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基礎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重點

經濟法基礎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重點

發布時間: 2021-01-28 19:56:24

經濟法基礎重點

經濟法基礎重點在於:
1、經濟法概論
(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版2)經濟糾紛的解權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1)稅收與稅法概述
(2)稅收制度
4、流轉稅法律制度
(1)增值稅法律制度
(2)消費稅法律制度
(3)營業稅法律制度
(4)關稅法律制度
5、所得稅法律制度
(1)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2)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6、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
(1)房產稅法律制度
(2)車船稅法律制度
(3)印花稅法律制度
(4)契稅法律制度
(5)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7)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8)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9)資源稅法律制度
7、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2)稅務管理
(3)稅款徵收
(4)稅務檢查
(5)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8、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1)支付結算概述
(2)銀行結算賬戶
(3)票據結算
(4)銀行卡結算
(5)結算方式
(6)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㈡ 經濟法基礎稅收法律制度考得多嗎

《經濟法基礎》稅收法律制度考點總結
考點一:稅收的概念和特徵
稅收作為國家憑借政治權力,依靠法律,無償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很明顯需要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徵。
考點二:稅收的作用
稅收具有資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穩定經濟和維護政權四個主要作用。
大家只要記住這四個條目就可以了,至於具體內容可以不看。
考點三:稅收原則
稅收原則是稅收法律制度制定和實施的基本原則,設計稅收體系時要堅持效率原則、公平原則,理解具體的含義。
考點四:稅法的概念
稅法是用以調整國家與納稅人之間在征納稅方面的權利與義務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要理解稅收和稅法的區別和聯系。
按照稅法的功能和作用不同,將稅法分為稅收實體法和稅收程序法。稅收實體法是指確定的稅種立法,稅收程序法是指稅務管理方面的法律。
考點五:稅收法律關系
稅收法律關系由主體、客體和內容三個要素組成。
需要注意的是征稅主體不只有各級稅務機關,還有海關等。對於納稅主體的確認我國採取屬地兼屬人的原則。
考點六:稅法的制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稅收法律
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
財政部——制定稅收方針、政策,組織制定稅法和稅收條例、決定、規定及實施細則,制定稅種的增減和稅目稅率的調整等法規性政策。
國家稅務總局——制定徵收管理制度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制定或修訂《進出口關稅條例》和《海關進出口稅則》
考點七:稅種的分類
按征稅對象的性質不同,可將全部稅種劃分為流轉稅類、所得稅類、財產稅類、行為稅類。
1、流轉稅類:包括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
2、所得稅類:包括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資源稅類:包括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
4、財產稅類:包括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契稅
5、行為稅類:包括城建稅、土地增值稅、耕地佔用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已停徵)、印花稅、車船使用稅、車船使用牌照稅、船舶噸稅、屠宰稅、筵席稅。

㈢ 初級會計經濟法增值稅手寫筆記完整

增值稅、消費稅法律制度是《經濟法基礎》中的重難點之一,每年的分值基本在20分左右,增值稅法律制度部分的分值通常占本章分值2/3左右,非常可能單獨命制不定項選擇題。

1、單位以承包、承租、掛靠方式經營的,承包人、承租人、掛靠人以發包人、出租人、被掛靠人名義對外經營並由發包人承擔法律責任的,以該發包人為納稅人。否則,以承包人為納稅人。

2、資管產品運營過程中發生的增值稅應稅行為,以資管產品管理人為增值稅納稅人。

3、在轉讓建築物或者構築物時一並轉讓其所佔土地的使用權的,按照銷售不動產繳納增值稅。

4、混合銷售指在同一銷售行為中既包括銷售貨物又涉及服務。兼營,是指納稅人的經營中既包括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又包括銷售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的行為。

5、一般納稅人的確定:應稅行為的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500萬元。其中「銷售額」包括納稅申報銷售額、稽查查補銷售額、納稅評估調整銷售額。

6、下列納稅人不屬於一般納稅人:(1)按照政策規定,選擇按照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的;(2)年應稅銷售額超過規定標準的其他個人(自然人)。

7、視同銷售的行為:

(1)將貨物交付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代銷;

(2)銷售代銷貨物;

(3)設有兩個以上機構並實行統一核算的納稅人,將貨物從一個機構移送至其他機構用於銷售,但相關機構設在同一縣(市)的除外;

(4)將自產or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非應稅項目;

(5)將自產、委託加工的貨物用於集體福利or個人消費;

(6)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作為投資,提供給其他單位或者個體工商戶;

(7)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分配給股東or投資者;

