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擬草案

婚姻法擬草案

發布時間: 2021-01-28 04:27:06

⑴ 根據《1762年婚姻法案》凱特是庶民,跟威廉王子結婚,也不應該叫王妃。 就像查爾斯的第二任妻子卡米拉

蘇格蘭稱羅撒西公爵夫人(HRH The Duchess of Rothesay),前稱卡米拉·帕克-鮑爾斯(Camilla Parker
Bowles),本姓尚德版(Shand),威爾權士親王查爾斯王子2005年4月9日以公證結婚方式所迎娶的第二任妻子。身為威爾士親王的妻子,

卡米拉的尊稱應為「威爾士王妃」,不過根據英國王室的決定,王儲和卡米拉的婚姻按照《1762年婚姻法案》中貴庶通婚法來處理。根據這個法案,卡米拉在婚後將不會獲得威爾士王妃殿下和將來王後陛下的稱號。「康沃爾公爵」是查爾斯王子諸多頭銜中比較重要的一個。另外,一旦查爾斯王子繼承英國王位後,卡米拉的尊稱將變成「伴妃」(The
Princess Consort)。

⑵ 《婚姻法》草案中的內容和文字修正過程有哪些

《婚姻法》草案的內容和文字經過反復修改,在法制委員會與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及其專他有關機關屬代表聯席會議原則通過後,又經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修正通過,政務院第二十二次會議討論,由毛澤東親自主持。此外,還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副主席、委員、政務院總理、副總理和委員以及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等參加的聯席座談會討論兩次。

⑶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草案什麼時候提出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徵求意見稿)
發布時間:-11-15 10:08:38 來源:中國法院網 http://www.chinacourt.org/wsdc/
為了正確審理婚姻家庭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規定,結合民事審判實踐,對人民法院適用婚姻法的有關問題作出如下解釋:
第一條 當事人就婚姻法第十條規定的四種無效婚姻以外的情形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當判決駁回當事人的申請。
第二條 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為解除同居關系約定了財產性補償,一方要求支付該補償或支付補償後反悔主張返還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合法婚姻當事人以侵犯夫妻共同財產權為由起訴主張返還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並根據具體情況作出處理。
第三條 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生育的子女,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的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系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非婚生子女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系的,如果非婚生子女一方提供的證據能夠證明雙方可能存在親子關系,另一方沒有相反的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鑒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非婚生子女一方的主張成立。
第四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拒不履行撫養子女義務,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請求其支付撫養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五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一方在夫妻因感情不合分居期間及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在不損害債權人利益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第六條 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在婚後產生的孳息或增值收益,應認定為一方的個人財產;但另一方對孳息或增值收益有貢獻的,可以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第七條 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一方在贈與房產的權利轉移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已經辦理公證的除外。
第八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視為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應認定該不動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名下的,可以認定該不動產為按照雙方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有證據證明贈與一方的除外。
第九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有虐待、遺棄等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的人身權利或財產權益行為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在依法變更監護關系取得監護權後,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一方提起離婚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十條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權為由請求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雙方因生育問題發生糾紛,致使夫妻感情破裂,一方請求離婚經調解無效的,人民法院應准予離婚。
第十一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可將該不動產認定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財產,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債務。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由夫妻共同財產還貸部分,應考慮離婚時不動產的市場價格及共同還貸款項所佔全部款項的比例等因素,由不動產權利人對另一方進行合理補償。
第十二條 登記於一方名下的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將該房屋出售,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該房屋屬於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的除外。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所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的,離婚時另一方有權請求賠償損失。
第十三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作為雙方離婚時的債權予以處理。
第十四條 離婚時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領取養老保險金條件,另一方請求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分割養老保險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十五條 當事人為登記離婚達成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未到婚姻登記機關協議離婚,在離婚訴訟中一方反悔,另一方主張按該協議內容履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對夫妻共同財產應當根據實際情況依法進行分割。
第十六條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作為繼承人依法可以繼承的遺產,在繼承人之間尚未實際分割,離婚時另一方請求分割該遺產中夫妻共有份額的,人民法院不予處理。離婚後,繼承人之間分割遺產,另一方請求分割原配偶繼承所得部分財產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七條 夫妻之間訂立借款協議,以夫妻共同財產出借給一方從事個人經營活動或者用於其他個人事務的,離婚時借款的一方可按照協議給予另一方實際借款數額的一半。
第十八條 離婚時,夫妻一方主張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由雙方共同償還的,舉債一方應證明所負債務基於夫妻合意或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經營。
第十九條 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提起離婚損害賠償請求的權利人,應當是婚姻當事人中的無過錯方。夫妻雙方都有該條規定的過錯情形的,人民法院對任何一方當事人主張離婚損害賠償的請求,均不予支持。
第二十條 雙方離婚後,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財產未處理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分割,經審查確屬離婚時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財產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分割。
第二十一條 本解釋自2010年 月 日起施行。
本解釋施行後,人民法院新受理的一審婚姻家庭糾紛案件,適用本解釋。
本解釋施行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相抵觸的,以本解釋為准。

