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中名譽損失

勞動法中名譽損失

發布時間: 2021-02-15 21:54:20

Ⅰ 名譽損失費賠償標准2020

侵犯了當事人的名譽權,相關的損失費金額,法律沒有統一的標准,當事內人可以要求侵權人停止容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以及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等。

名譽權是指公民和法人對其應有的社會評價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權利。包括保護自己的社會良好評價或改善、改變不好評價的權利和維護名譽權不受侵害的權利。

法律依據:《憲法》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1)勞動法中名譽損失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

第七條國有經濟,即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有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Ⅱ 企業名譽損失如何申請依法賠償

可以要求停止侵害,賠償名譽損失,法律依據主要是民法通則和相關司法解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九)項、第(十)項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的規定

Ⅲ 名譽損失費的賠償金額是多少

沒有具體的數額標准,審理案件的法院根據案件情況,按照相關規定決定賠償數額。

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3)勞動法中名譽損失擴展閱讀:

認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

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即指何種侵權損害情形下予以精神賠償的問題。精神損害賠償實質上是侵權賠償的一部分,它符合侵權賠償的四個構成要件。

即首先,有損害的事實發生,這是精神損害賠償的前提條件,有損害事實的存在,侵害人才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精神損害的違法性,行為人的侵害行為必須違法,這是精神損害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基本條件,這與其他損害賠償是相同的,刑事犯罪行為,不僅違反刑事法律,而且同時違反民事法律;

再次,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存在著因果關系,民法規定行為人對其侵害行為所造成的精神損害負賠償責任,如果精神損害事實的發生與侵害行為無因果關系,行為人就不承擔賠償責任;

最後,侵權行為主觀上有過錯,侵權行為人的主觀過錯是精神損害賠償民事責任的主觀要件,侵權行為人只有主觀上有過錯,才承擔精神損害的賠償責任。

根據《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受害人或受害人的近親屬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如下:

侵害他人的健康權、身體權的,受害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侵害他人生命權的,死者的近親屬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侵害他人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受害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侵害他人的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的,受害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的,受害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非法使被監護人脫離監護,導致親子關系或者近親屬間的親屬關系遭受嚴重損害的,監護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自然人死亡後,侵權者因對死者實施債權行為而致其近親屬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的,物品所有人有權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通常,精神損害賠償是針對人格權和身份權受到侵害而言,但在某些特定的物品,對於持有者具有特殊的意義,是持有者的一種精神寄託並賦予它人格的象徵意義。

而由於侵權方的行為導致此物件的永遠滅失或損毀,這侵權人的行為也是對物品持有者在精神上的一種損害,例如:照像館不慎遺失顧客僅有的一張已逝世先人的遺照,令此人深受打擊,極為悲痛。

這不能以財產的有形損害而論,倘若以照片的物質價值而賠償受害方一元幾角的話,這絕對是有悖公理的,所以當持有者對此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法院應予受理,並對為此而在精神上受到傷害者給以適當的補償和撫慰,同時也給有過錯者予適當的懲戒。

但在對其認定要從嚴掌握,慎重對待。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

Ⅳ 名譽損失費有賠償規定嗎

名譽損失費賠償需根據影響實際情況決定,沒有具體規定。關於賠償的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權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一)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

(二)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

(三)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

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4)勞動法中名譽損失擴展閱讀:

侵犯名譽權賠償的內容

1、財產損害賠償

名譽權本身不是財產,不具有可以交換的經濟利益,但由於此種權利直接關繫到公民和法人財產權的取得和喪失,因此侵害名譽權也會影響公民和法人的財產權益,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另外,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於財產損害的范圍。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後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

2、精神損害賠償

侵害名譽權造成的精神損害應包括受害人的名譽利益毀損和受害人因此遭受的精神痛苦兩部分。對於受害人名譽利益損害可以通過判令侵權人採取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適當措施予以救濟,但當採取這些措施不足以完全恢復受害人的名譽時,就應當把名譽利益損害納入精神損害賠償的范疇。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只有當侵害名譽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造成嚴重後果的,受害人才有權請求精神撫慰金賠償。對於賠償數額,應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侵權人獲利的情況、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以及受訴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予以確定。根據我國現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法人名譽權受到侵害,不能要求精神撫慰金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網路

Ⅳ 名譽損失費賠償標准

名譽損失費賠償需根據影響實際情況決定,沒有具體規定。關於賠償的數額專根據以下因素確定屬:(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名譽權本身不是財產,不具有可以交換的經濟利益,但由於此種權利直接關繫到公民和法人財產權的取得和喪失,因此侵害名譽權也會影響公民和法人的財產權益,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另外,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於財產損害的范圍。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後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

Ⅵ 名譽損失費用

名譽損失費賠抄償需根據影響實襲際情況決定,沒有具體規定。關於賠償的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名譽權本身不是財產,不具有可以交換的經濟利益,但由於此種權利直接關繫到公民和法人財產權的取得和喪失,因此侵害名譽權也會影響公民和法人的財產權益,如公民因遭受名譽的毀損而喪失某種工作的機會,法人因名譽毀損而遭受財產的重大損失。另外,受害人的恢復名譽而產生的費和支出,也屬於財產損害的范圍。財產損害既包括現有財產的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的喪失,只要是侵害名譽權所引起的後果,侵權人就應當全部賠償。

Ⅶ 法律上名譽損失相當於精神損失嗎

你好,我覺得法律上的名譽損失也相當於一種精神的損失,如果一個人的名譽受到損害,那麼對他的精神方面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Ⅷ 「名譽損失」是什麼意思

名譽,是指社會上人們對於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幹、聲望、信譽和形象等各專方面的綜屬合評價。所謂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它為人們自尊、自愛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名譽權主要表現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我們有權利用自己良好的聲譽獲得更多的利益,有權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免遭不正當的貶低,有權在名譽權受侵害時依法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讀音:míng yù sǔn shī

造句:

1、因為產品的問題,對他造成的名譽損失很大。

2、老師告訴我們名譽損失遠遠比財產損失嚴重

Ⅸ 員工造成公司名譽損失如何賠償

首先單位要證明造成了損失,損失的數額。
其次,單位要內求你賠償,是否有相應的制度容,制度如何規定賠償的。
再次,如果你給單位造成損失,單位要求賠償,賠償的數額不能超過你月基本工資的20%,且扣除後不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Ⅹ 名譽損失費應該多少會法律的來~~

1,誤人為是搶劫犯的處理,可以要求賠償精神和名譽損失(數額各地不同、且看內對受害人的影響程度)。但容這種情況一般是申請國家賠償,同時要求派出所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2,被毆打致傷的,建議你申請傷害司法鑒定。如果構成輕傷及其以上的,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追究派出所的刑事責任附帶民事賠償。如果是輕微傷的,可要求派出所賠償損失(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貼、營養費等)

熱點內容
隨州市曾都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9-28 00:55:44 瀏覽:711
2012年經濟法概論試題 發布:2025-09-28 00:48:52 瀏覽:61
銷售仿冒產品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8 00:25:08 瀏覽:592
持刀闖法院 發布:2025-09-28 00:17:34 瀏覽:578
2017法碩法學題 發布:2025-09-28 00:07:59 瀏覽:596
沭陽法院法官的工資 發布:2025-09-27 23:46:23 瀏覽:775
城市節約用水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7 23:38:35 瀏覽:41
2013行政法司考真題 發布:2025-09-27 23:31:57 瀏覽:248
被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發布:2025-09-27 23:31:57 瀏覽:806
2015注會經濟法變化大嗎 發布:2025-09-27 23:04:04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