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第83條

勞動法第83條

發布時間: 2021-02-26 10:49:30

A. 勞動法83條是什麼

第八十三條 【起訴和強制執行】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條文注釋】
強制執行:指人民法院基於當事人的請求,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強制對方當事人履行已經生效的仲裁調解協議書、裁決書及人民法院判決、裁定中所規定的義務的一種司法行為。
當事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應在《民事訴訟法
規定的期限內以書面方式提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決書,並在申請強制執行的申請書上明確申請強制執行的內容和要求、申請強制執行
的原因和理由等。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生效的仲裁調解協議書、仲裁裁決書,由被執行人住所地或者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
的判決、裁定,由第一審人民法院執行。
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條件是什麼?對於法院可以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需要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起訴人必須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即發生爭議案件的用人單位和勞動者。(2)當事人必須是不服仲裁裁決而向人民法院起訴。(3)當事人起訴必須有明確
的被告和具體的訴訟請求。(4)當事人起訴不得超過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勞動法》規定的提起勞動爭議案件訴訟的時效為15日,即自當事人收到仲裁裁決書
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才予受理,超過15日的期限,人民法院則不予受理。(5)當事人起訴應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一般應向對案
件作出仲裁裁決的仲裁委員會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訴。

B. 勞動法82條83條可以同時索賠嗎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版面勞動合同的,應權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83條規定,按規定沒有提前通知並續簽合同,要支付你們每月2倍工資。
根據上述規定是可以同時索賠的。

C. 勞動合同法第83條的疑問。

1、口來頭約定無效,但按照《勞源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四款「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的規定,這六個月應視為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有權要求公司支付6個月工資差額。

3、有權要求公司支付5個月的未簽訂勞動合同的二倍的工資。

D. 勞動合同法第83條里的賠償金怎麼算有三個說法哪個是正確的呢 1、補足說: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

第三個說法符合勞動合同法立法本義,是正解。
勞動合同法第83條規定的是用內人單位對其違容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是懲罰性規定。因此,按照該規定支付的不是補償金,而賠償金。
補償是對損失的補足和補充,帶有資助、維持、保障的意味,與損失的多少(差額)有直接關聯,差額大補償就多,否則就少;賠償是懲罰性的,源於法律的直接規定,與遭受的損失多少沒有直接關系。
第83條就是懲罰性賠償,不是補償。

E. 勞動合同法 八十三條 賠償金是只補償差額還是 整月工資

1、是指月工資,而不是補差額。
2、法律人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全文解讀第83條里有說明:
二、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法律責任
根據本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試用期的期限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根據這一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所約定的試用期,如果還沒有實際履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予以改正,使之符合本法的規定;如果無效的試用期約定已經實際履行,則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試用期的期限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賠償金是承擔違約責任的一個重要方式,其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約定,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給予一定數量貨幣進行賠償。給付賠償金的前提必須是一方違反合同約定,給另一方造成了實際損失。假定勞動者的月工資為每個月1000元,違法約定的試用期期限為三個月,則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1000*3=3000元賠償金。這里應當指出的是,對於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只要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用人單位要按照已經履行的試用期的期限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對於勞動者尚未履行的期間,則用人單位不需要支付賠償金。在上面的例子中,違法約定的試用期期限為三個月,假定勞動者實際上只履行了一個月的試用期,用人單位應按一個月的期限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賠償1000元。
3、當然,這是專業法律人士的解讀,自然算不上法律依據;但勞動仲裁都是這么處理的,他們才是權威。

F. 勞動合同法第83條這句具體什麼意思請詳細的給我解釋一下

第八十三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解釋】本條是關於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根據上述規定,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時候,應當遵守勞動合同法有關試用期的最長時限、約定次數及其他有關規定,否則該試用期的約定就是違法的。

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情形包括:

(一)約定的試用期超過法律規定的最高時限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對不同期限、不同種類的勞動合同,規定了長短不同的試用期,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試用期超過了法律規定的最長時限就是違法的。舉一個例子,某企業與勞動者簽訂了為期一年的勞動合同,並同時約定試用期為三個月,這樣一個關於試用期的約定,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的規定就是違法的,因為它違反了「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的規定。這里要指出的是,法律只對試用期的最長時限有要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試用期只要等於或者短於法律規定的最高時限,都是合法有效的。

(二)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約定了超過一次的試用期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假定某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已經約定過了一次試用期,如果該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內調換了新的工作崗位,在此情況下,如果用人單位因此而又與他約定了一次試用期,則這一次的約定就是違法的,因為違反了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的法律規定。

(三)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約定了試用期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按照這一規定,如果某一企業只與勞動者簽訂了二個月的勞動合同,卻同時約定試用期為三十天,則這一試用期的約定就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是違法的。

(四)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或者勞動合同期限與試用期相同的

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第四款規定:「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僅約定了試用期,而沒有約定勞動合同的期限,則這一試用期的約定是違法的。法律作這樣的規定,是為了防止一些用人單位濫用試用期,利用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相對較低,同時解僱處於試用期的勞動者也相對容易的特點,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二、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法律責任

根據本條的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根據這一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所約定的試用期,如果還沒有實際履行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予以改正,使之符合本法的規定;如果無效的試用期約定已經實際履行,則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如法定試用期為一個月,用人單位違法與勞動者約定了六個月的試用期。當這個試用期已經履行了,支付賠償金的期間就是從試用期的第二個月至第六個月的時間。

