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的主體

合同法的主體

發布時間: 2021-01-28 21:20:00

A. 31、合同法的主體不包括( )

D 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簽訂的,行駛政府職能的民政局此時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 主體不平等

B. 合同法的主體內容

合同法很多內容的 具體是什麼呢 你要?

C. 合同法關於主體

你好,取得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應歸入非企業法人一類,對未取得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則歸入其他組織。

D. 合同簽約主體是什麼意思

簽約主體是實際簽署合同的人,可能是代理人或者代表人。

在這里,容易和合同主體這個概念弄混淆,我們來解釋一下。

合同主體與簽約主體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合同主體是實際承擔合同權利義務的民事主體,而簽約主體是實際簽署合同的人,可能是代理人或者代表人,與合同的權利義務無關。

企業法人作為法律擬制的人,其意思表示必須通過法人機關的特定自然人來行使,法人機關中的特定自然人基於職務對外所為的民事行為,應為代錶行為,適用代表責任。我國法律規定了法定代表人制度,除此之外企業其他人員對外簽訂合同,必須具有授權委託。如果授權有缺陷導致合同無效,將給企業帶來法律風險,即使是長期合作的業務員,由於是否離職很難查證,因此企業仍然應當堅持審查其是否具有合法的授權,在實踐中因業務員離職後仍以原企業名義對外訂立合同的案例糾紛屢見不鮮。

為避免合同主體帶來的法律風險,企業應在企業在簽訂合同之前及時對簽約主體、合同主體進行審查。這不僅是維護合同利益的最重要的環節,也是企業最容易忽略的一個環節。大多數企業在審查合同時,只注意了對合同條款的審查,但卻忽略了對簽約主體、合同主體資格、資信的審查,這樣不利於合同最大利益的保護。因此,在合同簽訂前,要做好充分的了解工作,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拓展鏈接:

合同訂立-鏈接-網路

E. 合同法第2條規定, 、 、 都可以成為合同主體,但是必須具備合同主體資格。

一、合同的成立合同成立的兩個要素是要約和承諾。要約是指一方當事人向另一方做出的希望以一定條件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即指一方當事人將自己的要求告訴另一當事人;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要求,同意成交的意思表示,如果該意思表示有效,雙方的合同即成立。《合同法》第二十五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承諾在什麼時候生效呢?合同法規定,承諾通知在到達要約人時生效。但是,我覺得應該分兩種情況:承諾在要約規定的時間內到達要約人處,或者到達法律規定的地方都能生效。如在我們公司很多合同採用數據電子形式訂立合同,當數據電文進入指定的系統,即使收件人並不一定立即收到,合同也算成立。第二種情況是承諾在要約規定之外的時間到達要約人處,這時候的承諾一般而言不生效,也有很多學者把它理解為一種新的要約。但我覺得是一種待定效果:如果要約人仍然願意接收這個承諾,那麼合同則可以成立;但是如果要約人否認這個承諾,那麼,這份承諾即變成新的要約,以前的要約人如果可以提出新的條件,同時他的地位轉變為承諾人了wadf二、合同的生效在我們日常簽訂合同時,一般我們會在結尾添上一條:本合同(協議)自雙方簽字蓋章時成立生效ptx從法律角度而言,雙方簽字蓋章,表示對合同的內容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r但是這樣的合同是不是生效呢?如果雙方都自覺履行,直至合同履行完畢,沒有發生法律糾紛,那麼這份合同是完美的(但不能算有效)。但一旦發生糾紛,想通過法律來保護自己的利益,那麼,法律首先就要考慮合同是否生效。《合同法》規定,生效的合同應具備以下條件:1、當事人具有相應訂立合同的能力,即合同主體據以獨立訂立合同並獨立承擔合同義務的主體資格。這就要求簽訂合同的法人必須具備法律或章程規定的業務活動能力,而公司的代理人必須具備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合同雙方簽訂合同時,必須處於自身真實的意思在合同上簽字,沒有重大誤解,沒有欺詐、脅迫等情況。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h要求合同簽訂的目的符合法律規定,有利於社會公共利益,如簽訂買賣毒品的合同就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是無效合同。而《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了以下情況下簽訂的合同無效: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395合同的成立後只有符合生效的要件且不違背無效的要求,才能是生效的,只有簽訂生效的合同nrvz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我們自己的合法權益。而這些正是合同的當事人在平時簽訂合同中重要考慮的幾個要點之一。合同成立時間如何確定?《合同法》第25條規定:「承諾生效時合同成立」;第32條規定:「當事人採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第33條規定:「當事人採用信件、數據電文等形式訂立合同的,可以在合同成立之前要求簽訂確認書。簽訂確認書時合同成立。」根據第25條規定,承諾到達要約人時合同即告成立,但第32條、33條又規定了不同的合同成立時間規則,這三個條文的適用關系是:若同時存在各條適用情形而三者又不一致的,應以第33條為准;若同時存在第25條、32條適用情形的,應以32條為准;若只存在第25條適用情形,或雙方簽字蓋章時間與承諾生效時間一致,則可適用第25條,舉例說明:甲公司於1998年10月5日向乙公司發出要約,乙公司於10月10日向甲公司了妯承諾並於當日到達,甲公司於10月15日在合同上簽字後再寄給乙公司,乙公司於10月20日在合同上蓋章......餘下全文>>

