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與行政行為

行政法與行政行為

發布時間: 2021-03-12 12:21:50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問題

行政委託是一抄種法律行為襲,是指行政機關將其職權的一部分,依法委託給其他組織或個人行使。被委託的組織和個人以委託機關名義實施具體行政行為。
請注意,行政委託與行政授權不同,一是授權基於法律規定,二是以誰的名義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行政委託的受託組織通過委託而產生,法律沒有規定哪些組織或個人成為受託人。筆者認為,合法成立的組織即可,因為法律後果由行政機構承擔。
中國拆遷征地法律網 站長

②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案例分析

1.確定時效有三個時間點,一是行政行為作出之日,二是當事人知道具體行政行版為之日權,三是當事人被告知訴訟權利之日,當然最長時效為20年。這里,張三知道具體行為之日和知道訴訟權利之日重合,應以此為起算日期,而不是行政行為作出之日,所以,張三並未超過訴訟時效。
2.初步證明責任,即證明自己符合起訴條件;申請證明責任,即在起訴行政不作為時,證明自己提出過申請。
3.因為這是屬於職務上的責任,所以不以個人為決定因素,該責任由勞動局承擔。

③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CBDBC

④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和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有什麼區別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內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容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訴訟法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行政法是實體法,行政訴訟法是程序法。

⑤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

5、A

名詞解釋:
1、是指行政主體為了保障行政管理的順利進行,對拒不履行法定義務的相對人依法採取強制手段迫使其履行義務的行為,以及行政主體為了維護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依法對相對人的人身權或財產權採取緊急干預措施的行為。
2、是指行政主體以不特定的人或事項為行為對象,制定或發布能反復適用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范性文件的行為。
3、是指基於一定的行政公務身份以行政主體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履行行政職責而其行為歸屬於行政主體的工作人員。
4、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准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
5、...不記得了。
簡答:
1、通知,正式聽證前的預備會議,預備聽證,舉行聽證,作出決定。
2、未規避法律,未侵害個人和公共利益,上訴人如因行政機關改變具體行政行為而申請撤回上訴的。
3、是指行政行為對一定的權利義務或法律事實進行了怎麼樣的處理以及由此產生的影響狀態:設定權利義務,變更權利義務,消滅權利義務,確認權利義務和法律事實。
4、合法原則,公正原則,公開原則,及時原則,便民原則。
簡答自己展開來諞~~

⑥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簡答題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內、行政法制監督容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行政訴訟法是為了規范和保障人民法院能夠正確、及時的審理行政案件,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它規定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規范和行政訴訟參加人行使權利、承擔義務的各種法律規范,是現代國家據以建立行政訴訟制度的法律依據。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從而根據憲法的規定製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

⑦ 行政法和行政法規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而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相關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2、具體內容不同

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而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次於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

3、范圍大小不同

行政法是有關行政活動、行政機關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包括行政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等等。行政法規是行政法的一部分。

⑧ 行政法與行政法規是一個概念嗎

行政來法與行政法規非一回源事。行政法是一個法律部門,不是具體的法典,由全國人大及常委會制定,一般稱某某法,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等,而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其效力低於行政法,一般稱某某條例!

行政法與行政法規因制定的主體不同,所以無權直接修改不屬於自己制定的法規,只能撤銷與其相抵觸的法規!

⑨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之間的關系

行政法是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訴訟法是個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機關作出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而向法院提起的訴訟。行政訴訟法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訴訟參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進行訴訟活動必須遵守的准則。

行政訴訟法與行政實體法行政訴訟法是規范行政訴訟行為,調整行政訴訟關系的程序法,它規定法院、訴訟當事及其他參與人在訴訟活動中的程序性權利和義務,因此,是有關程序規范的總和。而行政實體法是規定行政機關及相對一方實體權利義務的法律規范。

所以,二才規定的內容及范圍是不同的。但是,行政訴訟法與行政實體法也有一定的聯系。行政訴訟法是保證實體法得到正確實施的重要手段。

(9)行政法與行政行為擴展閱讀:

行政法與刑法、民法一樣,是現代法律體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行政法的作用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維護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也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要求行政機關履行發展經濟、穩定社會、保護環境、控制人口、加強治安等各項職責。

2、監督

由於行政權力客觀上存在易腐性、擴張性以及與個人權利的不對等性,因而必須對其加以監督和制約。在各類監督方式中,最有效、最直接的監督就是行政法監督。

3、保護

行政法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賦予行政機關合法許可權並監督其行使,來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各項政治權利、經濟權利和社會權利的實現。

二是通過賦予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行為的監督權(如檢舉權、控告權),行政權行使過程中的參與權(如知情權、要求聽證權),特別是對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提起復議權、訴訟權和要求賠償權,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學生輟學家長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21 15:54:32 瀏覽:214
法官的有誰 發布:2025-09-21 15:49:11 瀏覽:754
法治考評工作 發布:2025-09-21 15:28:45 瀏覽:177
唐山知名律師 發布:2025-09-21 15:28:38 瀏覽:59
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 發布:2025-09-21 15:27:49 瀏覽:287
廢除原鐵道部規章 發布:2025-09-21 15:26:08 瀏覽:148
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 發布:2025-09-21 15:11:50 瀏覽:243
離婚案件中送貨單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21 15:10:20 瀏覽:876
對立法新 發布:2025-09-21 14:56:03 瀏覽:388
司法行政中國夢 發布:2025-09-21 14:54:29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