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第406條
1. 甲方購買乙方貨物,乙方在送貨時發生了交通事故,應有誰承擔責任
一般來講,貨物的損失不是由承運人承擔,乙方幫甲方運貨,甲方和乙方是合同關系,雖然不一定簽訂了合同,但合同關系是確實存在的。如果出現了交通事故,要看是什麼樣的情況下,一般有運輸人承擔主要責任。而貨物的損失一般由收貨人承擔。當然也要看運輸人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發生了交通事故。以下條款僅供參考:
《合同法》第303條規定:在運輸過程中旅客自帶物品毀損、滅失,承運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320條規定:因托運人托運貨物時的過錯造成多式聯運經營人損失的,即使托運人已經轉讓多是聯運單據,托運人仍然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406條規定: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第374條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貨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該承擔賠償責任,但保管室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117條第1款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不可抗力主要指:1、自然災害。如地震、滑坡、洪水、火災等。2、政府行為。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戰爭等。
2. 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
ABC 本題考合同的有償性。《合同法》第366條規定:「(第1款)寄存人應當按照約定專向保管人支屬付保管費。(第2款)當事人對保管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保管是無償的。」A當選。第405、406條規定:「受託人完成委託事務的,委託人應當向其支付報酬。因不可歸責於受託人的事由,委託合同解除或者委託事務不能完成的,委託人應當向受託人支付相應的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B當選。第196條、211條第1款規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C當選。第175條規定:「當事人約定易貨交易,轉移標的物的所有權的,參照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 D不選。
3. 合同犯罪的幾種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與合同直接相關的犯罪有以下幾種:
一、合同詐騙罪
第224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後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二、貸款詐騙罪
第193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編造引進資金、項目等虛假理由的;
(二)使用虛假的經濟合同的;
(三)使用虛假的證明文件的;
(四)使用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或者超出抵押物價值重復擔保的;
(五)以其他方法詐騙貸款的。
三、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
第167條
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
第406條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 既是有償合同,又是無償合同的有哪些
保管、委託、借款合同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
《合同法》第366條規定了寄存人應當按照約定向保管人支付保管費。當事人對保管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61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保管是無償的。
《合同法》第406條規定了有償委託合同與無償委託合同賠償損失的歸責原則。
《合同法》第211條規定了自然人的借款可似是無償的,而銀行貸款是有償的。
綜上所述,保管、委託、借款合同可以是有償的,也可以是無償的。
(4)合同法第406條擴展閱讀:
有償合同和無償合同區別:
(一)當事人應盡的注意義務與責任不同。有償合同的債務人應盡較高的注意義務,其責任較重,應對故意和一切過失負責;而無償合同的債務人則負較輕的注意義務,僅對故意或重大過失負責。
(二)對締約人的要求不同。有償合同的當事人必須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否則要經其代理人的同意;而對純獲利益的無償合同,限制民事行為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訂立合同。
(三)可否行使撤銷權不同。如債務人將其財產無償轉讓給第三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債權人可請求撤銷該無償行為。如債務人將其財產有償轉讓給第三人,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只有在其轉讓價值明顯不合理且受讓人故意時,債權人方可請求撤銷該行為。
