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合同為准
Ⅰ 勞動法關於合同問題
協商一致就可以簽署,此外具備如下條件之一的,可以簽署:
1.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的;
2.用人單位初次實行勞動合同制度或者國有企業改制重新訂立勞動合同時,勞動者在該用人單位連續工作滿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十年的;
3.連續訂立二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且勞動者沒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續訂勞動合同的。
此外,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不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視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Ⅱ 勞動合同與勞動法離職時間出現沖突,以哪個為准
但我想你的問題可能是:「我這樣情況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權包含選擇工作的權利回
2、勞動具答有人身性,人身自由應該得到保障
應此,辭職必然是勞動者單方的一項權利,無須經用人單位批准或同意。但為平衡雙方利益,辭職必須符合法定程序。故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辭職在試用期內只要提前3天通知(未要求書面形式,但為避免日後引發證明方面的爭議,建議書面通知),非試用期則要求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時間上的規定是勞動合同法對勞動者唯一的要求。
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37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Ⅲ 合同與勞動法不符以哪個為准
合同與勞動法不符的地方,是合同無效的的地方。以勞動法為准。
Ⅳ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和勞動合同法不一致的以什麼為准
以勞動合同法為准,新法和舊法規定沖突的時侯,採用新法規定。國家法律和地方法律沖突時,以國家法律為准。
Ⅳ 簡答題: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不一致的時候,以哪個為准
你好
勞動法與勞動合同法,都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所以效力相等,不是上位法與下位法的關系,而是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系,所以,當對同一問題規定不一至時,特別法優於一般法,即勞動合同法優於勞動法!!
Ⅵ 合同書和勞動法,應該以哪一個為准
應該合同書是按照勞動法修訂的,如果合同書與勞動法要求不符,就一定把合同專保護好,屬這個是日後糾紛的法律證據。
另外,如果你提前一個月交辭職報告,你單位說你,你拿勞動法條文出來,他們也不能把你怎麼辦,放心吧。
Ⅶ 合同與勞動法不符是以哪個為准
合同與勞動法不符的地方,是合同無效的的地方。以勞動法為准。
第二內十六條 下列勞動合同容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對勞動合同的無效或者部分無效有爭議的,由勞動爭議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確認。
第二十七條 勞動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第二十八條 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勞動者已付出勞動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勞動報酬的數額,參照本單位相同或者相近崗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確定。
Ⅷ 員工與公司簽訂勞動合同,裡面的條款與勞動法裡面規定的條款相違背,以什麼為准
1、約定5年的競抄業限制期限違法。
2、不知你是否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或者掌握公司商業秘密的人員,如果是,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可以約定不超過2年的競業限制期限和約定違約金,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期限內按月支付員工經濟補償,如果公司不支付,員工無需遵守競業限制協議。
如果違約金遠遠高於了正常數額,按照《民法通則》第五十九條「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關予以變更或者撤銷:(二)顯失公平。……」《民通意見》第72條「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義務明顯違反公平、等價有償原則的,可以認定為顯失公平。」屬於可以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不知你在公司獲得的總收入是多少,超過總收入30%,應該可以法律裁定違約金額過高,顯失公平。
3、如果你不是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或者掌握公司商業秘密的人員,公司與你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競業限制期限違法,此條款無效(不是整個勞動合同無效)。
供你參考
Ⅸ 勞動合同法與勞動法沖突的地方以什麼為准
與勞動合同法沖突的以勞動合同法為準是指08年之後新簽的合同優先適用勞動合內同法,08年之前訂立的合同容只要不與當時的法律(主要是勞動法)抵觸就繼續履行,即使某些條款不符合勞動合同法的要求,也就是說原定的違約金條款繼續有效。勞動合同法對施行之前訂立的合同不具有追溯力(97條規定經濟補償屬例外條款,有追溯力)。