F. 合同的主體部分包括哪些內容

一、合同主體的含義:

1、必須是法律地位互相平等。

2、范圍包含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

因平等主體的要求,合同法的適用對象不包括管理和被管理關系之間簽訂的協議,如勞動合同,以及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如婚姻、收養、監護等。

二、合同主體的范圍

1、自然人,它既包括本國的公民,也包括外國人和無國籍人。自然人分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和完全行為能力的人。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可以作為合同主體,但是本人不能單獨簽訂合同,需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合同才能生效。限制行為能力的人可以獨立簽訂與本人年齡和智力相適應的合同,對於超出本人年齡和智力的合同,需法定代理人代為簽訂才能生效。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可以獨立簽訂合同。

2、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並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包括:企業法人,機關、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

3、其他組織,是指除了自然人和法人以外的單位或者機構。其他組織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個人獨資企業

(二)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夥企業

(三)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四)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五)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法人的分支機構

(六)依法設立並領取營業執照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分支機構

(七)經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鄉鎮企業、街道企業

(八)其他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組織。

三、合同生效的條件

(1)合同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合同當事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以及締約能力,才能成為合格的合同主體。若主體不合格,合同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2)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應當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意思。合同成立後,當事人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實往往難以從其外部判斷,法律對此一般不主動干預。缺乏意思表示真實這一要件即意思表示不真實,並不絕對導致合同一律無效。

(3)合同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合同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主要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合同的內容合法,即合同條款中約定的權利、義務及其指向的對象即標的等,應符合法律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的要求。二是合同的目的合法,即當事人締約的原因合法,並且是直接的內心原因合法,不存在以合法的方式達到非法目的等規避法律的事實。

(4)具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合同生效必須具備的形式要件所謂形式要件,是指法律、行政法規對合同形式上的要求,形式要件通常不是合同生效的要件,但如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將其作為合同生效的條件時,便成為合同生效的要件之一,不具備這些形式要件,合同不能生效。當然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G. 合同法主體問題

沒有矛盾,張某=該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是以其全部財產為責任的,~。

H. 合同法是什麼

什麼是合同?什麼是合同法?合同又稱契約,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某種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品交換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變更和解除、終止、違約責任等合同關系。下面找法網小編為您詳細介紹!
一、什麼是合同?

合同一旦簽訂就具有了一定的法律效力。經理人在簽訂合同時,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合同,合同有怎樣的法律特徵,合同應具備哪些條款才能產生法律自效力。

合同又稱契約,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某種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在合同概念之下,可以容納財產、身份、行政、勞動等不同性質的多種法律關系。合同法中所指的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而同屬民事法律領域的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以及其他法律性質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1、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

2、合同是多方當事人的法律行為。

3、合同是從法律上明確當事人間特定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文件。

4、合同是具有相應法律效力的協議。合同依法成立、發生法律效益之後,當事人各方都必須全面正確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如果當事人不履行合同中規定的義務,要依法承擔違約責任。對方當事人可通過訴訟、仲裁,請求強制違約方履行義務,追究其違約法律責任

二、什麼是合同法?

