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看共享單車
A. 私藏共享單車的行為屬於下列哪些行為圖
1、題主的問題可以選擇:1)是侵犯了他人的財產所有權;4)應受刑罰處罰;
2、私占共享單車可以按照盜竊罪論處;以前盜竊便宜的普通車輛,因為價值較低,主要以罰款、教育為主。現在的共享單車成本都比較高,可以依據盜竊罪來立案。依據盜竊數量和共享單車公司提供的成本依據的總金額,來立案判罰。一般共享單車成本大多在1000左右,盜竊一輛就可以判刑6個月;盜竊三輛以上,就可以按照團伙慣犯重判到3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3、盜竊罪(刑法第264條),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秘密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盜竊罪判幾年呢?刑法按照盜竊金額來細分如下:
一、盜竊數額較大,法定刑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量刑標准:
1000元以上不滿2500元的,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六個月或單處罰金;2500元以上不滿4000元的,處有期徒刑六個月至一年;4000元以上不滿7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一年至二年;7000元以上不滿10000元的,處有期徒刑二年至三年。
二、盜竊數額巨大,法定刑在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的量刑標准:
B. 共享單車違法有哪些行為
共享單車使用中的違法犯罪問題:故意毀壞單車的行為、將單車據為己有的行為。故意毀壞單車,數額較大的,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一般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將單車據為己有,數額較大的構成盜竊罪,一般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
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凶器盜竊、扒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C. 破壞共享單車行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
破壞與私自佔有共享單車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一、共享單車違規佔道、亂停放可處以行政罰款。
缺乏自律、為圖省事亂停車的使用者,對共享單車亂停放的行為,公安機關可適用相關行政法規對隨意停放單車的個人進行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九條規定:非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未設停放地點的,非機動車停放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
第八十九條規定:行人、乘車人、非機動車駕駛人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關於道路通行規定的,處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罰款;非機動車駕駛人拒絕接受罰款處罰的,可以扣留其非機動車。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故意把共享單車放置在交通要道、鐵軌等地方,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三、行政處罰和盜竊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第三款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
第四十九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私占,即私自佔有,主要表現是為了方便使用,以上鎖、藏匿等方式將單車據為己有。從文義解釋來看,共享單車所共享的並非是單車的所有權,所有權理應歸於單車的運營商,共享的僅僅是使用權,使用者只是短時間內租賃單車的人,因此更加無權去隨意處分單車。
(3)行政法看共享單車擴展閱讀:
治理破壞共享單車違法亂象:
共享單車作為新興事物,在企業經營模式、有關部門監管缺位的情況下,更需要多管齊下為共享單車的持續發展提供良性環境。
一、建立機制
建立共享單車行業的准入機制,嚴格審查企業資質,加大對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將不合格、不負責任的企業從行業中剔除出去。
二、數據共享
鼓勵共享單車企業將用戶的使用數據、信用數據等提交給有關部門,以完善社會個人信用體系。將共享單車亂停放、佔有、損毀等行為記入個人信用記錄。
三、出台共享單車的法規性管理辦法
政府層面盡快啟動立法調研程序,盡早形成成文的行政法規乃至法律文件,對違規停車、損壞單車、私占單車等不當行為制定出更加細化與具體的操作規則。
四是建立共享單車行業協會
