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實施存在問題

行政訴訟法實施存在問題

發布時間: 2021-02-15 19:37:28

Ⅰ 行政訴訟法問題

我認為規劃局沒有強制執行權。
規劃局下發的《通知書》是行政強制吧。

Ⅱ 我想知道,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有沒有哪一條具體法規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跪求幫助。。。。

行政訴訟法在實施之後,存在許多問題,不一而足。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版新聞發布會明權確說明,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對行政訴訟法進行一個比較全面的修訂。
比較典型的條款,關於行政訴訟被告身份的確認上,就非常明顯。行政訴訟法第四章二十五條: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
這一條規定是很多行政復議機關不做為的重要原因,畢竟積極作為,履行復議機關職能,很可能會帶來被告應訴的風險。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

Ⅲ 行政訴訟法的一些問題,急等高手幫忙回答~

1,這個問題在現在的行政法學界存在著很大爭議。就目前司法實踐看來受理居間案件的很版少,一般都視權為不具強制力的調解行為而駁回起訴。
2,不算 具體行政行為屬於是行政管理行為,而行政復議機關的行為屬於行政救濟行為。所以根本不是一碼事。復議機關的行為當然就不屬於改變具體行政行為了。
3,標的是具體行政行為,不是被告國家機關,訴訟主場在被告所在地。
4,首先,代表人訴訟是一種共同訴訟的訴訟類型。
代表人訴訟裡面的代表人,即訴訟代表人。是也是本案當事人 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告 他是被其他原告推選出來的。
但是訴訟代理就不一定是和本案有什麼聯系,他是為了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訴訟參加人。 比如說律師 或者是其他適格的人。
5,完全可以!最好由強制措施地法院管轄。
6,要!因為舉證責任的倒置,如果被告不在規定時間內舉證就要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是要承擔敗訴風險的。

Ⅳ 關於行政訴訟法的問題

第十三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四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內列第一審行政案件:(容一)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二)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第十七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八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因此答案是兩地的中級人民法院

Ⅳ 行政訴訟法律適用中的規范沖突存在的問題

沖突規范一般是指不同法域之間的法律沖突所採取的規范,所以行政訴訟中基本上不存在沖突

Ⅵ 一道行政訴訟法的問題,拜託高手盡快解決!!!!

1、符合聽證條件
理由:聽證程序是指處理案件較復雜或者較重大的違法行為,回應處以較重的行政處罰答時,經當事人要求,進一步適用的一種特殊程序.《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一款規定了下列4種情況可以適用聽證程序:(1)責令停產停業:(2) 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3)較大數額罰款(4)其他較重的行政處罰。
這里屬於數額較大。
2、聽證程序的基本內容
1.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聽證的權利。
2.當事人在限期內提出聽證要求。當事人應當在行政機
關告知後3日內提出要求
3.告知當事人聽證時間、地點
4.公開聽證
5.非本案調查人員主持聽證
6.聽證委託代理
7.當事人進行申辯和質證
8.製作聽證筆錄
9.審查聽證結果報告,作出處理決定。

Ⅶ 關於行政訴訟法的一點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專的執行。但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二)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並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三)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所以,個人認為:即使原告沒有申請停止執行,只要人民法院根據案情認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也應裁定停止執行。

Ⅷ 《行政訴訟法》實施對依法行政有什麼影響

新行政訴訟法將於2015年5月1日起實施。為解決行政訴訟立案難、審理難、執行難的老大難問題,本次行政訴訟法作了許多重大的修改:在立案上,擴大受案范圍,延長起訴時限,強制立案登記等;在審理上,增加調解制度,強制應訴制度等;在執行上,增加拘留行政相關負責人等。這些都無疑將成為司法實踐和司法考試關注的熱點。在現實中,有一些行政機關為不當被告,干預法院受理案件,拒絕出庭或拒不履行裁判。這些情形導致行政訴訟機制處於半失靈狀態,老百姓轉而去信訪,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信訪不信法」的情形。為了樹立司法的公正和權威,新行訴法明確行政機關不得干預法院受案,確立首長出庭制等內容。在行政訴訟過程中,要及時關注新行訴法的規定,確保有效地維權。

