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調整規范

婚姻法調整規范

發布時間: 2021-01-30 04:43:00

1. 新婚姻法規則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離婚

(一)當事抄人須為合法夫妻並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1、協議離婚的當事人雙方應當具有合法夫妻身份。以協議離婚方式辦理離婚的,僅限於依法辦理了結婚登記的婚姻關系當事人。不包括未婚同居和有配偶者與他人非法同居的男女關系,也不包括未辦理結婚登記的「事實婚姻」中的男女雙方。2、協議離婚的當事人雙方均應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只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才能獨立自主地處理自己的婚姻問題。(二)協議離婚當事人雙方必須具有離婚的共同意願「雙方自願」是協議離婚的基本條件,協議離婚的當事人應當有一致的離婚意願。這一意願必須是真實而非虛假的;必須是自主作出的而不是受對方或第三方欺詐、脅迫或因重大誤解而形成的;必須是一致的而不是有分歧的。(三)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是協議離婚的必要條件。如果婚姻關系當事人不能對離婚後的子女和財產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作出適當處理的話,則不能通過婚姻登記程序離婚,而只能通過訴訟程序離婚。

2. 《婚姻法》規定: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登記。該規則屬於

該規則屬於來命令式規則。

《中華人民自共和國婚姻法》中規定:

第八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2)婚姻法調整規范擴展閱讀

《婚姻登記工作規范》中規定:

第二十九條內地居民辦理結婚登記應當提交本人有效的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因故不能提交身份證的可以出具有效的臨時身份證。

居民身份證與戶口簿上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公民身份號碼應當一致;不一致的,當事人應當先到有關部門更正。

戶口簿上的婚姻狀況應當與當事人聲明一致。不一致的,當事人應當向登記機關提供能夠證明其聲明真實性的法院生效司法文書、配偶居民死亡醫學證明(推斷)書等材料;不一致且無法提供相關材料的,當事人應當先到有關部門更正。

3. 新婚姻法第四條規定

《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4. 我國出台的與婚姻法有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與婚姻法相關的法律法規,包括婚姻登記、婚姻法及最高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釋、家庭方面的收養、繼承等,具體有: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條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2、《婚姻登記條例》第一條 為了規范婚姻登記工作,保障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的實施,保護婚姻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制定本條例。

3、《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一條 為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維護收養關系當事人的權利,制定本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一條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為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制定本法。

(4)婚姻法調整規范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根據《婚姻登記條例》:

第二條 內地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是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則確定農村居民辦理婚姻登記的具體機關。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內地居民同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以下簡稱香港居民)、澳門特別行政區居民(以下簡稱澳門居民)、台灣地區居民(以下簡稱台灣居民)、華僑辦理婚姻登記的機關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確定的機關。

第三條婚姻登記機關的婚姻登記員應當接受婚姻登記業務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從事婚姻登記工作。

婚姻登記機關辦理婚姻登記,除按收費標准向當事人收取工本費外,不得收取其他費用或者附加其他義務。

5. 我國調整婚姻家庭與繼承關系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1) 2001年復4月28日第九屆全國制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2)國務院2003年8月8日發布的《婚姻登記條例》,同時廢除了1994年2月1日發布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
(3) 2003年9月25日民政部發布的《婚姻登記工作暫行規范》;以及民政部新出台的《關於貫徹執行〈婚姻登記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解釋(一)、(二)、(三)》及其他司法解釋
(5)《繼承法》等

6. 婚姻法的法律規范可分為哪三類

婚姻法的法律規范分為三類:

(1)授權性規范。是指規定人們有權為一定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規范,授權性法律規范是確定婚姻家庭關系主體的權利的。如「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2)命令性規范。是指規定人們必須做或應該做什麼的規范,是一種積極義務性規范。婚姻法的大部分規范屬於命令性規范。如「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

(3)禁止性規范。是指規定人們不得做什麼或禁止人們做什麼的規范,也是規定人們必須不為一定行為的規范,也可稱為消極義務性規范。如「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7. 新婚姻法裡面到底對男女晚婚的年齡是怎麼規定的,依據是

