源已經成為整個人類社會的共同要求,保護環境資源的事業已經成為公益性的事業。

③ 與其他研究環境問題的社會學科相比,環境社會學有什麼特點

環境社會學:從社會建構主義的視角出發,對環境議題和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版入的探討。權在逐步廓清環境社會學基本形貌的基礎上,作者指出,固守實在主義的立場不利於我們認清環境議題和問題的實質與全貌;應該注意到,環境議題和問題本身亦是社會定義和建構的產物。本書則集中探討了環境話語。社會型塑。環境傳播等具有建構主義特色的環境社會學維度,並介紹了一種全新的自然、社會與環境的突現模型。作者意圖呈現一種獨特的視角,以便重新認識環境議題和有關環境的持續性爭論。

(1)人類雖然具有其他生物無法比擬的突出特徵,但他們仍舊是全球生態系統中互相依賴的眾多物種之一。
(2)人類同樣受到大自然生物鏈錯綜復雜的影響,因此人類的行為往往會產生難以預料的環境後果。
(3)人類的生存依賴於一種具有潛在限制性的生物物理環境。
(4)盡管人類的發明創造和技術發展有可能在一段時期內突破自然承載力的限制,但生態法則對於人類來說不可能改變。

④ 中國有關於環境的法律(人教版品德與社會12冊69頁)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
防治陸源污染物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防治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中國人民解放軍環境保護條例
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保護條例
全國環境監測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標准管理辦法
核電站基本建設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關於加強環境統計工作的規定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程序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計規定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
關於發展民用型煤的暫行辦法
城市放射性廢物管理辦法
醫療廢物管理條例
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
對外經濟開放地區環境管理暫行規定
退耕還林條例

⑤ 簡述法律上的環境與自然科學上的環境的關系

法律上的環境與自然科學上的環境的關系如下:

(1)環境科學上環境的定義具有無限性。 即不受人類支配能力的限制,而法律上的環境定義受法律的目的和調整適用范圍的限制。

首先,環境科學是以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界和宇宙空間為研究對象,因此具有無限性。

而作為法律保護的客體則局限於人類的行為和活動所能夠影響和支配的范圍內, 對那些人力所不及的自然科學環境因素(如太陽、 自然力作用等,盡管它與人類生存有關,但人類不能對它產生影響),不能成為法律保護的對象, 因為法律是通過調整規范人的行為來達到保護某些客體的。

其次,作為國內法的環境定義,受一國法律的空間適用范圍的限制。

(2)自然科學上的環境定義具有抽象性且比較一致,而法律上環境的定義大都是具體的,且各國在立法上的表述並不一致。

這種差異的原因首先是由於各國的環境立法取決於各國不同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其次,由於法律上環境定義是有限的,只有通過具體列舉的方法,才能准確地劃定法律調整和保護的范圍。

(3)法律上的環境的結構具有相關性。把人類環境作為法律保護的客體,其最根本的目的是在於,從整體上保護由各種環境要素之間相互聯系和制約形成的一個人類生命維持系統——生態系統,從而保護的改善人類生存的環境。

因此,人類是以自然物在維持生態平衡和維護環境功能中的作用,而決定對其取捨的,並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條件地、絕對地加以保護。

例如,當某些生物瀕臨滅絕時,就嚴加保護,當其數量過多影響其他生物的生存時,則可能人為地減少其數量;當某些自然物脫離自然界失去環境要素的功能時,就不再屬於環境法保護的客體了(如馬戲團里的馴獸、人工飼養的各種動物、人工莊稼果樹等)

(5)環境法與社會擴展閱讀:

法學與自然科學:自然科學是研究自然界的各種現象、性質及其發展規律,以及如何利用這些規律來指導人們改造自然的科學。

它包括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及技術兩大類。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法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一方面,自然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影響法所調整的范圍和方法。

首先,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了交通法、太空法、核法、環保法等一些新的法律部門的出現,從而促進了法學研究范圍的不斷擴大;其次,在立法和司法實踐中,由於引進科學技術的物質成果和運用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因而改善了法律調整機制並提高了法律的調整效果。

