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試析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度

試析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度

發布時間: 2021-01-30 14:34:57

婚姻法關於夫妻財產制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依據是民法。《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的有關規定已經有了
一些調整,調整的依據就是民法、物權法里的一些基本理論。
所謂夫妻財產制度,是有關夫妻財產的歸屬、管理、收益、使用和處分,夫妻債務的清償,夫妻家庭生活等費用的負擔,婚姻終止時夫妻財產的清算和分割,對外財產責任等的法律制度,是適用對象范圍相當廣泛的一項重要的財產制度。
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現在的家庭財產,從財產的范圍到財產的構成及財產的數量等都與以往不同,呈現出財產構成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財產數額顯著增多、投資經營性財產在家庭財產中所佔比例增大的趨勢,原司法解釋中關於夫妻財產轉化的條款已經遠遠落後於現實的需要,對夫妻財產制度問題的探討,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新的婚姻法出台之後,就夫妻的財產方面都作了很大的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即夫妻不論結婚經過多少年,一方婚前財產仍歸一方所有。特別要說的是,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六條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個解釋確定的通過時效,婚前財產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首先是不符合物權法關於物權取得的規定,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後,這種轉化制度更顯得不適合,在很多國家都沒有。
其次是一方婚前已取得產權的財產,因為結婚達到一定時間就自然變為共同財產,既不合理,也缺乏科學性。民法規定,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種規定等於變相鼓勵有部分人借婚姻不勞而獲積聚財物,是對個人財產權的一種不適當的干預。另一方面,由於婚姻所具有的倫理性,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當然應該讓另一方無償使用,但結婚時間再長,也不能使其成為共同財產,讓雙方共同享有所有權。財產所有權的轉讓,是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司法解釋的這一規定是對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的嚴重侵犯,違反了民法、物權法的基本原理。
新婚姻法明確規定了,婚前財產為個人財產,婚後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2001年婚姻法從上述五個方面規定了夫妻個人財產的范圍,體現了我國法律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財產權利的尊重和保護,提高了婚姻關系當事人的自主性,使其得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充分行使個人權利,從而避免了夫或妻因婚姻狀況的改變而喪失其在財產上的獨立人格,而且有利於調動夫妻各方創造財富的積極性,也與我國有關民事立法相一致。

② 簡述我 國現行婚姻法中的 夫妻財產制的內容 、形式

我 國現行婚姻法中夫妻財產制的形式是: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財產制的具體內容,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2)試析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度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③ 結合婚姻法,談談如何看待夫妻財產的約定

。《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的有關規定已經有了 一些調整,調整的依據就是民法、物權法里的一些基本理論。
所謂夫妻財產制度,是有關夫妻財產的歸屬、管理、收益、使用和處分,夫妻債務的清償,夫妻家庭生活等費用的負擔,婚姻終止時夫妻財產的清算和分割,對外財產責任等的法律制度,是適用對象范圍相當廣泛的一項重要的財產制度。
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現在的家庭財產,從財產的范圍到財產的構成及財產的數量等都與以往不同,呈現出財產構成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財產數額顯著增多、投資經營性財產在家庭財產中所佔比例增大的趨勢,原司法解釋中關於夫妻財產轉化的條款已經遠遠落後於現實的需要,對夫妻財產制度問題的探討,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新的婚姻法出台之後,就夫妻的財產方面都作了很大的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即夫妻不論結婚經過多少年,一方婚前財產仍歸一方所有。特別要說的是,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六條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個解釋確定的通過時效,婚前財產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首先是不符合物權法關於物權取得的規定,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後,這種轉化制度更顯得不適合,在很多國家都沒有。
其次是一方婚前已取得產權的財產,因為結婚達到一定時間就自然變為共同財產,既不合理,也缺乏科學性。民法規定,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種規定等於變相鼓勵有部分人借婚姻不勞而獲積聚財物,是對個人財產權的一種不適當的干預。另一方面,由於婚姻所具有的倫理性,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當然應該讓另一方無償使用,但結婚時間再長,也不能使其成為共同財產,讓雙方共同享有所有權。財產所有權的轉讓,是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司法解釋的這一規定是對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的嚴重侵犯,違反了民法、物權法的基本原理。
新婚姻法明確規定了,婚前財產為個人財產,婚後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2001年婚姻法從上述五個方面規定了夫妻個人財產的范圍,體現了我國法律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財產權利的尊重和保護,提高了婚姻關系當事人的自主性,使其得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充分行使個人權利,從而避免了夫或妻因婚姻狀況的改變而喪失其在財產上的獨立人格,而且有利於調動夫妻各方創造財富的積極性,也與我國有關民事立法相一致。

