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編外勞動法

編外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1-03-15 12:43:09

Ⅰ 編外人員是臨時工,適用勞動法。沒有規定錄用臨時工必須招考的這句話對嗎

1、這句話是不對的,因為2014年7月1日起施行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三章「公開招聘和競聘上崗」中有明確條款闡明招聘的條件與程序。
2、目前法律意義上沒有正式工和臨時工,只有勞動合同的簽訂形式和內容,因此臨時工也是正常建立勞動關系的個體,應該按照程序予以考核或考察上崗。
3、編制只是單位對組織架構的一個數據信息,編外或編內人員,只要建立勞動關系都適用於勞動法。

Ⅱ 勞動法對機關單位的編外人員又何保障

要先了解合同法的前提,什麼是合同法,如果拋開合同,那就不是合同法了,所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的規定:勞動報酬首先看勞動合同的約定,以約定為准,約定不明確,引發爭議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重新協商。所以勞動合同法並不強制同工同酬,只是先看你的合同有沒有明確報酬方面的約定,如果有,那麼就不適合同工同酬。
在沒有合同,或者合同約定不確切的情況下:那麼
首先,這涉及了很多人,比如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的勞務派遣的用工形式,包括村官、合同制人員。本次修訂的主要目的是規范勞務派遣。並且,無論是修訂前的勞動合同法,還是修訂後的勞動合同法,被派遣勞動者都享有同工同酬的權利。貌似95年就說要同工同酬了。而7月1日施行的是《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對《勞動合同法》中關於勞務派遣做了相應的修改和補充。而《勞動合同法》本身並沒有修改。而非網上說的新合同法,你去查一查人社部公布的法律,壓根就沒有新合同法,只有《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
另一個方面看,就正式人員來說,不同的正式人員待遇也是不同,要做到臨時、合同、正式都一致,這個太難。而修改也說要符合幾種情況,比如崗位一致,那麼什麼叫崗位一致呢,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修改既沒說也沒有規定,所以可操作性太大,各地政府都會有自己的解釋。
待遇工資提高是與你們當地的工資標准和單位的工資標准掛鉤的,只要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法律都不會禁止。你是否認可這個工資那是你自身的問題,法律並不幹涉。您所提到的對編外人員等的工資待遇不會因法律的修訂而有所變化,是否提高還要看用人單位的薪資制度。因為你簽訂了合同,你看過合同沒,如果合同里寫明了服從報酬的安排,你再怎麼同工同酬也沒用啊,因為合同本身是你簽的,是你認可的,認可了,就是放棄了同工同酬的權利了。
勞動法也提到要使得勞務派遣保持一定比例,不能超過正式人員的百分之幾,也就是說合同制人員數量要比正式人員少的多,而這個比例由國務院定,也不知道這是福還是貨。聽說一些地方在裁員以規避合同法。
綜合來說,這個修改應當是對那些不交保險剝削人民的企業來說沖擊大,因為合同法指向的正式工指的就是合同工(在企業合同工就是正式工),而與之相對的是勞務派遣工,說要同工同酬指的是合同工和勞務派遣工。因為法律上合同工和勞務派遣工的區別在於,勞務派遣工不需要交保險,使得很多企業大量使用勞務派遣工以減少成本。
對於企業來說,也是有應付的辦法,比如不斷的轉換派遣人員或者修改姓名等等,這個其實操作性太強。你看,從95年就開始說同工同酬了,為什麼到現在依然做不到,就是因為情況太為復雜,各方面的漏洞太大,又有各式各樣的上位法,所以基本上特別難。
有些地方的操作是,把同酬理解為基本工資相同,你在事業單位,應該知道編制人員有薪級工資、提租補貼、崗位工資,那麼有些地方就可以理解為同酬是和崗位工資一致,因為薪級工資涉及職稱評定,有職稱才有薪級工資,那麼編外人員是沒有職稱的,這部分就沒錢了,再加上提租補貼,基本上崗位工資才3種工資總和的三分之一,三下五除二就變成了你現在的工資。所以可操作性太大,理解性可以是多種,因為同工同酬是規定同一崗位的待遇相同,那麼就能理解為崗位工資一致,所以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個地區,不同單位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才說基本上不會影響到事業單位、政府機關。

Ⅲ 機關,事業單位的那麼多編外聘用人員怎樣解決

實行聘用制的事業單位可以和編外聘用人員建立兩種關系,一種是簽訂聘用合同,建立聘用關系。另一種是簽訂勞動合同,建立勞動合同關系。

建立聘用關系的,不屬於勞動爭議的范疇,不受勞動法律法規的調整。簡單的說就是領導想讓你走就讓你走,不受任何法律制約。當然,你也可以自己辭職,不受任何法律制約。

建立勞動關系的,則屬於勞動爭議的范疇,受勞動法律法規的調整。和單位簽訂合同,就是合同里的待遇。合同到期重新考慮簽還是不簽。

所以,外聘人員與事業單位之間的爭議,因簽訂合同的不同,而導致性質的不同。

《勞動合同法》第96條規定: 「事業單位與實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員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未作規定的,依照本法有關規定執行。」

(3)編外勞動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14種情形下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這14種情形是:

(一)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的;

