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早發遲到

合同法早發遲到

發布時間: 2021-01-28 08:50:37

⑴ 有關於勞動合同法 多次遲到算不算嚴重違反公司規章

屬於。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了,如果員工有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情形的,公司可以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具體內容包括了違反勞動紀律,經常遲到、早退,曠工,消極怠工,沒有完成生產任務或者工作任務的;

無正當理由不服從工作分配和調動、指揮,或者無理取鬧,聚眾鬧事,打架斗毆,影響生產秩序、工作秩序和社會秩序的;玩忽職守,違反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或者違章指揮,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財產遭受損失的等情況。

(1)合同法早發遲到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要求:

內容合法、合理:

用人單位制定的規章制度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將不產生法律效力,對勞動者無約束力。如規章制度中規定員工勞動合同期內不許結婚或生育、員工在試用期內不得享有法定年休假等違法條款均無效。

此外,用人單位應對「嚴重違紀」行為進行客觀化、標准化的規定。《勞動合同法》僅規定嚴重違反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現行法律法規及相關司法解釋對於「嚴重」並未作具體界定和解釋,在糾紛處理和解決中存在不確定性。鑒於此,用人單位在制定規章制度時應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用人單位應根據本公司的實際情況,在規章制度中盡量明確何種違紀行為屬於「嚴重違紀」,進而用人單位可以此解除勞動合同。但需請用人單位垂注的是,實踐中,有很多員工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導致用人單位束手無策,無法以「嚴重違紀」予以處理。

針對這種情況,用人單位可在規章制度中將違紀行為進行階梯類的劃分,比如將違紀行為根據嚴重程度分為一般違紀、較嚴重違紀和嚴重違紀,繼而規定幾次一般違紀屬於較嚴重違紀,幾次較嚴重違紀屬於嚴重違紀,從而當員工的行為經積累達到嚴重違紀的程度時,便可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其次,對「嚴重」程度的界定應當具有合理性。例如用人單位僱用勞動者的目的是希望利用勞動者的勞動,為自己創造價值,若員工連續曠工或者給用人單位帶來經濟損失,將使用人單位追求價值的合同目的無法實現,該情形即可認為符合「嚴重」程度。此外,在違紀程度的界定上盡量使用客觀的數字說明、描述相應的行為。

如不要使用「經常遲到早退」,而應使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遲到或早退累計達三次」;不要使用「凡給公司造成嚴重經濟損失的行為」、而應使用「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達5000元以上者」等表述。如若勞動者的違規行為明顯較輕,並未達到一般意義上的「嚴重」程度,即使規章制度有明確規定,該規定也因不具有合理性和對勞動者不公平而無效。

勞動法遲到是怎麼規定處罰的

勞動合同法關於遲到的規定並不明確,遲到罰款在各項法律中都沒有明確的規定版,沒權有規定可以罰款也沒有規定不能罰款。因此,這就需要用人單位在自己的規章制度中對此進行明確的約定,並且保證單位的規章制度是符合相關的法律要求的。

拓展資料:

《勞動法》第四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對員工的處理、處分決定必須做到三點:

(1)違紀事實清楚、證據確鑿;

(2)適用法律法規或者公司規章制度准確適當;

(3)程序合法、有效。用人單位是不能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管理權隨意處分、處理員工的,在處理上不僅要有依據,還要合情、合理、適當。



⑶ 勞動法 上班遲到怎麼扣錢的

勞動法並沒有授權用人單位對勞動者進行處罰。所以,勞動者不論有什麼違規行為,用人單位都無權作出罰款的決定,更不能剋扣工資。

對於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的行為,用人單位可以採取警告等措施預防其再犯,另外,如果勞動者經常遲到,可以視為對勞動合同的嚴重違反,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合同法早發遲到擴展閱讀: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各國勞動法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內容:勞動就業法,勞動合同法,工作時間和休息時間制度,

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與衛生的程,女工與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制度,勞動紀律與獎懲制度,社會保險與勞動保險制度,職工培訓制度,工會和職工參加民主管理制度,勞動爭議處理程序以及對執行勞動法的監督和檢査制度等。

勞動法最早屬於民法的范圍,十九世紀以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勞動法在各國的法律體系中日益佔有重要的地位,並逐漸脫離民法而成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1802年,英國議會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勞動法——《學徒健康與道德法》,禁止紡織廠使用9歲以下的學徒,並規定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12小時,同時禁止做夜班。

十月革命後,1918年蘇維聲政府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會主義勞動法典,並於1922年頒布了新的《蘇維埃勞動法典》。

早在1931年11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蘇維埃工農兵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勞動法》。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先後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合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國營企業辭退違紀職工暫行條例》等一系列勞動法規。

⑷ 勞動法遲到早退怎麼處罰

勞動合同里有關於規章制度的約定,包括下班後是否服從安排加班?
公司未告知你關於早退的處罰規定,你有權去上級投訴。
早退如果未造成損失,罰款一般不超過當日工資。罰兩天工資不合理。
加班不給加班費,可以保留證據去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⑸ 我們公司規定早會在上班提前5分鍾開始,遲到1分鍾扣10塊,這樣的規定合理嗎符合勞動法規定嗎

