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公司員工待業勞動法

公司員工待業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03-15 09:51:11

勞動法關於企業員工辭職的規定!

只要你的辭職方法對了,批不批無所謂,關鍵是要有人簽收,做為提出專辭職的證明,否則不屬良單位會說你是自動離職,沒有交過辭職報告,把一切責任推到你身上,也為不支付你近期的工資找到借口。你提前30天(試用期提前3天,下同)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申請,如果沒人簽收,你就到郵局寄特快專遞,並在「內件品名」欄中填寫「解除勞動合同申請書」,保留好底單做為證據,外加勞動合同就夠了,如果用人單位不在30天內支付你的工資,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並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要求支付經濟補償。

⑵ 關於企業對失業員工賠償的問題

用什麼方式也做不到,既沒有救助也沒有補償。救助與地方政府有關,遇有重大疾病、個人或家庭遇到重大變故等,你覺得你夠嗎? 補償因單位原因提前解除勞動關系,由單位按規定發放合同補償金,你不是這個原因。如此因個人原因離開單位,也不享受失業金。

⑶ 勞動法規定什麼情況下公司可以將員工停工

第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內容,簽訂《待崗協議》。《勞動合同法》第35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
第二,勞動者不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調整崗位。《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的」;「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用人單位可以預告解除勞動合同。
職工待崗期間的待遇問題:
一,正常支付工資。《工資支付暫行辦法》第12條規定: 「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若勞動者提供了正常勞動,則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不得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若勞動者沒有提供正常勞動,應按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二,發放生活費。原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勞部發[1995]309號)第58條規定: 「企業下崗待工人員,由企業依據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支付其生活費,生活費可以低於最低工資標准,下崗待工人員中重新就業的,企業應停發其生活費。」

⑷ 勞動法如何規定關於用工和待業

1,企業無權收取押金,如果收據等證據可要回。
2,按勞動法規定:已經用工,成為用人版單位成員權;按要求提供了世紀的勞動;接受了用人單位的指揮和管理;雙方主體資格符合法律法規(簡單理解就是企業要經過注冊,勞動者是成年人且未退休);勞動者取得了勞動報酬(不是無償的);勞動關系存續中或沒辦理退工手續;養老等社會保險關系持續中。
用工超過一個月沒有簽署勞動合同的,也就是你在超市工作直至你14年簽署合同期間,每個月工資必須支付你兩倍。
3,待業期間公司要支付員工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4,工作崗位,調整工作崗位需於員工協商,並達成書面協議。可以不同意。
5,帶上勞動合同原件和復印件、上12333用企業全稱查詢企業注冊信息,並截圖列印後帶上、帶上身份證和身份證復印件前往用工所在地,即你上班的地方的區勞動仲裁部分,維護自己的權益。

PS:建議撥打國家法律援助中心電話12348咨詢法律意見,也可撥打12333國家勞動保障局電話咨詢。

⑸ 公司沒有停工,讓員工自願待業符合《勞動法》嗎

只要是公司讓你休息的,給你發工資也是可以的,如果不發,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來維權

⑹ 請問待崗待業與停薪留職在勞動法上是不是同一意思比如停薪留職單位應該為員工做些什麼待崗待業單位是

待業是指:家中等待就業青年接受完教育後卻沒找到工作,等待工作機會的行為,叫待業
待崗是相對在崗而言的,待崗不同於下崗,按照勞動部門的部署,近幾年要實現下崗職工全部出中心,有的是上崗,有的轉為失業,其中還有一部分理解就是轉為待崗了。法律對此沒有統一的規定,有的省市地方法規規章作了規定。
所謂停薪留職,是指企業富餘的固定職工,保留其身份,離開單位,從事政策上允許的個體經營。
因此,我覺得待崗待業與停薪留職不是一個意思。
停薪留職協議書的內容有: 在停薪留職期間,企業停發工資、獎金、各種津貼和補貼,停止享受勞保福利等待遇;職工應按月向原單位繳納待業保險基金、養老保險基金及其他費用

⑺ 勞動法第幾條規定失業賠償

第五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准發給經濟補償金。
第六條 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患重病和絕症的還應增加醫療補助費,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五十,患絕症的增加部分不低於醫療補助費的百分之百。
第七條 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第八條 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九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第十條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未按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除全額發給經濟補償金外,還須按該經濟補償金數額的百分之五十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熱點內容
出納人員職業道德 發布:2025-09-20 23:42:02 瀏覽:225
唐福珍事件行政法分析 發布:2025-09-20 23:34:39 瀏覽:595
古代插針刑法 發布:2025-09-20 23:28:43 瀏覽:671
耶林刑法 發布:2025-09-20 23:18:24 瀏覽:559
一期臨床實驗檢測法規 發布:2025-09-20 22:49:58 瀏覽:207
勞動法工作服使用和更換的規定 發布:2025-09-20 22:48:58 瀏覽:996
校園法律知識題 發布:2025-09-20 22:30:54 瀏覽:488
張超總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20 22:29:42 瀏覽:668
咨詢刑事律師怎麼收費 發布:2025-09-20 22:20:27 瀏覽:313
民法典與法律 發布:2025-09-20 22:14:28 瀏覽: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