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制外部監督

行政法制外部監督

發布時間: 2021-03-02 02:24:45

⑴ 如何認識行政法制監督

  • 定義:

行政法制監督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司法機關、上級行政機關、專門行政監督機關及國家機關體系以外的公民、組織依法對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和是否遵紀守法所進行的監督。

  • 構成:

1.行政法制監督由主體、對象和內容三部分構成。

2.行政法制監督的主體是指依法對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和是否遵紀守法進行監督的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司法機關、上級行政機關、專門行政監督機關以及國家機關體系以外的公民、組織。

3.行政法制監督的對象是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

4.行政法制監督的內容是監督行政主體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職權以及國家公務員和被授權組織中的工作人員是否遵紀守法。

  • 內容:

行政法制監督包括對各級政府制定各種行政法律規范的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督,對各級政府及公務員實施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督,對國家公務員是否守法、廉潔奉公進行監督。行政法制監督按監督的主體分為國家監督和社會監督;按監督的對象分為對國家行政機關的監督和對公務員的監督;按監督的內容分為對行政機關抽象行為的監督和具體行政行為的監督,也可認為行政合法性監督和行政合理性監督;按監督主體同監督對象的關系分為外部行政法制監督和內部行政法制監督;按實施監督權的時間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

⑵ 行政法制監督

行政法制監督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司法機關、上級行政機關、專門行政監督機關及國家機關體系以外的公民、組織依法對行政主體及其工作人員是否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和是否遵紀守法所進行的監督。

⑶ 行政監督與行政法制監督(監督行政)有什麼不同

行政監督與監督行政的區別:

1、性質不同。行政監督是行政權的一種形式,又稱行政監督檢查;監督行政是對行政的監督。行政監督檢查是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能所實施的一種具有法律效力並能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具體行政行為。而監督行政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和社會性,有的具有法律意義,有的不具有嚴格的法律意義。

2、監督的主體不一樣。行政監督是對政府和行政人員進行監督;監督行政是對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活動及其工作人員員是否遵守法律進行監督。行政監督檢查的主體只能是行政主體,而監督行政的主體主要是行政主體以外的國家機關、社會組織和公民。

3、監督的對象和客體不同。行政監督檢查的對象是行政相對人,其客體是行政相對人的守法行為和執行行政決定、命令情況等。而監督行政的對象是行政主體,其客體是行政主體及其公務員所實施的行為。

4、監督內容不同。行政法制監督,是指享有監督權的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專門行政機關以及一般公民依法對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行使職權和與行使職權有關的行為實施的監督;是指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群眾組織、民主黨派、公民等對行政機關的行政管理活動及其工作人員員遵守法律,執行法律的情況進行監督的活動。

(3)行政法制外部監督擴展閱讀:

監督是即對現場或某一特定環節、過程進行監視、督促和管理。使其結果能達到預定的目標。

行政監督可根據不同的標准進行分類。通常由:

1、以行政監督的對象是否特定為標准,可以分為一般監督與特別監督。

2、以行政監督的內容為標准,可以分為公安、工商、海關、資源、環境保護、審計等行政監督。

3、以其實施的時期為標准,可以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

4、以其主體的任務為標准,可分為依職權的監督與依授權的行政監督。

參考資料:網路-行政監督

⑷ 外部行政關系是什麼行政管理關系,行政法制監督關系,行政救濟關系

一、行政關系,是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而與行專政相對人、行政屬法制監督主體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
二、主要包括四類:第一類是行政管理關系;第二類是行政法制監督關系;第三類是行政救濟關系;第四類是內部行政關系。

⑸ 行政法制外部監督是指_____。

行政法制外部監督是指行政系統以外的國家權力機關和司法機關的監督。

⑹ 行政系統內部監督是什麼意思行政外部監督呢

一、內部監督
行政監督的內部監督包括一般監督和專門監督。

一般監督包括三點:日常監督,職能監督和主管監督。


1、日常監督就是國家行政機關在日常工作中根據需要隨時進行的各種雙向監督,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這兩種形式。比如,中央人民政府可以對其所直屬下級機構各部委等進行日常的工作監督(自上而下),與此同時,各部委也可以對中央人民政府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督(自下而上)。


2、職能監督就是政府各職能部門就其所主管的工作在自己職權范圍內對其他部門所實施的監督。例如,財政部對其他部委所進行的有關財政方面的監督就屬於職能監督。


3、主管監督是上級政府的工作部門對下級政府相應的工作部門所實施的監督。


二、外部監督


1、權力機關的監督,即各級人大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人員的監督。


2、政黨的監督,包括執政黨和其他民主黨派(政協)。


3、司法監督,主要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監督。


4、社會公民的監督,比如媒體監督。

拓展資料

廣義的行政監督是指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政黨、社會團體、新聞輿論等多種政治力量和社會力量對政府及其公務員的行政行為所實施的監察和督導;;狹義的行政監督是指行政機關內部對自己的機構及其公務員的不良行政行為所實施的監察和督導。

⑺ 行政法制監督的概念、特徵和分類

【行政法來制監督的概念】源也叫監督行政,是指依法享有監督權的國家機關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是否依法行政和正確行使行政職權所進行的監督。

【行政法制監督的主要特徵】①行政法制監督主體的廣泛性;②行政法制監督對象的特定性;③行政法制監督內容的全面性。

【行政法制監督的分類】是指依照不同標准對行政法制監督所作的劃分。如依照監督機關的不同,可以將行政法制監督分為權力機關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與行政機關自身的監督;如依照監督機關與被監督機關的關系的不同,可以將行政法制監督分為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等。

⑻ 38.下列屬於行政機關外部監督主體的有( )

ABCDE

行政監督包括抄行政內部監督和行政外部監督,行政內部監督主要指行政監督和審計監督;
外部監督包括權力機關(人大)的監督;司法機關(法院、檢察院)的監督;黨的監督,主要是紀委;人民政協的監督;社會公民的監督,如新聞輿論。

我國行政內部監督體系包括一般監督和專門監督。其中一般監督主要包括層級行政監督、主管監督和職能監督;專門監督主要包括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

熱點內容
法律咨詢合夥 發布:2025-09-23 19:15:26 瀏覽:495
一般詐騙還會違反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3 18:58:27 瀏覽:158
中山市2016最新勞動法 發布:2025-09-23 18:58:12 瀏覽:290
注冊稅法經濟法考綱未出 發布:2025-09-23 18:56:04 瀏覽:301
義烏人民法院地址 發布:2025-09-23 18:38:56 瀏覽:786
法院應對疫情 發布:2025-09-23 18:36:31 瀏覽:856
2020年勞動法第六十三條 發布:2025-09-23 18:34:18 瀏覽:365
經濟法原理與實務案例評析 發布:2025-09-23 18:31:45 瀏覽:519
偏法治失眠 發布:2025-09-23 18:15:57 瀏覽:686
法律咨詢免費淘寶 發布:2025-09-23 18:10:12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