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與商法

勞動法與商法

發布時間: 2021-03-04 05:09:26

經濟法商法的區別

1、宗旨、原則均不同

經濟法的宗旨是保護社會中的公共利益,並以此為己任。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就是保證經濟的公平。同時在經濟法中對國家的經濟干預進行為強調,這里說的干預不是指以行政行為進行直接干預。經濟法會對私人的經濟進行相應的限制與調控。

商法的宗旨是促進營利,其基本原則則是商事自治。我們不難發現,經濟法中的側重點是經濟公平,商法中的側重點則是商事自治。在傳統的商法主要是用來保護商人的利益不受到損害,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的商法中出來保證商人的利益之外,還將商事的安全與公平列入其中。

2、法律屬性有區別

經濟法屬於公法,主要用來干預國家經濟;商法屬於私法,主要用來調節商事交易。經濟法的主體有兩部分,一部分主體是國家,另外一部分主體是經濟組織、個人,經濟法主要是通過國家的宏觀調控來發揮自身的作用,主要運用的方法是經濟杠桿,例如稅收政策、貨幣政策、財政等,雖然不是國家直接干預經濟 ,但這些行為都是由國家來實行。

商法的主體是商事企業,主要是用來調控商事交易行為,私法的屬性表漏無疑。現代商法中已經添加了商事公平與保護,因此商法中不斷增加強制性的規范,再加上行政部門也開始對商事進行監督管理,導致商法越來越公法化。

(1)勞動法與商法擴展閱讀:

經濟法起源於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科學家的經濟法概念主要見於德國、日本等大陸法系國家的學術文獻。盡管英美法系國家存在我們認為是經濟法的法律規范,但它們沒有注意法律部門之間的區別,沒有民法的概念,更不用說經濟法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對大陸法系國家、尤其是德國和日本的經濟法解釋進行解釋。

經濟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由於其調整的對象具有特定的范圍,它只調整發生在國家經濟運行協調過程中的經濟關系,其調整對象可以與其他調整對象分離。法律法規

商法的概念起源於古羅馬商法,而現代商法則起源於中世紀歐洲地中海沿岸自治城市的商法,1807年法國商法典正式確立,發展到今天。維吾爾法律國家廣泛繼承。20世紀初以來,我國商業立法主要引進了西方商法,主要是大陸法系的商法。但改革開放後,它也借鑒了英美法系的許多商業立法。

㈡ 商事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別

你這個題目有問題,我是民商法畢業的,應該是
商事合同
和民事合同的區別內
首先,適用的主體不同。商事合同使容用的是
商主體
,而勞動合同適用的主體是勞動者和用人單位
然後適用的法律不同,商事合同適用於商法和合同法,以及涉及的其它法律,而勞動合同適用的勞動法和
勞動合同法
涉及的內容也不同,把兩者的內容對比

㈢ 公司上班的話 懂哪個法律比較好 是民法還是商法或者其他什麼的。。。

如果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公司)的關系,那就要懂《勞動合同法》、《勞動法專》、《勞屬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等法律。

如果是代表公司(作為銷售人員)與公司外的客戶進行生意往來,那就需要懂得民法(包括合同法、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等)。

如果是經營管理人員,那就要懂得商法、知識產權法等。

不管是那一種角色,都要懂得一些《民事訴訟法》規定。

㈣ 我國的《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為什麼不屬於「商法

這是由於該法的調整對象決定的,勞動法調整的還是屬於一種經濟領域的行政關系,而商法調整的則是商事領域中以私法為主的平等主體間法律關系的總和,集中體現在私法自治領域內商事主體享有的私權利

㈤ 勞動法與民法那個是上位法

《立法法》規定的的上位法和下位法是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等之間層次效力,版勞動權法和民法同屬於法律,不存在上位法之分。
勞動法曾經在很長的時間內屬於民法的內容,但是其不斷顯示出與民法不同特徵後,其變異性已經成為沖破民法傳統的獨立法律部門,從而體現出與民法不同的特徵來。

勞動法與民法的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
(1)兩者的調整對象不同。勞動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是勞動關系以及與勞動關系有密切聯系的其他關系;民法是調整的對象是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以及財產關系。
(2)兩者的主體不同。勞動法的一方必須是勞動者,另一方為用人單位(勞動使用者),雙方之間的關系兼有平等性和不平等性;民事法律關系主體雙方可能都是是公民、法人,或一方為公民另一方為法人,其主體地位平等。
(3)兩者的原則不相同。兩者各有獨特的原則,勞動法的基本原則包括勞動既是公民權利又是公民義務原則、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原則和勞動力資源合理配置原則等;而民法的基本原則為平等、公平、自願、誠實信用、禁止權利濫用等為原則。
(4)違法後,承擔的法律責任有所不同。勞動法中的民事責任要求採用某些特殊的責任形式,而民法中的無此要求。

㈥ 勞動法是屬於民法商法還是經濟法或者是一個單獨的法律部門

現在有一種新的分類,勞動法屬於社會法。社會法不同於私法、公法,是政府對社會回關系的干預法。
大家都知道,私答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關系的法律,民法就屬於典型的私法。公法是調整非平等主體之間關系的法律,行政法屬於典型的公法。按此種分類,很明顯勞動法既完全不屬於私法,也不完全屬於公法,一些法學家就提出了社會法一說。
經濟法也被劃分在社會法一類。

㈦ 商法和經濟法的區別

商法和經濟法的區別:

1.法律性質不同。經濟法屬於公法,商法雖有公法性但本質是私法。因此回經濟法以國答家利益為本位,而商法是以商主體的利益為本位,經濟法的目標性較強,而商法的國際性較強。

2.二者基礎理論不同。經濟法的基礎理論是社會整體本位,即著重於國民經濟的全局,而商法是建立在商事主體利益本位之上的。

3.調整對象不同。經濟法調整國家在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過程中形成的經濟關系。商法則調整的是商主體在商事活動中形成的商事關系。

4.調整的機制不同。商法著重採取自律性的非權力性的機制,而經濟法多採用他律性的權力性的調節方法。

商法是指調整商事交易主體在其商行為中所形成的法律關系,即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的調整對象是商事關系。商法主要包括公司法、保險法、合夥企業法、海商法、破產法、票據法等。

㈧ 勞動法與行政法的關系

不是一個法律體系…………
行政法簡單說就是調整政府的行政管專理與公民的被行政管屬理之間關系的法律

勞動法是調整勞動者和用人單位之間的法律。

勞動法裡面有勞動監察行政部門可以對用人單位進行監察,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的內容

附:中國法律部門體系
憲法,刑法,民商法,訴訟法,行政法,勞動法,環境保護法,經濟法

熱點內容
20天能背下經濟法嗎 發布:2025-09-23 05:55:25 瀏覽:346
刑法二題 發布:2025-09-23 05:53:54 瀏覽:305
省級條例 發布:2025-09-23 05:49:36 瀏覽:842
企業法律援助工作站簡介 發布:2025-09-23 05:42:24 瀏覽:751
巴克與法官 發布:2025-09-23 05:26:42 瀏覽:773
行政法上的行政的特徵和分類 發布:2025-09-23 05:04:51 瀏覽:364
司法社區夢 發布:2025-09-23 05:02:34 瀏覽:957
經濟法地位和體系 發布:2025-09-23 04:58:13 瀏覽:399
公司工傷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3 04:36:43 瀏覽:840
農大經濟法在線作業2 發布:2025-09-23 04:29:34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