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入職體檢要求
㈠ 員工入職體檢都需要做哪些項目
1、抽血化驗(均使用一次性真空負壓采血管)
(1)、血常規18項:檢查有無貧血、炎症、血液病等。紅細胞數目、白細胞數目、血小板數目、血紅蛋白、中間細胞數目、淋巴細胞數目、粒細胞數目、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
(2)、平均血小板體積、紅細胞分布寬度、紅細胞壓積、血小板分布寬度、血小板壓積、淋巴細胞百分比、粒細胞百分比、中間細胞百分比共18項檢查結果。可以發現貧血、炎症、止血異常、血液病和肝、脾的病變及臨時性感染。
2、肝功能: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檢查肝功能最直接的指標。
3、科室項目:心電圖:檢查心臟最常用的方式。心電反應性疾病檢查尤其對心律失常是最准確的診斷方法,對心肌缺血和其他非循環系統疾病,如低血鉀和甲亢也有一定的診斷意義。
4、胸透:心、肺、膈疾病檢查。
5、外科:檢查皮膚、淺表淋巴結、甲狀腺、脊柱、四肢關節、肛門、直腸、前列腺、外生殖器等有無異常。
6、內科:心、肺、肝、脾、膽囊、神經系統檢查等。
7、眼科:視力、眼瞼、結膜、眼球、色覺、眼底、裂隙燈檢查等。其中通過裂隙燈檢查可以發現全身其他部位病變所引起的眼底變化。如:糖尿病、高血壓等。
8、體檢前一天不要飲酒,晚八點後不要進食,保持心情舒暢,不要緊張。體檢當天早上空腹,體檢前一小時避免劇烈運動。
(1)勞動法入職體檢要求擴展閱讀:
1、乙肝五項(乙肝表面抗原轉位)
(1)、確定病毒是否被感染,是否對乙型肝炎免疫,表明病毒是否被復制。
(2)、2009年12月29日上午,衛生部召開體檢中乙肝病毒檢測有關問題媒體通氣會。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毛群安表示,衛生部計劃近期制定政策,取消招生就業體檢中的「乙肝五項」(乙肝二項半)檢查。
(3)、明確禁止攜帶乙肝病毒作為限制招生就業的條件。目前,乙肝病毒攜帶者在學校和就業中受到限制和不公平待遇的問題仍然突出。
(4)、為妥善解決這一問題,有關部門對乙肝病毒攜帶者是否影響他人健康進行了深入論證和慎重決策,並計劃近期制定這一政策。
(5)、目前,國家已經禁止用人單位和醫療機構在體檢中要求2.5項(即乙肝5項),只要肝功能正常。
(6)、然而,仍有一些小公司有這一要求。如果他們遇到這個問題,他們可以尋求法律援助。在世界上,乙肝攜帶者可以從事任何行業。這是中國目前對乙型肝炎的認識與國際上的差距。
2、參考標准:
1、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克山病等器質性心臟病,不合格。先天性心臟病不需手術者或經手術治癒者,合格。
2、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排除心臟病理性改變,合格:
(1)、心臟聽診有生理性雜音。
(2)、每分鍾少於6次的偶發期前收縮(有心肌炎史者從嚴掌握)。
(3)、心率每分鍾50-60次或100-110次。
(4)、心電圖有異常的其他情況。
3、第二條血壓在下列范圍內,合格:收縮壓90mmHg-140mmHg(12。00-18。66Kpa);舒張壓60mmHg-90mmHg(8。00-12。00Kpa)。
4、血液病,不合格。單純性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男性高於90g/L、女性高於80g/L,合格。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入職體檢
㈡ 請問勞動法對企業入職體檢醫療機構的選擇有沒有什麼規定是否規定要達到什麼級別的醫療機構
勞動法應未對入職體檢機構有過要求,一般來講尤其是特殊行業,例如餐飲行業等,需持健康證上崗。其他的一般性職位以企業要求為准
㈢ 一般公司入職體檢項目有哪些 怎樣才合格
入職體檢中的一般項目分為如下幾類:
1.
外科:身高、體重、視力等。
2.
內科:入職體檢項目中的內科,主要是:心、肝、脾、血壓、腎臟。
3.
血型:ABO血型測定。
4.
血常規21項:紅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等21項檢查。
5.
尿常規檢查:尿常規檢查能及時檢查出結石、結核等。
6.