④ 婚姻法關於夫妻財產制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依據是民法。《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的有關規定已經有了 一些調整,調整的依據就是民法、物權法里的一些基本理論。
所謂夫妻財產制度,是有關夫妻財產的歸屬、管理、收益、使用和處分,夫妻債務的清償,夫妻家庭生活等費用的負擔,婚姻終止時夫妻財產的清算和分割,對外財產責任等的法律制度,是適用對象范圍相當廣泛的一項重要的財產制度。
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變化,現在的家庭財產,從財產的范圍到財產的構成及財產的數量等都與以往不同,呈現出財產構成向多元化方向發展、財產數額顯著增多、投資經營性財產在家庭財產中所佔比例增大的趨勢,原司法解釋中關於夫妻財產轉化的條款已經遠遠落後於現實的需要,對夫妻財產制度問題的探討,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我國新的婚姻法出台之後,就夫妻的財產方面都作了很大的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即夫妻不論結婚經過多少年,一方婚前財產仍歸一方所有。特別要說的是,9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六條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後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個解釋確定的通過時效,婚前財產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首先是不符合物權法關於物權取得的規定,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後,這種轉化制度更顯得不適合,在很多國家都沒有。
其次是一方婚前已取得產權的財產,因為結婚達到一定時間就自然變為共同財產,既不合理,也缺乏科學性。民法規定,個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這種規定等於變相鼓勵有部分人借婚姻不勞而獲積聚財物,是對個人財產權的一種不適當的干預。另一方面,由於婚姻所具有的倫理性,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當然應該讓另一方無償使用,但結婚時間再長,也不能使其成為共同財產,讓雙方共同享有所有權。財產所有權的轉讓,是以當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司法解釋的這一規定是對公民個人財產所有權的嚴重侵犯,違反了民法、物權法的基本原理。
新婚姻法明確規定了,婚前財產為個人財產,婚後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2001年婚姻法從上述五個方面規定了夫妻個人財產的范圍,體現了我國法律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個人財產權利的尊重和保護,提高了婚姻關系當事人的自主性,使其得以在更大的范圍內充分行使個人權利,從而避免了夫或妻因婚姻狀況的改變而喪失其在財產上的獨立人格,而且有利於調動夫妻各方創造財富的積極性,也與我國有關民事立法相一致。

⑤ 為什麼淺談我國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

根據我國《婚姻法》的規定,夫妻財產關系指由夫妻人身關系引起的內直接體現一定經濟內容的財容產方面的權利義務關系。主要包括夫妻財產制、夫妻間相互撫養的權
利及義務,夫妻遺產繼承等內容。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人民財產收入的節節攀升,映射到婚姻家庭中,夫妻的財產關系是否平等,就成為衡量夫妻地位是否平
等的重要標志。

我國的民法典即將出台,為突出財產關系的重要性,財產關系將單列為民法典的一編,順應了社會的發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夫妻對其財產的處分直接關
繫到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家庭的穩定,也關繫到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夫妻地位平等,家庭幸福和諧,才能營造社會健康穩定發展的大氛圍。那麼,我們研究、完
善婚姻家庭中的夫妻財產制也就極為重要。

⑥ 論述我國現行夫妻財產制度~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公民的家庭財產日益內增多,夫妻財產關系日容益復雜,人們的婚姻家庭觀念也發生了新變化。物質利益受到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自我意識和個人權利意識都在不斷增強,使得夫妻財產關系越來越成為婚姻家庭關系中一個敏感而又難以處理的問題