(二)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三)勞動者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四)勞動者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五)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六)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七)勞動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八)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九)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十)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十一)用人單位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十二)用人單位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十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十四)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合同支付賠償金後不再支付經濟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勞動合同法第87條的規定支付了賠償金的,不再支付經濟補償。賠償金的計算年限自用工之日起計算。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Ⅳ 什麼是編內 編外勞動合同制

編制外也就是不在行政單位或者事業單位的正規編制內,合同制聘用合同是聘用單位與受聘人員確立聘用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編制外合同制也就是不在本單位編制內,該單位另外招聘的合同制崗位。

編內勞動合同制:是指正式合同工,福利薪酬由銀行給付,通常福利較優;在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後,指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從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包括企業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工人以及外籍員工等全體人員。

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制定,財政部門據此撥款。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銀行編制,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

(4)編外勞動法擴展閱讀

一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體分為編制人員,即編制內和非編制人員(非編制人員就是本單位自行外聘的人員,就象企業聘用一樣,由單位自行規定其待遇,付給其工資,與地方財政沒有關系)。一般,非編制人員的待遇和編制內人員待遇相差會比較大。

銀行的正式工,就是與銀行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的員工。享受著合同規定的正常工資、各種福利補貼以及績效獎金,還有很多的晉升機會。銀行的派遣工,即派遣合同只和派遣公司簽合同,相當於臨時工。派遣公司派遣你到銀行工作,銀行把工資獎金劃給公司再給你。

通俗點講,就是你在銀行里上班,但不是銀行的職工,只是派遣公司派遣到銀行做輔助性的工作,且還沒有任何進入到管理層的機會。其工資、福利比銀行正式工低,獎金一般都一樣。

編制內就是指企事業單位正式簽訂員工,享有合法的勞動待遇。相對於編制外是指簽訂定期勞動聘用合同,到期雙方自由選擇。

Ⅳ 在什麼時候事業單位才能實行《勞動法》中編外職工和正式工的同工同酬喲

可能嘛?現實嘛??
怎麼不說,什麼時候公務員適用勞動法以及勞動合同法的管轄啊。。。

為什麼會有兩種制度,目的就是為了限制一部分人的福利,擴大另一部分人的福利。

舉個例子,在沒有社會壓力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壓力下,你會自己制定法律限定你自己的權利嘛??

Ⅵ 勞動法,事業單位改革,辭退編外員工。

如果你與單位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就沒有什麼補償既然你那麼聰明就不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呢

Ⅶ 事業單位編制外人員可否要求同工同酬

你好:1、「新勞動法」指的是《勞動合同法》,該法確實規定了「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也就是說相同的崗位、相同的工作應當實行相同的工資。 2、但是:無論是」新的《勞動合同法》還是「舊」《勞動法》,其適用范圍都是「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而且:本條中的事業單位中的勞動者,是指事業單位中的工勤人員。 3、你說的「在編非在編、同崗同職稱的有編制人員」不是事業單位的工勤人員,對這部分人員,以前是參照幹部管理體制來管理,實行核定編制,但現在正在改革,實行「聘任」管理(2002年有《關於在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的意見》),但據國家組織人事部門的說法,這部分人的聘用合同明顯與勞動合同不同,但具體如何不同、如何管理、應如何適用法律還沒有明確的規定。所能明確的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是「勞動爭議」,可申請「勞動仲裁」,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而事業單位人員與單位發生爭議是「人事爭議」,應申請「人事仲裁」,適用法律包括勞動法律法規和「人事規定」。 4、(1)如果你在編、如果你與醫院有「聘用合同」:請你參考以下司法解釋提起人事仲裁(也要在你們那裡建立了人事仲裁機構的情況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適用法律等問題的答復: 「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法釋[2003]13號):第一條規定,「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發生的爭議,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處理。」這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處理】」是【指】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的【程序】運【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人民法院對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的【實體處理】應當【適用人事方面的法律規定】,但涉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勞動權利的內容】在【人事法律中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有關規定。 二、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或者聘用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三、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的案由為「人事爭議」。」 (2)如果你不在編、沒有聘用合同:沒奈何,等著事業單位的「改革成果」吧,或是離開。

Ⅷ 事業單位編外合同制職工工資勞動法沒有規定嗎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適用於所有勞動者,包括事業單位,包括編外人員。你的問題講不是很具體,我沒太看明白是怎麼回事,但不管它以什麼管理法來辭退你都不能違反國家法令。

熱點內容
法院上午開庭時間 發布:2025-09-21 00:02:14 瀏覽:739
社會與法原來是條狼 發布:2025-09-21 00:02:07 瀏覽:605
出納人員職業道德 發布:2025-09-20 23:42:02 瀏覽:225
唐福珍事件行政法分析 發布:2025-09-20 23:34:39 瀏覽:595
古代插針刑法 發布:2025-09-20 23:28:43 瀏覽:671
耶林刑法 發布:2025-09-20 23:18:24 瀏覽:559
一期臨床實驗檢測法規 發布:2025-09-20 22:49:58 瀏覽:207
勞動法工作服使用和更換的規定 發布:2025-09-20 22:48:58 瀏覽:996
校園法律知識題 發布:2025-09-20 22:30:54 瀏覽:488
張超總法律顧問 發布:2025-09-20 22:29:42 瀏覽: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