再次,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們的法律意識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如隨醫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傳統的死亡學說提出了異議。

另一方面,法調整自然科學技術的活動,並對其起促進或限制的作用:首先,法律可以用來組織科學技術活動,如設置科學技術的領導機構、編制科研計劃等;其次,法是鼓勵科學技術發明創造的重要手段,從而充分調動科學技術人員的積極性。

再次,法律可以把有關生產操作、環境保護等技術性規范納入自己的調整范圍,使之成為法律規范,為人們嚴格遵守這些規范提供了法律保障。

最後,法可以確認科學技術的發展方向,不同社會性質的國家和法把科學技術的成果用於不同的目的,為不同的階級服務。如原子能既可用來開發自然資源,造福於人類;又可用來製造進行侵略戰爭的殺人武器,威脅人類和平。

社會主義國家的法一般都把為人類造福作為發展科學技術的宗旨。當然,法學與自然科學的區別也很明顯,法屬於上層建築范疇,是以法律現象及其規律為研究對象的,而自然科學技術屬於生產力范疇,它主要研究自然現象及其發展規律以及如何利用規律來改造自然等。

⑥ 與其他法律相比,環境法有哪些特點

環境法復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制同其他法律部門相比,有下述特點:①綜合性。環境保護范圍廣泛,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相當復雜,環境法不僅包括大量的專門環境保護法規,而且包括憲法、行政法民法刑法勞動法經濟法等法規中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②技術性。保護環境須採取自然科學的、工程技術的、經濟的等各種手段,環境法同上述各種手段密切相關,因此,在環境法里包含有較多的技術規范。③廣泛的社會性。環境法和其他法律一樣,受社會經濟制度的制約,但它的保護對象是土地、大氣、水、森林等自然環境,所以又受客觀存在的自然生態規律的制約。環境法作為一種法律部門誠然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是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的,但也在不同程度上符合整個社會和民族的利益。④共同性。人類生存的地球環境是一個整體,環境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在環境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中,更多地涉及經濟發展、生產管理和科學技術方面的問題,這里反映某些社會發展規律、經濟規律和自然規律。與其他法律相比,在各國的環境法中有較多可以互相借鑒的東西。

⑦ 環境法的特徵

國際環境法是指調整各國在保護環境領域的關系的法律規則和制度的回總體。
國際環答境法的特點及原則有:
1、法律體系尚不夠完善,從1972年斯德哥爾摩會議被認為是國際環境法發展史上的轉折點,雖然在此以後通過一些文件,但它們來自尚未成為現行的文件,未具有真正的法律拘束力。
2、保護環境措施適用差別待遇原則,由於環境保護要求世界各國普遍參與,但各國的情況又不一樣,因此,採取這種原則是必須適用的一種合理的安排。
3、國際環境法應通過非強制的協商程序來實施。由於環境損害不只有一個來源,很難確定歸因於某個國家,環境條約通常又不包含國家責任條款,而主張通過締約國定期會議,相互審查,通過非強制的協商程序保證對環境條約的實施。

⑧ 對環境保護法的認識

環境保護法在保護環境,制裁環境違法行為,維護國家集體和個人的環境權益,促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它是實施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法律依據
進行經濟建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否則,將受到自然的懲罰,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二)它是增強全民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保護法制觀念的好教材
《環境保護法》規定了環境保護的行為規范和具體措施,以法律形式規定了環境保護的是非標准,以指導人們的行動。《環境保護法》教育人們要在思想上重視環境問題,提高環境保護意識,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不能再走傳統發展的老路。為了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環境保護法》要求積極利用各種方式在全社會進行環境保護法制宣傳,普及環境科學知識,宣傳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原則、保護對象及基本要求,倡導良好的環境道德風尚,以提高人們的責任感,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並敢於向環境違法行為作堅決斗爭。
(三)它是維護國家環境權益的重要武器
許多環境污染遷移擴散的范圍相當廣泛,往往污染的不只是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而是造成跨國界污染。一國參加國際環境條約,並在國內環境保護法中規定對各種環境污染和破壞行為的管理和懲罰措施,包括對國外越境污染的管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越境及過境環境污染和破壞的發生,並在受到污染和破壞時依法索賠。
(四)它是促進環境保護,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保護世界環境的重要手段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政府積極參與國際環境保護事業,簽署了多項國際環境保護條約,同時,還加強了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環境保護交流與合作,以推動對世界環境的保護和改善,維護國家主權和環境權益。