有關婚姻法司法解釋(三)草案的主旨報告
最高院民一庭杜萬華庭長2010年11月7日在中國法學會婚姻法學研究會年會上的發言稿
上海市滬家律師事務所 吳衛義律師整理(未經本人審閱,僅供學術研討)
各位專家、學者,大家早上好!今天非常榮幸應邀參加年會,來匯報一下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的起草情況。
我國的婚姻法從2001年修改之後,我們已出了兩個婚姻法的司法解釋,2001年的司法解釋根據婚姻法的修改情況,只就程序問題等做了些簡單的解釋。2004年出了一個司法解釋二,現在又在起草司法解釋三。現在向大家報告下我們為什麼要起草司法解釋三。我們國家近一、二十年的社會變化非常大,我國從計劃經濟逐漸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化,我國的政治、思想文化,社會管理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此導致人的觀念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婚姻法如何適應這些變化,司法實踐如何處理這些問題就成為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司法解釋一出台時,我還不在民一庭。司法解釋二我參加了起草,主要做的是領導方面的工作。國民思想觀念的變化,婚姻法如何應對變得非常重要,促使我們出台司法解釋三。這次司法解釋三,我們確定了婚姻法司法解釋的一般指導思想,其主要有如下幾個:
一要維護婚姻家庭的穩定
二是也要維護各人的合法權益和自由
三是要平衡家庭成員的利益關系,
四是平衡家庭與社會的關系
這四點是我們在起草司法解釋時主要考慮的方面,因為我們不能單就婚姻家庭考慮婚姻家庭,而是要把其放在社會大背景下來進行考慮。同時,要考慮個人的權益和自由。但是又不能把個人的權益和自由絕對化,要把個人的權益同其他人的利益協調統一起來,這是我們起草的最主要指導思想。
另外一個指導思想,就是我們的婚姻法司法解釋三以及其他的司法解釋,其主要目的是解決實際問題,是以實際情況中發現的問題來起草,不追求司法解釋邏輯上和體例上的完美。司法解釋在構思的時候不是按照邏輯體系來進行的,而是以實際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為我們的研究對象,尋找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這是我們起草司法解釋三要考慮到問題。根據這些精神,我們先後制定了兩個婚姻法司法解釋。婚姻法司法解釋二也主要是我領導起草的。這個解釋通過後,我們主要依靠法院窗口,從法院系統中反饋給我們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
在這些情況和問題的基礎上,我們從2008年開始起草司法解釋三。我們首先考慮到就是廣泛而深入的調研,因為我們覺得司法解釋針對的實際社會生活,而不是教科書。我們的調研組對全國各地、各個法院作了廣泛的調研,經過近一年的資料收集開始起草這個司法解釋初稿。這個初稿幾次在法院幾上幾下徵求意見,同時還徵求相關部門的意見——全國人大法工委、國務院法制辦、全國婦聯,還有其他相關的民政部,同時我們還到一些高校進行調研,也徵求了部分在座專家的意見。他們給我們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這個稿子最近已經上報到最高人民法院討論了一次。經過最高法院審判委員會逐條逐條的研究,總的來講,我們的初稿還是不錯的,但是鑒於婚姻問題是涉及到13億人的大問題,審判委員會將進行再次研究,還要徵求全國人民的意見。現在正在准備登報,可能會在法院報、法制日報,網路上等登出來。以後你們可以從各種渠道拿到這個稿子,要廣泛的徵求意見,這是13億人的大問題。
老實說,如果我不做生意,我們可以說我和合同法沒有關系。但任何人不能說自己和婚姻法沒有關系。你可以抱獨身主義的思想,但在家裡你有父母,是兒子或女兒,任何人都逃不開這個法律。所以審判委員會要徵求全國人民的意見,我們現在正在對初稿進行技術上的處理。登報後,希望各位專家、學者不吝指教,對我們的初稿提出各種批評、意見。
從最初制定開始,我們就聽批評意見,到初稿通過後,我們還將繼續聽取各種意見。我們不是帶著抵觸的情緒,相反,我們帶著欣喜的情緒。說的對,我們就趕緊採納、改進。我們這個解釋永遠是追求最好,盡管最好永遠也達不到。這是我要說的第一點。
第二點,我主要是將司法解釋的內容向大家做個匯報,讓大家早點提出意見。主要報告司法解釋三涉及到人身關系的幾個問題:
1、關於婚姻登記瑕疵處理問題。我們在審判實際中,會常發現有當事人因為婚姻登記瑕疵問題向法院提出要求認定婚姻無效,這種情況還在上升。如沒有親自到場登記、利用他人證件進行登記、代替結婚,桃代李僵的情形比較多。利用姐姐的證件登記結婚,等姐姐要結婚了發現已經結過了,但實際上並沒有。類似情況在審判實踐中還是比較多的。這樣的案件,特別是農村很多,如何處理呢?
我們仔細研究過婚姻法,婚姻法第十條婚姻無效情形只有四種情形,(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法律規定非常死,沒有兜底條款。前述情形不包括在內,實踐中又很多,怎麼辦?因此我們想司法解釋應該明確這些問題。但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觀點又不一致。解決意見大概有兩種,一種意見是當事人就婚姻登記瑕疵處理問題時,法院審查認為沒有婚姻法前述四種情形時,就應當駁回當事人申請。也就說如果和第十條挨不上邊,通通駁回。還有一個程度問題,婚姻無效怎麼解決?當時婚姻法司法解釋一規定以判決的方式來解決,已經通過了且還在適用,因此認為繼續沿用,沒有做變動。當然從學理上來說還有探討的餘地,只是這么做了不那麼輕易動。
