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184條是什麼

民事訴訟法184條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2-26 17:44:22

Ⅰ 再審案件的審判程序有哪些

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民事訴訟法》第183條規定,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決定再審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決的執行。裁定由院長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各級人民法院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需要進行提審、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或者自行再審的,都必須作出裁定,以中止原判決、裁定的執行。

另行組成合議庭《民事訴訟法》第184條第2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也就是說,適用再審程序審理案件,必須另行組成合議庭,不得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原合議庭成員或獨任審判員,不得參加新組成的合議庭。

分別適用一、二審程序再審案件的程序,應當根據原來的審級來確定,分別為以下幾種情況:

①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再審時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審理終結作出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

②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再審時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審理終結作出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

③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

再審案件的處理人民法院對案件進行再審後,應分別不同情況作出處理:

①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裁定撤銷原中止執行的裁定,執行原判決;②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的,如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依法作出新的判決,重新確定當事人間的權利義務關系;③按照第二審程序再審的,如果原一、二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負責再審的第二審法院可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第一審人民法院重新審理;如果原一、二審判決適用法律不當,可以依法改判;如果原一審裁判正確,二審裁判錯誤,可撤銷二審裁判,維持一審裁判。

Ⅱ 簡單的民事訴訟法案例

對一審未涉及的訴訟請求,二審法院可以組織雙方當事人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所以甲提出新的訴訟請求和乙提出的反訴,二審法院均可根據當事人的意願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Ⅲ 民事訴訟中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案件,按照什麼程序審理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84條的規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得上訴。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關於再審案件的審判,依據《民事訴訟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對於再審案件的審理及裁決還應遵循以下規定:
第一,不論適用一審程序還是適用二審程序審理再審案件,必須進行開庭審理,不得逕行裁決。
第二,原告經依法傳喚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不得按撤訴處理,可缺席判決。
第三,對再審案件的審理范圍,不受原判決、裁定處理的范圍和當事人申請再審請求的限制,應當進行全面審理。
第四,當事人就離婚案件中的財產分割問題申請再審的,如涉及判決中已分割的財產,人民法院應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79條的規定進行審查,符合再審條件的,應立案審理;如涉及判決中未作處理的夫妻共同財產,應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第五,人民法院提審或按照第二審程序再審的案件,在審理中發現原一、二審判決違反法定程序的,可分別情況處理:其一,認為不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受理條件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駁回起訴。其二,具有下列違反法定程序的情況,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一是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迴避未迴避的;二是未經開庭審理而作出判決的;三是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的當事人未經傳票傳喚而缺席判決的;四是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
第六,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人民法院發現原一、二審判決遺漏了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的,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裁定撤銷一、二審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Ⅳ 《民事訴訟法》第184條的規定

這是保證當事人訴訟權利的兩審終審制的規定。即一個案件,一審法院對當事人的實體權利作出專判決後屬,當事人還有救濟途徑,即可以提起上訴,由二審法院進行審理,作出最終判決。兩審終審不是審理兩次就終審,如你所述情況,一審生效的判決,按照審判監督程序的再審,不是二審,而是審判監督程序的重新審判,所以要按審的程序進行審理。

《民事訴訟法》第十條【基本制度】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Ⅳ 民事訴訟法第153條司法解釋

181、第二審人民法院發現第一審人民法院有下列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之一,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應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四)項的規定,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1)審理本案的審判人員、書記員應當迴避未迴避的;
(2)未經開庭審理而作出判決的;
(3)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未經傳票傳喚而缺席判決的;
(4)其他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

182、對當事人在一審中已經提出的訴訟請求,原審人民法院未作審理、判決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183、必須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在一審中未參加訴訟,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予以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發回重審的裁定書不列應當追加的當事人。

184、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185、一審判決不準離婚的案件,上訴後,第二審人民法院認為應當判決離婚的,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與子女撫養、財產問題一並調解,調解不成的,發回重審。

186、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審程序審理的案件,認為依法不應由人民法院受理的,可以由第二審人民法院直接裁定撤銷原判,駁回起訴。

187、第二審人民法院查明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有錯誤的,應在撤銷原裁定的同時,指令第一審人民法院立案受理;查明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駁回起訴裁定有錯誤的,應在撤銷原裁定的同時,指令第一審人民法院進行審理。

Ⅵ 民訴法中,再審過程中當事人超出原審范圍增加變更訴訟請求,不是再審的范圍。

沒有語言表達不正確的地方,是您偏執的理解。

Ⅶ 民訴意見 184條

意思是原審原告作為上訴人的話,提出的超過一審的訴訟請求二審法庭的作法是調解,調解不成,告訴當事人只能去一審法院再次起訴
縱橫法律網-廣東濱都律師事務所-李梅勝律師