⑨ 民法和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之間的關系.

第一,民法和環境保護法是不同的法律。具有不同的法律屬性。
民法屬於私法,針對的是民商是關系。而環境保護法若按傳統意義上的公法與私法的劃分時很難歸類的,因為環境必然涉及的是公共利益,而且裡面有很多行政法律方面的制度,但是也涉及了一些民事的范疇,例如因環境污染產生侵權的訴訟時效,從這個角度看又具有私法的內容。且就責任人而言,基友民事的侵權責任,也有行政責任。因此,若從公法或者私法的換分來看,很難給他一個界定,因此有人認為環境保護法、社會保證發等法律應劃為社會法的這一單獨的類型。就現在而言,環境保護法要麼放到經濟法忠,要麼放到獨立的位置來看。
第二,就民法與環境保護法重合的部分,即環境侵權的民事責任來看,環境保護法為民法的特別法。主要體在:1. 在訴訟時效制度中,應適用環境法第42條三年的訴訟時效這一特殊法。2. 環境侵權的責任使用嚴格責任(無過錯責任),切舉證責任倒置(主要是除原告對其所受損害即被告侵權承擔舉證責任,其他的包括因果關系在內的部分由被告舉證)。因此在侵權責任法和環境保護法都有規定的情形下,一般應使用環境保護法,如果無規定,適用侵權責任法或者民法的其他條款。
第三,立法目的不同,環境保護法更側重於公益性的方面,而民法則更側重於對於私權的保障。
因此,可以說民法與侵權責任法屬於不同范疇的法律,而且的立法目的有所不同,因此制度設計也不同,當然,二者在重合部分屬於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系。
為了方便,可以用一句話概括:二者系不同性質的法律,但就二者重合部分而言,又系一般於特別之關系。

⑩ 環境法的任務和作用是什麼

作用:

環境法的作用,是通過調整人們(包括組織)在生產、生活及其他活動中所產生的同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關的各種社會關系,協調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把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污染與破壞限制在最小限度內,維護生態平衡,達到人類社會同自然的協調發展。

任務:

保證執行的關於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環境法的保護對象是一個國家管轄范圍內的人的生存環境,主要是自然環境,包括土地、大氣、水、森林、草原、礦藏、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自然歷史遺跡、風景游覽區和各種自然景觀等。

(10)環境法與社會擴展閱讀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七條

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轄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港務監督、漁政漁港監督、軍隊環境保護部門和各級公安、交通、鐵道、民航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環境污染防治實施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礦產、林業、農業、水利行政主管部門,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對資源的保護實施監督管理。

第八條

對保護和改善環境有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由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熱點內容
道德經中提及的 發布:2025-09-08 22:36:46 瀏覽:527
合同法全文司法解釋六 發布:2025-09-08 22:31:35 瀏覽:403
合同法中如何辨別要約與承諾區別 發布:2025-09-08 22:29:06 瀏覽:892
廣豐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08 22:28:25 瀏覽:842
行政法的調查研究方法 發布:2025-09-08 22:28:11 瀏覽:195
瀘州市龍馬潭區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08 22:28:09 瀏覽:418
瑞達行政法講義雲盤 發布:2025-09-08 22:24:54 瀏覽:509
家教條例 發布:2025-09-08 22:16:19 瀏覽:855
汪繼華律師 發布:2025-09-08 22:06:30 瀏覽:383
法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08 21:59:54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