第二種意見,當事人未向法院或民政部門請求撤銷婚姻登記,僅就婚姻中的瑕疵問題請求宣告婚姻無效,人民法院經審查不符合婚姻法第十條規定的無效情形,人民法院應判決駁回申請。第二款是結婚證上的當事人非實際婚姻中的當事人,結婚證上的登記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異議,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11條規定,告知當事人向婚姻登記機關申請解決。對於同居生活的當事人向法院起訴要求婚姻無效的,人民法院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按照同居關系或事實婚姻處理。
第二種意見特別是第二款寫的更具體。第一種意見只要不具備婚姻法的四種情形時就通通判決駁回申請。討論中也有人提出把兩種意見架通起來考慮,以後怎麼處理還請我們學者多提出意見,怎麼做更好。
2、婚外同居關系的補償問題
男女雙方同居在實際中比較多,一般情況若雙方都沒有婚姻關系的話,我們沒有再規定了,我們主要是針對婚外同居等情形,即「包二奶」。但這個情況還是比較復雜,有的是女方自願。現實也可能有女方不知情的,女方被騙了。也可能第三者是知情的。這樣的事情被發現後,這種關系就不能繼續下去,就涉及到補償問題。在實際中,會有男方拿出一些錢款來達成某種協議,解決此問題。對於補償,我們也認為是一個很復雜的問題。對於這種關系,一概不支持,女方不能拿錢,還是按自然債務來進行處理?但女方來講,其付出非常多,後半生如何解決?若一點不進行考慮,我們也覺得不好。但怎麼拿捏也不好說。我們最後提出了這樣一個意見,看大家覺得怎麼樣。我們是這樣表達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未接觸同居關系的,約定了財產補償,但錢款未支付的,同居一方向法院起訴要求補償,我們認為法院不應該支持。但下面還有一款,若補償錢款已支付,支付人要求返還的,法院不支持。這個拿捏的度請大家考慮。後面還有一款,但支付人配偶提出侵犯配偶權反對的除外。也就說,如果支付方的配偶反對,這個錢可以要回來。還有一種意見,認為支付方存在過錯,其配偶無權要求返還,且同居方付出太多要求補償合情合理。這種關繫到底如何拿捏,怎麼平衡三者之間的利益,希望各位提出意見,怎麼不能把事情絕對化,又能較好處理這種關系。
3、關於親子鑒定問題
親子關系屬於身份關系,在審理中要求確認親子關系或要求否定親子關系的案件非常多。我們在做這個司法解釋的時候,光這個問題就請示了最高院很多次,這個問題爭議非常大。科學手段是可以操作的,DNA檢查基本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這個法律關系,特別是申請鑒定的時候,涉及到很多社會問題,如未成年人的成長,男女權益保護問題,這裡面復雜的情況很多。現在起訴要求進行親子鑒定時,另一方就是不同意進行鑒定,如何處理?在國外,有些國家是可以強制鑒定的,我們國家強制鑒定沒有法律依據。我個人認為強制鑒定不好,人有尊嚴和權利,但另一方也有權利。如何利益平衡,我們有兩款意見:
在婚姻關系期間所生的子女,推定為雙方子女,但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向法院起訴要求確定不具備親子關系的,且提供了必要證據,另一方面沒有相反證據又不配合作親子鑒定的,則法院推定無親子關系。第二款是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請求確認存在親子關系,且提供必要證據的,另一方拒絕親子關系鑒定,人民法院可以支持非婚生子女的請求。
這樣要做親子鑒定,首先要有相關證明,證明存在親子關系的可能性,而且要具有比較大的可能性,不能是一個很粗糙的證據。如果對方可以舉出相反證據,你可以不去做,如果僅僅是拒絕,我們可以要求做。這是為了平衡當事人之間的利益,親子關系我們打算做這方面的規定。
4、沒有民事行為能力人作為原告,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一方無民事行為能力,另一方在做大量的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利益,特別是在婚姻關系當中,這樣的情況很多。我們因此提出這樣一種意見,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配偶存在嚴重損害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人身或財產利益行為的,其他有監護資格的人在依法提起變更監護人訴訟後,依法取得監護人資格後,代無民事行為能力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該予以受理。這樣的解釋實際上是把這個問題分成二步,第一個是變更監護關系,第二個再來提起損害訴訟,無民事行為能人配偶有損害的行為的,其它監護人取得監護權後,可以代為提起離婚訴訟。