(四)有無返還義務不同。如果無處分權人通過有償合同將財物轉讓給第三人,第三人善意取得該財產的,原則上對於原物所有人不負返還義務;若通過無償合同將財物轉讓給第三人,原物存在時,第三人負有返還原物的義務。
義務內容不同:在無償合同中,利益的出讓人原則上只需承擔較低的注意義務;而在有償合同,當事人所承擔的注意義務顯然大於無償合同。
主體要求不同:在有償合同,當事人雙方均必須是完全行為能力人;而在無償合同,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成為純受利益的一方當事人。
對債權人行使撤銷權來講,如果債務人將其財產無償轉讓給第三人,嚴重減少債務人的財產,有害於債權人的債權,債權人可以請求撤銷該轉讓行為。
但對於有償合同而且不是明顯的低價處分合同,債權人的撤銷權只有在第三人有惡意時方能行使。在善意取得制度中,往往也要求善意第三人系通過有償合同取得該動產,否則不能成立善意取得。
5. 適用合同法401條的案例
該案涉及委託合同中有關受託人義務的規定。
委託合同又稱委任合同,是指依雙方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處理事務的合同。在委託合同關系中,一方當事人為委託人,另一方當事人為受託人。根 據我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受託人的主要義務有以下幾項:
(1)辦理受託事務的義務。受託人的基本義務是須依委託人的指示,親自或在特定情況下轉委託他人處理委託人委託的事務。委託人對其所委託事務的處理如有指示時,受託人應當依照委託人的指示處理受託事務。
(2)報告義務。《合同法》第401條規定:"受託人應當按照委託人的要求,報告委 託事務的處理情況。委託合同終止時,受託人應當報告委託事務的結果。"依據該條規定, 受託人在辦理委託事務的過程中,根據委託人的請求或認為 有必要之時,應當及時向委託人報告委託事務處理的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和可能的結果。 但受託人於事務終了時做出有 關委託事務結果的報告,不以有委託人的請求為前提。也就是說,雖然委託人未請求受託人報告,受託人不及時報告的, 也違反了合同。
(3)交付財物 和轉移權利的義務。《合同法》 第404條規定:"受託人處理委 託事務取得的財產,應當轉交給委託人。 "受託人應當將因辦理委託事務而取得的各種利益 及時轉移給委託人。該項利益包括金錢、實物以及前二者的孳息。這些財產,無論是以委託人名義還是以受託人自己的名義取得的,也不論是轉委託中 的第三人取得的還是受託人在處理事務時直接取得的,均須交付給委託人。法律沒有明確規定受託人履行這項義務的日期,因而受託人的交付義務屬於未定期的債務。但如果經委 託人催告,受託人仍不履行交付義務的,則應承擔遲延給付 的責任。
(4)損害賠償責任。《合同法》第406條規定:"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 失的,應當賠償損失。"(5)繼續處理義務。《合同法》第412條 規定:"因委託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或者破產,致使委託合同終止將損害委託人利益的,在委託人的繼承人、法定代理人或者清算組織承受委託事務之前,受託人應當繼續處理委託事務。"
綜上所述,李某作為受託人,在委託事項處理終結後,負有向委託人學校報告的義務和交付財物的義務。其應當將代購的情況(包括中獎的情況)與結果如實向委託人學校匯報,並將處理委託事項取得的財物一一電視機及在辦理委託事務過程中取得的其他財產一一兌獎券交付委託人。鑒於此,商場開獎後兌獎券中獎 獲得的電視機也自然應當歸學校所有。
6. 乙方在上下班途中應嚴格遵守各項交通准則,如發生交通事故,一切責任將由乙方承擔,甲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一般來講,貨物的損失不是由承運人承擔,乙方幫甲方運貨,甲方和乙方是合同關系,雖然不內一定簽訂了容合同,但合同關系是確實存在的。如果出現了交通事故,要看是什麼樣的情況下,一般有運輸人承擔主要責任。而貨物的損失一般由收貨人承擔。當然也要看運輸人是在什麼樣的狀況下發生了交通事故。以下條款僅供參考:《合同法》第303條規定:在運輸過程中旅客自帶物品毀損、滅失,承運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320條規定:因托運人托運貨物時的過錯造成多式聯運經營人損失的,即使托運人已經轉讓多是聯運單據,托運人仍然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406條規定: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第374條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貨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該承擔賠償責任,但保管室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117條第1款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不可抗力主要指:1、自然災害。如地震、滑坡、洪水、火災等。2、政府行為。3、社會異常事件。如:罷工、戰爭等。
7. 違約責任歸責原則的認識分歧
中國《合同法》違約歸責原則的規定及產生的認識分歧