賠償金是承擔違約責任的一個重要方式,其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約定,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給予一定數量貨幣進行賠償。給付賠償金的前提必須是一方違反合同約定,給另一方造成了實際損失。假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為三年,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但該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了一年的試用期,並約定試用期滿後的月工資為每個月1500元。在此情況下,用人單位約定的試用期是違法的,因為超過了六個月的最高時限,如果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了八個月的試用期,則用人單位應當向該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支付賠償金的期間為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即8個月減去法定的最高時限6個月的期間,是二個月。在此例子中,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1500 × 2=3000元賠償金。

這里應當指出的是:第一,對於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只要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用人單位要按照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對於勞動者尚未履行的期間,則用人單位不需要支付賠償金。第二,支付賠償金不能代替正常的勞動報酬。如果勞動者實際履行的試用期超過了法定的最高時限,則用人單位除了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外,還要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合同約定的試用期滿後的月工資,實際上等同於在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的超過法定最高時限的期間內,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雙倍的月工資,以懲罰用人單位違法約定試用期的行為。第三,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的期間為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勞動者實際只履行了5個月的試用期,此時因為實際履行的期限沒有超過6個月的法定最高時限,則用人單位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但要改正違法行為,將試用期的約定限定在法定的最高時限內。

如果我的答案能夠給您一些幫助,希望不要吝嗇送上一個「好評」!

G. 想要追討勞動合同法第83條的賠償金是去仲裁還是去監察

1、監察大隊是行政機關,可以通過你的舉報信息,對用人單位進行調查,如果版核實應當支付權補償金,會要求單位支付補償金
2、勞動仲裁委帶有司法性質,可以通過仲裁程序,裁定用人單位支付補償金
3、找監察大隊的好處是光投訴舉報就行,不需要你做過多的准備,但缺點是其處理方式是以行政警告、罰款做出,不能直接從用人單位的賬戶上劃錢給你,執行力弱,而且容易被用人單位通過非正常途徑搞定(什麼途徑你懂的)。勞動仲裁委的裁定結果具有強制執行力,用人單位不執行裁定時,你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不過缺點是需要組織證據,舉證等,需要一定專業知識,而且時間較長。

H. 勞動合同法83條解讀

僅約定試用期,試用期即為勞動合同期限,也就意味著沒有試用期,也就只有正式工資!要求單位補足沒發的工資!沒有賠償金,賠償金適用在用人單位違法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待續,因為忘了你的問題了。

I. 勞動法第83條規定試用期約定違法的賠償金是整月工資還是試用期與轉正後工資的差額

如有違規是按轉工資標准支付。
詳細解讀: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與勞動者所約定的試用期如果還沒有實際履行,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用人單位予以改正,使之符合規定;如果無效的試用期已經實際履行,則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的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賠償金與經濟補償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舉例,如法定試用期為三個月,違法約定了六個月的試用期。當這六個月試用期已經實際履行完畢,支付賠償金的期間就是從試用期的第四個月至第六個月的時間。
賠償金是承擔違約責任的一個重要方式,是指合同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約定,而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給予一定數量貨幣進行賠償。給付賠償金的前提必須是一方違反合同約定,給另一方造成了實際損失。舉例說明:假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期限為三年,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但該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了一年的試用期,並約定試用期滿後的月工資為每個月3000元。在此情況下,用人單位約定的試用期是違法的,因為超過了六個月的法定上限,如果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了十個月的試用期,則用人單位應當向該勞動者支付四個月工資的賠償金4×3000=12000元。即,已經實際履行的十個月(沒有履行的不計)減去法定最高六個月之差乘以該勞動者試用期滿後的月工資之積等於賠償金額。
特別說明:一、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的期間為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上述例子中,試用期的法定最高時限是六個月,如果勞動者實際只履行了五個月的試用期,沒有超過法定上限,則用人單位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但須改正違法行為,將試用期的約定限定在法定的最高時限內。二、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的期間不包括勞動者尚未履行的期間。上述例子中,違法約定的試用期為一年,實際履行十個月,還有兩個月未履行,用人單位就無須支付未履行的二個月試用期的賠償金。三、支付賠償金不能代替正常的勞動報酬。如果勞動者實際履行的試用期超過了法定最高時限,用人單位除了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外,還要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合同約定的試用期滿後的月工資。實際上等同於在勞動者已經實際履行的超過法定上限的期間內,用人單位需要向勞動者支付雙倍工資。

J. 新勞動合同法 83條84條的內容是什麼

上網搜啊!懶抄啊!給你說吧襲:第八十三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准,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四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並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准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者依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勞動者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熱點內容
法院林中門 發布:2025-09-24 18:49:12 瀏覽:412
硝酸銨刑法 發布:2025-09-24 18:48:22 瀏覽:984
被法院破產 發布:2025-09-24 18:46:10 瀏覽:915
車輛協議三年後過戶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4 18:31:49 瀏覽:486
基層組織發展黨員條例 發布:2025-09-24 18:31:48 瀏覽:158
法律服務人員公示欄模板 發布:2025-09-24 18:24:15 瀏覽:794
2015年新修改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4 18:17:50 瀏覽:464
勞動法主體年齡 發布:2025-09-24 18:17:39 瀏覽:114
司法輔助拍賣 發布:2025-09-24 18:16:23 瀏覽:800
上海獻血條例 發布:2025-09-24 18:03:16 瀏覽: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