1、合同法的特徵

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品交換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調整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變更和解除、終止、違約責任等合同關系。

合同法具有以下特徵:

(1)合同法強調主體平等、自願協商、等價有償的原則。這些原則是商品交換的基本原則。

(2)合同法貫徹契約自由的原則。在合同法中,主要是通過任意性法律規范調整合同關系。政府對當事人通過合同關系進行的經濟活動的干預,被嚴格限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3)合同法從動態的角度為當事人提供財產關系的法律保護。合同法調整商品交換關系,即調整動態的財產流轉關系。

我國的合同立法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由計劃經濟體制向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開始的。繼《民法通則》為調整合同關系作了原則性規定外,還先後頒布了《經濟合同法》(1981年頒布,1993年作了修改)、《深圳經濟合同法》(1985年)和《技術合同法》(1987年),以及大量單行法規和條例。這些都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行,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培育和發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並於1999年10月1日施行。

2、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合同法的原則,是指其效力貫穿於整個合同法制度和規范之中的根本准則,是指導合同立法、合同司法和進行合同活動的帶有普遍指導意義的基本行為准則。概括起來看,我國合同法的基本原則有:

(1)平等原則。平等原則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當事人,在權利義務對等的基礎上,經充分協商達成一致,以實現互利互惠的經濟利益目的的原則。當事人法律地位一律平等,是民事法律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合同法》第3條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這一原則包括以下內容:一是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二是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對等;三是合同當事人應當協商一致,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更不得以強迫、脅迫等手段簽訂合同;四是合同主體的合法權益平等地受法律保護。

(2)自願原則。合同自願原則表現為合同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自願原則體現了民事活動的基本特徵,是民事關系區別於行政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的特有的原則。民事活動除了法律強制性的規定以外,一律由當事人自願約定。《合同法》第4條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

自願原則貫穿於合同活動的全過程:第一,訂不訂合同,由合同當事人按照自己的意思自主決定;第二,與誰訂立合同,由當事人自己選擇對方當事人;第三,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自願約定;第四•,當事人可以協議變更合同內容;第五,當事人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當事人可以約定違約責任,在發生爭議時,可以自主地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第七,當事人有權對合同的形式如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公證形式等做出選擇。

(3)公平原則。根據《合同法》第5條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要求合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要公平合理,要大體上平衡,強調一方給付與對方給付之間的等值性,合同上的負擔和風險的合理分配。一是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得濫用權利、不得欺詐、不得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合謀;二是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三是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

(4)誠實信用原則。《合同法》第6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力、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應當誠實守信,善意地行使權力、履行義務,不得有欺詐等惡意行為。在法律、合同未作規定或規定不清的情況下,要依據誠實信用原則來解釋法律和合同,來平衡當事人間的利益關系。

(5)合法原則。《合同法》第7條明確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

I. 合同的主體部分包括哪五個方面

依據《合同法》第十二條 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內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容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質量是標的內在素質和外觀形態的綜合,包括標的名稱、品種、規格、型號、等級、標准、技術要求、物理和化學成分、款式、感覺要素、性能等。)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五大內容應該是指不可或缺的,一般是1、當事人;2、標的;3、價款;4、履約條件;5、違約責任。

J. 31、合同法的主體不包括( )

肯定是D
1】從法條看:
《民法通則》所稱民事主體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內
C答案個體工商戶即容屬於非法人組織一列。而D選項屬於行政主體並且其在行使行政職權作出行政行為,其為行政主體受行政法的調整而不受民法的調整。合同法屬於民法之債法范疇自然就不包括D選項了。
2】從法理看:
民事主體的定義為調整平等主體的財產關系和身份關系。而合同法偏重於調整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而D選項中的行政主體與民事主體是管理與被管理、監督與被監督等等的隸屬關系,非平等主體間的。因此D選項不能入選

熱點內容
法律咨詢實時在線 發布:2025-09-10 08:00:41 瀏覽:144
澳門行政法務司司 發布:2025-09-10 07:43:54 瀏覽:461
鎮海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0 07:38:31 瀏覽:975
水保登記表收費會有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9-10 07:36:12 瀏覽:990
合同法關於貨運合同的規定 發布:2025-09-10 07:30:34 瀏覽:9
合同法司法解二第二十四條 發布:2025-09-10 07:16:03 瀏覽:1
保護交易安全合同法 發布:2025-09-10 06:45:32 瀏覽:400
一般營銷公司薪資規章 發布:2025-09-10 06:39:37 瀏覽:567
朋友圈傳謠者應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0 06:39:04 瀏覽:767
合同文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0 06:37:28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