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學泰斗
1. 西北政法大學是一本嗎再者其法學實力如何
是的 。該校是中國法學教育的「五校四院」(在全國法學院校中,西北政法大學與中國政法大學(原北京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原西南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原華東政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中南政法學院)被合稱為「五校」,北京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吉林大學法學院和武漢大學法學院則被成為「四院」。在我國的司法系統中,80%以上畢業於這「五校四院」,而在西北地區司法系統中則有80%以上畢業於西北政法大學)之一
2. 法學名人
古羅馬五大法學家
公元 426年頒布並在東、西羅馬帝國同樣生效的《引證法》正式承認蓋尤斯、J.保羅(?~約222),D.烏爾比安(約170~228)、A.帕比尼安(約150~212)和H.莫迪斯蒂努斯(?~約 244)五大法學家的解答具有法律效力;並規定凡法律問題未經明文規定的,悉依五大法學家的解答加以解決;如他們的解答並不一致,取決於多數;人數相同時則以帕比尼安的解釋為准。 1、蓋尤斯(約公元130~180年),羅馬帝國前期著名法學家,代表作為《法學階梯》,該書是唯一一部流傳至今的古代羅馬法學家的文獻,成為查士丁尼編纂同名法典的範本。 2、帕比尼安(約公元140~212年),帝國前期羅馬的著名法學家,擔任過申訴官、帝國高級法院院長和被認為是副皇帝高位的近衛都督之職,行使軍事和司法大權。其代表作有37卷《法律問答集》、19卷《解答集》、19卷《解說書》。其學說具有極高的權威性,直至4世紀,君士坦丁皇帝仍命令屬下整理他的學說。在《學說引證法》中並明確規定,在五大法學家的意見相左時,以帕比尼安的學說為准。 3、烏爾比安(約公元170~228年),擔任過帝國高級法院法官助理、帝國議事會成員,近衛都督,做過皇帝的法律顧問。烏爾比安是公認的古代羅馬最偉大的法學家之一,是羅馬法學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的《學說匯纂》摘錄的9142段法學家的著述中,其中烏爾比安的著作就有2464段。最先提出公法與私法的劃分也是烏爾比安。
4、保羅(約公元222年去世),擔任過帕比尼安法院的陪審法官,最著名的著作是關於告示的80卷注釋書,在《學說匯纂》中摘錄了他的2081段作品。
5、孟代斯梯安(又譯為莫迪斯蒂努斯,約公元244年去世),是烏爾比安的學生,也是五大法學家中名氣最小的一位。《學說匯纂》中有關他的著作,只有344段。
馬克昌,我國著名法學家、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
著名法學教授、博導馬克昌
1926年8月生,河南西華縣人,法學家。195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法律系,後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研究生班,師從前蘇聯刑法學家貝斯特洛娃教授專門從事刑法學研究。1952年返回武漢大學任教。曾於1977年受委託擔任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的主犯吳法憲的辯護人,並參加過199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修訂工作。現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法學會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與人大高銘暄教授合稱為我國刑法學界的「北高南馬」。曾任武漢大學法律系主任、法學院院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副總幹事長和副會長、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會名譽理事、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法學學科小組成員等職。獨著的《比較刑法原理——外國刑法學總論》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主編的《犯罪通論》和《刑罰通論》分別獲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一等獎和二等獎;主編的《經濟犯罪新論》獲中國圖書獎;任主編之一的《刑法學》和副主編的《中國刑法學》分別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和特等獎;主持完成的「著重提高研究生素質,培養刑法學高層次人才」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中國著名法學家趙中孚
1929年7月出生。1947年匯文中學畢業後考入朝陽大學法律系。1949年5月參加工作,先後在華北人民政府司法部主辦的學習隊、中國政法大學三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本科、研究生班學習。1950年冬開始在民法教研室任教,歷任教員、講師、副教授、教授、民(商)法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法學院院務委員會暨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副會長暨民商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暨深圳仲裁分會仲裁員、南京市仲裁委員會仲裁員、河北省人大常委法律咨詢委員會成員、北京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和貴州大學法律系兼職教授、天津民主法制建設研究中心學術指導、中國行為法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在半個世紀的教學崗位上,為校內外本科、研究生、高級法官班、台港澳律師培訓班、香港樹仁學院和城士大學等不同層次的學員講授系統或專題的多門民商法課程。參加我國民法典(第2、3次)、民法通則、企業破產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等法律的起草、研討或建議。培養了本專業的碩士40餘人,聯合培養博士5人,單獨培養包括港台和外國在內的博士19人,指導尚未答辯的博士生20人。先後主持國家社科項目、博士點項目和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項目。