形成良性的競爭環境,設立服務維權熱線,為舉報損毀單車等不當行為提供投訴平台。
五、政府部門引領、各部門協作
對社會道德層面問題加強宣傳引導,讓使用者和非使用者都樹立起「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自律理念來。
D. 如何治理共享單車亂象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投入共享單車數量最多的是摩拜和ofo,不難看出,禁止投放新增單車的情況下,這兩家企業將獲得先發優勢。最新的數據顯示,ofo全球投放車輛為1000萬輛,摩拜在全球已經運營超過900萬輛單車。
1月份,北京市交通委負責人介紹,共享單車在解決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的同時,也出現亂停亂放、押金難退等問題,北京市將通過立法解決這些問題。
E. 根據你對共享單車的了解,從道德法律方面談一談你的認識
挺好的,減少汽車的排氣,就是安全問題
F. 私家車被共享單車層層包圍一事,這體現出了什麼社會問題
天津一車主將私家車停在路邊的停車位上,沒想到不一會兒就被大量的共享單車包圍,無法開出,真的是里三層外三層,這些單車都是被周圍上班的人騎過來,晚上下班再騎回去,最終,這位有些悲催的私家車,被迫等到晚上才能把車開出來。這樣的一種社會現象,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早都出現過這樣哭笑不得的現象。
像我們以前過紅綠燈,因為車子少,也就沒有安全意識,如今闖一個紅燈就要扣6分,還要扣錢,大家的安全意識還在逐步加強,單車的運營單位,應該也要重新考慮這個停車難的問題,最好不要再出現這樣的鬧劇了。
G. 共享單車目前有哪些法律問題
「共享」模式和車輛提供方式都有各自的優點,也都存在不成熟之處,目前正處於探索和完善之中,只不過受制於復雜的城市環境、道路通行條件、政府監管、用戶素質等問題,在實際運營中產生了較多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從其運營和引發的問題看,單車公司、平台、消費者之間主要是以下幾種法律關系:
租賃關系
單車提供方與消費者之間的租賃關系。無論是ofo還是摩拜共享模式,消費者只要同意相關的租賃條款並掃碼租賃單車後,就與單車提供方形成了租賃關系。
作為出租共享單車的公司或平台一方,其所提供的單車必須符合國家的產品質量規范,並滿足基本的安全使用需求。在管理上,應提供配套的還車、管理和維護保養服務。如果因管理上的原因,導致使用人無法歸還單車而引發糾紛的,則應根據過錯程度承擔相應的責任。
除此以外,還應履行明確的告知義務,在消費者租賃之前,對租賃期限、價格、保管義務、糾紛解決方式等涉及租賃雙方重要的權利義務應作出明確的說明,並通過app平台等渠道預先告知消費者等等。
作為使用共享單車的消費者,有自由使用共享單車的權利,也有遵守雙方的權利義務約定,按時繳納租車費用,並保證租賃期間車輛的完好無損的義務。如果因人為原因造成車輛受損的,則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此外,還應遵守相關管理規定,以指定或約定的方式歸還車輛等等。
侵權、違約責任
因單車自身質量問題引發的侵權或違約責任。如果單車公司提供的車輛不符合國家安全標准或者雖然符合,但在使用中因保養維護不力等原因導致車輛達不到安全使用的狀態,如電剎車系統失靈造成消費者人身受到損害的,則公司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在維權時,消費者也可通過租賃合同關系來要求單車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行政、刑事責任
因故意損毀引發的行政或刑事責任。自從單車投入使用以來,有單車輪子被拆掉的、車把手不翼而飛的、腳蹬被卸載的。更有甚者,一些「聰明」者,直接將車扛到自己小區樓下甚至自己樓道門口,還有一些使用者索性將車輛用額外的密碼鎖鎖死,實現了共享向獨享的轉化。由於部分單車的成本高達6000元左右,一旦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人為損毀單車,情節較輕的,可以給予行政處分,如治安拘留等;如果單車使用完之後不予歸還,有可能觸犯刑法關於侵佔罪的規定;如果沒有使用,只是在路邊看到單車就把鎖撬開帶回家,則可能涉嫌盜竊犯罪。
另外,對於損害、隨意破壞的行為,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涉嫌構成故意損壞公私財物的犯罪等。如近期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就對一起共享單車失竊案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韓某因將共享單車搬回家,構成盜竊罪,被法院判處拘役三個月,緩刑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000元。
因違規停放引發的行政責任。有的在使用完單車後,隨意違規、佔道停放,導致單車被城管等部門暫扣的,此時,行為人既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處罰,又要承擔對單車公司、平台的法律責任。
H. 共享單車使用現狀都涉及哪些法律問題
網路新聞,有很多問題,比如說地區出現私鎖舉報抓到直接最高拘留十五天,還有各種因為亂停放出現的交通事故,國家會出現相關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