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
① 關於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的案例分析,在線等,急!!
答1: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答2:存在勞動關系,但不適合引用勞動法; 答3:不支持,因為沒有合同的約定; 答4;形成勞動關系; 答5:應:得到支持
② 華東政法大學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
呵呵 你是今年新生吧 歡迎來到華政社保專業~
我今年大三了,學的也是勞保內。大二下學期之前,對這容個專業也沒什麼概念,因為之前一直都很頹廢。。
這個專業,這么說。 由於新,近幾年前景不是很明朗,因為社會對這個專業還沒有了解。但是由於現在國內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這一類人才可以說是緊缺。所以,在未來(可能五年也可能十年)才會被社會關注,才會有起色。
目前華政學勞保的,有幾個方向:
1.走HR(人力資源管理),因為這個專業和人力資源管理很接近。
2.考研,考公務員,進政府機構,說實話這個方向適合上海本地學生,外地學生很難。
3.自由就業,出來後干一些跟勞保毫不相乾的工作。
這個專業真的很難高薪,但是還是很有意思的。加油
③ 中國政法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在哪個院系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現設有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研究所。
PS:法學院也設有社會保障法研究中心。
④ 中國的大學開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大學有哪幾所
山東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西北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武漢大學、雲南大學、遼寧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河北大學、河北經貿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內蒙古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工業大學等。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才是我國全面建立和發展社會保障事業的急需人才,具有長久穩定的就業潛力。畢業生可以進入國家各級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人事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企業與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保險公司等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與組織管理工作,
也可以進入相關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或者進入法院、勞動仲裁機關等部門從事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實務工作。就業前景十分廣闊。畢業生可以參加社會保障學、勞動經濟學、社會學、公共事業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
1、西北大學
西北大學肇始於1902年的陝西大學堂和京師大學堂速成科仕學館,由清朝光緒皇帝御筆硃批設立。1912年始稱西北大學。1923年改為國立西北大學。
1937年西遷來陝的國立北平大學、北平師范大學、北洋工學院和國立北平研究院等組成國立西安臨時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1939年復稱國立西北大學。新中國成立後為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1950年復名西北大學。1958年改隸陝西省主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2、河北工業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前身為創辦於1903年的北洋工藝學堂,之後相繼更名為直隸高等工業學堂、直隸高等工業學校、直隸公立工業專門學校、河北省立工業專門學校、河北省立工業學院、河北省立工學院、河北工學院,
1951年與北洋大學合並為天津大學,1958年恢復重建,1962年與天津工學院合並改稱天津工學院,1971年復名河北工學院,1995年定名為河北工業大學。
3、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溯源於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昌創辦的自強學堂,歷經傳承演變,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1949年更為現名。2000年,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新的武漢大學。
4、雲南大學
雲南大學(Yunnan University)簡稱雲大(YNU),始建於1922年,時為私立東陸大學,1934年更名為省立雲南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雲南大學,1946年被《不列顛網路全書》列為中國15所在世界最具影響的大學之一,1950年定名雲南大學。
5、遼寧大學
遼寧大學源起於1948年11月東北人民政府在沈陽建立的商業專門學校,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所專門商科高校,建校之初即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958年9月15日,東北財經學院、沈陽師范學院的的部分科系和沈陽俄文專科學校合並,組建成遼寧大學,朱德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
⑤ 開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大學有哪些
開設此門學科的大學如下:
山東財經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西北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武漢大學
雲南大學
遼寧大學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河北大學
河北經貿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內蒙古大學
安徽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華北理工大學
新疆大學
天津財經大學
天津中醫葯大學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
四川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農業大學
浙江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河海大學
