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講座結束主持詞

合同法講座結束主持詞

發布時間: 2021-01-28 22:33:50

㈠ 幾個民法名詞解釋-要約撤消/合同撤消等

  1. 要約撤銷是一項使生效的要約歸於無效的重要的單方法律行為,要約一旦被撤銷,已經生效回的要答約將歸於無效,要約人將不再受要約內容的約束。

    (1)不同於要約撤回的是,要約撤銷發生於要約生效之後,其通知應當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受要約人。

    (2)也就是說要約撤銷的通知到達受要約人的期間應是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後,受要約人發出承諾之前。

  2. 合同撤銷是指當事人對合同的內容有重大誤解或顯失公平,可以經利害關系當事人請求。撤銷該合同,使其已經發生的法律效力歸於消滅。

㈡ 合同自動失效和終止區別

一、合同自動失效和終止區別:

終止是指權利義務的履行停止,而失效指的是合同自始無效。

1、合同成立的條件不同

無效合同指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合同有效條件,合同關系不應成立;而合同權利義務終止是消滅已經生效的合同。

2、合同效力不同

無效合同是當然無效,即使當事人不對合同效力提出主張,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也有權確認合同無效;而合同權利義務終止是出現了終止合同的法定的事由,當事人行使權利使合同關系消滅,國家不主動干預。

3、法律後果不同

合同被宣告無效後,合同自始無效,產生恢復原狀的法律後果;而合同權利義務終止主要是對將來失其效力,即合同不再履行,只有某些被解除的合同溯及既往。

二、在法庭上不能以該合同為依據的情況: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拓展資料

一、合同終止

1、是指因發生法律規定或當事人約定的情況,使合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使合同的法律效力終止。合同當事人雙方在合同關系建立以後,因一定的法律事實的出現,使合同確立的權利義務關系消滅的法律名詞。

2、《合同法》第九十一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

(一)債務已經按照約定履行;

(二)合同解除;

(三)債務相互抵銷;

(四)債務人依法將標的物提存;

(五)債權人免除債務;

(六)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

(七)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終止的其他情形。

另外,債權人免除債務人部分或全部債務的,合同的權利義務部分或者全部終止;債權和債務同歸於一人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後,當事人應當遵循誠信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二、合同無效五種情形解讀:

(1)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8條之規定,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因欺詐而訂立的合同,是在受欺詐人因欺詐行為發生錯誤認識而作意思表示的基礎上產生的。

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9條的規定,所謂脅迫,是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相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脅迫也是影響合同效力的原因之一。

依《合同法》第52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等手段訂立的合同,只有在有損國家利益時,該合同才為無效。

(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所謂惡意串通,是指當事人為實現某種目的,串通一氣,共同實施訂方合同的民事行為,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損害的違法行為。

惡意串通而訂立的合同,其構成要件是:

1、當事人在主觀上具有惡意性。即明知或者知其行為會造成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損害,而故意為之。

2、當事人之間具有串通性。串通是指相互串連、勾通,使當事人之間在行為的動機、目的、行為以及行為的結果上達成一致,使共同的目的得到實現。在實現非法目的的意思表示達成一致後,當事人約定互相配合或者共同實施該種合同行為。

3、雙方當事人串通實施的行為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惡意串通的結果,應當是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的利益受到損害。法律並不禁止當事人在合同的訂立和履行中獲得利益。但是,如果雙方當事人在謀求自己的利益的同時而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的利益的時候,法律就要進行干預。

惡意串通所訂立的合同,是絕對無效的合同,不能按照《合同法》第58條規定的一般的絕對無效合同的原則處理,而是按照《合同法》第59條的規定,將雙方當事人因該合同所取得的財產,收歸國有或者返還集體或者個人。

(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也稱為隱匿行為,是指當事人通過實施合法的行為來掩蓋其真實的非法目的,或者實施的行為在形式上是合法的,但是在內容上是非法的行為。

當事人實施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行為,當事人在行為的外在表現形式上,並不是違反法律的。但是這個形式並不是當事人所要達到的目的,不是當事人的真實意圖,而是通過這樣的合法形式,來掩蓋和達到其真實的非法目的。因此,對於這種隱匿行為,應當區分其外在形式與真實意圖,准確認定當事人所實施的合同行為的效力。

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而訂立的合同,應當具備下列要件:

1、當事人所要達到的真實目的或者其手段必須是法律或者行政法規所禁止的;

2、合同的當事人具有規避法律的故意;三是當事人為規避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而採用了合法的形式對非法目的進行了掩蓋。

(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在法律、行政法規無明確規定,但合同又明顯地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時,可以適用「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條款確認合同無效。

(5)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合同,是指當事人在訂約目的、訂約內容都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合同。《合同法解釋》第4條明確規定:「合同法實施以後,人民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應當以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為依據,不得以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為依據。」

㈢ 我們學校要辦個法律講座,主要是《勞動法》《合同法》的講座,主持詞該桌面寫啊

你好,就你描述的問題,律師答復如下:
首先,你們要確認和單位之間的勞動關系的事內實,如 工資單,容考勤記錄,工作過程中的文件記錄。
其次,確認勞動關系後,可以要求單位補繳社會保險,補發工資。
第三,單位應當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提前一個月通知勞動者,否則應當支付一個月的經濟補償金作為代通金。
第四,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支付雙倍工資,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應當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第五,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可以要求經濟賠償金,為經濟補償金的兩倍。
第六,如果協商不成,帶好相關資料到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到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仲裁委提出勞動仲裁。
祝福!

