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研修班試題

行政法研修班試題

發布時間: 2021-02-14 19:18:39

行政法學試題及答案

《行政法學》模擬試題 (一)

一、簡答題

1.行政行為的合法要件。
答:
1)行為主體合法。
2)行為許可權合法。
3)行為內容合法。
4)行為程序合法。
5)行為形式合法。

2.行政法律責任的種類。
答:
1)根據責任主體的不同,可將行政法律責任分為行政主體的行政法律責任、行政公務人員的行政法律責任和行政相對人的行政法律責任。
2)據行政法律責任的功能與目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懲罰性行政法律責任和補償性行政法律責任。
3)根據行政法律責任的不同,可將其劃分為財產性責任與非財產性責任。
4)根據確認並追究行政法律責任的國家機關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權力機關確認的行政法律責任、行政機關確認的行政法律責任和司法機關確認的行政法律責任。

3.具體行政行為的特徵。
答:
1)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的行為。
2)具體行政行為作用對象是特定的,即行政行為的相對人。
3) 具體行政行為對相對人的權利義務產生實際影響。
4) 具體行政行為一般是要式行為,按照法定程序以特定的形式作出。
5) 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可救濟性。
6) 具體行政行為的形式具有廣泛性和多樣性。
7) 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具有一次性。

4.行政處罰的原則。
答:
1)處罰法定原則.
2)合理處罰原則.
3)處罰公開原則.
4)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5)保障相對人權利的原則.
6)一事不再罰的原則

5.行政合同的原則。
答:
(一)公開競爭原則
1.訂立行政合同要求行政主體事先表示訂立合同的意向及公布合同內容。
2.行政合同在簽訂過程中要求行政主體平等地對待行政相對各方,讓參與的各方有均等的機會展示自己的優勢和實力。
(二)全面履行原則
1.全面履行原則是私法上誠實信用原則的延伸。
2.因情況變更導致行政合同的訂立基礎喪失時,全面履行原則將不再發生法律效力,行政合同應當根據法定程序解除。
(三)公益優先原則
1.行政主體若認為行政合同的繼續履行將不利於社會公共利益的發展,就有權變更或者解除行政合同。
2.行政主體對行政合同的履行有監督權。
3.公益優先原則並不否定個人利益的存在和發展。

二、 論述題

1.試論依法行政原則。
答: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貫穿行政法律規范之中,指導行政權的獲得、行使及對其監督的基本准則。其內容包括:
1.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由法律設定與依法授予。
2.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行為必須依照和遵守行政法律規范。
3.行政主體的行政違法行為無效。
4.行政權力的行使必須遵守法定程序。
5.行政主體違法行政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行政法學》模擬試題 (二)
一、簡答題(每題10分)

1.行政行為的特徵。
答:
1)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的執法行為,具有從屬法律性。
2)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行使權力的行為,具有單方性。
3)行政行為的強制性。
4)行政行為的無償性。
5)行政行為的服務性。

2.具體行政行為的構成要件。
答:
1)行為主體享有行政職權具有行政主體資格。
2)行為主體有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
3)行為產生了法律效果。
4)行為已經作出並為相對人知曉。

3.行政處罰的種類。
答:
1)人身罰。
2)財產罰。
3)行為罰。
4)申誡罰。

4.行政復議的范圍。
答:
1)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
2)對規章以下的規范性文件的復議申請。
3)不能夠提起行政復議的事項。

5.行政程序與行政實體的關系。
答:
1)行政程序是行為的方式、步驟、時限、順序,而行政實體則是行政行為的目的和結果。
2)程序邏輯為實體服務。
3)程序又對實體起作用。
4)程序有其獨立的價值。
5)行政法律實施過程就是行政程序與行政實體的統一過程。

二、 論述題 (50分)

試論行政合理原則。
答:
合理行政原則又稱公正、公平原則,它要求行使行政權力應當客觀、適度,符合理性。 其具體含義包括:
1.行使行政權力的動機應當符合法律授予該權力的宗旨。
2.行使權力的行為應當建立在正當考慮基礎上。
3.行使權力的內容和結果應當公平、適度,合理情理,具有可行性。
4.違反合理行政原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⑵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復習指導試題類型舉例答案