中國著名法學家韓德培,法學界最年長的明星
「中國當代法學10人」中惟一存世者 現代意義上的法學在中國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時的中國方始引進西方現代法律科學。在《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上),可以找到名列其上的10位中國當代最著名的法學家,然而他們中間的絕大多數人都已經作古,今天惟一健在的只有韓德培老先生,至今仍在為之辛勤耕耘。
2000年1月8日,武大為韓德培先生舉行了隆重的九十華誕紀念活動和法學思想研討會。
2009年5月29日晚9時,一代法學泰斗與世長辭。
武漢大學將在2009年11月隆重舉行「韓德培教授百歲華誕暨武漢大學法科恢復重建30周年慶祝活動」
1.史尚寬先生是民國時期的著名的法學家,不僅從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擔任了民國時期的"立法委員"、"考選部部長"等職務,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而且"余復從事著述",涉獵的領域廣泛,幾乎包含了法學的大部分領域,其中主要有民法、刑法、憲法、行政法和勞動法等。
2.商秧,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法學家之一,同時他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功臣之一。
3.張釋之(生卒年不詳),字季,漢南陽郡堵陽(今南陽市方城縣)人。西漢廷尉,中國歷史上著名法學家。公元前179年,被選為騎郎,後成為協助皇帝處理司法事務的最高審判官。他處理案件深究事理,不枉不縱,不偏不倚,敢於用法律去限制包括皇權在內的一切特權,提出了「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
4.韓 非: 河南新鄭人,戰國後期著名的法學家、思想家、散文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5.肖蔚雲先生是中國著名法學家,1927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畢業後留校任教。曾留學蘇聯4年。先後擔任香港、澳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澳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是北京法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憲法學研究會名譽會長。
太多了都列舉不完。你可以網路再搜搜看哈O(∩_∩)O~
3. 好律師獵律網創始人趙憲明參與主編的《建設「法治中國」有突出貢獻百名法學家》,都有哪些人專家委員
「好律師」作為編委會委員單位,好律師創始人:趙憲明先生為編委會委員;參與出版《建設「法治中國」有突出貢獻百名法學家》一書《影響中國法治建設進程的百位法學家編委會》由法學泰斗李步雲任主任,江平: 前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張文顯:中國法學會專職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為顧問;委員為:
李林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
王利明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
趙秉志 中國刑法學研究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原則
卞建林 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
馬懷德 中國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
韓大元 中國憲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
莫紀宏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
吳玉章 中國法律史學會會長、前中國社會科學雜志副主編
黃進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校長
沈四寶 中國國際經濟貿易法學研究會會長
何勤華 中國外國法制史學會會長、前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
顧功耘 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副會長、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
卓則淵 中國法理學、行為法學會副會長、中央黨校政法部主任
趙憲明 好律師網(前身為獵律網,戰略升級為好律師網)創始人
4. 北京大學法學院的知名校友
甘雨沛先生(1907~1997):刑法學家,中國刑法學的創建者、開拓者之一,曾經受委託任陳伯達的辯護律師。
芮沐先生(1908~):民法學家、經濟法學家、國際經濟法學家,中國經濟法與國際經濟法學科的創始人。
龔祥瑞先生(1911~1996):憲法學家、行政法學家,為西方憲政思想引入中國做出重大貢獻。
王鐵崖先生(1913~2003):國際法學家,曾任前南國際刑事法庭大法官。
趙理海先生(1916~2000):國際法學家、海洋法學家,曾任國際海洋法法庭法官。
沈宗靈先生(1923~):法理學家、比較法學家,當代中國法理學的泰斗和奠基者之一。
張國華先生(1925~1995):法律史學家,中國法律思想史學的奠基者、開拓者之一。
