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電子簽字

勞動合同法電子簽字

發布時間: 2021-01-28 04:57:05

① 電子合同有法律效力嗎簽訂勞動合同支持嗎

電子合同是否合法合規?

首先,從法律規定層面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十一條明確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由此可見,我國現行法律規定的書面形式,包含多種可有形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而非僅限紙質形式一種。鑒於勞動合同法本身並未對「書面形式」提出特殊的要求,故仍適用合同法對書面形式的規定。因此,無論是以傳真形式、電子郵件形式、抑或是以電子合同形式簽署的勞動合同,均不違反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的規定。

簽訂電子勞動合同

發生仲裁會被認定有效嗎?

司法實踐層面,近年來支持以包括電子合同形式在內的其他書面形式簽署的勞動合同的案例愈發常見,基本已形成了司法慣例。

在使用眾簽電子合同服務的客戶中,也有因勞動合同糾紛進入司法流程的案例,且最終人民法院認可了眾簽客戶與其員工以電子合同形式簽署的勞動合同。由此可見,在司法實踐中,以電子合同形式簽署的勞動合同,已被法院認可為書面勞動合同的一種。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9修正)》第四條關於數據電文中有規定,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書面形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第14條規定:「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電子簽名的有效性如何確認?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2019修正)》第十三條規定,電子簽名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視為可靠的電子簽名:

電子簽名製作數據用於電子簽名時,屬於電子簽名人專有;

簽署時電子簽名製作數據僅由電子簽名人控制;

簽署後對電子簽名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

簽署後對數據電文內容和形式的任何改動能夠被發現。當事人也可以選擇使用符合其約定的可靠條件的電子簽名。

HR操作中的特別注意事項

要有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體現協商一致同意電子合同的證據,企業可以在電子合同文本里註明經企業與員工協商一致採用電子勞動合同的形式之類的表述。

選擇規范的第三方平台,目前做電子簽業務的平台非常多,HR可以多考察一些供應商後慎重選擇。

要確保簽字的真實性。企業可以要求勞動者在簽字時進行視頻錄制等形式,同時保存好相關材料。

做好簽訂的電子勞動合同的材料備份,避免因平台問題而帶來的數據丟失的風險。

② 電子勞動合同是否有法律效力

電子版的勞動合同有效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10條的規定,內建立勞動關系容,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我國《合同法》第11條明確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合同法》的上述規定,實質上賦予了電子合同與傳統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勞動合同法》與《合同法》是特別法與普通法的關系,在特別法沒有規定的情況下,應適用普通法的規定。

數據電子版的合同具有與傳統紙質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則數據電子版的勞動合同也應具有與傳統紙質勞動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也就是說,只要電子版勞動合同的內容符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那麼它就與傳統紙質形式勞動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③ 勞動合同法必須家屬簽字

家屬不來就是了。向當地勞動監察投訴一下吧。(勞動監察電話一般是12333或者12345或者問114)

④ 電子版勞動合同 具有法律效力嗎

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印發《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於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人社廳函〔2020〕33號)。

文件明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採用電子形式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採用電子形式訂立勞動合同,應當使用符合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可視為書面形式的數據電文和可靠的電子簽名。用人單位應保證電子勞動合同的生成、傳遞、儲存等滿足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確保其完整、准確、不被篡改。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和上述要求的電子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電子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從這個文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只要按照各種法律要求簽訂的電子勞動合同,是具有同紙質勞動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的。

結合《電子簽名法》與《合同法》的相關規定,我們總結出有效的電子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數據電文原件,能夠可靠地保持內容完整、防篡改,滿足法律規定的原件形式及文件保存要求;

2、電子簽名,能夠標識簽署人、簽署時間,防篡改,滿足法律規定的有效電子簽名要求;

3、身份經過第三方有效認證,滿足法律規定的認證要求;

但是,由於普通個人或企業用戶實現上述條件過程繁瑣且成本高,與電子化簽署提速降本的初衷相悖,因此,普通用戶只需選擇可靠的第三方電子合同訂立系統即可簽署有效的電子合同。這也符合商務部在《電子合同在線訂立流程規范》的規定:「通過第三方(電子合同服務提供商)的電子合同訂立系統中訂立電子合同,才能保證其過程的公正性和結果的有效性」。