一、選擇題
1、A 2、D 3、BC 4、AD
二、填空題
1、顯示公正 2、該組織、委託的行政機關
三、名詞解釋
1、行政訴訟: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行政機關及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由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並出裁判的活動和制度。
2、行政侵權賠償: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違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的,由國家對受害人承當賠償責任的制度。
四、簡答題
1、答:有八類:1、不服行政處罰的案件。1、不服行政強制措施的案件。3、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案件。4、對行政機關拒絕頒發許可證和執照或者不予答復不服的案件。5、申請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而被拒絕或者不予答復的案件。6、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案件。7、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案件。8、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案件。
2、答:1.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4.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五、論述題
答: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一樣,也是程序法。行政訴訟法是從民事訴訟法中脫胎而來的。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外,對於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沒有規定的,還要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例如,民事訴訟中有關迴避、證據、期間、送達、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以及執行程序的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和執行行政案件時可以適用。但兩者調整的對象不同,因此,在具體內容上有顯著的不同:(1)訴訟的主體不同。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其他組織、法人和公民之間在行政管理中引起的糾紛。行政訴訟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關系。原告是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被告只能是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或行政復議機關。而民事訴訟是解決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產生的糾紛,因而,民事訴訟主體之間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隸屬關系。(2)訴訟的性質不同。行政訴訟中爭執的是關於行政權利義務問題,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時依法提起的訴訟;而民事訴訟中爭執的是關於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問題,即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發生糾紛時提起的訴訟。(3)訴訟發生的條件不同。行政糾紛發生後,有的爭議須經有關行政機關處理後,當事人對處理不服時,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而民事糾紛發生後,糾紛的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民事訴訟程序因此而發生。(4)舉證責任不同。行政訴訟中,由被告負舉證責任,即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而民事訴訟中,不論是原告,還是被告,對自己提出的主張均負舉證責任。(5)適用調解的范圍不同。行政訴訟中,除行政侵權損害賠償之訴外,人民法院不能以調解方式處理當事人之間的行政爭議。這是因為被告是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主管機關,它的職責就是維護國家的利益,保障社會的穩定,保護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權益,它不能對依據國家法規所作出的決定加以更改和讓步。而民事訴訟中,自願、合法調解原則是一項重要原則,貫穿於整個審判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用調解方式處理當事人之間發生的爭議。

⑶ 誰有浙江省委黨校歷年在職研究生入學考試《政治理論》和《憲法與行政法》的試題啊,謝謝了

你這個估計沒戲,還是在我們海天的網站看看題庫把 祝你好運

⑷ 急求:拜託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選擇試題答案

答案選BD。
對於B,派出機關不一定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稅務局、公安局都可以根版據工作權需要直接設立。
對於D,鄉鎮人民政府才是最幾層的人民政府,居委會、村委會是城市居民自治組織,不是政府。

⑸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試題

個人體會:行政法絕對是部門法中最枯燥、最無味、最難的學科,沒有之一。

一、復習司法考試的時候聽過一個老師講行政法的課,有一句話影響深刻: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一背就混,一做就錯。為什麼這么說了:

首先,行政法不同於刑法、民法規定具體明確,行政法規定很抽象,再加上我們平常相對接觸較少。在老師講的時候覺得很簡單,無非就是這個機構該干什麼、能幹什麼、怎麼干、不幹或者延遲干有什麼後果,所以就叫做一聽就懂。一看就會也是同樣的道理。

其次,行政法發條眾多,想像一下中國從中央到地方有多少個行政機關就知道這個概念了,所以背的時候很容易張冠李戴。

最後,為什麼說行政法做題很容易錯了?原因在於,行政法沒有記住你就沒法做題,不同於刑民還可以憑借推理得出答案,行政法是沒法推理的,只有死記硬背。

二、學習方法(經驗之談,均是我自己司法考試復習行政法的時候採取的方法)

1、建框架。就同於修建摩天高樓一樣,首先腦袋裡面要建立一個大的體系,然後慢慢的添磚加瓦。舉個例子,可以按照從中央到地方這種金字塔形式建立框架,中央最大,但是所涉及法條相對較少;地方雖小,但是法條浩如煙海。

2、分層對比記憶。就拿行政許可來講,在國家部委這一層次是怎樣規定的;在省市級是怎樣規定的;在地方又是怎樣規定的。所以需要分層次對比記憶,防止出現張冠李戴的情況。

3、做題強化記憶。要學好行政法不做題肯定是不行的,做題萬遍,其意自現,見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套路了。不同於法治理論,平時多積累就就可以做的很好。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也可以加我好友,共同進步!正在准備法檢公務員了!

⑹ 行政法測試題

B 根據《中華人民中國立法法》第七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版府,可以根據法律、權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二)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較大的市有 1、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2、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3、經國務院批準的其它城市。
B C D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條 行政處罰由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管轄。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案中的違法行為發生地為乙 丙 丁。

⑺ 行政法 幾道試題3 多選

這些題的難度相當於司考題了,你才給15分,還真大方。

⑻ 行政法的 幾道試題

1. 行政行為一經作出,除非有重大明顯的違法情形,即假定其合法有效,任何人未經法定程序,均不得否定其法律效力,這體現了行政行為的()
A. 公定力
B. 確定力
C. 拘束力
D. 執行力
滿分:2 分
正解:選A。公定力,即行政行為成立後,即使被認為是違法的,在有權行政機關或法院予以撤銷或變更之前,行政相對方及相關的當事人都不能否定或推翻該行政行為,都必須視該行政行為為有效。參考法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八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取得的行政許可受法律保護,行政機關不得擅自改變已經生效的行政許可。

2. 獨立行使行政審判權的是()
A. 人民法院
B. 審判委員會
C. 行政審判庭
D. 合議庭
滿分:2 分
正解:選A。《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條 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注意A與C的區別,行使審判權的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只是審理行政案件的場所,而非行使審判權。