肖蔚雲先生(1925~2005):憲法學家,參與1982年憲法的起草,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為「一國兩制」偉大事業做出卓越貢獻。
楊春洗先生(1931~2002):刑法學家,當代中國刑法學的泰斗和奠基者之一。
羅豪才先生(1935~):行政法學家,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中國致公黨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現任中國人權研究會會長。
5. 王名揚的成就及榮譽
王名揚先生,法學泰斗。福布斯網站將王名揚先生列為「行政法學界四大金剛」之首內。
2004年當代容中國行政法學界人士為慶祝王名揚先生九秩華誕舉行了隆重的慶祝會,會議名稱為「慶賀王名揚教授九秩華誕暨和諧社會與法治政府學術研討會」,會上王名揚先生被授予「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成就獎」。
6. 日本有哪些有名的法學家各自有哪些著名的著作
美濃部達吉,憲法行政法學家,主張「天皇機關說」。我妻榮,民法學泰斗,星野英一的老師,其法學深深影響台灣法學。平野龍一,刑法學泰斗,山口厚的老師。金澤良雄,丹昭宗信,都是著名的經濟學家。
7. 西南政法大學師資如何
不要只看這個,你去理工科院校看看,院士一堆的,但是文科院校就是這樣,沒這么多什麼院士什麼的。社科院的就是是社科院的,西政的法學在全國還是很好的,和社科院、中政、都差不多的,即使是差也差不很多。你如果考西政的法學,絕對不會後悔的。西政的學術很扎實,老師對學生也很好,而且有很多老師都是超級受歡迎的,來了就會發現很多老師確實很棒的,而且這幾年尤其是今年,西政都在大力擴展師資力量,發展重點學科。
西南政法大學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以劉伯承元帥為校長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學。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學為基礎,合並重慶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雲南大學、重慶財經學院的法律院(系)成立西南政法學院,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軍出任首任院長。1958年,中央公安學院重慶分院又並入我校。特殊的建校背景,使我校匯集了當時西南地區法學和法律界的主要資源,也因此被譽為「新中國政法類的西南聯合大學」。
在我校的發展歷程中,先後經歷了多次隸屬關系變更。「文革」期間曾一度被迫停辦。1977年,經中央批准恢復招生。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是司法部部屬政法院校中唯一的全國重點大學。1995年,更名為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08年,成為教育部、重慶市重點建設的高校。
建校54年來,我校已形成了從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教育到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類型的人才培養格局,共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高級專門人才10多萬人,是全國培養法學專門人才最多的學校之一。
我校有渝北和沙坪壩兩個校區,佔地面積近2000畝,全日制在校學生近2萬人;設有民商法學院、經濟貿易法學院、法學院、行政法學院、刑事偵查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新聞傳播學院、外語學院、應用法學院等11個學院。經過50多年的建設,我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法學為主,法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我校有17個本科專業、1個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設有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經濟法學、訴訟法學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省部級重點一級學科和4個省部級立項重點建設學科;設有1個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5個省部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在大學研究生院二級學科評價中,我校經濟法國家重點學科連續四年蟬聯全國第一。目前,我校已成為法學教學科研實力雄厚、法學學科體系齊全、在海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高級法律人才培養基地。
2004年以來,我校獲得國家社科研基金項目共計達28項,其中以李昌麒教授為首席專家的「改革發展成果分享法律機制研究」項目,獲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A級),這是重慶市高校首次實現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零的突破。「十五」期間,我校共獲得司法部優秀科研成果獎6項,獲重慶市社科優秀獎31項,獲第四屆、第五屆吳玉章社會科學優秀獎各1項;2篇博士學位論文先後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多名教師應邀為中央、地方黨政部門領導授課,受託參與 20多部法律、地方法規的立法咨詢工作。
我校圖書館各類館藏文獻近300萬冊,擁有兩種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現代法學》和《西南政法大學學報》。其中,法學專業刊物《現代法學》為中國中文核心期刊,並被國際權威機構評為世界著名期刊,成功入編CS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