本條是關於法定婚齡的規定,內容與1980年《婚姻法》第5條一致。基於婚姻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確定結婚年齡應考慮自然和社會兩個方面的因素。自然因素是指生理、心理發育情況。男女只有達到一定年齡,其身體的各個器宮才發育成熟,才有利於繁衍後代;也只有達到一定年齡,其心理發育才較為成熟,才能獨立地對自己行為的性質、後果等進行判斷。社會因素是指一定的生產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狀態、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等社會條件等,也應被作為確定法定婚齡的依據。在我國,確定法定婚齡主要應考慮人口狀況這一社會現實。我國人口較多,如果人口增長較快,將會嚴重製約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而,降低人口出生率,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該條文的具體含義解釋如下:(一)"法定婚齡"的含義本條規定的法定婚齡,是指法律規定的男女結婚必須達到的最低年齡。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達到或高於這一年齡,才被允許結婚。《婚姻法》第6條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如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達到這一年齡,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登記。法定婚齡是男女雙方必須達到的年齡,屬強制性規范,只有國家最高立法機構才有權通過修正法律的形式,對法定婚齡予以降低或提高。為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現行《婚姻法》規定,民族自治地區可以根據本民族的實際情況,對法定婚齡作變通規定。(二)"晚婚晚育"的含義我國現行《婚姻法》在明確規定法定婚齡的同時,還規定"晚婚晚育應予鼓勵"。晚婚晚育是國家倡導的一種婚育政策,其中,法定婚齡與晚婚年齡的性質是不相同的,法定婚齡屬於強制性規范,當事人必須遵守。達到法定婚齡的當事人要求結婚,應予准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可干涉。晚婚年齡是倡導性、任意性規范,非強制的規定。當事人自願實行晚婚的,應予鼓勵。二、條文的立法目的及所要解決的問題我國是個擁有十多億人口的大國,適當提高法定婚齡,可以達到緩解人口增長的目的。因此1980年《婚姻法》確定的結婚年齡較之1950年《婚姻法》提高了2歲,還有學者認為實際上是將法定婚齡提高了3歲,因為1950年《婚姻法》的規定並未強調"周歲",而1980年《婚姻法》明確規定必須男22周歲,女20周歲,新婚姻法對此未做變更。規定較高的法定婚齡,能較好地協調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關系,有利於經濟、人口、社會的協調發展。【實務難點】1.法定婚齡的規定是否具有強制性?法定婚齡具有強制性。在我國歷史上,由於封建社會的小農生產方式對勞動力的迫切需求,以及國家為了適應征丁、服勞役、增加賦稅的需要和彌補戰爭對人口的消耗等,歷來都實行早婚的政策,鼓勵早婚多育,法定婚齡一直都普遍較低。因而,在中國的百姓中已形成了早婚的風俗,並歷經了千年的流傳,這種習俗至今仍對一些農村及不發達地區有著深厚的......閱讀全文:婚姻法第六條解釋:【法定婚齡】

8. 婚姻法中的規范大部分是

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內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容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有關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7、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9. 我國婚姻家庭法概念是怎樣的

一、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
1、諸法合體時期的古代婚姻法諸法合體,即回把調整各種不同社會答關系的法律統一於一個法律之中。特點:沒有獨立的婚姻家庭法規;對於違反相關規范的行為,多採用刑罰方式處理。
2、附屬於民法的近代婚姻法在資本主義法律體系中,婚姻法依附於民法。資產階級把婚姻看成一種契約關系。
3、形成獨立法律部門的社會主義婚姻法
二、婚姻法的概念
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廣義)。狹義的婚姻法只調整。
1、婚姻法是一種法律規范。婚姻法的規范可以分為三類,即義務性規范、禁止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
2、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規范
3、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三、婚姻法的特點
1、普遍性
2、倫理性
3、強制性

熱點內容
德州市工會法律援助中心地址 發布:2025-09-11 18:01:06 瀏覽:352
廬陽法院電話 發布:2025-09-11 17:51:39 瀏覽:725
行政法背誦表格 發布:2025-09-11 17:46:40 瀏覽:6
2019新勞動法變化解析 發布:2025-09-11 17:12:40 瀏覽:996
最新婚姻法是哪天頒布的 發布:2025-09-11 17:05:31 瀏覽:98
論我國農村基層法律服務 發布:2025-09-11 17:03:55 瀏覽:188
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11 16:51:19 瀏覽:845
刑事法律援助公函填寫樣式 發布:2025-09-11 16:49:14 瀏覽:485
央視網CCTV12社會與法圖片 發布:2025-09-11 16:47:36 瀏覽:111
社會與法搶 發布:2025-09-11 16:47:35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