3. 下列選項中屬於行政給付的是()
A. 增加工資
B. 支付賠償金
C. 發給獎金
D. 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
滿分:2 分
正解:選D。行政給付,是行政主體在特定情況下,依法向符合條件的申請人提供物質利益或賦予其與物質利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增加工資」「發給獎金」就不用仔細講了;「支付賠償金」由民事賠償和國家賠償,民事賠償好理解,國家賠償與民事賠償區別在於賠償主體上;「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屬於行政給付行為。

4. 下列對國務院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國家主席的輔助機構
B. 中央人民政府
C. 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D. 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
滿分:2 分
正解:選A。這條沒有需要解析的地方。國務院既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也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既人大)的執行機關。國家主席是一個國家機構,負責國家禮儀上的。

5. 某公司經審核取得了「天燃氣經營許可」,這種許可是行政法上的()
A. 特許
B. 一般許可
C. 認可
D. 核准
滿分:2 分
正解:選A。對行政許可的概念可以從廣義上和狹義上予以界定,廣義的行政許可包括行政機關的一般許可、特許、認可、核准、登記、批准、證明、檢驗、審核、備案等在內的所有行為,范圍比較廣泛。而狹義的行政許可則只是指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況下,行政主體根據行政相對人的申請,通過頒發許可證或者執照等形式,依法賦予特定的行政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或者實施某種行為的權利或者資格的行政行為。後者是我們在制定《行政許可法》時所採用的概念。考法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十二條 。
6. 某區稅務稽查大隊公務員李某因參與聚眾賭博被區公安分局處以7日拘留,本案中公安機關對李某的拘留行為屬於()
A. 行政處分
B. 人身強制
C. 行政處罰
D. 司法強制
滿分:2 分
正解:選C行政處分,行政機關給予內部工作人員的;對李某的拘留行為由公安機關作出,是《行政處罰法》裡面「第八條 行政處罰的種類:(一)警告;(二)罰款;(三)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四)責令停產停業;(五)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7.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已經受理的()。
A. 可以申請復議
B. 不得申請復議
C. 法院判決後再申請復議
D. 撤訴後再申請復議
滿分:2 分
正解:選B。《行政復議法》第十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已經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請行政復議。

8. 人民檢察院對行政訴訟,()
A. 無權過問
B. 有權實行法律監督
C. 只能依據當事人的申請提起抗訴
D. 有權代表國家提起公訴
滿分:2 分
正解:選B。《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9. 煙草專賣許可屬於()
A. 一般許可
B. 非排他性許可
C. 獨立許可
D. 附義務許可
滿分:2 分
正解:選B。煙草專賣許可既屬於特許,又是非排他的。

10. 國務院發布的《耕地佔用稅條例》規定:「本條例的實施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條例的規定,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並報財政部備案。」據此,各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實施辦法的行為屬於()
A. 特別授權立法
B. 中央行政立法
C. 補充性立法
D. 一般授權立法
滿分:2 分
正解:選D。

11. 在行政訴訟中,人民法院主要審查的是()
A. 行政主體
B. 行政相對人
C. 行政行為的合法性
D. 行政行為的合理性
滿分:2 分
正解:選C。《行政訴訟法》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12. 行政訴訟所要解決的行政爭議,是()之間發生的法律爭議
A. 行政機關
B. 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
C. 國有企事業單位與職工
D. 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滿分:2 分
正解:選D。這個不用講了吧。

13. 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
A. 全國人大
B. 全國人大常委會
C. 國務院
D. 省級人民政府
滿分:2 分
正解:選C。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規是憲法賦予國務院的一項重要職權,也是國務院推進改革開放,組織經濟建設,實現國家管理職能的重要手段。

14. 行政相對人對公安機關實施的行政拘留處罰不服,申請行政復議的期限為收到行政拘留裁決書之日起()
A. 5日內
B. 15日內
C. 30日內
D. 60日
滿分:2 分
正解:選D。申請行政復議實行「不申請不復議」原則,行政復議的開始必須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申請行為。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申請行政復議必須具備一定條件,其中條件之一就是復議申請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關於申請行政復議的法定期限問題,《行政復議法》第九條明確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十日內提出行政復議申請;但是法律規定的申請期限超過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耽誤法定申請期限的,申請期限自障礙消除之日起繼續計算。

15. 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這兩種行政爭議處理的途徑在 ()方面是相同的
A. 審查范圍
B. 適用的法律依據
C. 審查對象
D. 處理效果
正解:選C。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

熱點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曲 發布:2025-09-28 03:58:51 瀏覽:328
雲南省司法廳機構 發布:2025-09-28 03:58:09 瀏覽:296
丫鬟進刑法室 發布:2025-09-28 03:58:09 瀏覽:575
國家法規信息 發布:2025-09-28 03:44:59 瀏覽:417
太原市客運辦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8 03:42:28 瀏覽:396
2014公司法真題 發布:2025-09-28 03:41:10 瀏覽:321
違反合同的民事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8 03:21:08 瀏覽:218
經濟法研究生公考 發布:2025-09-28 03:20:33 瀏覽:14
民法中拋棄 發布:2025-09-28 03:15:22 瀏覽:222
魔法學徒4 發布:2025-09-28 03:14:04 瀏覽: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