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合同法中的抗辯權
⑴ 合同法中的抗辯和抗辯權的區別是什麼
抗辯和抗辯權,是民法上極為重要的概念。但是對這兩個相關的概念的不同含義及其類型,學界的認識較為模糊。例如,在我國學者中,大多認為廣義的抗辯權包括了抗辯的概念,即廣義上的抗辯權包括狹義的抗辯權和訴訟上的抗辯。這是認識不符合抗辯權概念的歷史發展的,顛倒了這二個概念之間的種屬關系。
抗辯權包含在抗辯之中。抗辯權乃專指對抗他人請求權行使的權利。抗辯權具有永久性、無被侵害可能性、不可單獨讓與性、無相對義務觀念性等四個特徵。抗辯和抗辯權之間、抗辯和反訴及否認和反駁之間,都存在著明顯的區別。
抗辯權,廣義上是指對抗請求權或否認他人的權利主張的權利,有的稱為異議權;狹義上僅指對抗請求權的權利。
抗辯權的作用在於對抗請求權,又可分為一時抗辯權和永久抗辯權。
依照我國《擔保法》的規定,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抗辯權以法律規定的抗辯事由為依據,以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存在和有效為前提,這一權利的行使可以造成對方請求權的消滅或者使其效力延期發生。
保證人的抗辯權則是指,主合同債權人向保證人提出承擔保證責任的要求時,保證人根據一定的抗辯事由所享有的反駁債權人請求,拒絕或延緩承擔保證責任的一種權利。其實,保證人的抗辯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保證人享有的屬於主債務的抗辯權,另一類是專屬於保證人的抗辯權即保證人的先訴抗辯權。
⑵ 合同法規定的四種抗辯權分別是哪四種
合同法只規定了三種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同時舉行抗辯權,遲延履行抗辯權),擔保法規定了一種抗辯權(一般保證中的先訴抗辯權)
⑶ 合同法中的抗辯權有哪些,每個抗辯權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合同法中的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主要內容如下: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
1】概念
《合同法》第66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據此,同時履行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且沒有先後履行順序,一方當事人在他方未為對待給付之前,由拒絕履行自己的合同債務的權利。
2】成立條件
A、當事人須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
B、當事人雙方互負的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且均已屆清償期
C、雙方當事人未履行債務或未按約定履行債務
D、雙方當事人的對待履行是可能履行的
二、先履行抗辯權
1】概念
《合同法》第67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據此,先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方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沒有履行合同債務的,後履行一方當事人有拒絕履行自己的合同債務的權利。
2】成立條件
A、當事人因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B、當事人一方須有先履行的債務
C、先履行一方到期未履行債務或未適當履行債務
三、不安抗辯權
1】概念
《合同法》第68條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
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據此,不安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形時,有中止履行自己債務的權利。
2】成立條件
A、當事人須因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B、當事人一方須有先履行的債務且已屆履行期
C、後履行債務一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
D、後履行債務一方沒有對待給付或未提供擔保
⑷ 運用合同法有關履行中的抗辯權原理評析
大陸法中,此為不安抗辯權,即雙務合同中,一方在另一方未履行義務以前有權利不履行自專己的義務。
買賣屬合同是雙務合同,賣方有權在買方未付款時不提供貨物,買方有權在賣方未提供貨物時不付款,因此往往合同雙方約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⑸ 《合同法》規定了合同人在履行合同過程中享有的抗辯權有( )。 A.同時履行抗辯權 B.先訴抗辯權
A。
《合同法》第六十六條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
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
的履行要求。
⑹ 合同法中不安抗辯權的不安事由是什麼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2、喪失商業信譽3、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⑺ 簡述合同法上三種抗辯權制度的功能。
最佳答案同時履行抗辯權屬於延期的抗辯權,不具有消滅對方請求權的效力,而版僅產生使對方請求權權延期的效果.
後履行抗辯權既然為獨立的抗辯權,應當具有獨立的適用范圍!要根據合同法第67條的規定去理解先履行抗辯權的法律效力!
所謂不安抗辯權也稱為先履行抗辯權!暫停中止合同的履行乃是不安抗辯權行使的主要效果!
⑻ 舉例合同法中不安抗辯權的法律特徵
不安抗辯權指當事人互負債務,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內對方沒有恢容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不安抗辯權是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相對應的一種抗辯權。它們分別適用於異時履行與同時履行的情況。兩者共同構成了大陸法系債法中保護債權的抗辯權體系。盡管不安抗辯權與後履行抗辯權一樣都適用於異時履行的情況,但不安抗辯權主要是為了保護先履行一方,或者說該抗辯權是由先履行一方所享有的權利;而後履行抗辯權主要是為了保護後履行一方,或者說該抗辯權是由後履行一方所享有的權利。
例如甲乙簽訂買賣合同,約定甲在合同簽訂後10日內交貨,乙在甲交貨後1個月後付清價款。後甲在准備交貨時發現乙經營狀況惡化,而且有證據證明,所以甲沒有按照合同約定期限交貨,中止履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