5、生育權糾紛問題
近年來,生育權糾紛案件增多,特別是女性不同意生育的情形,事業看得比較重,懷孕後,女方單方作了人流,而男方不知情而發生生育糾紛,怎麼處理呢?我們研究後認為,作為女方來說,從法律上來看,女性不同意生育,其有獨立權利不可以強制其生育。但同時也應當進行權益平衡,男方的權利也應得到維護,中國還是非常注重傳宗接代。
我們認為:夫以妻因生育權糾紛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的,法院不支持,夫妻雙方因生育問題發生糾紛,導致感情破裂,夫提出離婚的,法院應當判准予離婚。這樣就兼顧了兩方的權益。夫妻關系還是要盡量調解,實在不行再進行判決。
這是人身關系的幾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財產關系的調整問題,這是個大頭。之前因為經濟不發達,所以之前財產不多,隨著改革開放,家庭財產大量增多,財產關繫上的糾紛也越來越多,以前想像不到的問題大量出現了,司法解釋二中也有,但遠遠不夠。
1、 不解除婚姻關系的情況下,子女撫養費問題
傳統家庭是夫妻共同撫養子女,但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大量的流動,於是就在出現了在外打工的人不寄錢回家,但又不想解除婚姻關系,這個問題總要解決。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條解釋,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拒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成年的或不能撫養自己的子女起訴要求支付扶養費的,法院應予支持。
2、 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是否可以要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目前這個問題還是爭議比較大,不能完全統一。我們國家共有制比較多,分別制比較少。婚姻存續之間,一方要求分割財產可不可以?實際上出現過一些問題:婚姻關系期間,一方轉移、損害等夫妻財產的;還有是法定的撫養人,如一方父母有疾病需要錢款,另一方卻不允許拿錢救人,一方可要求處理財產
一種意見,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提出要求分割共同財產的,法院不支持,但具備以下情形的除外:一方轉移、變賣、毀損或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的,或發生一方的法定撫養義務人發生重大病需要錢款,另一方不同意救助時,可以分割財產。第二種意見明確不可以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第二種意見是遇到第一種情形的,應該走離婚程序,而不是分割財產。到底哪種好,怎麼處理,希望大家能給出一個建議。
3、 關於夫妻一方婚前財產,在婚後的收益處理問題
現在婚前財產多了,在婚後會產生收益,如婚前的房子,婚後房價上漲的增值部分如何處理,屬於一方財產還是共同財產,有幾種意見
一種觀點是,夫妻一方在婚後所產生的增值或孳息應當認定為一方財產,但另一方對增值或孳息有貢獻的,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另一種觀點是,夫妻一方個人財產在婚後所生產的增值除非雙方另有約定外,增值部分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這之間的爭論很大,各方都提出了充分的理由,也不能說誰對誰錯。
4、婚前或婚婚姻關系期間房產贈與問題
房屋是居民中很大的財產,一套房子的價值很大,很多是老百姓一輩子的財產,夫妻贈與房屋的情況也很多。但過去又出現問題,這種大財產我們認為還是要有法律保護。我們這樣規定:「夫妻在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一方在贈與房產的權利轉移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繼續履行贈與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辦理公證的除外」

