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大病救助
Ⅰ 新勞動法對醫療補助費定義
醫療補助費又稱醫療補助金,是指按規定支付給未實行醫療保險地區已納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開支范圍的離休、退休、退職人員的醫療費用。
一、醫療補助對象為:
1、重點優撫對象,即殘疾軍人(不含六級以上人員);
2、烈士遺屬;
3、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
3、在鄉退伍紅軍老戰士、紅軍失散人員;
4、在鄉復員軍人(1954年10月31日前入伍),以及革命「五老」人員,即建國前參加革命、建國後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評定、現享受定期生活補助費的老地下黨員、老游擊隊員。
二、補助范圍:
1、符合《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和《國家公務員制度實施方案》規定的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及其退休人員;
2、列入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管理的黨群機關、人大、政協機關,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機關以及列入參照國家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其他單位工作人員及其退休人員;
3、列入依照國家公務員制度管理的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及其退休人員。
三、補助標准
1、累計繳費時間不滿5年的,其醫療費補助比例為60%;累計醫療補助金不超過本人應領取失業保險金總額的60%。
2、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滿10年的,其醫療費補助比例為65%;累計醫療補助金不超過本人應領取失業保險金總額的65%。
3、累計繳費時間滿10年不滿15年的,其醫療費補助比例為70%;累計醫療補助金不超過本人應領取失業保險金總額的70%。
(1)勞動法大病救助擴展閱讀:
醫療補助包括以下內容:
1、在疾病情況下
(1)普通開業醫生診療,包括出診;
(2)在醫院由專家進行門診或住院治療,如有可能在醫院外提供這種專家治療;
(3)由醫生或其他合格開業者開具處方的必需葯物的供應;
(4)必要時住院。
2、懷孕、分娩及其後果
(1)由開業醫生或合格的助產士進行產前、分娩和產後的護理;
(2)必要時住院。該公約規定可以要求受益人或其供養人分擔醫療費用,但有關費用分擔的規則應以避免經濟困難為原則加以制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醫療補助費
Ⅱ 《勞動法》中勞動者大病期間有什麼補助
沒有補助。如果參加了醫保的,可以享受醫保待遇,部分醫葯費報銷。
Ⅲ 勞動法中規定哪些疾病為重大疾病
勞動法中重大疾病可參照以下規定:
2007年4月3日起開始實施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中規定:疾病范圍應當包括本規范內的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1 惡性腫瘤——不包括部分早期惡性腫瘤
2 急性心肌梗塞
3 腦中風後遺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4 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須異體移植手術
5 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須開胸手術
6 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須透析治療或腎臟移植手術
7 多個肢體缺失——完全性斷離
8 急性或亞急性重症肝炎
9 良性腦腫瘤——須開顱手術或放射治療
10 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不包括酗酒或葯物濫用所致
11 腦炎後遺症或腦膜炎後遺症——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12 深度昏迷——不包括酗酒或葯物濫用所致
13 雙耳失聰——永久不可逆
14 雙目失明——永久不可逆
15 癱瘓——永久完全
16 心臟瓣膜手術——須開胸手術
17 嚴重阿爾茨海默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18 嚴重腦損傷——永久性的功能障礙
19 嚴重帕金森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20 嚴重Ⅲ度燒傷——至少達體表面積的20%
21 嚴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有心力衰竭表現
22 嚴重運動神經元病——自主生活能力完全喪失
23 語言能力喪失——完全喪失且經積極治療至少12個月
24 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25 主動脈手術——須開胸或開腹手術
Ⅳ 勞動法所說的重病是指哪些病呢
勞動法中未規定重大疾病的種類,所以參考國家規定的重大疾病:
(一)惡性腫瘤
(二)回急性答心肌梗塞
(三)腦中風後遺症
(四)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
(五)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六)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七)多個肢體缺失
(八)急性或亞急性重症肝炎
(九)良性腦腫瘤
(十)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償期
(十一)腦炎後遺症或腦膜炎後遺症
(十二)深度昏迷
(十三)雙耳失聰
(十四)雙目失明
(十五)癱瘓
(十六)心臟瓣膜手術
(十七)嚴重阿爾茨海默病
(十八)嚴重腦損傷
(十九)嚴重帕金森病
(二十)嚴重Ⅲ度燒傷
(二十一)嚴重原發性肺動脈高壓
(二十二)嚴重運動神經元病
(二十三)語言能力喪失
(二十四)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
(二十五)主動脈手術
(二十六)多發性硬化症
(二十七)經輸血導致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二十八)植物人
(二十九)系統性紅斑狼瘡
(三十)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
(三十一)原發性心肌病
Ⅳ 勞動法說的重大疾病指什麼
重大抄疾病是指醫治花費巨大且在較長一段時間內嚴重影響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疾病,一般包括:惡性腫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需要進行重大器官移植的手術、有可能造成終身殘疾的傷病、晚期慢性病、深度昏迷、永久性癱瘓、嚴重腦損傷、嚴重帕金森病和嚴重精神病等。