用人單位是否能夠對員工實施經濟處罰,這是整個案件的焦點。根據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權不受侵犯。罰款,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剝奪公民的財產權。因此,罰款屬於財產罰的范疇。依照《立法法》和《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對財產的處罰只能由法律、法規和規章設定。公司和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當然無權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除非有相關法律法規的明確授權。那麼,用人單位在規章制度中設定罰款條款是否有法律授權呢?1982年國務院頒布施行的《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了企業的罰款權,這是我國勞動法律關系中對企業職工罰款的直接法律淵源。然而,《企業職工獎懲條例》已經在 2008年1月15日廢止。也就是說,2008年1月15日以後,用人單位已經不能再根據該條例的規定在規章制度中設立罰款條款了。可現實中很多用人單位仍然在規章制度中賦予自己對員工罰款的權利,且這種做法還被一些法律理論和實踐所接受。理由有二:首先,法律既要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又要考慮保障企業和僱主進行正常、有效的勞動管理和企業管理,維護企業和僱主的合法權益。法律對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提高企業管理效益二者都要兼顧;其次,法律並沒有明文禁止企業對員工實施經濟處罰。勞動者肆意遲到等行為應屬於違反勞動紀律,用人單位應當有權在規章制度或企業獎懲制度中,對此類行為進行一定的處罰,以實現雙方的權利義務平等。

如果你和公司合同約定有此條款,則合法

⑹ 勞動法中關於遲到、早退時間是如何定義的

勞動法中關於遲到、早退時間的定義。

勞動法中沒有明文規定員工曠工及遲到專如何處罰的的條款屬;只在第四條中授權用人單位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

縱觀所有勞動方面的法律法規,沒有一條授權用人單位可以對勞動者罰款的規定。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企業職工獎懲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對職工罰款的金額由企業決定,一般不要超過本人月標准工資的百分之二十。」

⑺ 遲到早退如何處理不違反勞動法,可以規定30分鍾以內的予以經濟處罰。曠工可以拿到績效資金將嗎。

樓主,首先我要說的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一個國家如果沒有法紀法規哪能安定繁榮?同樣,一個企業如果沒有規章制度那麼這個企業肯定無法生存。企業只要在沒有違背法律的前提下制定一些合理的條約來維護企業和員工的利益國家是容許與維護的,而且《勞動合同法》第四條也有說到::「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那麼怎樣做到這些規章制度不會觸犯法律呢?《合同法》中也有規定:企業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同時企業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工會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解決有關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
至於一些具體的獎懲措施我個人認為要公平公正且理性,這樣才能服眾,正所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嘛!
員工獎賞大致分為口頭鼓勵、書面嘉獎、頒發獎金、崗位升職等,懲罰呢可分口頭警告,口頭警告+罰金,書面警告、書面警告+罰金,解僱等;
關於遲到早退的問題,我認為這個性質非常嚴重,可以當作擅離職守處理而且不處理不行,不過人無完人是人就難免犯錯,我個人認為第一次犯錯違紀不應給予經濟處罰只是作出口頭警告即可,只有對那些警告不改者才需處罰且不罰不行;
我在廣東時一些較為正規的企業都有對這方面有正規且詳細的文字條例來進行約束,下面我說說我以前在東莞一家比較大規模的公司對這種現象的處理方法:

對一個月內上班遲到一次且遲到時間沒有超過10分鍾者可給予口頭警告;第二次可給予書面警告,第三次就嚴重了可書面警告+罰金; 對一個月內上班遲到一次且遲到時間達30分鍾或以上的員工可作曠工一天處理即扣一個的正常工作日的工資,連續曠工達三天的可予以開除處理;至於早退的性質比遲到更加嚴重,倘若說遲到是客觀因素而情有可原,那麼早退則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屬於擅離職守應加重處罰壓力度,

另外績效資金獎嘛,我個人認為可以以評級的方式來進行獎勵分配,有過嚴重違紀行為(書面警告處理過)的員工可以扣除部分獎金。
不知樓主認為如何?

⑻ 勞動合同有沒有規定遲到早退曠工處罰

遲到早退這是公司規定的 法律上沒有明文規定 但是加班的話每日不版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權得超過36小時 每周至少要休息一天 而且周六日加班費必須高於普通上班的200% 平常加班是150%。沒有加班費可以申請仲裁

熱點內容
依法治理領導小組 發布:2025-09-09 05:03:30 瀏覽:726
朝陽法院立案查詢 發布:2025-09-09 04:56:58 瀏覽:217
法律知識考試報道 發布:2025-09-09 04:55:33 瀏覽:713
法治鄉村意見 發布:2025-09-09 04:44:11 瀏覽:507
勞動法對同一總公司下子公司調動 發布:2025-09-09 04:44:04 瀏覽:857
對道德判斷 發布:2025-09-09 04:37:39 瀏覽:610
新修改的行政訴訟法規定 發布:2025-09-09 04:37:36 瀏覽:879
合肥市廬陽法院 發布:2025-09-09 04:34:44 瀏覽:269
水利政策法規有哪些 發布:2025-09-09 04:29:07 瀏覽:555
批准軍事法規 發布:2025-09-09 04:26:17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