蘇州大學
吉林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南京工程學院
蘇州科技學院
南京財經大學
江西農業大學
江西財經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
遼東學院
贛南師范學院
重慶三峽學院
沈陽師范大學
遼寧師范大學
東北財經大學
溫州醫學院
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財經學院
山西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四川理工學院
山西財經大學
華南農業大學
廣東醫學院
廣東財經大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師范大學
上海應用技術學院
上海金融學院
安徽建築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
淮北師范大學
上海杉達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
安徽財經大學
銅陵學院
昆明醫學院
西安理工大學
雲南財經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
長春理工大學
長春工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吉林財經大學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中南民族大學
哈爾濱商業大學
湖北經濟學院
鄭州輕工業學院
河南大學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
西藏民族學院
福建師范大學
漳州師范學院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甘肅農業大學
聊城大學
蘭州商學院
甘肅政法學院
海南醫學院
貴州民族學院
貴州財經學院
貴陽中醫學院
山東師范大學
山東工商學院
內蒙古財經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泰山醫學院
濰坊醫學院
魯東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北京物資學院
首都師范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保定)
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 濟南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河南師范大學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西南大學
貴州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上海政法學院
廣東金融學院
廣西財經學院
重慶文理學院
重慶工商大學
宜賓學院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
樂山師范學院
宿遷學院
濟寧醫學院
菏澤學院
昆明醫學院海源學院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河南城建學院
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
東北財經大學津橋商學院
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
武漢長江工商學院
大連科技學院
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
貴州財經學院商務學院
貴州民族大學人文學院
江西師范大學
菏澤學院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
西北師范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在這一領域內,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特色。北京、武漢、上海、南京、廣州、杭州等城市的一些重點高校對這個領域已經開展了相對扎實的研究。其中,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屬於實力派。中國人民大學和武漢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建於20世紀80年代,上海的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則在社保的實踐方面做得相對充實。廣州的中山大學因為靠近港澳台,所以在社工社保方面和這些地區交流相對較多,也頗具特色 。
⑥ 我是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應如何規劃自己的大學
【規劃自己的大學方法】
1. 確定自己畢業後五年內的目標。有人說這是一個很官方的說法,其實不盡然。只有知道自己以後要走什麼樣的路,才能選擇出適合自己的大學生活。考研還是工作,這個時候應該有自己的想法了。
2.不要盲目參加社團(學生幹部,社團的選擇),學生會,班級學生幹部,各社團的選擇。
(1) 學生會(可選擇性的入)
其實大學的時候非常活躍,因為聽說學生會是個鍛煉人的好地方,所以竭盡全力進了學生會,甚至後來成為了生活部的部長,但是這是一個非常耗費時間的工作,仍然清晰的記得,當宿舍的小夥伴們在宿舍睡覺時,在做兼職掙錢時,在圖書館看書時,在學習時,要去學生會組織活動,由於做部員時小心翼翼,所以當做到部長時,反而時間更加寬裕一點,但要思考和規劃的事情增多,心比較累,也會產生很多的煩惱。
(2) 班級幹部(一定要當)
大學四年的經歷讓認識到,一定要當班級學生幹部。當了保證不後悔。班長和團支書是非常忙的,但人氣非常高,選什麼都會優先考慮,評優得票一般最高,另外,如果想考公務員的話,盡可能要去當班長或團支書。
(3) 其他社團
可以選一樣自己感興趣的加入,這會讓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不要同時入好幾個社團,開始的時候這會讓手忙腳亂,後來就會直接不去了。
3.考出駕照
這個認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學校考駕照便宜而且出證快。如果工作後再考,很麻煩。
4.至少考出一樣資格證
這對找工作其實是非常有幫助的,而且多一樣技能,工作的時候就多一種選擇。
5.至少要做一次兼職
這個也是有親身體會的,如果畢業了直接工作還好,要是還准備考研,那就真的要去做做兼職了。做兼職不僅僅是讓去掙錢,也是讓多和社會接觸,知道掙錢的途徑,知道在自己缺錢的時候,怎樣能夠養活自己。而且做兼職會培養自己的獨立性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而且會讓很快學會勤儉節約。
6.多讀書,閑著沒事不要貪睡,去圖書館吧
如果大學時候不讀書,畢業後就回百般後悔,覺得自己學習的不夠多,知識面不夠廣,是其實那種名著之類的,在別人說起來的時候如果根本插不上話,那是非常痛苦的。
7.學習一個特長
如果有時間,有精力的話,建議學習一個特長,哪怕是會跳一支舞,或者彈奏一首曲子,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都會增加很多的自信。
⑦ 華東政法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屬於哪個專業方向
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