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沒合同辭退員工
Ⅰ 勞動法沒簽合同辭退犯錯員工要不要賠償
對於符合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與犯錯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無需賠償。
但是,如果未簽合同,而實際用工時間在一個月以上,需賠償雙倍工資(額外再支付一倍)。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Ⅱ 東莞新勞動法沒有簽訂合同辭退員工怎麼賠償
直接去勞動局申請仲裁,沒合同雙倍工資和經濟補償金,多少錢去問勞動局。
Ⅲ 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在新勞動法規定公司辭退員工有補償嗎
首先,只要不是你的問題,肯定有補償;
其次,證明了存在勞動關系,是公司沒有簽合同內,容還可以申請一定的經濟補償;
最後,同事證詞、打卡記錄、發工資記錄、工作牌、社保購買記錄等,都可以作為證明勞動關系的證詞。
(3)勞動法沒合同辭退員工擴展閱讀: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Ⅳ 新勞動法 被辭退沒簽合同
首先,單方面辭退不合法,首先用人單位無明確原因,需要和職工協商一致,才能解除合同.沒提前通知和沒有相對原因,所以不合法.
沒合同那是他的錯,仲裁的時候責任在學校.
具體勞動合同法08年的,你直接去當地勞動仲裁機構搞定
絕對搞定
一般區縣就有仲裁機構
Ⅳ 勞動法 被辭退,沒簽合同 能得到賠償嗎,怎麼賠
可以得到賠償;來
勞動合同法規定,自企業和用人單位產生勞動關系一個月內必須訂立勞動合同,未訂立勞動合同的每月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如果勞動者干滿一年以上,則視為和企業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被辭退,在員工無錯的的情況下,企業按勞動者在企業服務的年限,給勞動者支付賠償金,沒一年一個月的工資,不滿六個月支付半個月的工資,六個月以上支付一年工資;
如果因人崗不匹配辭退,也要調崗或培訓後,扔不能勝任崗位的,才予以辭退,並支付賠償金;
如果因員工違規,嚴重違反規章制度進行辭退的,規章制度要詳細寫明,到底違反的是什麼,同時制度要經過公示,勞動者要經過培訓;
辭退勞動者,如果有工會的單位,要首先徵求工會的意見;
無論仲裁庭和是法院,都講究事實依據,你要先收集和用人單位產生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據(工牌、工裝、工資單、簽過字的考勤表、工友證詞、和領導同時簽過字的文件、求職登記表等等);
現在能賠付的,1.沒和你簽訂合同的雙倍工資,2.有可能沒給你繳納的社保、3.如果你無錯,單位辭退你的賠償金。
Ⅵ (急)新勞動法 沒簽合同被辭退有沒補償
用人單位沒有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因為拖欠工資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關系後專,勞動者可以申請屬勞動仲裁,要求該用人單位支付拖欠的工資、押金、經濟補償金、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入職的第2個月開始,最多11個月)等。
Ⅶ 勞動法辭退員工補償標准如果沒有簽合同遲退員工有什麼補償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作為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的賠償金。
另外,如果公司一份解除勞動合同還應該按照一年一個月計算工齡補償金,如果用人單位違反解除勞動合同,那麼應該支付兩倍的工齡工資作為補償。
根據《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其中相關:
第三十九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Ⅷ 勞動法 沒有簽合同 被辭退
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辭退勞動者後,勞動者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版該用人單位支付權拖欠的工資、經濟補償金或賠償金、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入職的第2個月開始,最多11個月)等;
1、勞動爭議,有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是關鍵,例如工作證或工作牌(最好蓋有公章)、工資卡交易記錄、工資條、有公司名稱的工裝、去地稅局列印並蓋章的個稅完稅證明、用人單位為你辦理的暫住證、考勤記錄、社會保險繳納記錄、派工單、同事證言(離職在職的都可以)、錄音錄像或者其它有你名字和公章或老闆簽字的的書面材料等;當然,沒有證據也是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的,只是有敗訴的風險;從離職開始算,勞動仲裁時效為一年!
2、申請勞動仲裁,立案時需攜帶仲裁申請書、身份證復印件、相關證據、用人單位的工商登記信息或營業執照復印件(北京地區不需要提供登記信息)!立案後,開庭,然後調解,調解不成仲裁委會下達裁決書;
3、如果請專業人士指點,勞動案件完全可以自己處理,一樣能勝訴,且勞動仲裁委不收費。申請勞動仲裁期間,不耽誤勞動者去新單位工作!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條、《勞動合同法》第10、46、47、82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