我校始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建立健全了富有成效的本科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有效保證了人才培養質量的穩步提升。我校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4名,省部級以上精品課程12 門,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2001年以來,共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勵17 項,其中有2項成果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002年以來,有4部教材榮獲教育部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材獎,4部教材獲司法部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6部教材被確定為「十一五」國家規劃教材立項選題。
我校是全國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院校之一,素質教育成果顯著。1999年以來,我校連續八年被重慶市和團中央授予「全國大中專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稱號;青年法學會、大學生社會調查中心相繼被團中央授予「全國百優社團」稱號。我校代表隊在第四屆、第五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榮獲銀獎,是政法類院校中唯一連續兩次進入決賽的高校代表隊;2004年,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有2人獲特等獎。2006年,我校合唱團在第四屆世界合唱比賽中獲得銀獎,應邀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我校體育運動隊在重慶市和全國舉行的各項比賽中多次奪冠。2006年,我校男子排球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沙灘排球賽獲得冠軍,取得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沙灘排球賽資格;在首屆中國大學生排球聯賽中獲得亞軍,並作為亞洲唯一受邀請的高校排球隊,代表中國大學生在2007年10月奧地利舉行的世界大學生排球賽上獲得季軍,為重慶市球類集體項目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我校論辯文化源遠流長,論辯、育人相得益彰。1998年以來,學校創立了以「西南法學論壇」、「金開名家講壇」為主體,研究生和本科生論壇為兩翼的「西南學術大講堂」體系,形成了國內法學界知名的論壇品牌。2005年,大學生演講辯論協會被團中央授予「全國百優社團」稱號。2007年,「論辯文化」被教育部授予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2001年、2007年,我校代表隊分別獲得第二屆、第五屆全國「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辯論賽冠軍,並於次年代表中國參加在維也納舉行的國際商事貿易仲裁辯論賽;2005年,學校代表隊獲得西部和西安模擬聯合國比賽最佳代表隊獎、最佳立場文件獎和最具領導才能獎,位居各參賽高校榜首;2007年,我校代表隊在有全國13所知名法學院校參賽的首屆國際刑事法院模擬法庭競賽中一舉奪得冠軍。
我校具有培養務實創新人才的優良傳統,務實精神歷久彌新。一大批畢業生成為國家經濟建設和法治建設的骨幹,有的已經成為相關領域的領軍人物。校友中,有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候補委員、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6人,全國人大代表18人,大法官、大檢察官、副總警監23人,省部級領導幹部40人。在《當代中國法學名家》首批收錄的176名法學名家中,我校教授和校友有32名;在50名「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中,有15位學子入選。近年來,還涌現出了「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蘆振龍烈士、「全國模範檢察官」劉邦鬧等一批優秀校友。2006年初,中國校友會網發布我國首個反映1952年以來中國高校傑出人才培養狀況的調查報告,並依此推出了「中國高校傑出校友榜」,我校以法學人才培養方面的傑出表現,奪得「青年法學家校友榜」第一名,也是進入該榜前十名中唯一的重慶高校。我校學子在實務界、理論界的突出業績,成為業界公認的「西政現象」。
我校先後與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泰國、韓國等國家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20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長期聘請外籍專家來校講學,接受外國留學生,並選派本校學生出國學習。我校是司法部和國家外國專家局共同創建的「中國國家高級法律人才培訓中心」,面向海外舉辦學位培訓和短期培訓。2007年9月,鑒於我校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以及對我國法學教育的突出貢獻,第三屆「中國—東盟法律合作與發展高層論壇」永久紀念——「法律文化園」落戶我校。
當前,我校正處於「第三次創業」的關鍵時期,全校師生員工將繼續秉承「博學、篤行、厚德、重法」的校訓,堅持「以人為本」、「質量至上」的辦學理念,弘揚「心繫天下,自強不息,和衷共濟,嚴謹求實」的「西政精神」,立足重慶,服務全國,面向世界,全面提升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校又好又快地發展,實現以「爭優升格」為核心內容「三步走」發展戰略,為把我校建設成為優勢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鮮明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斗!
