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放假加班國家勞動法算
① 春節放假上班加班費怎麼計算
春節長假放7天,而這7天是由兩部分組成的(法定休假日和法定休息日)。據悉,2016年2月8日是傳統節日春節。根據規定春節法定放假時間是初一到初三三天。所以2016年春節法定假期是2月8日(星期一,農歷正月初一)、2月9日(星期二,農歷正月初二),2月10日(星期三,農歷正月初三)為法定節假日。通過調休,2016年春節共放假7天。
休息日和休假日,兩者性質不同,支付的工資也不相同。按《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凡在9日到11日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12日到15日期間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不給補休,則應當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加班費的支付標准: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支付加班費的標準是: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的規定,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節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上海市目前最低工資標准為2020元/月,也就是說,這三天用人單位安排加班,全日制員工最低可得加班費:
2020元/月÷21.75天×3天×300%=835.86元。
對於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在法定節假日加班的,應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節假日計件單價的300%支付其加班費。
② 2017年春節放假加班工資怎麼計算
2017年1月27日至2017年2月2日,春節放假7日。
其中1月27日(星期五,農歷除夕)、1月28日(星期六,農歷正月初一)、1月29日(星期日,農歷正月初二)為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即月薪÷21.75*加班天數×3。
其餘四天為周末或周末調休。用人單位安排加班的,如後續沒有調休,則應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即月薪÷21.75*加班天數×2。
法律依據:《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2)春節放假加班國家勞動法算擴展閱讀: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規定,我國法定節假日包括三類。
第一類是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法定),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節(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3天)、勞動節(5月1日放假1天)、國慶節(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節(放假1天)、端午節(放假一天)和中秋節(放假一天)。
第二類是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包括: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兒童節(6月1日13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第三類是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具體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在除了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外的其他休假節日,也應當安排勞動者休假。
根據有關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應當在工作日補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適逢星期六、星期日,則不補假。另外,二七紀念日、五卅紀念日、七七抗戰紀念日、九三抗戰勝利紀念日、九一八紀念日、教師節、護士節、記者節、植樹節等其他節日、紀念日,均不放假。我國傳統的農歷重陽節等其他節日,也不放假。
③ 國家勞動法如何規定春節上班的假期以及工資
現在的勞動法還是比較健全的。春節固定假期是三天,外加周末調休一般都有一個星期假期。春節三天的加班工資是三倍,其餘四天是雙倍。
④ 勞動法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如何計算
《勞動法》中對加班工資的規定如下: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即平時晚上的加班費是本人日工資基數的150%,休息日是日工資基數的200%,國家法定休假日的日工資基數的300%。
因此,對於實行標准工時制的勞動者,如果在「五一」等法定節假日加班,加班費應當以不低於日工資基數的3倍支付加班工資。
日工資基數的計算方法為:月工資除以一個月計薪的天數,今年中國節假日調整後的月計薪天數為21.75天。
假如一個月薪為2175元的員工,他的日加班基數就是2175元除以21.75天即100元;如果企業安排他在5月1日加班,則應支付其不低於100元的3倍即300元的加班工資。
下面是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的計算公式:
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 = 加班工資基數÷21.75×天數×300%
法定節假日小時加班工資 =加班工資基數÷21.75÷8×小時數×300%
根據國務院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270號)規定,我國法定節假日包括三類。
第一類是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法定),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節(農歷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3天)、勞動節(5月1日放假1天)、國慶節(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節(放假1天)、端午節(放假一天)和中秋節(放假一天)。
第二類是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包括: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兒童節(6月1日13周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第三類是少數民族習慣的節日,具體節日由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該民族習慣,規定放假日期。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在除了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外的其他休假節日,也應當安排勞動者休假
⑤ 春節期間上班 勞動法規定加班費
春節期間加班,單位應該支付加班費。
按照勞動法規定,法定假期。
除夕,初一,初二加班加班費不低於三倍工資。
換休其它周六周日的加班。
加班費不低於工資的兩倍。
⑥ 春節一天都不休息,按勞動法規定工資怎麼算,哪幾天翻倍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
第四十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二、春節加班工資計算方法:
1、春節長假放7天,而這7天是由兩部分組成的(法定休假日和法定休息日)。春節前三天是法定節假日,後四天是休息日。 休息日和休假日,兩者性質不同,支付的工資也不相同。
2、按《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凡在春節前三天期間安排勞動者加班的,應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春節後四天是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加班的,可給勞動者安排補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資,如不給補休,則應當按照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200%支付加班工資。
3、日工資按平均每月工作時間20.92天折算,小時工資則在日工資基礎上再除以8小時。春節期間每日加班工資計算方法為:節假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92×300%;休息日加班工資=加班工資的計算基數÷20.92×200%。
(6)春節放假加班國家勞動法算擴展閱讀:
國家規定的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勞動法》規定
第三十六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三十九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四十條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四十一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限制:
(一)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二)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共設施發生故障,影響生產和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三)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三條用人單位不得違反本法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⑦ 春節加班休息如何計算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春節值班加班工資應當按以下方式計算:
1、春節初一、初二、初三是法定節假日,在這三天加班的,應按不低於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用人單位不得以補休等方式代替,除非職工本人提出要求補休,補休時間不少於加班時間的三倍。
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月計薪天數×300%×加班天數。
2、除夕、正月初四、初五、初六這四天調休日加班,實行標准工時制的單位,應先安排勞動者補休,不能安排補休的,應當支付200%的加班工資。
加班工資=月工資基數÷月計薪天數×200%×加班天數。
拓展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44號,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中規定: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2、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四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⑧ 春節這樣放假 算違反勞動法嗎
春節是國家法定假期:放假時間為除夕、初一、初二。其他日子是調休調來的,不是國家法定假期。
2013年春節放假安排:
2月9日至15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16日(星期六)、2月17日(星期日)上班。
(這是五天工作制的放假辦法,相當於9-11春節放假,9-10兩天周末趕上國家法定假期要另外安排休息,調整到12-13號休息,16-17號周末調整到14-15號休息,16-17號上班)。其實還是放了三天假,另外四天是兩個周末調整過來的。不是放了7天假。
今年的春節放假時間應該是2月的9、10、11三天,但是因為9號和10號是周末,所以9號和10號這兩天的周末正常休息放在12號和13號休息。
9-11號單位安排上班的,必須額外支付三倍工資的加班費,不能調休。
如果是六天工作制的,那麼10號周日這天應放在12號休息,這一天是應該休息的。如果安排上班需要調休,13號這天上班是正常的了,不上班需要扣錢。
現在很多單位春節期間安排上班或者安排休息,時間不一樣。多放假的不給工資,等於無薪假,是違法的,單位主動放假期間需要支付當地最低工資的80%的日薪。少放假的,員工請假要用日常加班來補休,但是少於四天(六天工作制,每天不超過6小時40分)或者五天(五天工作制,每天八小時上班時間)的都是違法的。
所以,你心裡有數就行了。
所以,你們單位除夕這天不放假是應該額外支付3倍日工資的,不能調休,必須支付工資。初四至初七歇班不得扣薪(按照正常排班,屬於休息日的不能扣薪),如果屬於多放了幾天假(單位主動放假的,不是員工要求的),要支付當地最低工資的80%日薪。否則就是違法的。
很多服務行業除夕年飯很忙,所以要上班,但是這天需要支付加班費。如果不支付是違法的,但是如果員工提出要加班費的話,可能會失去這份工作。這個要綜合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