⑤ 勞動合同法人未簽字未蓋章

不生效。原則上合同成立即生效,時間重合。例外情況有兩種,合同成立版但仍然沒有生權效。具體包括:1.附條件、附期限合同。條件成就、期限屆滿前。2.需要辦理審批手續的合同。合同簽訂後,批准前。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其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這一規定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部分無效作了具體規定。

⑥ 企業怎麼簽電子勞動合同才有法律效力

《關於訂立電子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函》對於電子勞動合同的適用提出了明確要求,即:

(一)採用電子形式訂立勞動合同,應當使用符合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可視為書面形式的數據電文和可靠的電子簽名。

(二)用人單位應保證電子勞動合同的生成、傳遞、儲存等滿足電子簽名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要求,確保其完整、准確、不被篡改。

(三)符合勞動合同法規定和上述要求的電子勞動合同一經訂立即具有法律效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電子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我國法律及司法解釋對電子簽名、電子數據皆予以認可,而且操作便捷、普遍。當然,在電子簽名及電子數據的使用上,用人單位需要特別關注、確認用戶是否為勞動者本人,即簽署人的身份和簽署意願問題。

首先,要確保勞動者身份真實。在使用常見的電子簽署方式如通過數字簽名、數字證書、第三方平台提供的系統時,需要明確電子簽名類的製作數據,屬於電子簽名人即勞動者本人專有。在適用電子簽名時,一般會通過身份證信息、人臉語音、簡訊驗證碼等多種方式來認證勞動者的主體身份是否合法、真實及有效。

其次,簽署必須出於勞動者本人意願。如能夠證明電文數據和電子簽名所對應的注冊用戶是唯一的,並且其用戶名、賬戶、密碼等信息也具有唯一性,則在認定簽署勞動合同的電子簽名系由勞動者控制的事實時,更有利於確認勞動者的簽署意願。

需要提醒的是,用人單位在選擇簽署或管理電子勞動合同系統時,首先應考量的是保障電子勞動合同簽署的安全性與合規性,即選擇安全、可靠、能被國內司法實踐所認可的平台。如果選擇不被認可的第三方平台,可能導致電子簽名無效。


⑦ 勞動合同電子化是怎麼回事,有沒有法律效果

根據我國抄《勞動合同法》第10條的規定,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我國《合同法》第11條明確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合同法》的上述規定,實質上賦予了電子合同與傳統合同同等的法律效力。《勞動合同法》與《合同法》是特別法與普通法的關系,在特別法沒有規定的情況下,應適用普通法的規定。數據電子版的合同具有與傳統紙質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則數據電子版的勞動合同也應具有與傳統紙質勞動合同相同的法律效力。也就是說,只要電子版勞動合同的內容符合《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有關規定,那麼它就與傳統紙質形式勞動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⑧ 僅有員工簽字的勞動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僅有員工簽字的勞動合同沒有法律效力。
根據法律規定,合版同是雙方所達成的合權意內容的書面表達方式,必須要有合同雙方當事人簽名確認後,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只有一方簽名,而另一方沒有簽名的,就不能說明雙方已經達成合意,合同不成立,當然也就沒有法律效力。
但是,如果單位事後在合同上又補簽名或補蓋章的,則合同成立且有法律效力。
另外,員工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應該由單位和員工各執一份,如果單位未將所簽勞動合同給員工一份的,員工可以向勞動部門進行投訴。
《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⑨ 勞動合同法人簽字不蓋章是否有效

勞動合同法人簽字不蓋章是有效的,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勞動合同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第七十七條勞動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處理,或者依法申請仲裁、提起訴訟。
第七十八條工會依法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用人單位履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情況進行監督。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合同、集體合同的,工會有權提出意見或者要求糾正;勞動者申請仲裁、提起訴訟的,工會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第二十六條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條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熱點內容
2018年司法考試主觀題分數線 發布:2025-09-08 10:13:59 瀏覽:209
天等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08 10:04:20 瀏覽:790
2014年深圳交通處罰條例 發布:2025-09-08 10:03:33 瀏覽:961
汕頭市勞動法產假 發布:2025-09-08 10:02:46 瀏覽:261
法律顧問工作情況評分表 發布:2025-09-08 10:01:46 瀏覽:649
點燈刑法 發布:2025-09-08 09:35:21 瀏覽:492
國際法律顧問師 發布:2025-09-08 09:03:38 瀏覽:735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 發布:2025-09-08 08:39:53 瀏覽:488
法治黑板報圖片 發布:2025-09-08 08:39:45 瀏覽:763
依法治鎮工作計劃 發布:2025-09-08 08:29:53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