Ⅸ 行政訴訟法中履行判決在實務中存在著哪些問題

1、行政訴訟立案難,收案數少。

我國《行政訴訟法》頒布初期,行政訴訟案件逐年增加,然而僅過了兩年,當事人對行政訴訟的熱情就驟然下降,行政訴訟案件日漸萎縮。1990年是行政訴訟法實施的第一年,全國各級法院一審行政案件為13006起,1991年為25667起,上升率為92.35%行政訴訟收案數實現了井噴,但自1992年起增幅開始下降,1992、1993年全國各級法院的一審行政案件數量分別僅比上年增5.68%和2.9%。雖然近兩年來,行政訴訟案件又有回升的趨勢,但每個法院平均受理的案件數量還是偏低。

據統計,從1990年至2001年,全國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總共70餘萬件,平均每個法院每年受理的行政案件不到20件,2000年最多,也只有33件,實際上,全國還有不少基層法院全年未曾受理1件行政案件。[2]以筆者所在江西某中級法院法院為例,所下轄的一個基層法院連續三年只收了一個案件。據鄧月雲的論文指出,湖南某市下轄9縣3區,某市九縣三區均設有行政審判庭,加上中級法院審判庭共13個行政審判庭,行政審判人員80人。該市的行政審判工作曾在全省處於前茅,多次受到表彰。1998年全市共受理行政案件1784件,達到了頂峰,但隨後逐年大幅減少,2002年下降到216件,個別審判庭竟出現了受案數為零的現象。該年度全市行政庭平均受案為16、6件,人平受案為2、7件。2003年和2004年該市中級法院分別給各行政審判庭下達了年受案50至100件的指標,但受案數並無大的變化,一直在200件上下波動。[3]

2、行政訴訟審判難,撤訴率高。

在我國行政審判實踐中,撤訴率一直居高不下,撤訴成為行政案件結案的主要方式。如1999年以撤訴方式結案的有44442件,占已審結行政案件的比例為45%;2000年有31794件,佔37、8%,2001年有31042件,佔33、3%。行政審判中出現的撤訴,有一部分是被告變更具體行政行為或者是原告明知自己理虧而撤訴,但更多的屬於非正常撤訴。所謂非正常撤訴是指在行政審判中,原告在自己的合法權益未能充分得到保護的情況下,因受到外界的影響或不當干預,被迫放棄自己的訴訟權利而撤回起訴。[4]

3、行政訴訟執行難,效果欠佳。

行政審判中的執行難主要集中在被告行政機關敗訴的行政案件中。雖然《行政訴訟法》第65條明確規定,在行政機關不履行判決的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對其採取強制措施,但是實際上,法院往往難以或不敢採取強制措施,即使採取強制措施也收效甚微或適得其反。有的行政機關,本來完全有能力履行,但橫行跋扈,肆無忌憚,根本不把法院放在眼裡「,你判你的,我干我的」,常常以法院判決影響當地「經濟發展」為名,拒絕履行法院判決。

Ⅹ 針對行政訴訟法存在的上述缺陷

律師也是來可以的。
《行政訴訟法》源第二十九條規定: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代為訴訟。
律師、社會團體、提起訴訟的公民的近親屬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以及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既然上述的包括律師和近親屬等都可以作為訴訟代理人,當然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也可以委託近親屬或者律師。而《若干問題解釋》單獨規定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近親屬可以接受委託代為訴訟,這是不是多此一舉了呢?
綜合分析,邏輯似乎應該是這樣的。
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如果能夠自己委託律師,當然可以直接委託律師。但是現實中,除了有固定私人律師的公民外,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往往根本沒有辦法找律師,而又不存在刑事訴訟上的法律援助,那麼,相對而言,公民通知一聲親屬,讓親屬代為起訴則簡單很多,這也是中國的現實情況。找親屬總比找律師容易,而且行政訴訟中律師能不能會見被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也缺乏明確規定。所以,《若干問題解釋》特別規定了,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訴訟的,其近親屬可以依其口頭或者書面委託以該公民的名義提起訴訟。

熱點內容
銷售仿冒產品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8 00:25:08 瀏覽:592
持刀闖法院 發布:2025-09-28 00:17:34 瀏覽:578
2017法碩法學題 發布:2025-09-28 00:07:59 瀏覽:596
沭陽法院法官的工資 發布:2025-09-27 23:46:23 瀏覽:775
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7 23:38:35 瀏覽:41
2013行政法司考真題 發布:2025-09-27 23:31:57 瀏覽:248
被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發布:2025-09-27 23:31:57 瀏覽:806
2015注會經濟法變化大嗎 發布:2025-09-27 23:04:04 瀏覽:350
法學主幹課程 發布:2025-09-27 22:59:27 瀏覽:285
開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9-27 22:53:37 瀏覽: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