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中用人單位是指

勞動合同法中用人單位是指

發布時間: 2021-01-28 14:25:19

㈠ 《工傷保險條例》裡面規定的用人單位,和《勞動合同法》有關勞務派遣裡面規定的用人單位指的是同一個人嗎

1、指的是同一個單位,就是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單位
2、不一定
3、是的,有直接招聘用人的單位,也有勞務派遣單位

經濟法基礎勞務派遣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對嗎

不對,勞務派遣是指由勞務派遣機構與派遣勞工訂立勞動合同,並支付報酬,把勞動者派向其他用工單位,再由其用工單位向派遣機構支付一筆服務費用的一種用工形式。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五十八條 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的勞動合同,除應當載明本法第十七條 規定的事項外,還應當載明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按月支付勞動報酬;被派遣勞動者在無工作期間,勞務派遣單位應當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向其按月支付報酬。

第五十九條 勞務派遣單位派遣勞動者應當與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以下稱用工單位)訂立勞務派遣協議。勞務派遣協議應當約定派遣崗位和人員數量、派遣期限、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的數額與支付方式以及違反協議的責任。
用工單位應當根據工作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勞務派遣單位確定派遣期限,不得將連續用工期限分割訂立數個短期勞務派遣協議。

第六十條 勞務派遣單位應當將勞務派遣協議的內容告知被派遣勞動者。
勞務派遣單位不得剋扣用工單位按照勞務派遣協議支付給被派遣勞動者的勞動報酬。
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不得向被派遣勞動者收取費用。

勞動法中 什麼叫做專業技術培訓

專業技術培訓指的是用人單位的職業培訓。

勞動法第八章職業培訓內容:

第六十六條國家通過各種途徑,採取各種措施,發展職業培訓事業,開發勞動者的職業技能,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勞動者的就業能力和工作能力。

第六十七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把發展職業培訓納入社會經濟發展的規劃,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個人進行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

第六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業培訓制度,按照國家規定提取和使用職業培訓經費,根據本單位實際,有計劃地對勞動者進行職業培訓。

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培訓。

第六十九條國家確定職業分類,對規定的職業制定職業技能標准,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由經過政府批準的考核鑒定機構負責對勞動者實施職業技能考核鑒定。

(3)勞動合同法中用人單位是指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的培訓費用,包括用人單位為了對勞動者進行專業技術培訓而支付的有憑證的培訓費用、培訓期間的差旅費用以及因培訓產生的用於該勞動者的其他直接費用。

從上述規定來看,本案中中介服務公司對鍾某進行的一些簡單、必要的崗前培訓而並非是專業技術培訓,也未為此支出相關的培訓費用,故仲裁委支持了鍾某的仲裁請求。由此可見,用人單位企圖通過弄虛作假、濫用服務期協議,損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企圖是行不通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動法

㈣ 招收錄用的費用是指什麼,就是《勞動合同法》里的

正規的企業招聘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勞動合同法也有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㈤ 勞動合同法中,用人單位的含義是什麼

沒有注冊,不算是用人單位!

㈥ 用工單位和用人單位的區別

1、含義不同

用工單位是在勞務派遣協議中,接受以勞務派遣形式用工的單位。

用人回單位是指具答有用人權利能力和用人行為能力,運用勞動力組織生產勞動,且向勞動者支付工資等勞動報酬的單位。

2、關系不同

用工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不存在勞動關系。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和社會團體是指通過勞動合同或通過勞動合同與其他工作人員建立勞動關系的單位。

3、義務不同

用工單位應履行以下義務:執行國家勞動標准,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和勞動保護;告知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要求和勞動報酬;支付加班費、績效獎金,提供與工作崗位相關的福利待遇;對在崗被派遣勞動者進行工作崗位所必需的培訓;連續用工的,實行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

用人單位作為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主體的組織,最基本的特徵有兩個:一是合法成立,二是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

㈦ 你好,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 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無確定終止時間的勞動合同。用

抄您好,當第二次簽訂的勞動合同期襲限屆滿,而用人單位任然想繼續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的,則必須依照您所列舉的條款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除非勞動者自願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及勞動者存在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勞動者在第三次訂立勞動合同時即可向單位主管部門提出來。

㈧ 勞動合同法中,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是什麼情況

就是類如說:用人單位規定,晚上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等等,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的條款。

㈨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目前社會上一些用人單位,任意剋扣職工工資,停發、少發甚至完全不發工資,不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有的用人單位為了賺錢不顧勞動者死活,讓職工在有毒氣體、無防護設備等惡劣的生產環境下勞動,導致職工中毒生病、死亡或殘廢。針對這種情況,為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本法明確規定勞動者享有特別解除權可無條件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

(9)勞動合同法中用人單位是指擴展閱讀:

勞動合同[1],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並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並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熱點內容
武義方律師 發布:2025-09-09 11:36:17 瀏覽:729
餘姚司法鑒定電話 發布:2025-09-09 11:30:33 瀏覽:2
刑事訴訟法單選題 發布:2025-09-09 11:22:35 瀏覽:318
為什麼行政法規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09 11:22:27 瀏覽:446
企業人力資源全程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09 11:20:46 瀏覽:22
法律援助助脫貧標語 發布:2025-09-09 11:05:34 瀏覽:22
新刑事訴訟法第107規定 發布:2025-09-09 10:59:37 瀏覽:56
社會與法一線危情 發布:2025-09-09 10:50:33 瀏覽:980
婚姻法有溯及力 發布:2025-09-09 10:49:46 瀏覽:955
事故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09 10:48:34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