《合同法》實施以來,國內學界關於歸責原則問題分歧較大。《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同時分則中第189條規定:「因贈與人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191條第一款規定:「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擔損害賠償責任。」第303條規定:「在運輸過程中旅客自帶物品毀損、滅失,承運人有過錯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320條規定:「因托運人托運貨物時的過錯造成多式聯運經營人的損失的,即使托運人己經轉讓多式聯運單據,托運人仍然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374條規定:「保管期間,因保管人保管不善造成保管物毀損、滅失的,保管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保管是無償的,保管人證明自己沒有重大過失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第406條規定:「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賠償損失。」第425條規定:「居間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就如上規定,學術界對《合同法》規定的是什麼樣的歸責原則,絕大多數認為是嚴格責任原則,也有學者堅持過錯責任原則,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應以嚴格責任為主、過錯責任為輔的歸責原則。最終,中國合同法上違約歸責原則認識上的差異,最後都集中在歸責原則的法律基礎和兩大法系歸責原則的傳統問題上:
首先,違約歸責原則的選擇體現了法的價值目標的不同。換言之,法的價值目標不同,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不同的。公認的法律價值包括正義、自由、效率、秩序、安全、社會福利、善德等,其中公平正義和效率是兩項最重要的價值。一個國家所追求的法律價值目標不同,其法律制度中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以過錯責任原則為一般歸責原則的,其追求的是公平法律價值;以嚴格責任原則為一般歸責原則的,其追求的是效率法律價值。進一步而言,一個國家在其自身發展的不同時期,其追求的法律價值有所側重,其違約責任的歸責原則也會相應調整而不同。
其次,在大陸法系國家,最先實行過錯責任原則的是法國,隨後為歐洲其他國家所沿襲。大陸法系國家之所以把過錯責任原則作為一般歸責原則,其實質原因在於19世紀的法哲學是個人主義,重視理性和個人自由,承認個人抉擇、區別善惡的能力,認為人的行動受其自由意志的支配,是行為人選擇的結果,因而在其故意或過失地違約時,責令其承擔合同責任,顯然正當。大陸法系的過錯責任原則體現了以公平正義為主的法律價值目標。英美法系則實行嚴格責任原則,其實質原因在於合同法以合意為基礎,是建立在自願的交換可以給雙方都帶來更大的收益基礎上。合同法目標就是提供各種交易規范和標准術語,以使當事人在合同過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出現違約事件後,可根據合同法進行解決,縮短訴訟時問,節省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故而英美法系的嚴格責任原則體現了以效率為先的法律價值目標。
8. 公司法 1、甲有限責任公司,經營塑料產品,總資產1200萬元,總負債200萬元。現公司股東會作出以下決定,
sk凇h笑nδ┮qㄛ佗xbΨk凇aノh笑 ()以3甲公5司名義k投資100萬o元i,與n乙t公6司組成合夥企業。不v合法。因為0公6司轉投資後,以1各自投資額對所投公2司負責,即承擔有限責任。所以7投資對象可以3是有限責任公0司、股份有限公3司,也j可以4是其他法人f企業,但是不w能向合夥企業投資。(1)以5甲公8司名義d向丙電腦有限責任公3司投資800萬u元z。合法。因為6,公1司可以7向其他有限責任公7司或股份有限公8司投資,但是除國務院規定的投資公8司和控股公5司外,其累計6投資額不l得超過其凈資產的50%。甲公2司凈資產為65000萬k元m,其對丙公1司的投資額沒有超過其20%,所以7合法。(8)以1甲公7司名義m發行400萬d元p公5司債券。不v合法。因為5根據公1司法規定,有資格發行公7司債券的公1司只有股份有限公2司、國有獨資公5司和兩個t以7上h的國有企業或者兩個x以7上r的國有投資主體投資設立的有限責任公5司。而甲公2司不c是上h述公0司之e列,不r具備發行公4司債券的主體資格。(0)以5甲公1司的財產為8個f體戶7張某的債務提供擔保。不x合法。因為2根據公1司法的規定,不c能以6公1司的財產為2個o人n債務提供擔保。
9. 合同法第四百零六條
第四百零六條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回可以要求賠償損答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解釋】本條是對受託人過錯致委託人損失的責任的規定。
在有償的委託合同中,受託人在處理委託事務時只要有過錯,並給委託人造成損失,就要承擔賠償責任。在無償的委託合同中,受託人在一般過失下並不承擔賠償責任,只有在故意和重大過失的情況下,才對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所謂重大過失是指一般人對該行為所產生的損害後果都能預見到,而行為人卻因疏忽大意沒有預見到,致使損害後果發生。由於無償委託合同,受託人沒有報酬,因此,其承擔責任相比有償委託合同要輕一些。
受託人超越許可權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無論委託合同是否有償,都應當賠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