5、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
父母為子女買房,特別是為結婚子女買房非常多。房屋是一個重大財產,對這種情況要給予特別考慮。我們現在做了這種規定,雙方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者子女名下的,可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由雙方父母共同出資的,若產證登記在一方名下,則應當按雙方父母出資的比例按份共有,除非有約定。這樣的話使財產關系得到平衡
6、一方婚前貸款購買不動產的處理問題
這是現在最熱的問題。一方先付首期,用共同收入支付房貸,在離婚時房貸沒有付完,房子怎麼處理?我們還是拿出來一個方案:「夫妻一方婚前簽訂購房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房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房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可將該房屋視為登記方的個人財產,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認定為不動產權利人的個人債務。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由夫妻共同財產還貸部分,應考慮離婚時房屋的市場價值及共同還貸款項所佔全部購房款的比例等因素,由登記方對另一方予以補償。」
這是第六個問題
7、夫妻一方擅自處理夫妻共同房產問題
房屋登記在一方名下,但房屋是夫妻共同財產,一方未經允許就把房子賣了,在一方反悔時,又請求撤銷。這實際上是夫妻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如何協調。我們提出了下面意見:「登記於一方名下的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將房屋出售,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登記手續,夫妻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我們曾經為了保障居者有其屋,我們加入了一款,但該房產為家庭生活居住需要的除外。另一方有權向出讓方主要賠償。」這個除外條款爭議很大,人大法工委反對,認為善意第三人應該得到保護。意見較多的還是刪除,大家可以提提意見,關鍵還是家庭內部關系和外部關系證明拿捏。

