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中關於立案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中關於立案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1-03-14 21:52:11

㈠ 民事訴訟法立案是第幾條

《民事訴訟法來》第一百一十自九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㈡ 新民訴解釋多少條是關於立案登記制的規定

嚴格來說,立案抄登記制是我國《民事訴襲訟法》確立立案規則,即符合法定立案條件的,法院都應當立案受理。但鑒於一些案件政策性比較強或者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預,立案登記制未能依法實施。現階段的立案登記制是對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立案規則的重申,並不是新創立的立案規則。反映在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中,規定在第二百零八條中。
最高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第二百零八條 人民法院接到當事人提交的民事起訴狀時,對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且不屬於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應當登記立案;對當場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接收起訴材料,並出具註明收到日期的書面憑證。

需要補充必要相關材料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告知當事人。在補齊相關材料後,應當在七日內決定是否立案。

立案後發現不符合起訴條件或者屬於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情形的,裁定駁回起訴。

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法院受理立案共有那幾條要求院對訴狀受理有哪些要求

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上面是民訴法第108條的規定,起訴的實質要件

㈣ 新頒布的民事訴訟法關於立案登記和立案審查的區別

2015年4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人民法專院推行立案登記屬制改革的意見》,明確規定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變立案審查制為立案登記制,對依法應該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保障當事人訴權。《意見》自5月1日起施行。
一、《意見》指出: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案件,人民法院必須依法受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撓法院受理案件。
1、人民法院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民事起訴、行政起訴、刑事自訴、強制執行和國家賠償申請,一律接收訴狀,當場登記立案。當場不能判定的,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決定是否立案。在法律規定期限內無法判定的,先行立案。不符合形式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及時釋明,以書面形式一次性全面告知應當補正的材料和期限。不符合法律規定條件的,應當依法作出裁決。當事人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或者申請復議

㈤ 民事訴訟的立案時間有什麼規定

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㈥ 民事訴訟的立案條件有哪些

民事訴訟的立案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回織。

2、有明確的答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5、起訴狀格式數量符合規定。(每增加一名被告,增加一份)

原告要解決的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多管他人閑事,知道要告誰,要求要具體(比如不光說要賠償還得提出來想要多少),要明確某年某月某日發生過什麼事,為什麼要告別人,這件事得歸法院管,還有就是到有管轄權的法院告,不要找錯對方告。

(6)民事訴訟法中關於立案的規定擴展閱讀:

屬於人民法院的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指提起的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財產關系或者人身關系的訴訟。

屬於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是指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對該案有審判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向對糾紛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法院在收到起訴狀或者口頭起訴後,應當審查原告的起訴是否符合民事訴訟法規定的起訴條件,認為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

認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7日內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不受理的裁定不服的,可 以提起上訴。

㈦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8條關於立案條件的規定是否明確規定了必須要在訴狀上寫明詳細地址

要寫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熱點內容
守望道德作 發布:2025-09-21 03:51:53 瀏覽:234
經濟法限制行為能力人 發布:2025-09-21 03:43:34 瀏覽:372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92條 發布:2025-09-21 03:41:08 瀏覽:206
道德法律知識 發布:2025-09-21 03:35:56 瀏覽:459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的義務 發布:2025-09-21 03:35:12 瀏覽:623
東城司法部 發布:2025-09-21 03:25:13 瀏覽:794
道德綁架老闆 發布:2025-09-21 03:22:55 瀏覽:279
行政法的簡答題 發布:2025-09-21 02:58:34 瀏覽:439
公司法思維導圖 發布:2025-09-21 02:58:02 瀏覽:445
秀嶼法院院長 發布:2025-09-21 02:52:22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