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不溯及以往原則含義

行政法不溯及以往原則含義

發布時間: 2021-03-15 06:58:19

1. 如何理解「法不溯及既往」的含義

①禁止溯及既往(禁止事後法)原則源於法律的本質。

法律一方面具有安定的機能,另一方面又具有推動或塑造的機能。即法律在保障社會生活的延續,保障國民的權利和正當期盼的同時,能夠使所建立的秩序與社會演變相適應,甚至在特定意義上來促進這種演變。法律規范起到了指引、促進或者決定人們行為的作用。顯然,法律規范不可能在其付諸生效之前指引、指示人們的行為。如果法律規范溯及既往,人們對法律規范的正當期盼的失落,會導致對法律規范失去信心,進而摧毀法的社會機能。

②禁止溯及既往是保障國民自由的要求。

因為國民總是根據現行有效的法律計劃來實施自己的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國民之所以是自由的,是因為現行有效的法律可以預見,人們完全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自由行事。國民絕不可能預見到立法機關在其行為後會制定何種法律,故不可能根據行為後的法律安排現在的行為。如果現在的合法行為,會被將來的法律宣告為非法,進而給予制裁,國民就沒有絲毫自由可言。正因為禁止事後法是為了保障國民自由,所以,禁止事後法只是禁止不利於被告人的溯及既往,如果新法有利於被告人,則可以溯及既往。更有甚者,在新法處罰較輕或者不處罰的情況下,對原來根據舊法所作的判決也必須改判為較輕的刑罰或者宣告無罪。這是為了使刑罰的處罰范圍降低到最低限度,從而擴大國民的自由。

③禁止溯及既往既是司法原則,也是立法原則。

因為刑法適用上的溯及既往與刑事立法上的溯及既往都會損害國民的預測可能性、侵犯國民自由;即使一般來說,新法優於舊法,但是,舊法也是適應當時社會的法律,不可認為新法能適應以往時代的需要。

2. "不溯及既往"和"特別規定"是什麼意思

一,「法不溯及既往」有以下兩層意思.
1,立法上不溯及既往,即立法機關(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等)原則上不得制訂具有溯及力的法律規范;
2,不溯及既往是罪刑法定主義的派生原則。
(2)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否受刑罰處罰及刑罰的輕重,只能以行為當時所施行的成文法律來確定;
(3)行為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如果實施行為之後,法律有變更的,即使變更後的法律認為是犯罪,也不能加以處罰。
二,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 也就是「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1,特別規定是根據某種特殊情況和需要規定的調整某種特殊問題的法律規范。
2,一般規定是為調整某類社會關系而制定的法律規范。
合同法調整所有的民事合同關系,合同法的規定就是一般規定。除合同法對合同有規定外,海商法、鐵路法、航空法等法律分別對海上運輸合同、鐵路運輸合同、航空運輸合同作了規定。相對於合同法的規定來說,這些規定都是特別規定。
3,確立特別規定優於一般規定的規則,是因為特別規定是在考慮具體社會關系的特殊需要的前提下制定的,更符合它所調整的社會關系的特點,所以具有優先適用的效力。如海商法、鐵路法、航空法等根據海上運輸、鐵路運輸和航空運輸的特點,對海上運輸合同、鐵路運輸合同、航空運輸合同作了比較詳細的規定,如果與合同法不一致,在選擇適用的法律時,應當優先適用海商法、鐵路法、航空法。

3. 法不溯及既往原則是什麼

法無溯及力的原抄則,表現在國家不能用當前制定的法律指導人們過去的行為,更不能用當前的法律處罰人們過去從事的當時是合法而當前是違法的行為。以限制國家權力的擴張與濫用,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性,保護人們期待的信賴利益。

法律具有指引、規范、調整作用,無論是確定的指引還是不確定的指引,都是為人們提供一個既定的行為模式,引導人們依法實施自己的行為。而新法頒布之前,並不存在新法提供的既定的行為模式,所以頒布後的新法就不能依據該模式對之前人們的行為去引導、規范或調整。換句話說,新法頒布前人們的行為,只能按照當時的法律來調整。