乙肝五項、血糖、肝功能、胸透。
體檢的目的是:看員工傳染性疾病項目是否正常;身體的各項指標是否達標;看員工的身體素質能否達到該公司的要求。
㈣ 員工入職體檢前需要做什麼准備
體檢前三天不要飲酒,不可以過度疲勞。跟平時正常的生活習慣一致即可,切忌勿暴飲暴食。體檢前8個小時禁食禁水,實在是口渴,可以喝少量的水沒事。
體檢前可以提前換一些舒適寬松的服裝,方便體檢。如果本身就患有什麼疾病的,葯物先不要吃可以體檢完了之後再吃,如果涉及比較嚴重的疾病史的,必須按時吃葯的話,那就按照醫生的囑托按時吃葯就可以,但是一定要記得體檢的時候要跟體檢醫生說一下,以便做出一個正確的判斷。
心情一定要放鬆不要過於緊張,事先可以觀看一些減壓的小視頻,緩解一下要體檢的緊張感,做好充分的准備去體檢就可以了。
像有一些慢性病的人,不要隨意停葯,像高血壓患者,糖尿病等一系列慢性疾病的人,體檢前可維持葯物的服用(體檢時一定告知醫生),如果不嚴重可以體檢後吃過飯在服用。
還有一些愛美的女性,體檢前盡量不要化妝,塗厚厚的粉底,濃妝艷抹的,也不要佩戴隱形眼鏡或者美瞳。
㈤ 入職體檢需要注意什麼
1、請於健康體檢的前三天保持正常飲食。
2、體檢前一天應注意休息、勿飲酒及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類食物。
3、於體檢前一天晚餐後不再進食,保證空腹10-12小時抽血檢驗。
4. 體檢的當日早晨禁食、水,做完空腹項目(抽血、腹部彩超、人體成分)後進餐。
(5)勞動法入職體檢要求擴展閱讀:
相關弊端
1、存在歧視
小三陽和某些與從業無關的疾病,以及殘疾人,在入職體檢時都擔心 歧視。殘障歧視、健康歧視等問題在現實就業中屢見不鮮。
2003年的周一超殺人案,就是這種歧視引發的惡性案件。周一超一個貧困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公務員考試筆試、面試均名列前茅,但是由於在體檢中查出「小三陽」而被拒之門外,憤怒的他向負責招錄的工作人員舉起了刀。
2005年1月20日,由人事部、衛生部下發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准(試行)》正式實行,乙肝病毒攜帶者終於跳出了被禁之列。
2、作假現象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多年前就有這樣一個族群,例如:「放心體檢代檢」他們的職業就是幫助在入學、就業時領到一張「合格的健康體檢表」。
他們進出各大醫院,在抽血化驗室伺機替代委託人出場,讓自己的血被化驗室抽走。人們對這一族群稱之為「代檢」族。近年以「放心體檢代檢」最為出名!大多數戰友都找過他們代理入職體檢作弊業務。
㈥ 勞動法是否有員工體檢的規定
有的。《勞動法》並沒有規定要求企業一定要提供員工一年一次的體檢信息。《職業專病防治法》第屬32條是有相關規定的。
根據《勞動法》第五十四條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第三十三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後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並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
拓展資料
第四十六條職業病診斷,應當綜合分析下列因素:
(一)病人的職業史;
(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
(三)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
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的必然聯系的,應當診斷為職業病。
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應當由參與診斷的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執業醫師簽署,並經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審核蓋章。
㈦ 員工入職體檢標準是
員工入職進行體檢,
是每個企業所要求的。
特別是國企,如果你有什麼重大疾病,傳染病或者家族病史,都是受限的。
當然,一般大部分人都會通過,沒有什麼障礙。
放平心態,不要害怕,急躁。
一般正常查體,對年輕人來說,沒什麼大問題。
員工入職體檢的標准,國家是有規定的,都是按照國家的規定來辦的。
㈧ 現行的法律法規有沒有明確規定員工入職體檢費用如何支付
員工入職體檢費用的承擔問題,現行的法律法規沒有對此做出明確的規定。
但是因為有「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法條,通常認為體檢費用是由企業承擔的。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
體檢是在面試通過,企業決定錄用後,要求應聘者參加的一項健康檢查。
一般情況下,企業會先讓員工自己墊付,體檢合格,入職後,再給予報銷,若不合格則多數由求職者自己承擔費用。也有些公司,通過外包公司指定醫院並且結算費用,無需個人支付。具體情況,根據用人單位規定。
(8)勞動法入職體檢要求擴展閱讀:
用人單位不得以體檢不合格為由與試用期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三十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人員,不得以是傳染病病原攜帶者為由拒絕錄用。但是,經醫學鑒定傳染病病原攜帶者在治癒前或者排除傳染嫌疑前,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禁止從事的易使傳染病擴散的工作。
2、這種做法不符合法律規定,體檢是否合格應當是決定用人單位是否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前應當解決的問題,現在用人單位已經在實際使用勞動者,雙方之間已經存在勞動關系,且勞動者又在試用期內,用人單位不得以體檢不合格為由與試用期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㈨ 勞動法規定入職體檢
要求職工進行體檢是合法的,這是為了保護勞動者。但是,如果企業以體檢結果來決定是否錄用勞動者就可能不合法的,除非勞動者身體存在法律規定的不應該錄用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