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上工人勞動法
1. 工廠使用60歲以上老人違背勞動法嗎
不違法,勞動法沒有規定工作不可錄用60歲以上老人。
只要按時發放工資,就不會違法。法律上沒有硬規定工作的最大年齡,但對於最小年齡的,規定的不能用小於十六歲的童工。
但中國的法定退休年齡為男60歲,女55歲。一旦到了退休年齡,退休職工與用人單位建立的關系屬於僱傭關系而非勞動關系,不再適用於勞動法,如果發生糾紛,更適用於《合同法》、《民法》等。
(1)60歲以上工人勞動法擴展閱讀: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六條
退休工人易地安家的,一般由原單位一次發給一百五十元的安家補助費,從大中城市到農村安家的,發給三百元。退職工人易地安家的,可以發給相當於本人兩個月標准工資的安家補助費。
第七條
工人退休、退職的時候,本人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前往居住地點途中所需要的車船費、旅館費、行李搬運費和伙食補助費,都按照現行的規定辦理。
第八條
退休、退職工人本人,可以繼續享受公費醫療待遇。
第九條
工人的退休費、退職生活費,企業單位,由企業行政支付;黨政機關、群眾團體和事業單位,由退休、退職工人居住地方的縣級民政部門另列預算支付。
第十條
工人退休、退職後,家庭生活確實困難的,或多子女上山下鄉、子女就業少的,原則上可以招收其一名符合招工條件的子女參加工作。招收的子女,可以是按政策規定留城的知識青年,可以是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也可以是城鎮應屆中學畢業生。
我國農業生產水平還比較低,糧食還沒有過關,對增加城鎮和其他吃商品糧的人口,必須嚴加控制。因此,家居農村的退休、退職工人,應盡量回到農村安置,本人戶口遷回農村的,也可以招收他們在農村的一名符合招工條件的子女參加工作;退休、退職工人回農村後,其口糧由所在生產隊供應。
招收退休、退職工人的子女,應當由當地勞動部門統一安排。招收子女的具體辦法,由省、市、自治區根據上述原則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自行規定。
2. 60歲以上的勞動者受勞動法保護嗎
【法律分析】
60歲以上的勞動職工因工傷同樣受勞動法保護,不會因為年齡和工傷而受到限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3. 六十歲以後的勞動者受勞動法保護嗎
60歲以後不是合法勞動者,不受勞動法保護。勞動法有明確規定。 勞動者,指專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屬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並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
4. 勞動法有規定公司不允許招60歲以上的員工的嗎
5. 60歲以上人員受勞動法
很多人認為,60歲以上人員已經退休,應該享受生活了,不用為就業煩惱。可是,據琦觀世界所知,在農村,60歲以上人員很多還在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他們要麼沒有子女,生活來源除了國家給的100多塊錢的養老金,基本都是靠打工賺錢;還有就是有子女,但是子女迫於生活壓力,顧不上老人,老人只有自己掙錢養活自己;有的老人退休後閑不住,非得找個工作干著才安心,琦觀世界的岳父就是如此!
不管是哪種情況,琦觀世界認為60歲以上老人就業具有天然的劣勢,國家在這方面沒有健全的法律!
第一,從業者滿60歲,勞動合同終止。這也就意味著60歲以上的從業者按法律規定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各項保險如醫療、工傷、失業都不能再繳納,如果再去工作,一旦出現事故,將沒有保險可以報銷,只能通過單位解決,給單位帶來很大麻煩,60歲以上老人從事體力勞動本就容易出事故,所以一般單位是不敢僱傭這樣的老人的!
第二,有些單位為了節省成本,會僱傭或返聘一些60歲以上老年人從事省力的工作,如當門衛,如做保潔員,但一般都會和他們簽訂協議,讓老人及家屬承諾萬一出現意外,公司不承擔法律責任!這樣的協議雖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一旦出現問題,能夠減輕單位損失!當然,老人或家屬如果申請法律保護,法律也會從同情弱者角度考慮,不讓老人受損失的,但是,法律在這方面確實沒有明確的規定!
第三,在我國,60歲以上從業者是個很大的群體,相關部門絕不能以60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為依據無視這個群體的存在。所以,我建議,國家盡快出台相關法律,地方盡快出台相關法規,保護這部分人的合法利益;例如對企業實行強制措施,要求企業為60歲以上從業者買意外傷害險;例如出台法規,要求單位為這部分從業者提供保護,在工作時長,工作強度,防止意外方面優待他們!
不管如何,60 歲以上人員已經達到退休年齡,國家不鼓勵這部分人再就業,所以這方面的法律法規有所欠缺,但是隨著國家法定退休年齡的推遲,相關法律法規也會做出相應修改,到時,對這部分就業者的保護一定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並且做到違法必究,讓這部分就業者充分受到法律保護!
6. 60歲以上人員受勞動法
60歲在我國已經屬於退休,所以不受勞動法保護,發生爭議糾紛,按照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解決。
比如:60歲的雇員在工作中受傷,就按照人身傷害訴訟到法院申請賠償,或者與僱主協商解決。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為正確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就有關適用法律的問題作如下解釋:
第九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第十條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7. 60歲以上的勞動職工因工傷就不受勞動法保護了嗎
60歲以上的勞動職工因工傷同樣受勞動法保護,不會因為年齡和工傷而受到限制,同時也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保護,具體法律依據如下: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2、第四十五條勞動合同期滿,有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應當續延至相應的情形消失時終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規定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勞動者的勞動合同的終止,按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的規定執行。
3、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7)60歲以上工人勞動法擴展閱讀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