從2007年4月3日起開始實施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中規定:保險公司將產品定名為重大疾病保險,且保險期間主要為成年人(十八周歲以上)階段的,該產品保障的疾病范圍應當包括本規范內的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除此六種疾病外,對於本規范疾病范圍以內的其它疾病種類,保險公司可以選擇使用;同時,上述疾病應當使用本規范的疾病名稱和疾病定義。
Ⅵ 勞動法關於職工生重病是怎麼處理的
勞動法新規:
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版勞動者本人或者額權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就是說你有一定的病假,但是不能超過,畢竟這不是工傷。公司如果辭退你,是要賠償你一個月的工資。
Ⅶ 勞動法對重大疾病的照顧政策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范》中規定:保險公司將產品定名為重大疾病保版險,權且保險期間主要為成年人(十八周歲以上)階段的,該產品保障的疾病范圍應當包括本規范內的惡性腫瘤、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冠狀動脈搭橋術(或稱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重大器官移植術或造血幹細胞移植術、終末期腎病(或稱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除此六種疾病外,對於本規范疾病范圍以內的其它疾病種類,保險公司可以選擇使用;同時,上述疾病應當使用本規范的疾病名稱和疾病定義
Ⅷ 重大疾病勞動法如何規定假期和工資
重大疾病的假期,法律上叫做醫療期,具體規定如下:
勞動部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3個月;5年以上的為6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為6個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為9個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為12個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為18個月;20年以上的為24個月。
第四條 醫療期3個月的按6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6個月的按12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9個月的按15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12個月的按18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18個月的按24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24個月的按30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
工資的計算方法如下: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59條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8)勞動法大病救助擴展閱讀:
醫療期滿,員工能否上班,員工和單位說了都不算,具體規定如下:
勞動部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的通知
第七條 企業職工非因工緻殘和經醫生或醫療機構認定患有難以治療的疾病,醫療期滿,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並辦理退休、退職手續,享受退休、退職待遇。
Ⅸ 在職職工患重大疾病,勞動合同法中規定應享受什麼待遇
職工患病,不能正常上班,應該享受《醫療期》醫療期內,企業是不能解除勞動合同的!醫療期滿,職工患病沒有痊癒的,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要給職工一次性醫療補貼。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職工因患病需要治療的企業應根據職工工作年限等情況給予3-24個月的醫療期,職工在醫療期內,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同時享有其病假工資、疾病救濟費和相關的醫療待遇。
醫療期屆滿的不能從事原工作的,由用人單位適當的調整,醫療期內醫療終結,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應當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的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五條
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終止,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
第六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當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9)勞動法大病救助擴展閱讀:
2015年6月30日,北京市總工會發布消息稱,今起北京市職工互助保障計劃內容將調整,重症帕金森病、嚴重阿爾茨海默症等4種疾病和水暖管爆裂損失將納入理賠范圍,最高1萬元。同時,今後互助金將可直賠到京卡·互助服務卡。
據了解,職工互助保障計劃主要是在職工基本的醫療保險之外,通過保險再給職工提供一份保障,以緩解患病、意外等給職工帶來的醫療負擔及企事業單位的經濟壓力,一般只需繳納十幾元或數十元的費用,即可在保障期內獲得萬元到數萬元不等的互助保障金。
北京市職工互助保障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調整涉及六項內容,主要是為簡化理賠手續,擴大保障范圍,使更多參保職工受益。
其中,《非工傷意外傷害及家財火災損失互助保障計劃》更名為《非工傷意外傷害及家財綜合損失互助保障計劃》,繼續按「普惠制」原則為本市工會會員提供保障,新增加水暖管爆裂損失保障項目。
這也意味著,參保職工在保障期內,因水暖管爆裂導致家庭財產損失的,可根據物業或居委會出具的相關證明,按照受損面積領取一定互助金,最高領取10000元。
同時,在《在職職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活動》中,重大疾病保障類別也由11種增至15種,增加雙目失明、語言能力喪失、重症帕金森病、嚴重阿爾茨海默症四種重大疾病。重大疾病互助金的待遇標准也作出調整,受益職工將可一次性領取10000元重大疾病互助金。
此外,《在職職工住院津貼互助保障活動》還增加了住院津貼的保障天數,住院有效責任扣除天數由3天改為1天,進一步增加職工住院津貼保障力度。
市職工互助保障中心負責人表示,7月1日起,互助金直賠也將正式啟動,參加相關保障活動的職工符合保障條件出險後,互助金將通過銀行打款至職工的京卡·互助服務卡,打款成功後,發送定製簡訊,通知會員和基層經辦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