㈣ 合同法因天災人禍導致逾期還款、

有一個名詞叫不可抗力,但是金錢債務延遲有例外。
不可抗力,在我國《專民法通則》上是屬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

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自然災害、如台風、洪水、冰雹;
(2)政府行為,如徵收、徵用;
(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騷亂。
在不可抗力的適用上,有以下問題值得注意:
(1)合同中是否約定不可抗力條款,不影響直接援用法律規定;
(2)不可抗力條款是法定免責條款,約定不可抗力條款如小於法定范圍,當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規定主張免責;如大於法定范圍,超出部分應視為另外成立了免責條款;
(3)不可抗力作為免責條款具有強制性,當事人不得約定將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責事由之外。
3.不可抗力的免責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全部免除責任。
但有以下列外:(1)金錢債務的遲延責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遲延履行期間發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責效力。

㈤ 講座提綱

提供個樣板希望能幫到你
講座提綱

一.找工要有料
正所謂不打無准備的仗,找工之前,你得知道自己有多少「料」。
1、清楚的了解自己
2、完善自己的簡歷
3、妥善的解決後顧之憂
關鍵詞:「准備」
1)、資料上的准備
——簡歷、照片、獲獎證書、實習證明……屬於自身成長和收獲的見證。
2)、學習上的准備
3)、生活上的准備
——作息時間,學業和找工的時間安排、計劃、經費、身體健康等。
二.找工要有心
1、找工要上心
2、找工要有信心
宜:
樂觀、積極、勇敢、堅持的心態
忌:
悲觀、從眾、攀比、隨意的心態
三.找工要有才
除了大家認為最重要的口才,實際上更重要的是針對找工這項技術活的「實際才能」。找工開始之前,要問自己對找工了解多少?掌握多少找工的規律?
建議做好幾方面的儲備。
1、就業知識的學習
——多種途徑的學習:老師、報紙、網路……
這是一個自我學習的過程,建議做到「不懂就問,充分利用資源」,切忌「想當然」。
2、就業信息的搜集
——拓寬自己的信息收集面,堅持每天積累自己的信息。
這是一個自我積累的過程,切忌「坐等消息」,「天上不會掉下大餡餅」。
3、就業資料的完備
——就業推薦表、體檢表、成績單、三方協議書等。
注意:對於單份材料的妥善保管,不能太「大方」。
——配合指導老師和學校做好畢業前的材料收集。
注意:畢業資料無小事,認真填寫,不能馬虎、遺漏。
4、就業手續的辦理
——如何才算完成辦理就業手續?
注意:跟單位簽完協議書不代表就業手續辦理完畢。
——兩個重點:檔案和戶口。
注意:檔案的重要性、不要不覺意成為「黑戶」。
四.找工要有巧
找工要靈巧——但不要投機取巧。
1、認真閱讀招聘信息,不放過任何細節;
2、把握聯系的恰當時間及方式;
3、遵循應聘的游戲規則,服從招聘單位的安排;
4、面試應該是一次平等的交流;
5、做好自我介紹;
6、學會調節面試氛圍;
7、把握回答問題的時間;
8、好好回顧總結每一次應聘的細節及成敗原因。
五. 就業後的跟蹤工作:
就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走出校門,走上工作崗位並不代表「就業」已經結束,適時跟蹤了解自己的「關系」。
1、檔案的去向(人事關系的歸屬)
2、戶口的辦理
3、合同的簽訂
4、職稱職務的確定
5、社保的辦理

㈥ 求合同法中先行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和同時履行抗辯權的名詞解釋和區別

先履來行抗辯權,是指源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債的本旨,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合同法》第67條)。
不安抗辯權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證據表明另一方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時,在對方沒有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沒有提供擔保之前,有權中止合同履行的權利。
同時履行抗辯權: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可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之權。
三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有先後順序以及提起抗辯的主體。

㈦ 跪求主持詞串詞

欣賞抄完《愛》之後,我們深有體會,可是,愛會分為很多種,對家人的愛,對朋友的愛,對師長的愛,還有,對祖國的愛!請欣賞歌曲《精忠報國》
慷慨激昂的歌曲震撼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對祖國滿懷熱忱,對同胞,我們《相親相愛》
每個人都是一顆獨一無二的星,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或許並不起眼,可並不能忽視我們所做的貢獻,請欣賞節目《不要……》
今天站在這《夢想的舞台》,為我們精彩的明天預演!
每個人都有過夢想,或許沒有實現,但這些夢想為我們的人生依舊增添光彩,回首時,那些曾經的夢想恍如明星,讓我們一起仰望星空,回顧那些曾經的精彩!

㈧ 為什麼要舉辦《勞動合同法》講座

為了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制定《勞動合同法》

熱點內容
道德促進發展 發布:2025-09-10 11:06:21 瀏覽:823
法律行政法規草案徵求意見 發布:2025-09-10 11:05:47 瀏覽:510
集中體現合同法的公平原則的制度 發布:2025-09-10 10:51:19 瀏覽:996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內容 發布:2025-09-10 10:50:17 瀏覽:606
有關出軌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0 10:47:09 瀏覽:279
為司法透明 發布:2025-09-10 10:47:08 瀏覽:617
法官員額後安徽工資 發布:2025-09-10 10:22:38 瀏覽:683
道德何濤 發布:2025-09-10 10:07:50 瀏覽:722
呼和浩特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9-10 09:58:23 瀏覽:709
宋雲峰律師 發布:2025-09-10 09:58:15 瀏覽: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