Ⅷ 審理再審案件的程序是什麼

1、人民法院依職權提起再審。

(1)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2)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發現確有錯誤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2、人民檢察院抗訴引起再審

(1)除最高人民檢察院可以依法對各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訴外,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只能由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訴;

(2)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的已經生效的判決,發現具有應當抗訴的情形,應當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

(3)人民檢察院的抗訴應當向原審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提出。

(8)民事訴訟法184條是什麼擴展閱讀

當事人申請再審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八)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於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九)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一)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十三)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Ⅸ 新民訴法與現行民訴法在申請再審期間的問題上如何適用

2007年《民事訴訟法》第184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後2年內提出;2年後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賄賂、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3個月內提出。2012年新《民事訴訟法》修改了三方面內容:一是將2年的申請再審期限規定為6個月;二是將起算點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開始的事由由兩種增加為四種;三是將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開始起算3個月規定為6個月。

對申請再審期限的起算點規定

申請再審期限的起算時間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自當事人知道再審事由時起算,該種方式有利於保障當事人的權利,但有時缺乏操作性,很難判斷當事人是何時知道再審事由;二是自裁判生效時起算,但當事人在裁判生效後知道再審事由的,從知道再審事由時起算。該種方式起算時間比較明確,同時兼顧了當事人在裁判生效後才知道再審事由的特殊情況;三是對裁判所依據的判決、裁定等具有明確判斷標準的事由被撤銷或被否定時起算,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沒有明確再審的事由,也很難斷定再審事由是被何時知道的。

新民訴法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從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時起算,但出現法律規定的四種事由之一的: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審判人員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事由時起算。

新舊法對申請再審期限的銜接問題

在法律適用層面,首先面臨的是如何處理《民事訴訟法》的新舊銜接適用問題,即對於法院在新民訴法施行前已經受理、施行時尚未審結或執結的案件,是適用新民訴法還是原有規定進行處理。為避免司法實踐中對這一問題產生分歧,最高人民法院起草了《關於修改後的民事訴訟法施行時未結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按照「實體從舊、程序從新」法則,確立了2013年1月1日未結案件適用新民訴法的一般規則。

《規定》對法院審查當事人申請再審期間的新舊銜接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當事人對2013年1月1日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申請再審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修改前的民事訴訟法第184條規定審查確定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間,但該期間在2013年6月30日尚未屆滿的,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這樣規定可以與新民訴法的立法精神保持一致,督促當事人及時主張權利,穩定社會關系,從而做到保護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權利與維護生效裁判的權威性、穩定性的有機統一。

當事人對2013年1月1日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申請再審屬於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2年後,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這三種情形,仍應適用修改前的民訴法第184條的規定確定申請再審期間。由於新民訴法第205條改變了這四種情形下的當事人申請再審期間的起算點,《規定》對此明確了適用修改前的民訴法的做法,避免了一概適用上述一般性規定而出現限制或剝奪當事人申請再審權的問題,從而切實維護了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權利。

Ⅹ 民事訴訟法第184條理解不了。

同學你好!你之所復以有這樣的問制題,是你對法律文書的概念理解有誤。它不是指法律!

法律文書是司法行政機關及當事人、律師等在解決訴訟和非訟案件時使用的文書,也包括司法機關的非規范性文件。包括規范性和非規范性兩種。法律文書是指我國公安機關(含國家安全機關)、檢察院、法院、監獄或勞改機關以及公證機關、仲裁機關依法製作的處理各類訴訟案件和非訴訟案件的法律文書和案件當事人、律師及律師事務所自書或代書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義的文書的總稱,亦即指規范性法律文書(國家立法機關頒布的各種法律)以外,所有非規范性的法律文書的總稱。

而且,法律一般不會出現被撤銷的情況,只有新法施行時,舊法自然失效。被撤銷的法律文書一般都是因為介入了違法因素。比如一個人的經營許可是採取欺詐手段取得,這個許可就會被撤銷,而據這個經營資格所作出相關判決裁定也會被撤銷。

法不溯及既往,你說的那種混亂局面是不會出現的。

熱點內容
法院林中門 發布:2025-09-24 18:49:12 瀏覽:412
硝酸銨刑法 發布:2025-09-24 18:48:22 瀏覽:984
被法院破產 發布:2025-09-24 18:46:10 瀏覽:915
車輛協議三年後過戶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4 18:31:49 瀏覽:486
基層組織發展黨員條例 發布:2025-09-24 18:31:48 瀏覽:158
法律服務人員公示欄模板 發布:2025-09-24 18:24:15 瀏覽:794
2015年新修改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9-24 18:17:50 瀏覽:464
勞動法主體年齡 發布:2025-09-24 18:17:39 瀏覽:114
司法輔助拍賣 發布:2025-09-24 18:16:23 瀏覽:800
上海獻血條例 發布:2025-09-24 18:03:16 瀏覽: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