我國目前在夫妻財產上呈現出來源層面增多和結構范圍擴張的新特點。夫妻的收入來源已不局限於自身勞動所得,諸如按資分配、投資收益、風險收益和僱工剩餘勞動的收入、個人外匯收入以及按勞分配在不同所有制經濟實體中產生的差異等,都構成了夫妻財產的新來源。可見,夫妻財產關系亦已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由於1980的《婚姻法》中所採用的夫妻財產制是婚後所得共同制,它與市場經濟條件下注重個人權利的價值觀和生活現念不可避免的會發生矛盾和沖突,也與當代世界共同財產制的發展方向不盡符合,故在2001年做出了修訂。新修訂的《婚姻法》對夫妻財產制度做出了新的規定,較原來的規定有了很大的改善。由於本人水平等方面的因素,現僅從以下五個方面作一簡要闡述,僅供參酌。

⑦ 試述我國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

主要是約定財產制,沒有約定適用法定財產制。
見:《婚姻法》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版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權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⑧ 誰能幫我擬一份 論我國《婚姻法》對夫妻財產制度的發展和完善的大綱

一、 夫妻法定財產制的認定、適用范圍
我國的夫妻共同財產制反映了婚姻關系的本質要求,有利於實現男女平等原則,也符合我國國情。它保障婚姻家庭共同生活,尤其注重保障經濟能力較弱的女方的合法權益,有利於實現夫妻家庭地位的事實上平等,體現了社會主義婚姻家庭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反映了兼顧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並注重對夫妻中經濟能力較弱一方的保護的立法宗旨。
二、夫妻約定財產制的適用范圍和效力的認定
夫妻約定財產制,亦稱為契約財產制,是指夫妻通過協商就婚前財產所得財產和婚後所得財產的歸屬、處分和婚姻的對外責任以及婚姻終止時財產清算,分割達成協議,並排斥或部分排斥法定夫妻財產制適用的夫妻財產制度。根據新《婚姻法》第19條規定,夫妻財產約定包含婚前約定和婚後約定兩種情況。
三、夫妻個人財產制的范圍和權利義務
四、我國應結合現實需要對夫妻財產制度進行立法完善
2、夫妻約定財產制度中的立法完善
3、夫妻個人財產制度中的立法完善
主要參考文獻:

[1]馬憶南 婚姻法修改中幾個爭議問題的探討. 中國法學,2001,

[2]周鴻燕 主要完善我國夫妻財產制的立法構想.重慶商學院學報,1998,

[3]謝曉斌,陳 明 論新《婚姻法》夫妻財產制度. 淮陰工學院學報,2001,

[4]王 吟 現行《婚姻法》有關夫妻財產制度之審視及其完善. 西安政治學院學院,2003,

[5]楊春英 試論新婚姻法中的夫妻財產制度. 韶關學院學報,2001,

[6]馬憶南 《婚姻家庭法新論》.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7]周安平 關於夫妻財產制度修改的再討論. 蘇州大學學報,2002,

[8]郭 力,欒 東 我國夫妻財產制度的缺陷及完善措施. 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2,

[9]龍 陳 試論我國現行夫妻財產制度. 法學論壇,2001,

熱點內容
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論文 發布:2025-09-12 00:16:18 瀏覽:506
勞動法2016績效工資規定 發布:2025-09-12 00:08:30 瀏覽:788
疫情法律條例 發布:2025-09-12 00:08:18 瀏覽:698
民法典2021年總則 發布:2025-09-12 00:02:46 瀏覽:92
上海社會科學院法碩調劑的分數 發布:2025-09-11 23:48:34 瀏覽:849
行政法中的派出機關 發布:2025-09-11 23:40:48 瀏覽:19
深圳勞動法節日加班2019 發布:2025-09-11 23:26:59 瀏覽:275
與百姓生活相關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11 23:21:54 瀏覽:686
2015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重點 發布:2025-09-11 23:20:58 瀏覽:733
桂東法律援助cctv12 發布:2025-09-11 23:00:15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