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會中斷嗎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會中斷嗎

發布時間: 2021-11-16 08:11:09

㈠ 行政訴訟法訴訟時效

行政訴訟時效來是當事人能夠向源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一般訴訟時效和法定訴訟時效的規定。行訴法第46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此可見,行訴法規定的一般訴訟時效為六個月。法定訴訟時效即法律有規定的訴訟期限從其規定。中國行政法律所規定的行政起訴期限有5天、10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規定。

㈡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

行政訴訟法的訴訟時效有兩種,一是正常的訴訟時效,是六個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專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計屬算。二是在有中斷的情況下,是二十年或者五年,屬於最長訴訟時效。
《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㈢ 民法通則關於訴訟時效中斷的規定是否適用於行政訴訟

行政法和民法各自有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但是對於時效中斷,行政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並無明確規定,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可以適用,主要理由是行政訴訟是從民事訴訟發展而來的訴訟形式,很多行政爭議產生於民事爭議或與民事爭議有密切的關系,有時解決行政爭議就成為解決民事爭議的前提條件。再者,人民法院在行政訴訟中有時仍然要參照適用民事訴訟的程序及制度,採用民事訴訟規則進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和本解釋外,可以參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
另一種觀點認為不宜適用,其理由有二:(一)時效中斷制度是在《民法通則》中規定的,《民法通則》是部實體法,並非《解釋》第九十七條規定可以參照的民事訴訟法。如果連《民法通則》也可參照的話,按照不是法律明令禁止的,就是法律所允許的來認識,那麼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也可參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這種觀點無疑是荒謬的。(二)行政訴訟不同於民事訴訟,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不宜適用時效中斷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及《解釋》雖未對此作出明確規定,但有關條款對行政訴訟適用時效中斷作了排斥性的規定。 通說認為行政訴訟不宜適用時效中斷制度。
所以實踐中一般是沒有中斷的適用的

㈣ 行政訴訟法上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行政訴訟法訴訟時效:行政訴訟法訴訟時效是六個月。法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十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㈤ 哪些情形會導致訴訟時效制度中止與中斷

訴訟時效中止的原因包括:(1)不可抗力:如自然災害、軍事行動等;(2)其他障礙: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沒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喪失民事行為能力、喪失代理權;②繼承開始後未確定繼承人或者遺產管理人;③權利人被義務人或者其他人控制;④其他導致權利人不能行使請求權的障礙。

㈥ 行政機關的相關行為是否具有訴訟時效中斷效力的問題

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四十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在接到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期限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緊急情況下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不履行的,提起訴訟不受前款規定期限的限制。
第四十八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屬於其自身的原因耽誤起訴期限的,被耽誤的時間不計算在起訴期限內。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況耽誤起訴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㈦ 行政訴訟法有訴訟時效嗎

行政訴訟有訴訟時效。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內組織直接向人民法容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熱點內容
欺騙在勞動法中是第幾條 發布:2025-09-20 11:26:34 瀏覽:533
湖南省道路安全條例 發布:2025-09-20 11:24:30 瀏覽:60
中國最好的行政法教授 發布:2025-09-20 11:21:09 瀏覽:847
法律知識演講配樂 發布:2025-09-20 11:19:36 瀏覽:308
貴定司法局 發布:2025-09-20 11:04:13 瀏覽:804
融資租賃法律法規ppt 發布:2025-09-20 11:02:49 瀏覽:374
二建法規答案2016 發布:2025-09-20 11:02:05 瀏覽:610
勞動法對煤礦工作時間 發布:2025-09-20 11:01:15 瀏覽:963
有什麼土方法治早射 發布:2025-09-20 10:59:50 瀏覽:985
法律法規清單更新 發布:2025-09-20 10:56:14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