8、購買一方以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產問題
父母的房子,夫妻湊錢把房子買下了了,夫妻離婚時房子如何處理?我們拿了這么個意見:「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加房改的房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按照夫妻共同財產對該房屋進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購買該房屋時的出資,可作為雙方離婚時的債權予以處理。」也就說對房屋沒有權利,這是第八個問題。

9、附登記離婚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的處理問題
夫妻達成離婚財產分割協議,後來又起訴到法院離婚,要求請求按照原協議處理,另一方不同意,我們認為「當事人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達成以登記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未到婚姻登記機關協議離婚,在離婚訴訟中一方又主張按該協議內容履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對夫妻共同財產,按實際情況進行分割。」
其他問題比較簡單我就不說了,說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10、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舉債問題
這主要有兩種對立觀點
(1)離婚時,夫妻一方主張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由雙方共同償還的,舉借方應該證明所借債務基於雙方合意或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經營。
(2)婚姻存續期間用於雙方家庭經營的,應認定為雙方債務,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按照一方債務處理,但是債權人或舉債一方能夠證明債務基於雙方合意或用於夫妻日常生活經營的除外。
第一種已經經過很大改變。但有證據證明夫妻雙方有共同舉債的合意或所負債務用於夫妻共同生活的除外,原來司法解釋是夫妻自己證明用於雙方共同經營,現在一種觀點是由債權人來證明,這樣的話非常復雜,這個爭議很大。我認為大家可以繼續再討論。原來司法解釋二是認為內部關系不能對抗外部債權關系。
婚姻法解釋三其他條款應該都比較簡單。
婚姻關系關繫到13億人,因此要慎重。我們會盡快把這個解釋登報,歡迎大家踴躍提意見,也不是一個點評。這個解釋不僅是最高人民法院的事,而是全民的事,司法解釋要民主化,在以後的修改中,歡迎大家多提意見。

⑷ 請問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對1980年《婚姻法》有哪些修改和完善

2001年4月28日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回國婚姻法)的決定答》。修正後的〈婚姻法〉對原法的補充和修改,主要表現以下幾方面: 1、關於總則:增設了「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在新增的第四條中,規定了婚姻雙方和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 2、關於結婚制度:增設了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的規定。 3、關於家庭關系:在夫妻財產制上,一是改進了原有的法定夫妻財產制,分別列舉了法定夫妻財產制中雙方共有財產和一方個人財產的種類和范圍。二是規范了夫妻財產約定,包括約定的內容、形式和效力等。4、關於離婚制度:對離婚的法定理由增設了若干列舉性、例示性的規定。 5、關於救助措施和法律責任:對違反婚姻家庭法行為的受害人,規定了各種必要的救助措施。

⑸ 中國的同性戀婚姻法的草案合適能提出

以我國的國情和傳統的道德觀念恐怕不可能。

⑹ 兩會同性婚姻法提案

《同性婚姻提案》此提案是由李銀河博士所擬,建議在修改《婚姻法》時增加關於同性婚姻的條款,或設立獨立的法規,准許同性婚姻。
提案依據:
理由如下:
第一,根據現行法律,同性戀行為不違反中國法律,同性戀者是具有各項權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同性戀者當中有人有結婚的要求,這一要求與憲法沒有沖突,應該得到承認。
第二,鑒於同性戀者屬於少數族群,許多國家已設立反歧視的保護性法規。截止至2015年,西方許多國家已陸續承認了同性婚姻,較早的有澳大利亞及北歐國家,美國的部分州,較晚的有法國和德國。如果我國能夠實現同性婚姻合法化,這將是中國在保護少數族群利益、反對歧視立法方面的巨大成就,同時這也表達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與和諧社會的根本要求。某些西方國家,特別是天主教國家,迫於宗教壓力在關於同性戀的立法上進展十分艱難;而中國文化具有寬容同性戀的歷史傳統,這是我們在人權方面可以得分的一個有利背景,應善加利用。
第三,由於同性戀者的關系沒有婚姻形式加以束縛和保障,容易造成一部分同性戀者交友隨意,增加性病傳播的可能性。而承認同性婚姻則可以使相當一部分同性戀者建立和保持長期關系,減少短期關系,從而減少性病傳播的可能性。

⑺ 婚姻法24條新解釋出來了,以前的案子能翻案嗎

不可抄以翻案。
一、已經生效的法律文書,依據是過去的法律作出的判決。在執行中不涉及案件事實的重新審理和裁斷。
二、現行施行的法律法規,一般而言,不溯及既往,這也保持了法律的既判力,維護了已經生成的法律准則和社會秩序。來源濟寧律師 http://china.findlaw.cn/jining

⑻ 婚姻法的主要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第二章 結婚

第五條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七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八條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九條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第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第十一條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十二條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

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十三條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二十條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六條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條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八條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九條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第三十條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四章 離婚

第三十一條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第三十二條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第三十三條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條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

第三十六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

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四十四條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

第四十五條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七條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第四十八條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四十九條其他法律對有關婚姻家庭的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六章 附則

第五十條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五十一條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8)婚姻法擬草案擴展閱讀

在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上,受委員會會議委託,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胡康生作了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修正案(草案)》的說明。

