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法律快車
① 起訴之後多長時間能強制執行法律快車法律咨詢
根據《民事訴訟來法》和最自高人民法院《辦理執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是2年,可以說法院強制執行二年後過期。進入執行程序後一般是6個月執行完畢。《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前款規定的期間,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後一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計算。
② 12348法律咨詢有用嗎
想要辦一些法律的事情,打這個法律咨詢電話是很有用的,他會給你出一些很多的主意。會教你一些法律的問題。
③ 民事訴訟法第98條解釋
可以面談
④ 法律咨詢:《民事訴訟法》第124條第(五)款,適用的范圍應該怎樣理解
【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發生效力是指該判決、裁專定書、調屬解書已經生效,如何界定是否生效是看該裁定書、判決書、調解書是否已經送達雙方當事人,全部送達的視為生效,沒有(全部)送達的,不視為生效判決包括裁定、調解書,因為人民法院的裁定、調解書與判決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註:不管開沒開庭,只要沒有送達就沒有法律效力。
⑤ 110法律咨詢網
律師辦抄理案件各個地區有各個地區的政府指導價格的。
上海的收費標准去這個網看是不是吧:http://www.govyi.com/zhengcefagui/difangfagui/shanghaishifagui/200707/36393.shtml
⑥ 民事訴訟延期審理
延期審理是法院內部進行的,一般法官口頭通知。但是開庭必須有傳票的,否則程序不合法。
⑦ 民事訴訟法律咨詢
警方會來進行調解,如調解自不成,可訴訟民事賠償。 賠償項目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及精神損害賠償、(如造成殘疾如則以下賠償項目)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
具體數額的計算要看相關證據,如醫療費用票據數額、交通費用票據數額、誤工證明情況、殘疾鑒定結果等。案件較專業,建議委託律師代理。
⑧ 有欠條,法院的起訴程序和費用是多少謝謝
一、向法院的起訴程序如下:
1、原告應具有民事行為能力。
2、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3、有明確的被告。
4、有明確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5、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6、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訴訟有效期為權利人在知道自己權力受到侵害起三年之內。
7、起訴應向人民法院遞交訴狀,並按被告人數提交副本,書寫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二、訴訟費用為11000*2.5%=275元,依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規定,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8)民事訴訟法法律快車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關於起訴的規定如下:
1、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2、第一百二十條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3、第一百二十一條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事訴訟
網路—《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⑨ 民事訴訟咨詢
⒈原告不適格。原告適格是指原告應當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人民法院在立案審查時對「原告」應作寬泛的理解,不宜把立案的門檻定的過高,應確保「原告」提起訴訟的權利。所以,在立案環節所把握的「本案」應明確為:訴稱事實,而不是經訴訟程序確認的案件事實;而「有直接利害關系」則是指原告在其訴稱事實所反映的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進入審理環節後發現原告的起訴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的,再裁定駁回起訴。如母親以原告身份向已離婚的配偶主張子女的撫育費的,經審理查明即應駁回原告的起訴。從理論上來說,對起訴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條件應該在立案前的審查階段解決,發現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不予受理,不應出現立案受理後才發現不符合法定的起訴條件的情況。但實踐和理論往往不能完全統一。在實踐中,有些起訴不符合法定起訴條件的情況較為復雜,在立案前的審理階段不易被發現,或者在當時根本不能發現,卻在受理後的審理環節,出現了新的證據證明不符合起訴條件,所以法律對審理後發現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情形規定了補救措施---允許裁定「駁回起訴」。
⒉沒有明確的被告。所謂「明確的被告」,是指原告在起訴中必須指出侵害其民事權益的人或與其發生爭議的人,即原告必須指明被告是誰,其有正確的名稱和住址,如果在案件受理後發現被告名稱錯誤、或住址不詳或錯誤,原告又不能更改、補充的,應駁回原告的起訴。這里需要強調的是,法定的起訴條件中對被告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求原告明確指出對其侵權的人或與其發生爭議的人是誰即可,並不要求其所指的人確系真正對其侵權或與其發生爭議的人,即不要求所指的人為適格的被告。
⒊沒有具體的訴訟請求、事實和理由。訴訟請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保護的民事權益的內容;事實和理由,是指原告提出請求的根據,這里的事實僅指訴稱事實,不同於經法院審理查明的事實,可以不問真假。
⒋不屬於人民法院管轄的范圍。如因單位內部建房、分房等而引起的占房、騰房等房地產糾紛,當事人為此而提起訴訟的,應依法不予受理,可告知其向有關部門申請解決。如在受理後發現的,應予駁回起訴。已經判決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86條規定:人民法院依照第二審程序審理的案件認為依法不應由人民法院審理的,可以由第二審人民法院直接裁定撤銷原判,駁回起訴。
⒌原告的訴訟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存在瑕疵的。人民法院在立案審查時,應對原告的訴訟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進行審查。實踐中常有不具備訴訟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的原告進入審理環節,如以已經死亡的公民的名義起訴、以被吊銷營業執照的企業名義進行起訴等,這類情形經審理發現的,應裁定駁回起訴。但這里有個問題值得探討,究竟駁回誰的起訴,因為原告的主體資格實際已經不存在,此時駁回其起訴已毫無意義,筆者認為,駁回的應該是行為人的起訴。
⒍屬於行政訴訟范圍的。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11條第1項的規定: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如對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門就有關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歸屬的處理決定不服、或對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門就房地產問題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屬行政訴訟范疇。如果原告經告知不撤訴另行提起行政訴訟的,則應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08條第4項的規定,裁定駁回起訴。
⒎有仲裁前置程序的。當事人約定仲裁的,應告知原告先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否則應裁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駁回起訴,但仲裁條款、協議無效、失效或內容不明確無法執行的除外,或當事人選擇的仲裁機構不存在或選擇裁決的事項超越仲裁機構許可權的除外;對未經勞動仲裁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亦不能直接受理,已經受理的應裁定駁回起訴;對雖經勞動仲裁但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的勞動爭議,如用人單位對職工進行勞動行政管理而與職工發生的爭議、職工下崗引發的爭議等,系不是因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的爭議,不屬於人民法院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范圍,如當事人不服而向法院起訴的,應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
⒏對起訴有時間限定的。如《婚姻法》第34條規定:「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1年內或中止妊娠後6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受理後發現此種情形的,即應裁定駁回起訴。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的,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11條第7項的規定,不予受理,已經受理的,應裁定駁回起訴。
⒐判決、裁定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其按申訴處理後予以拒絕的,應裁定駁回起訴。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法律規定可以在一定條件下或經一定期限後再起訴的案件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