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2020迴避

刑事訴訟法2020迴避

發布時間: 2021-03-12 07:50:00

Ⅰ 刑事訴訟法中的迴避制度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刑事訴訟法第三章
迴避

第二十八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內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容行迴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二十九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
第三十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
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
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第三十一條 本法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的規定也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

Ⅱ 什麼是刑事訴訟法中的「迴避」制度

一、迴避的人員范圍
刑事訴訟法規定適用迴避的人員范圍包括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以及參與偵查、起訴、審判活動的書記員、鑒定人和翻譯人員。最高法院《解釋》規定,人民陪審員、司法警察、勘驗人員、執行員和法院中占行政編制的工作人員也屬於適用迴避的人員范圍。
二、迴避的理由
刑訴法第28條:「(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第29條:「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不得接受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的請客送禮,不得違反規定會見當事人及其委託的人。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違反前款規定的,應當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迴避。」但申請人應當提供證明材料。
第192條:「原審人民法院對於發回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依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
第207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的任職迴避。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內,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不予准許;審判人員及法院其他工作人員離任二年後,擔任原任職法院審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對方當事人認為可能影響公正審判而提出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支持,不予准許本院離任人員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但是作為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監護人代理訴訟或者進行辯護的除外。檢察官從人民檢察院離任後2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離任2年後,不得擔任原任職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者辯護人。
特別關註:刑訴法中的近親屬不同於民訴法,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最高法院《關於審判人員嚴格執行迴避制度的若干規定》只及於審判人員。
三、迴避的種類
迴避分為自行迴避、申請迴避和指令迴避三種。
四、迴避的程序
公安司法人員在立案及以後的訴訟程序中,發現有依法應予迴避的情形的,應當自行提出迴避。沒有自行迴避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申請他們迴避。
刑訴法第30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的迴避,應當分別由院長、檢察長、公安機關負責人決定;院長的迴避,由本院審判委員會決定;檢察長和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同級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決定。對偵查人員的迴避作出決定前,偵查人員不能停止對案件的偵查。對駁回申請迴避的決定,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特別關註:
1、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果對迴避決定不服,可以在收到決定後5日內向原決定機關申請復議一次。原作出該決定的組織或個人,應當在3日內作出復議決定,並告知申請人。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第28條規定,被決定迴避的人員對決定有異議的,也可以在恢復庭審前申請復議一次。在審判階段,對於不屬於《刑事訴訟法》規定情形的迴避申請,法庭有權當庭駁回,並不得申請復議。
2、如果申請迴避人對駁回迴避申請的決定當庭申請復議,合議庭應當宣布休庭,待作出復議決定後,決定是否繼續法庭審理。
3、對於迴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30條作出了規定:「因符合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或者第二十九條規定的情形之一而迴避的檢察人員,在迴避決定作出以前所取得的證據和進行的訴訟行為是否有效,由檢察委員會或者檢察長根據案件具體情況決定。」

Ⅲ 刑事訴訟法關於迴避的決定

根據刑事訴訟程序的不同階段:

參與偵查活動的記錄人、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迴避,由偵查機關負責人決定;
參與檢察活動(審查起訴、公訴)的書記員、人民檢察院聘請或指派的翻譯人員、鑒定人的迴避,由檢察長決定;
參與審判活動的法庭書記員、翻譯人員和鑒定人的迴避,由人民法院院長決定。

熱點內容
怎樣取消法律咨詢提交信息 發布:2025-09-21 18:34:50 瀏覽:554
自律部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21 18:33:59 瀏覽:347
浙大民商法學怎麼樣 發布:2025-09-21 18:33:51 瀏覽:151
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紀檢 發布:2025-09-21 18:32:35 瀏覽:451
深圳金牌律師 發布:2025-09-21 18:32:21 瀏覽:116
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下列 發布:2025-09-21 18:28:25 瀏覽:638
民事訴訟法第20條 發布:2025-09-21 18:27:45 瀏覽:777
合同法中不可抗力 發布:2025-09-21 18:09:26 瀏覽:633
中國勞動法關於辭退員工 發布:2025-09-21 18:02:34 瀏覽:369
萊陽政府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21 18:01:16 瀏覽: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