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請假工資怎麼算2019
『壹』 2019勞動法規定長期請假病時間是多少天
勞動法沒有規定長期請假病時間是多少天,長期請假病,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專不能從事由用人單屬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規定如下: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貳』 2019年春節加班工資怎麼算
春節加班工資按照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發放,即三倍工資。根據國家回《勞動法》規定:答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春節七天假期中,只有前三天是國家法定假日,後四天是雙休日調休。所以前三天是三倍工資,後四天算雙休日加班,按照兩倍工資支付。
拓展資料:
春節假期7天安排是除夕到正月初六,共7天。其中,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二俄日國家法定節假日,初三到初六則為調休。
『叄』 員工請假期間如遇國家法定節假日那麼法定節假日是否算工資
員工請假期間如遇國家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需要支付工資。法律依據為:《勞動法》第五章 第五十一條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第四章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拓展資料:
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制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肆』 勞動法有規定2019年的年休假不休2020年作費嗎
沒有休完的年休假應對折算成工資支付給勞動者。用人單位讓休年假而勞動者不想休年假的按照100%工資折算,勞動者想休假而用人單位因工作需要不讓休年假的,按照300%的工資折算。
『伍』 2019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病假工資怎麼計算
病假工資=(計算基數/21.75)×計算系抄數×病襲假天數。不同工齡工資計算時間不一樣:1)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在6個月以內的,企業應按下列標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資:
①連續工齡不滿2年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②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的,按本人工資70%計發;
③連續工齡滿4年不滿6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計發;
④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計發;
⑤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100%計發。
(2)職工疾病或非因工負傷連續休假超過6個月的,由企業支付疾病救濟費:
①連續工齡不滿1年的,按本人工資的40%計發;
②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的,按本人工資的50%計發;
③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60%計發。
『陸』 2019年的2月份工資該怎麼結算
如果你是在抄單位上班的,應襲該是按照常規的月工資發放的,如果你是在其他地方打工的,那就根據實際上班天數計算工資的。
年假及其他:國家規定的帶薪休假,婚假,喪假及其他合法假期公司不可扣職工工資。對於公司不按照勞動法規定,胡亂扣取員工工資的,員工可向當地勞動部門提起勞動仲裁。
事假:按規定,事假一天扣工資數額=月薪÷21、75。21、75為勞動法規定的月計薪天數。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有的公司會按照2月份實際上班天數來扣除一天的工資,所以也就是事假一天扣工資數額=月薪÷17。
『柒』 按照勞動法,今年二月份工資怎麼算,我只上了6天班
根據原勞來動部發布的《源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精神,月工資=月工資收入÷月基薪天數,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顯然,我們的應出勤天數其實就應該是上面所說的「月計薪天數」,但已經剔除了法定節假日,這是不妥的;而且實際出勤天數也應該加上法定節假日的天數,這樣才符合通知精神。必須明確的是,標准工資是在員工滿勤的情況下才能全額享受。滿勤包括應該出勤的天數(剔除節假日、公休日)和有資格享受的節假日天數。這里有個小的細節,如果員工是節後首次上班的,顯然不享受節假日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