一、關於重婚問題

近幾年一些地方重婚現象呈增多趨勢,嚴重破壞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違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導致家庭破裂,影響社會安定和計劃生育。為了進一步完善法制,加大遏制重婚的力度,草案規定了以下內容:

1、在總則中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

2、規定禁止重婚和其他違反一夫一妻制的行為。

3、在法律責任中規定,對重婚的,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偵查、提起公訴;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

4、規定因一方重婚,另一方要求離婚的,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5、規定因一方重婚而導致離婚的,無過失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二、關於家庭暴力

近年來,我國家庭暴力問題在一些地方比較突出,因家庭暴力導致離婚和人身傷害案件增多。家庭暴力的直接受害者主要是婦女、兒童和老人,必須嚴厲打擊家庭暴力的違法犯罪行為,有力地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權益。草案作出下列規定:

1、在總則中明確規定禁止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為虐待家庭成員。

2、實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為虐待家庭成員,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可以請求公安機關救助,也可以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勸阻。

4、實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為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予以調解。

5、一方以暴力或其他行為虐待家庭成員,另一方要求離婚的,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6、因暴力或其他行為虐待家庭成員導致離婚的,無過失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三、關於結婚條件以及無效婚姻現行婚姻法規定,患麻風病未經治癒或患其他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禁止結婚。因此,草案在禁止結婚的條件中保留了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刪去了有關麻風病的規定。

現行婚姻法規定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以及法定婚齡和禁止結婚的條件,對違反這些規定結婚的,草案增設了無效婚姻和可撤銷婚姻制度。草案規定: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1)重婚的;

(2)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3)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4)未到法定婚齡的。對無效婚姻,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有權主動宣告該婚姻無效。當事人以及利害關系人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提出該婚姻無效;

2、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有權撤銷該婚姻。

3、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四、關於夫妻財產制

現行婚姻法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隨著經濟發展,夫妻財產日益多樣、豐厚,財產關系日趨復雜,為了更好地規范夫妻財產關系,草案對夫妻共同財產、個人特有財產和約定財產製作了具體規定。

關於共同財產,草案規定:

1、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結期間所得的工資、獎金,從事經營活動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除本法另有規定以外的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等,都屬於夫妻共同所有,但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2、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不明確的,歸夫妻共同所有。

關於個人特有財產,草案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為夫妻一方的財產,但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1、一方所有的婚前財產。

2、因一方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指明歸一方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關於約定財產,草案規定:

1、夫妻可以書面約定婚前財產以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歸共同所有或各自所有,或部分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

2、夫妻對婚前財產以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的財產清償。夫妻對婚前財產以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歸屬的約定,逃避債務的,該約定無效。

⑼ 婚姻法案例分析及答案

1,不可,血緣關系法律不認可斷絕。
2,無權,婚姻自由,是法定原則,任何人專無權干涉。
3.陳悅和陳屬林。以及陳教授的在世父母對其遺產享有繼承權。他們同屬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陳林雖是非婚生子女但與婚生子女同樣享有繼承權)。張玲非法律認可的配偶,不享有繼承權。
以上見解,僅供參考。

⑽ 民法典新婚姻法有哪些亮點

《民法典各分編(草案)》8月27日提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其中婚姻家庭編草案以現行婚姻法、收養法為基礎,在堅持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等基本原則的前提下,結合社會發展需要,修改了部分規定,並增加了一些新規定。

如明確疾病不再成為禁止結婚的條件,登記離婚增設了一個月的冷靜期,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增加婚姻無效的情形,完善離婚賠償制度,放寬了收養條件,有一個子女的家庭也可收養一個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

亮點二:騙取結婚登記的婚姻無效

為維護婚姻登記制度的權威性,保障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遏制利用偽造、變造或者冒用他人身份證件、戶口簿、無配偶證明等方式騙取結婚登記的行為,草案增加了一項婚姻無效的情形,規定以偽造、變造、冒用證件等方式騙取結婚登記的婚姻無效。

亮點三:增加離婚冷靜期的規定

實踐中,由於離婚登記手續過於簡便,輕率離婚的現象增多,不利於家庭穩定。為此,草案規定了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亮點四:完善離婚賠償制度