(8)將自產、委託加工或者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其他單位or個人。

(9)單位or個體工商戶向其他單位or個人無償提供服務,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10)單位or個人向其他單位or個人無償轉讓無形資產or不動產,但用於公益事業或者以社會公眾為對象的除外。

(11)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的其他情形。

………………網頁鏈接

26、房地產開發企業中的一般納稅人銷售其開發的房地產項目(選擇簡易計稅方法的房地產老項目除外),以取得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受讓土地時向政府部門支付的土地價款後的余額為銷售額。

27、包裝物押金:①非酒類、啤酒、黃酒:看是否超過一年,看是否逾期;②除啤酒、黃酒以外的其他酒類:收取當期並入銷售額計算。

28、取得(開具)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的,以農產品銷售發票或收購發票上註明的農產品買價和9 %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29、納稅人購進用於生產或者委託加工13%稅率貨物的農產品,按照10%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進項稅額計算公式為: 進項稅額=買價×扣除率

30、一般納稅人兼營免稅項目或者非增值稅應稅勞務而無法劃分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的,按下列公式計算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的進項稅額=當期無法劃分的全部進項稅額×(當期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銷售額+ 免徵增值稅項目銷售額)/當期全部銷售額

31、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實戰演練】

1、(2016年多選題)根據增值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屬於視同銷售貨物行為的有

( )。

A、將購進的貨物無償贈送給其他單位

B、將購進的貨物分配給其他股東

C、將購進的貨物投資給其他單位

D、將購進的貨物用於本單位集體福利

㈣ 經濟法的重點在哪

經濟法基礎來重點在於:
1、經濟法自概論
(1)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2)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3)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會計法律制度
(1)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2)會計核算
(3)會計監督
(4)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5)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1)稅收與稅法概述
(2)稅收制度
4、流轉稅法律制度
(1)增值稅法律制度
(2)消費稅法律制度
(3)營業稅法律制度
(4)關稅法律制度
5、所得稅法律制度
(1)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2)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6、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
(1)房產稅法律制度
(2)車船稅法律制度
(3)印花稅法律制度
(4)契稅法律制度
(5)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7)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8)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9)資源稅法律制度
7、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1)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2)稅務管理
(3)稅款徵收
(4)稅務檢查
(5)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8、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1)支付結算概述
(2)銀行結算賬戶
(3)票據結算
(4)銀行卡結算
(5)結算方式
(6)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㈤ 經濟法基礎,求增值稅,進項稅,消費稅

增值稅以商品或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計稅。

實際應用中,增值額難以精確計算回。國際上答通用做法是,根據銷售商品或勞務的銷售額,按規定稅率計算出銷售稅額,然後扣除取得該商品或勞務時所支付的增值稅款,也就是進項稅額,其差額就是增值部分應交的稅額。

消費稅跟增值稅一樣屬於流轉稅,但是消費稅以特定消費品為課稅對象,即在普遍徵收增值稅的基礎上,選擇部分消費品再徵收一道消費稅,目的是為了調整產品結構,引導消費方向。

㈥ 《經濟法基礎》必背法條有哪些

第一章抄總論
第一節法律基襲礎
第二節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第三節法律責任
第二章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第一節勞動合同法律制度
第二節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第三章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第一節支付結算概述
第二節銀行結算賬戶管理
第三節銀行卡
第四節預付卡
第五節結算方式
第六節票據的一般規定
第七節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
第八節結算紀律與法律責任
第四章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法律制度
第一節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消費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營業稅法律制度
第五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一節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六章其他稅收法律制度
第一節關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房產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契稅法律制度
第四節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五節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第六節車船稅法律制度
第七節印花稅法律制度
第八節資源稅法律制度
第九節城市維護建設稅與教育費附加法律制度
第十節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
第七章稅收征管法律制度
第一節稅收徵收管理法概述
第二節稅務管理
第三節稅款徵收與稅務檢查
第四節稅務行政復議
第五節稅收法律責任

熱點內容
澳門行政法務司司 發布:2025-09-10 07:43:54 瀏覽:461
鎮海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0 07:38:31 瀏覽:975
水保登記表收費會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0 07:36:12 瀏覽:990
合同法關於貨運合同的規定 發布:2025-09-10 07:30:34 瀏覽:9
合同法司法解二第二十四條 發布:2025-09-10 07:16:03 瀏覽:1
保護交易安全合同法 發布:2025-09-10 06:45:32 瀏覽:400
一般營銷公司薪資規章 發布:2025-09-10 06:39:37 瀏覽:567
朋友圈傳謠者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0 06:39:04 瀏覽:767
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0 06:37:28 瀏覽:575
論述立法原則在立法案例中的適用 發布:2025-09-10 06:33:58 瀏覽: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