4. 法不溯及既往,是啥意思

「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項基本的法治原則。通俗地講,就是不能用回今天的規定去約束昨天的行答為。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過。

法國民法典規定:法律僅僅適用於將來,沒有溯及力。在我國,「法無溯及力」同樣適用於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



(4)行政法不溯及以往原則含義擴展閱讀

溯及力原則:

(1)從舊原則,即新法對其生效前的行為一律沒有溯及力。

(2)從新原則,即新法對於其生效前未經審判或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一律適用,具有溯及力。

(3)從新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具有溯及力,但舊法(行為時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時,依照舊法處理。

(4)從舊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則依新法處理。

上述諸種原則,從舊兼從輕原則既符合罪刑法定的要求,又適應實際的需要,為絕大多數國家刑法所采,我國刑法亦采此原則。

5. 不溯及既往的原則是什麼意義

不溯及既往是罪刑法定主義的派生原則。其基本含義是:(1)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否受刑罰處罰及刑罰的輕重,只能以行為當時所施行的成文法律來確定;(2)行為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如果實施行為之後,法律有變更的,即使變更後的法律認為是犯罪,也不能加以處罰。
其基本含義是:
(1)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否受刑罰處罰及刑罰的輕重,只能以行為當時所施行的成文法律來確定;
(2)行為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如果實施行為之後,法律有變更的,即使變更後的法律認為是犯罪,也不能加以處罰。
簡言之,刑法對它頒布施行前的任何行為,均不發生效力。其目的在於使人們(包括犯罪人)免遭「不測之罪刑。」這一原則最早規定在1787年的美國憲法中,該法明文規定「不準制定任何『事後法』」。即不準制定有溯及力的法律。後來又寫進了1789年的法國人權宣言第8條,從而成為實行罪刑法定主義原則的當然結論。然而,從實踐上看,完全採用這一原則的國家並不是很多。

6. 民法的效力中,有一條規則是「法律不溯及既往」是什麼意思能不能舉個例子謝謝

法律不溯及既往是一條法律原則.
我國國家立法法已經作出了明確規定,法不內溯及既往容原則,是我國立法法已經明確的問題,就是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外,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不溯及既往,就是說一個法律對於其生效以前發生的事沒有法律效力
「法不溯及既往」有以下兩層意思,一是立法上不溯及既往,即立法機關(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等)原則上不得制訂具有溯及力的法律規范;二是適用上不溯及既往,即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不得擅自將法律規范溯及適用。
「法不溯及既往」,要求國家應充分保障公民的信賴利益,也就是要求國家不得對已完結的事實重新作出對公民不利的法律評價,這是對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約束,具有憲法原則的性質。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7. 重法效力不溯及既往是什麼意思

重法效力不溯及既往是一項基本的法治原則。通俗地講,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規定去約束昨天的行為。

法無溯及力的原則表現在國家不能用當前制定的法律指導人們過去的行為,更不能用當前的法律處罰人們過去從事的當時是合法而當前是違法的行為。

(7)行政法不溯及以往原則含義擴展閱讀:

法無溯及力的最早規定在1787年的美國憲法中,該法明文規定「不準制定任何『事後法』」。即不準制定有溯及力的法律。後來又寫進了1789年的法國人權宣言第8條,從而成為實行罪刑法定主義原則的當然結論。

法無溯及力原則的派生含義:

1、行為是否構成犯罪、應否受刑罰處罰及刑罰的輕重,只能以行為當時所施行的成文法律來確定。

2、行為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如果實施行為之後,法律有變更的,即使變更後的法律認為是犯罪,也不能加以處罰。

簡言之,刑法對它頒布施行前的任何行為,均不發生效力。其目的在於使人們(包括犯罪人)免遭「不測之罪刑。」

通常把以下兩種情況作為「不溯及既往原則」的例外:

1、行為後變更的法律,其罪刑與舊法相同或輕於舊法時,適用變更後的新法。

2、對於非刑罰性質的保安處分措施,不受該原則的限制。即對於舊法未規定付之於保安處分的行為,新法亦可以宣告予以保安處分。

參考資料:網路-法不溯及既往

8. 法不溯及既往原則作為法治原則的意義

「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項基本的法治原則。通俗地講,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規定去約束昨天的行為。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過。法國民法典規定:法律僅僅適用於將來,沒有溯及力。在我國,「法無溯及力」同樣適用於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
法具有指引作用,無論是確定的指引還是不確定的指引,都是為人們提供一個既定的行為模式,引導人們依法實施自己的行為。而新法頒布之前,並不存在新法提供的既定的行為模式,所以頒布後的新法就不能依據該模式對之前人們的行為去引導。換句話說,新法頒布前人們的行為,只能按照當時的法律來調整。另外,法還具有預測作用,即憑借法律的存在,人們可以預先估計相互間行為的法律後果。但是,未頒布的法,並不為人們預知,自然也就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因此,新法不具有溯及力。

誠然,「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已是多數法律通行的規則,但現實生活中,卻還存在著相反的做法。這使得一些需要法律保護的弱勢群體正為其未知的義務而承擔著不明的責任。南京某電子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位。該公司2003年4月至5月期間生產了醫療器械產品HYO3型臭氧消毒殺菌機,在當時特殊的非典時期,作出很大貢獻。然而葯監部門2005年5月卻對該期間生產的HYO3型臭氧消毒殺菌機以不符合注冊產品標准為由給予行政處罰。可事實上,該產品執行的標準是公司於2001年9月28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所取得的企業標准,而且法律允許其有效期至2004年9月。但處罰所適用的規定注冊產品標準的《醫療器械標准管理辦法》是在2002年5月出台生效,換句話說,葯監局以該公司當時並不存在的注冊產品標准不符合要求為由進行處罰,用2002年的新法約束2001年的行為。顯然,該處罰是錯誤的引用法律,違反了「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則。

法無溯及力的原則表現在國家不能用現在制定的法律指導人們過去的行為,更不能用現在的法律處罰人們過去從事的當時是合法而現在是違法的行為。以限制行政權力的擴張與濫用,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性,保護人們期待的信賴利益。否則,我們就會無法預測自己和他人行為的確定後果。在當權者的朝令夕改面前我們只能驚慌失措,淪為任人宰割的羔羊。

9. 法不溯及既往的由來

  1. 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追溯既往的法律不得通過。

  2. 法國民法典規定:法律僅僅適用於將版來,沒有溯權及力。

  3. 在我國,「法不溯及既往」同樣適用於民法、刑法、行政法等方面。「法不溯及既往」是一項基本的法治原則。通俗地講,就是不能用今天的規定去約束昨天的行為。

  4. 法無溯及力的原則表現在國家不能用當前制定的法律指導人們過去的行為,更不能用當前的法律處罰人們過去從事的當時是合法而當前是違法的行為。以限制行政權力的擴張與濫用,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性,保護人們期待的信賴利益。

熱點內容
51找律師網 發布:2025-09-21 00:08:22 瀏覽:457
青海物業管理條例 發布:2025-09-21 00:08:16 瀏覽:529
刑事法律援助中的文書製作 發布:2025-09-21 00:03:02 瀏覽:637
法院上午開庭時間 發布:2025-09-21 00:02:14 瀏覽:739
社會與法原來是條狼 發布:2025-09-21 00:02:07 瀏覽:605
出納人員職業道德 發布:2025-09-20 23:42:02 瀏覽:225
唐福珍事件行政法分析 發布:2025-09-20 23:34:39 瀏覽:595
古代插針刑法 發布:2025-09-20 23:28:43 瀏覽:671
耶林刑法 發布:2025-09-20 23:18:24 瀏覽:559
一期臨床實驗檢測法規 發布:2025-09-20 22:49:58 瀏覽: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