現行婚姻法規定了四種適用離婚損害賠償的情形,為更好地發揮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預防、制裁作用,促進婚姻關系的穩定,草案增加了離婚損害賠償的兜底條款,將其他一些確實給對方造成嚴重損害的情形納入損害賠償范圍。

亮點五:不再保留計劃生育的有關內容

現行婚姻法、收養法中都有關於計劃生育的條款,「實行計劃生育」「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晚婚晚育應予鼓勵」「收養不得違背計劃生育的法律、法規」。為適應我國人口形勢新變化,草案不再規定有關計劃生育的內容。

亮點六:界定「親屬」「近親屬」「家庭成員」概念

草案規定「親屬包括配偶、血親和姻親」;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為近親屬」;

「共同生活的公婆、岳父母、兒媳、女婿,視為近親屬」;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為家庭成員」。

亮點七:「其他勞務報酬「」投資的收益」也是夫妻共同財產

關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草案增加了「其他勞務報酬」、「投資的收益」。

亮點八:兩種情形婚內可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草案增設了婚內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制度,規定「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夫妻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請求分割共同財產:(一)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二)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

亮點九:明確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權

草案增設了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權,規定「夫妻一方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夫妻雙方發生效力,但是夫妻一方與相對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之間對一方可以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范圍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亮點十:對親子關系有異議可提起訴訟

關於親子關系,草案增加了一條規定,「對親子關系有異議的,父、母或者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或者否認親子關系。」

亮點十一: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起訴離婚法院應判

關於訴訟離婚,草案增加了一款規定,「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又分居滿一年,一方再次提起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亮點十二:離婚後子女撫養按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

對於離婚後子女撫養問題,草案明確,「離婚後,不滿兩周歲的子女,以由母親直接撫養為原則。已滿兩周歲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雙方的具體情況,按照最有利於未成年子女的原則判決」。

亮點十三:離婚後祖父母外祖父母享有探望權

關於離婚後探望子女的問題,草案增加了一條規定,祖父母、外祖父母探望孫子女、外孫子女的,參照適用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者母探望子女的規定。

亮點十四:離婚財產分割增加照顧無過錯方原則

關於離婚時財產分割,現行婚姻法規定「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草案修改為「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亮點十五:離婚補償救濟不再限於「分別財產制下」

關於離婚補償,草案擴大了適用范圍,刪掉了現行婚姻法規定的限定性條件「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明確規定「一方因撫養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亮點十六:符合條件的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可被收養

關於被收養的對象,草案取消了現行收養法「不滿14周歲」的限定,符合條件的未成年人就可以被收養。

亮點十七:有一名子女者也可收養一名子女

草案放寬了收養人的條件,「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規定「無子女的收養人可以收養兩名子女;有一名子女的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亮點十八:無配偶者收養異性子女須相差40周歲以上?

對於單身收養的問題,現行收養法規定「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40周歲以上」,草案將其修改為「無配偶者收養異性子女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40周歲以上。」該規定體現了男女平等。

亮點十九:兩種情形配偶一方可單方收養

對於有配偶者收養子女問題,現行收養法規定,須夫妻共同收養。草案增設了配偶單方收養的規定,「配偶一方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被宣告失蹤的,可以單方收養。」

亮點二十: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須徵得本人同意

草案規定,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應當雙方自願。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本文來源:中國婦女報

熱點內容
社會與法普法欄目劇愛情 發布:2025-09-08 10:32:34 瀏覽:607
房屋字據的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9-08 10:30:39 瀏覽:358
2018年司法考試主觀題分數線 發布:2025-09-08 10:13:59 瀏覽:209
天等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08 10:04:20 瀏覽:790
2014年深圳交通處罰條例 發布:2025-09-08 10:03:33 瀏覽:961
汕頭市勞動法產假 發布:2025-09-08 10:02:46 瀏覽:261
法律顧問工作情況評分表 發布:2025-09-08 10:01:46 瀏覽:649
點燈刑法 發布:2025-09-08 09:35:21 瀏覽:492
國際法律顧問師 發布:2025-09-08 09:03:38 瀏覽:735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 發布:2025-09-08 08:39:53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