西南政法大學專業設置西南政法大學重點專業訴訟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刑法學、法律史學、法理學
重點實驗室
師資力量
我校有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4名
西南政法大學就業狀況 我校一貫重視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畢業學生的理論扎實,知識面寬,適應能力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就業情況一直很好。在實行學分制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以後,我校將為畢業生就業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條件。
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2002年重慶市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優秀"等級。
我校本科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十年達90%以上。
收費標准 收費標准:英語專業每生每學年學費6800元,其他重點本科專業每生每學年學費5600元,應用技術本科法學(律師方向)和法學(刑事執行方向)專業每生每學年學費10000元;住宿費每生每學年1200元。應用技術本科法學(公安法制方向)、治安學(交巡警方向)、治安學(維穩處突方向)、經濟犯罪偵查(金融商貿偵查方向)、刑事科學技術(現場勘查技術方向)專業每生每學年學費8000元。具體收費標准以物價部門最後核定的為准。
8. 國內哪個大學的行政管理專業比較強
作為一名人大在讀的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首先要向學弟學妹們推薦的大學當然是中國人民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的公共管理學院下設三個學科,行政管理是其中之一。根據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輪公共管理學科評估結果可知,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專業並評為「A+」。行政管理專業的課程包含全校共同課程,以及專業課程與選修課程,大二開設《行政法》、《公共組織與管理》、《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等專業課程。師資力量強,授課老師專業水平高,誨人不倦,學院良好的科研與學習環境。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設行政管理專業,專業源遠流長,依託北京大學多學科的背景與學院的師資優勢,培養了大批專業的優秀人才。北京大學的行政管理專業具備很強的競爭實力,每年也吸引著眾多學子前往求學。
9. 中國民法學的泰斗有哪些有哪些經典著作
中國民法學的泰斗有:
1、江平(1930—— ),最負盛名的民商法專家,原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編纂負責人,被譽為「中國民法三傑」之一。
江平教授1930年12月出生,浙江省寧波市人。1948年至1949年就讀於北京燕京大學新聞系;1951年入莫斯科大學法律系,1956年畢業;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民商法博士生導師。
2、梅仲協
梅仲協 (1900-1971) 字祖芳,浙江永嘉人。法國巴黎大學法學碩士,1933年後在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和中央政治學校擔任民法講席,曾任中央政治學校法律學系主任,抗戰期間重慶東吳大學教授。
3、謝懷栻
謝懷栻,男,漢族。湖北省棗陽縣(現為市)人。1919年8月15日生。1938年在重慶入中央政治學校大學部法律系,1942年畢業。次年參加高等文官考試司法官考試合格。
1944年後歷任重慶、台北、上海各地法院推事。1948年任上海國立同濟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任上海大夏大學教課,講授民法、民事訴訟法。
1979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民法研究室工作,任副研究員、研究員,擔任過碩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於1988年退休。
4、佟柔
佟柔(1921年6月20日——1990年9月16日)男,滿族,遼寧省北鎮縣人,中共黨員。生前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民法專業博士生導師。
國內法學界,尤其民法學界,公認佟柔教授是新中國民法的開創者、民法理論的奠基人,是民法學的帶頭人,稱贊他是中國民法的權威或「泰斗」。
日本有的法學家譽其為「中國民法之父」,美國有的法學家稱他是「中國民法先生」。
5、史尚寬
史尚寬先生(1898—1970),字旦生,安徽桐城人,生於1898年農歷元旦,性厚重而穎悟,十一歲能文章,十五歲留學日本,由京都第三高等學校而東京帝大法律系,獲法學士學位。
史尚寬先生的「民法全書」對民國的立法時間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對後世的法學的研究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中國民法學經典著作:
《民法要義》、《公司法概論》、《公司法教程》、《國際私法新論》、《中國票據法釋義》、《法學緒論》、《中國司法大辭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